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朱元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货币学!

朱元璋没有直接回到小院,而是让二虎赶车,去了两里地外河边的一个工地。

这是他假借修桥的名义,给自己配置的安保设施。

里边除了十个真正干活的匠人,其他人全是锦衣卫的壮小伙。

朱元璋赶到工地,当即命人去购置卤水和石膏,然后按照陈平安教授的方法试验。在将卤水和石膏充分搅拌后,果然看到粗盐水的颜色淡了许多,底部还出现很多颗粒状的悬浮物。

朱元璋看不懂,但他身旁的朱六却看得满脸惊讶。

“皇爷,您这是在哪儿淘换的秘方?”

“秘方?”

“是呀!”

“卑职小时候家里就是灶户,专门煮盐的,从没见过这种煮盐的路数!”

老朱闻言轻“哦”一声,然后不确定的问道。

“你就说这法子咋样吧!”

“好!”

“这绝对是好法子!”

“皇爷有所不知,这汤水越清,煮出来的盐就越白!”

“咱们只是试了一遍,卑职估摸着已经能煮出青盐哩,若是按照皇爷说的再来上几遍……”

“啧啧,卑职都不敢想象,这盐得白成个啥模样!”

“嘶!”

“此法当真可行?”

“当真!”

“皇爷,您这法子可牛逼大发啦,若是赐给小门小户,足够他们吃用一辈子!哪怕是江南那些富可敌国的盐商,若是知道这法子也不吝千金来购买!”

“这样吗?”

老朱听到这话心里莫名生出几分愧疚,觉得自己平白无故占了人家秘方,占了人家老大便宜。

老朱又命人折腾几遍,直至过滤出来的汤水清澈见底,这才命人大火蒸煮。不出两个时辰,一大锅水全部蒸发,只剩下一层洁白如雪的细盐。

老朱命人将细盐铲下捣碎,装到一个布袋口袋里带走。

“你们继续忙吧,咱先回去了……”

“诺!”

“皇爷路上保重!”

“嗯!”

老朱开心的坐着马车回家,刚一进家门就看到朱雄英颠颠的跑过来,一把将自己给抱住。

“爷爷,我要去隔壁读书!”

“读书?”

老朱听到这话只觉得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要知道自家这皮猴子最不耐烦读书了,不仅不认真听讲,竟然还敢往先生的茶杯里塞青蛙。

自己对于这个皮猴子是打也打过,骂也骂过,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然而,这才不到一天时间,自家皮猴子非但被隔壁的青年个折服,竟然还主动要求读书!

“爷爷,隔壁的先生可厉害啦,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神人!”

“是吗?”

“呵呵……”

本来老朱听到大孙想去读书,心里是非常高兴的。但一听到这小子对陈平安如此吹捧,他心里就一阵吃味。

“咱倒是也认识个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聪明人,只是不知道两人比较起来谁更胜一筹!”

正端着饭盆的马皇后听到这话,立马想到一个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陪着朱元璋打败张士诚、陈友谅的一代奇人刘伯温。

只是刘伯温为人疏懒,不乐意当朝为官,几次三番上书请辞。

老朱虽然不舍,但也让他在家中养病。只是这个病,一养就是三年,惹得老催生心里老不痛快了。

若不是有自己拦着,估摸着刘伯温都被老朱弄死三五个来回了。

现在听到老朱再次想起刘伯温,马皇后当即心里一紧,心想老朱该不会又出啥幺蛾子吧?

老朱阴阳怪气了一阵,随即拍拍大孙子的脑袋。

“中!”

“既然你愿意跟着那人读书,咱就给你备上一份大礼,让你拜这个师!”

“谢谢皇爷爷!”

“嗯?”

“不许这样叫!”

“若是漏了身份,咱们就没法在这儿呆啦!”

“嗯嗯!”

“孙儿谢过爷爷,嘻嘻……”

老朱看着欢天喜地的大孙,当即苦笑的看了看一旁的老妻。

“妹子,你一会儿让老四去街上采买点腊肉啥的,再给备上十贯宝钞送过去,权当咱大孙的拜师礼啦!”

“十贯?”

“重八,十贯会不会太多了?”

“我听说乡下私塾,一般有个一两贯的束脩就不少啦!”

“太多?”

老朱闻言苦涩的笑了笑。

“若不是怕暴露身份,咱真想赏他个万贯家财!”

“万贯?”

马皇后闻言倒吸一口凉气,然后不解的看向老朱。在她的认知里,自家丈夫可吝啬的很,别说赏赐朝中大臣了,就是陪着他打江山的淮西勋贵都难得获得如此大的赏赐。

“重八,他做啥事了,你要如此重赏他?”

“妹子有所不知,今天咱去他家挑刺,他随口告诉咱个秘方。咱照着秘方试了一下,果然炼出跟他送咱家一样的盐哩!”

老朱说到这儿,当即将腰上别着的盐口袋拿出来,献宝似的递给马皇后。

“妹子快看!”

“这是咱今天新炼出来的盐,你瞅瞅比他送咱家的咋样!”

“你?”

马皇后现在越看老朱越不顺眼,这老东西也太不着调了,带着全家来体验乡村生活也就罢了,竟然还跑出去炼盐!

这是一个皇帝该干的活?

不过这盐还真不错,正好腌萝卜的时候能用上!

第二天老朱一大早带着朱雄英、朱允炆来到隔壁陈平安家,不仅奉上十贯抄,还送上马皇后准备的六样拜师礼。

这六样拜师礼分别是象征勤奋好学的芹菜、苦心求学的莲子、鸿运高照的红豆、早日成才的红枣、功德圆满的桂圆,以及从孔子时代传承下来的腊肉。

陈平安看到如此丰厚的礼物也非常开心,毕竟他收了这么多学生,还是头一次见到家长能备齐六样礼的呢。

只是对于对方送上来的宝钞表现淡淡,不仅没有多少欣喜,反而还带着几分嫌弃。

老朱非常敏锐的注意到这一点,当即不悦的质问道。

“小先生,你这是啥意思,莫非嫌弃拜师礼太寒酸啦?”

“不不不!”

“老先生误会了,在下并非嫌弃拜师礼,只是对于宝钞么……”

陈平安说到这里,用手指夹起一张宝钞,漫不经心的放在手上把玩。

“你敢嫌弃宝钞?”

“在下不敢!”

“你分明就是嫌弃,你瞅瞅你那嘴脸!”

“既然老先生这样说,那就当在下嫌弃好啦!”

“你为啥嫌弃?”

“为啥?”

陈平安看着书斋里的学生到的差不多了,当即将手上的宝钞晃了晃道。

“今天给大家讲一门新的学问!”

“老师讲什么学问呀?”

“货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