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2开始的黄金年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时代

剩下九百块钱,三百作为12月份的工资还没到账。

六百块钱想再搞一辆有特点、有纪念意义的车,还要买配件、翻新工具什么的,就会非常紧张,甚至可能会不够。

但直接在他那辆SC67搞,就会很充足,甚至有盈余。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赵元吉的SC67很有价值。

他这辆车是87纪念版的。

现在存世都不多,更别说能像赵元吉这样,把车保养的如此之好的了。

赵元吉就算花心思找,一时之间也很难再找到比自己的SC67更好、更有价值的产品。

昨天,赵元吉着急见叶茜,也不管它是不是有价值,一路上恨不得站起来蹬。

但等他见到叶茜往后走的时候,他恨不得把车扛肩上扛回来。

所以,他昨天一到家,就把SC67好好的放车棚底下,甚至找了些海绵,把它的重要部位给包了起来,生怕磕着碰着。

今天更是不顾妹妹的反对,强行把她的车‘借’了出来。

惹得妹妹临上学的时候,还是给了他一脚。

办理辞职的过程很顺利,没有什么故意刁难。

虽然现在的技术人员很缺,但私企,一切以利益为主。

见留不住你,就不会再与你多费口舌。

不会像国企那样,这个领导与你谈话、那个领导与你谈话,一直到谈完、流程走完,那才可能会放你离开。

尽管后者在一般人看来很有人情味儿,但对现在的赵元吉来说,还是前者更舒服。

赶紧把这边儿的事儿了结、赶紧把实习证明拿到手,然后腾出时间去奋斗自己的事业。

只有拥有自己的事业,那未来的时候,丈母娘才可能给自己和叶茜相处的机会。

不然,自己和叶茜还是会像上一世那样,被丈母娘棒打鸳鸯。

丈母娘的心结,只有远超她身份的社会地位、社会财富才能解决。

比她低,甚至是与她相当,都解决不了。

在机械厂忙活一上午,赵元吉终于是拿到自己最需要的实习证明。

实际上这张证明也不是他有多需要,他就算没有中专这个学历,在后续也能混出头来。

但他需要给父母一个交代。

学了两年了,还实习了半年,要是一张学历证书都搞不到,那这两年半可真是白过了。

赵元吉也是知道自己的实习期限够了,知道自己能拿到实习证明,所以才在父亲那里寻求支持。

否则的话,他一定是先瞒着,悄悄干。

甚至是一边工作一边干。

总之重生回来,钱很重要!爱情很重要!亲情,也有不亚于它们的重要性。

实习证明到手,赵元吉就离开机械厂了。

至于剩下的一个月工资,财务那里已经给了赵元吉确切消息,月中就会发。

如此,那就不必再操心什么。在机械厂的日子,也是顺利告一段落。

这比赵元吉前世离开机械厂早了一个多月。

只不过赵元吉前世离开机械厂是去了更好的永久厂,人人都对赵元吉表达了羡慕之情。

而这次他对离开的理由含糊其辞,有人就说:“赵元吉眼高手低。”

还有人说:“赵元吉不知珍惜。”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但赵元吉对此无所谓。

人生过客而已,这次离开后,往后说不定都没交集了。

关心他们说什么有什么用?

还不如早点儿回家对SC67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测,把翻新计划给制定出来。

骑着自行车飞驰在大街上,赵元吉的身边,都是自行车。

如今的华夏,不愧于“自行车上的王国”这个称号。

尽管这个称号是描述八十年代的华夏的,但如今才92年初,八十年代刚刚过去两年而已。

那个时代的风情,在如今还有很多遗存。

更别说,八十年代之后的九十年代初,华夏的自行车保有量一直稳定在5亿辆之上。

可以说,这时候对自行车厂家来说,就是最好的年代。

永久自行车厂,作为全国知名的大厂,90年、91年连续两年的出货量,都保持在300万辆以上。

今年,也就是92年的时候,依旧是300万辆+。

然后在93年,也就是明年的时候,永久厂还将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走上上市之路。

但高光之后就是暗淡,巅峰过后就是下坡路。

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客观规律。

永久厂、华夏自行车市场,自然也没法儿避免。

1994年,随着《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发布,私家车的购买限制有了极大调整。

国家明确鼓励个人购买汽车。

而与汽车相比,自行车不论是载货能力、载人能力,还是日常出行的方便性,都差的太多太多。

再加上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摩托车...

可以说,自行车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

自行车成为休闲娱乐工具,也是它未来不可避免的发展方向。

如今,在1992年的申城大街上,赵元吉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山地自行车或者如他那辆SC67一样的公路自行车。

这些自行车的实用价值很小,甚至可以说没有。

但它们带给人的情绪价值,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在往后的21世纪,骑自行车甚至会发展成一种“骑行文化”,引得众多爱好者争相参与。

“吱~”

随着刹车系统发出一声长鸣,赵元吉把车停在自己家门口,下车、开门。

家里人这个时间点都不在。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

倒是赵元吉,好像一下子闲下来了。

但只有赵元吉自己知道,接下来他会有多忙。

检测自行车、列出计划、找寻配件、翻新、试探市场...

可以说每一步都得花功夫好好做。

自行车收藏爱好者们,不介意花大价钱来为自己的情绪价值买单。

但东西一定得好!

要是用次等货忽悠人家,那这生意就没法儿做了。

名声烂了,根本没有人愿意相信你第二次。

“用心!”

赵元吉在心里告诫自己:

“哪怕你有往后几十年的手艺,哪怕你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不用心,还是成不了事儿的。”

就在赵元吉刚刚打开门锁,要推门的时候,“叮铃~”,一声脆响,在他身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