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逼在眉睫的人口問題
香港面臨的最大考驗,答案並非2017年特首直選、堆填區飽和或香港電視不獲發牌,而在於,若未能迅速採取有效的解決方案,香港在本世紀餘下日子定會受到人口問題的威脅,並逐漸喪失國際都會中心的地位。
港人未能充分理解人口問題的嚴重性,就好比「溫水煮蛙」──由於水尚微溫,水中蛙未察大限將至,及至醒覺已經太遲。
本文將從數量角度探討人口問題,下一篇則以質量為重點,然後逐一衡量各種可行方案的具體成效。為加深讀者對人口困境的認識,以下先把香港現況與新加坡作一比較。
從人口數字及地理位置而言,兩地規模相若,經濟發展水平亦大同小異。2012年,香港與新加坡人口分別為720萬與530萬;人均GDP分別為36,798美元與52,051美元;面積分別為1,104與716平方公里。
人口飽和 人力消長
近六十年來,兩地人口增長路向各有不同。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期間,香港與新加坡每年人口增長率分別為3.2%與2.9%,香港增幅略高【圖2.1】;但自1980年代至今,香港每年人口增長率僅為1.1%,遠較新加坡2.5%的增幅為低。
圖2.1 香港與新加坡的人口增長趨勢(1960-2012)
資料來源:Penn World Tables Version 8.0.
兩地人口增長趨勢不同,導致就業人口的變化。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香港就業人口增長率一直高於新加坡,期間兩地就業人口每年增長率分別為6.6%和3.9%;從1980-1990年代開始,形勢則告逆轉,新加坡每年增長率為3.2%,香港反而瞠乎其後,僅得1.9%【圖2.2】。踏入本世紀以來,新加坡就業人口每年增幅高達4.0%,香港則僅為0.8%。
時至今日,不少發達國家因「戰後新生代」逐漸老化而面對工作人口日減的威脅。發達國家中,新加坡尤其着力透過入境政策推動人口持續增長,並減輕勞動市場所受壓力;香港在入境政策上卻一直處於被動,以家庭團聚與跨境婚姻為本地增添人口。2012年,新加坡人口530萬,勞動人口高佔340萬;香港人口720萬,但勞動人口僅為380萬。
圖2.2 香港與新加坡就業人口對比(百萬人)(1960-2011)
資料來源:Penn World Tables Version 8.0.
圖2.3 香港與新加坡實際人口與預計人口趨勢(1950-2100)
資料來源:聯合國人口預測。
【圖2.3】顯示聯合國對2010-2100年新、港兩地人口的預測。香港人口預計踏入2030年代將達800萬左右而見頂,新加坡人口則料於2050年代超過700萬而見頂。據此預測,香港人口將早於新加坡近二十年達到飽和。
老化根深 惡化難免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為止,新加坡人口僅為香港人口50%左右,但現已升至75%,更料將於2050年代達到90%。透過入境政策上的積極部署,新加坡人口已逐漸趕上香港。
至於人口組成,香港未來人口中的長者比例顯然將較新加坡為高【圖2.4】。預計兩地長者(65歲或以上)佔工作人口(20歲-64歲)的百分比均會增長迅速;香港工作人口中的長者比例將於2050年代以後達到80%左右而見頂,新加坡長者比例則將僅為50%左右,遠較香港為低。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遠較新加坡嚴重的原因有二。首先,新加坡的積極入境政策向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招手。香港雖然一直理所當然是內地移民的目的地,但一直未有使用類似的入境政策,而僅以家庭團聚兼象徵式的優才計劃吸納內地移民。
其次,香港人口結構的變化令供養長者的重擔只由一小部分人背負分擔。歸根究柢,香港人口老化問題直接源於歷來湧港的移民潮,包括1945-1951年的第一波移民潮,期間香港人口由60萬飆升至210萬;以及1978-1980年的第二波移民潮,在短短十八個月內湧進30萬外來移民。兩次移民潮均對香港人口年齡結構造成重大衝擊,由此產生深遠影響。【表2.1】所示數據說明在1950-2099年期間每隔十年香港人口按年齡組別的百分比變化。
圖2.4 香港與新加坡長者相對於工作人口的百分比(%)(1950-2100)
資料來源:聯合國人口預測。
兩波移民潮又以第一波影響最深,因其不但人數眾多,生育率亦高,以致其下一代(「戰後新生代」)為數亦非同小可,足以帶動香港隨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工業化及經濟蓬勃發展。
生育下滑 後浪不繼
【表2.1】顯示1950-1959年間,0-9歲香港居民人數增幅高達106.6%。由於以每10歲為一組,第一代戰後外來移民及隨後世代的人口效應,以對角形式下移向表中右下方,而左起第一列對角方格以黃色標示。
表2.1 香港人口按年齡組別每隔十年百分比變化(%)
資料來源:聯合國人口預測。
從第一列黃色方格往下移,就會發現1960-1969年期間,10-19歲年齡組別的人口增長率為85.2%;1970-1979年期間,20-29歲年齡組別的人口增長率更高達105.7%。這個戰後第二世代,在香港以出口帶動的工業化階段為勞動市場注入大量生力軍。
再往下移的對角黃色方格,顯示1980-1989年期間,30-39歲年齡組別的人口增長率為88.3%;40-49歲年齡組別的人口,則在1990-1999年期間增長94.7%。由此產生的第二世代勞動生力軍,不但隨之成為珠江三角洲工業化的動力泉源,亦帶動香港發展成國際金融及生產者服務業中心。
及至2010-2019年期間,戰後第二世代不但屆退休年齡,更在隨後數十年間加入長者行列。但由於這一世代生育率低,其下一代人數勢將銳減。【表2.1】顯示1970-1979年期間0-9歲此一年齡組別的戰後第三世代人口增長率跌至-13.4%。
戰後第三世代投身就業市場之際,正是香港經濟因中國對外開放而蓬勃發展。期間由於經濟好景而勞工短缺,香港工資隨之大幅攀升。但在亞洲金融風暴肆虐下,經濟隨之衰退,本地就業前景轉趨不明朗,更有部分人因樓價大跌而飽受負資產困擾,以致信心受挫,不願再承擔風險。
戰後第四世代於2000-2009年期間出生,由於生育率持續下降,這一代的人口為數更少,其中成長於破碎家庭的比率日見增加,來自低收入家庭者亦為數甚眾。【表2.1】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世代對相隔二十至三十年的世代人口數字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戰後第一世代對第二世代人口的影響,可見於【表2.1】第一列黃色對角方格,其對第三世代的影響則反映於第一列綠色對角方格。表中預測推算至2100年,顯示1945-1951年期間湧港人口的影響極其深遠,對後來的人口趨勢影響持續近一個半世紀。
後來,1978-1980年間湧港的移民潮規模則小得多,而且影響歷時較短。【表2.1】中另兩列往下傾斜的黃色對角方格,顯示移民的第二代影響及至2010-2019年,第三代則及至2040-2049年,但對促進人口增長的作用,已顯得微乎其微。
【表2.1】清楚顯示,除卻長者組別之外,各年齡組別的人口均將於下一世紀全面下跌。香港人口老化趨勢難免衍生連串問題,其中包括醫療服務、年老退休後收入及支援服務、住戶人數日減及房屋需求、就業,以及經濟持續增長等,涉及經濟、社會層面,既互為影響,間或互相矛盾;亦包含政治性質,關乎本地政制今後的發展路向。在本書我會逐一探討有關議題,下文先以就業問題為討論焦點。
人力萎縮 優勢不保
【表2.2】就香港與新加坡按年齡及性別計算的勞動參與率作一對比,可見除少數範疇之外,新加坡的勞動參與率都較香港為高。例外範疇限於年齡介乎15-24歲的男女,而新加坡勞動參與率所以在有關範疇遜於香港,大概因為年齡相若的新加坡男女多仍在求學階段,因而未有納入勞動人口。新加坡年齡介乎25-54歲的男性勞動參與率為95.7%,香港則為91%;新加坡與香港同齡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則分別為75.9%與69.6%。
表2.2 香港與新加坡勞動參與率(%)對比(2011)
註:香港數字不包括外籍傭工;新加坡數字只包括當地居民。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香港人口普查》,2011;新加坡統計處:《2013人口統計》。
新加坡與香港整體勞動參與率分別為66.1%和57.9%,相差8.8%。雖然箇中原因值得探討,卻一直未見有人深究;實際原因不外乎供與求兩個可能性。需求方面,可解說為由於香港就業機會較少,香港人會寧願選擇不工作;至於供應方面,由於香港社會福利較新加坡優厚,寧願申領綜援而不接受低薪工作的香港人為數日增。不過,單以需求原因解釋實在說不過去,因為香港勞動市場自由運作,工資自然會因應環境調節,而市場供求亦會隨之恢復平衡。
我認為香港勞動參與率所以較低,應與福利優厚以致影響勞動力供應有關。香港大學一位同事曾告知據其最近所作統計,香港政府提供的各種社會福利計劃數達221項。我亦於本書第8及36章探討社會福利對勞動參與行為的影響。
假設未來勞動參與率與2011年的數字相若,聯合國人口預測可用以預測適齡工作人口及勞動力趨勢【圖2.5】。香港勞動力現已飽和,而新加坡則仍持續增長;及至2030年,新加坡勞動力應超越香港。香港勞動力將持續下降,預料到了本世紀末更將回復到1980年代水平,屆時香港將優勢盡失,淪為世上數十以至數百個國際城市其中之一,變得黯然無光。即使仍不失為旅遊勝地,恐怕亦只會像威尼斯一般,只餘舊事遺跡可供憑弔。
圖2.5 香港與新加坡實際與預計適齡工作人口及勞動力趨勢(百萬人)(1950-2100)
資料來源:聯合國人口預測及筆者預計數字。
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於2013年10月24日發表題為《集思港益》的政府「人口政策諮詢文件」,雖然對迫切的人口問題有所回應,取態卻未免過於保守,以致一池溫水中慢煮之蛙,仍在池中樂得逍遙,大難臨頭仍渾然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