第8章 家人的支持
所以,赵元吉在叹了口气后,将目光转向自己父亲。
在赵家,小事一般由母亲决定。大事,还得父亲拿主意。
“爸,我说真的。”
“而且我想好了,先干半年。”
“半年后能成,那我就继续干。半年后成不了,那我再找个厂子继续上班儿去。”
赵元吉的时间规划,让赵启铭一愣。
他听出了赵元吉话里的认真,但他本能的还是不信。
“你、你打算干什么?”
“总不能像你三叔那样,到处倒腾东西去吧?”
“那你这个中专可就白上了!”
“没有,不打算去做贸易。”赵元吉对父亲回道:“尽管贸易也能赚钱,甚至赚的不少。”
“但我没有人脉,也对里面的门道不甚清楚。”
“三叔不带我的话,我还真是不敢干。”
“我打算,给人翻新自行车去。”
“翻新?”(再次×4)
赵家一家人同时转头,看向车棚底下的自行车。
作为永久厂家属区的人,他们实在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翻新的必要。
坏了修就是,不能骑了再买就是。
反正能在厂里成本价拿货,干嘛费劲儿的去翻新?
翻新出来的质量能有刚从厂里出来的质量好?
再者,申城不止永久一家自行车厂呢。
赵家四人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赵元吉的钱该从哪里赚。
“咳咳~”赵启铭右手虚握,放在嘴边咳嗽两声,将一家人的注意力集中过来。
他看着赵元吉语重心长地说道:“元吉,我知道你这个年纪的人,总想着干一番事业,证明自己。”
“爸爸是从你这个年纪过来的,爸爸懂你。”
“但是,咱们在选择事业之前,一定要了解了解。”
“多问问!多看看!”
“不是脑子一热,觉得这个行业不错,就甩开膀子干。”
“那是不行的!”
“实践,一定要与理论相结合,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父亲的大道理隔一世再听,才发现句句都是真言。
甚至不用隔一世,在前世,随着年龄的增长,赵元吉就能领略到父亲的智慧。
只不过,如今这道理却不适合重生回来的赵元吉。
赵元吉如今虽顶着十七岁的外表,但内核早已被社会锤炼几十年。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该走哪条路,也知道该怎么走。
“爸,我知道。”
“而且我也知道,你说这话是为了我好。”
“但我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没有目标。”
“我早就调查好了。”
赵启铭听着儿子的话,一愣,然后他认真地看着儿子:“好,你说说,我给你参谋参谋。”
赵元吉看着父亲认真起来,赶紧把一部分计划展示给家人。
虽然,家人不同意他也会接着干。
但能获得家人的理解,那何乐而不为?
听着儿子的目标群体、听着儿子的盈利预期,赵启铭感觉,自己和儿子不在一个世界。
好好的一个自行车,怎么还往奢侈品上靠?
‘奢侈品’这个词儿,是赵启辉带来给赵家的。
他在91年过年的时候,买了件香奈儿的大衣。
当时听见这件大衣的价格后,赵启铭只说了一句话:“你脑子坏掉了?”
然后赵启辉告诉他,什么奢侈品、什么身份、什么文化价值...
总之就是一句话,这件衣服买的绝对值,没有被坑。
现在听着儿子要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赵启铭不懂。
但他想想赵启辉表现出来的样子,他莫名的觉得可能有搞头。
毕竟,一件破大衣都有人花那价格买,自行车怎么就不行了?
“咳咳~元吉,你说的话我听明白了。”
“你是说,滨江公园儿那边,已经有愿意买翻新后的自行车的人,对吧?”
“是的,爸。”赵元吉按照上一世的记忆对父亲回道:“您也知道咱们国家过去十年有多大变化。”
“那些第一代富起来的人,不少人都是推着自行车起家的。”
“现在功成名就了,那过去的记忆就变得异常珍贵。”
“翻新后的旧式自行车,就是一个人家寄托记忆的物件儿。”
“所以,只要手艺好,绝对能卖上价格!”
赵启铭看着儿子的自信满满,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那行...你,干吧!”
“不过咱们说好,就半年!”
“半年后你要是没折腾出成绩,好好上班,不要想东想西了。”
“没问题!”赵元吉大大松了口气。
获得父亲的支持,母亲就算有所不满,也会暂时收敛。
半年的时间里,只要自己把成果摆在他们面前,那往后他们也不会再说什么。
事业、家庭,就可以在和谐中稳步推进。
赵元吉的心上,也不会有什么压力。
至于说装逼打脸什么的,这种行为是对外人、对仇人的。
对家人装逼打脸的唯一后果,恐怕就是引来周雅琴女士的扫把。
周雅琴看着丈夫支持儿子,不自觉地皱眉、张嘴,想说些什么。
但儿子兴高采烈、丈夫微笑不语,这时候她想说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把担忧埋在心里,周雅琴横了赵启铭一眼,继续忙自己的事儿。
“先这样吧...”
“半年、半年...不用半年后!半个月后没什么进展,赵启铭,你就等着吧!”
赵启铭本正在为自己消除了一项家庭矛盾而高兴,但忽然感觉脖颈凉飕飕的。
他一转头,看见周雅琴不善的眼神,知道妻子这是在对自己不满。
没办法,哄吧。
于是,赵家三兄妹又看见了父母秀恩爱。
“噫~”
赵元英先发着怪音跑了。
赵元吉、赵元芳对着父母笑笑,然后又彼此笑笑,也赶紧离开了。
不然周雅琴等下恼羞成怒,可是会伤及无辜的。
......
第二天一早,赵元吉找小妹借了自行车,去厂里办理离职的事儿。
至于他那辆SC67,赵元吉已经决定,把它当做第一个翻新的作品了。
如此做的理由很多。
首先,赵元吉对这辆车的很熟悉,哪怕他刚重生回来,这辆车在他的记忆里也并不模糊。
其次,赵元吉本钱有限,他实习六个月,赚了一千八不到。
给大哥填窟窿用了五百,给家里用了三百。
昨天又带着小妹出去,花了差不多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