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大明宝钞是废纸!
书斋内的众人听到这话,无不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摆出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
事实上,他们最喜欢陈老师的地方,就是陈老师经常讲着讲着就跑题。有时候跑到非洲,有时候跑到欧洲,还有时候跑到三皇五帝的上古时期。
每当陈平安跑题的时候,都是书斋内学生们听得最认真的时候。
原因无它,只因陈老师讲述的野史传闻太有意思了,简直比话本还有趣。
朱元璋也被陈平安的话给吸引了,他也非常好奇货币能讲出什么学问。
他是个大老粗,一辈子不是带兵打仗,就是指挥别人带兵打仗。
在他看来,货币不就是钱么,一个铜钱能讲出个屁的学问?
因此,老朱当即找了个小板凳坐下,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陈平安,想看看这货的嘴里又能吐出什么象牙。
其实陈平安没打算讲这么深奥的学问,只是恰逢其会正好赶上了,这才突然萌发这个念头。
不过,他也没打算将这些学生培养成经济型人才,只是借着宝钞的由头给他们讲讲皮毛罢了。
“诸位,在讲货币学之前,我们得先定义什么是货币?”
“什么是货币?”
老朱听到这话噗嗤一笑,心想跟自己想的一样,这货也说不出啥新奇玩意。
其他小同学可没老朱那浑身反骨,在听到先生如此问,一个个顿时认真思索起来。
“先生,货币就是铜钱吧?”
“哦对了,您手里的宝钞也是货币!”
“不错!”
“铜钱和宝钞都属于货币!”
“除此之外,粮食、布匹在现实生活中也充当货币的作用!”
“因此,从中可以引申出一个概念,即一般等价物的概念!”
“一般等价物?”
众人听到这个新名词,无不做出认真思考的样子,哪怕是打心里看不起陈平安的老朱,在听到一般等价物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一般等价物?
听上去不伦不类,但认真思索起来,好像还真的很贴切!
不论金银、铜钱、粮食、布匹,不都是用于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吗?
一担粮等于两贯铜钱,等于二贯半的宝钞,等于六尺布,等于三只鸡,等于半只羊……
“当然,一般等价物只是货币的一种解释,货币还有其他特性。”
“比如说普遍认可性、价值稳定性、流动性、防伪性等等。”
“普遍认可性不难理解,就是这东西得有人认才行。”
“价值稳定性……顾名思义就是货币的价值的稳定……”
“至于流动性么……”
“货币想要在市场上流动,就要具备便于携带、易于分割且耐储存等优点。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货币!”
“防伪性也非常重要,这是保障货币数量,不至于让假币、劣币泛滥的基本保障。”
陈平安说到这里,晃了晃手中的大明宝钞道。
“上边给大家讲述了货币的基本概念,接下来咱们讲一讲大明宝钞!”
“目前在大明存在两类货币,一种是以铜钱、金银为代表的金属货币,还有一种就是以大明宝钞为代表的纸质货币。”
“纸质货币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信誉货币,若是发行机构没有信誉,这种货币就会沦为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
书斋内的一众小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老朱则听的咬牙切齿。
这厮竟敢骂自己的大明宝钞是擦屁股纸?
咱要砍他的头!
不不不,咱要诛他九族!
“今天给大家讲这些,就是让大家对货币有个基础概念!”
“再加上你们当中有些人年龄比较大了,我估计很快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外出务工养家、娶媳妇等等!”
“但不论你们将来做什么,尽量收金属货币,也就是铜钱、金银等物,切莫收大明宝钞。为师估计,要不了几年大明宝钞就会沦为废纸了……”
“记住一句话,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为师言尽于此,剩下的你们自己把握吧。”
这才是陈平安讲述货币学的根本原因,只因他怕自己的学生吃亏。
陈平安讲到这里就暂停了这个话题,开始了一天的正式授课任务。
虽然他讲的妙语连珠,妙趣横生,逗得学生咯咯直笑。但对于老朱来说,他的脑子里始终停留在大明宝钞是擦屁股纸的概念上。
直至讲课告一段落,老朱实在是忍不住了,趁着课堂间隙将陈平安拉到门外质问。
“陈平安,你凭啥说咱……咱大明发行的宝钞是废纸?”
“老先生,敢问大明宝钞何时发行?”
“洪武八年!”
“敢问当年发行之时一贯宝钞值多少铜钱?”
“一千文!”
“再问老先生,现在一贯宝钞值多少铜钱?”
“现在?”
老朱听到这话老脸腾的一红,然后跟个犯错的小学生似的说道。
“现在应该还值八百多文吧?”
陈平安闻言两手一摊,满脸戏谑的笑道。
“这不就结了?”
“总共才发行五年,宝钞就贬值了将近五分之一。若是再发行个十年八年,宝钞恐怕连一半价值都没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十年后,这东西真就是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
“你你你……”
“你胡说!”
“咱……咱大明皇帝从不滥印宝钞,宝钞怎能成为废纸?”
“呵呵!”
“既然你说不是废纸,那你有办法让宝钞不贬值吗?”
“我……”
虽然老朱还想跟陈平安掰扯,但陈平安却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了。因为再聊下去,他估计就得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了。
老朱看着陈平安走进书斋,恨恨的跺了跺脚,然后气鼓鼓的回到家中。
马皇后见到老朱回来了,当即指了指水缸。
“重八,水缸里没水了,你去挑点回来!”
“不去!”
“你这又是咋了?”
“没咋!”
正在这时朱棣笑呵呵走过来,对着老娘解释道。
“娘,爹是被隔壁的陈平安给气的,陈平安说他印的大明宝钞是擦屁股的废纸!”
“啊?”
老朱听到朱棣揭了自己老底,当即恶狠狠的怒斥。
“混账!”
“缸里没水都不知道挑,还等老子给你挑水喝呐!”
“今天若是不挑满两缸水,今天你就别吃饭啦!”
“啊?”
朱棣心里那个恨啊,自己闲的没事欠这个嘴干嘛,平白无故给自己找了两缸水的差事。
虽说老朱将怒火发到朱棣身上,但他心里一直窝火。他有心解决大明宝钞的贬值问题,但又发现自己想不到任何办法。
严旨?
他下的圣旨已经很严厉了,还能咋严厉?
杀人?
他为了推行大明宝钞,已经杀了不少人,还要再杀多少?
老朱心里存着这个心事,就连晚饭都没吃几口就躲回屋里躺着了。马皇后见状,当即端了一杯热茶进屋。
“重八,喝点茶吧!”
“不喝!”
“重八,你要有啥难题就多找几个人商量,何必苦着自己一个人?”
“多找几个?”
“咱们这儿距离京城这么近,你何不问问朝堂上的官员,看看他们有没有办法解决?”
“对呀!”
老朱听到这话有如醍醐灌顶,当即从床上一跃而下,趴在桌子上将自己的疑问写出来,然后命二虎飞马直奔应天府,将问题送到胡惟庸府邸。
朱元璋忙完这一切,只感觉浑身轻松。
他就不信了,自家的满朝文武,竟然还比不上一个毛的没长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