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章 公主
白氏和梁姗出门施粥的时候,特意带上了纪簪雪。
这事其实还是冯氏提议的,大概意思就是,纪簪雪以前跟着父亲出门行商,知道民间疾苦,百姓心酸,更能体察民情,跟着白氏母女同去,还能帮扶一二。
这话听着冠冕堂皇,实则不还是暗暗贬低纪簪雪身份吗?
纪簪雪碍着梁从绪的面子,顺从的答应了。
毕竟是表哥的亲生母亲,俗话说的好,婆媳是天生的敌人,别人家婆婆是自己挑媳妇尚且如此,又何况自己这个硬塞进来的呢。
白氏是个热心脾气,见纪簪雪出来,出声问道:“簪雪啊,你怎么也出来了,这病还没好呢,怎么穿的这样单薄?”
纪簪雪行了一礼:“舅母好,是大舅母说让我跟来涨涨见识,还请舅母不要嫌我愚笨啊。”
“我这衣服只是看着单薄,其实是当年与父亲去辽东的时候裁的,很是保暖。”
“侄女是想着,百姓受灾已是苦不堪言,若是穿金带银的过去,他们岂不是更容易心生怨怼?到时候要是生起民乱,那可真是好心办坏事了。”
“是是是,是我没想到,还多亏簪雪你提醒舅母了。”白氏握着纪簪雪的手低声谢道,连忙回头叫梁姗:“珊儿,快和母亲回府换些素净的衣服来。”
纪簪雪拦了一句:“舅母,我手中还有一套我这样的衣服,我看姗妹妹与我身量相仿,想来是能穿上的,只是舅母......”
三夫人不愧是将门虎女,摆摆手说道:“我常年习武,身体强健,自然不是你们这些闺阁姑娘能比得了的,只要珊儿平平安安的就好了,不用操心我了。”
说罢,梁姗身边丫鬟春雨接过衣服,母女两个便回府改换衣衫去了。
雪停了,风却还是很大,天迷迷蒙蒙的瞧得不算清楚。
一阵马嘶声传来,而后骏马奔腾而来。
纪簪雪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只见那马上男子神采飞扬,披风兜风飞起,漫天风雪都好似阻挡不了他的热烈,一人一马,一骑绝尘,
纪簪雪认出来了,那是崔游。
“簪雪,看什么呢?”白氏母女正要上车,见纪簪雪望着车外雪景发呆,开口问道。
“没什么,舅母,咱们走吧。”
车夫架起马车,长街空无一人,处处萧索......
.
马车行至东城四平坊,满眼看去,各处房倒屋塌,后落的雪压在房屋残骸上,百姓连身干净衣服都没有,缩瑟在官府加急搭的窝棚里,瑟瑟发抖。
梁府的小厮和纪簪雪调来的人手早早支好了粥棚,后面搭起的炉灶一刻不停的熬粥,附近还有几家大户也是如此。
可是对于挨饿受冻的难民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他们拿着不知道从哪儿扣出来的破碗,恶狼一样看着清淡的米粥。
对于达官贵人,那是生病时才吃来清胃的东西,对于他们,却是救命的珍宝。
“啪!”远处的官府粥棚传来一阵厮打的声音,为首的官差凶狠骂道:“你这饿死鬼托生的贱骨头,给你吃一口赈灾粮,还真当自己是什么金贵东西了?你不是要吃吗?来,我给你吃!”
纪簪雪上前几步,看着那官差停了拳脚,竟然把那瘦弱孩子的头按进了雪地里。
这样的天气,他又穿的那样单薄,恐怕任由那官吏糟蹋下去,他便是活不成了。
“住手!”纪簪雪示意纪家小厮上前阻拦了。
那小吏怕是横行霸道惯了,看纪簪雪一身衣服并不是如何华贵,开口喝骂:“你是哪儿来的穷鬼?敢来拦你官爷?小心连你一起收拾了!”
白氏见小吏打纪簪雪,一个箭步上前,毫不费力的挑开小官将要落下的手,一掌推的他一个趔趄,开口时已是气场全开:“我们是槐花巷梁家的官眷,我看谁敢再动手?!”
谁知那小吏竟然丝毫不怕,一瞥眼睛满脸轻蔑神色:“槐花巷?不知道,老子可是刑部侍郎的亲外甥,刑部侍郎知道吗,那可是董阁老的门生,来人啊,这几个妇人妨碍公务,冒充贵人,都抓起来下狱。”
坊门口冲出来一群官差,凶神恶煞的要上前围打梁家众人,连粥棚都不能幸免。
“永昌公主驾到!”太监的公鸭嗓响起,身后,一个中年女子步行而来,身后跟着两列严阵以待的禁军。
众人见礼。
“都起吧。”公主的声音虽然也像少女一样甜美,却带着不可违逆的天家威仪。
公主身穿着并不奢华,只是一身石青色的穿竖领对襟袄配马面裙的公主常服,要仔细看来才能发现袄上锈的竹叶纹样,并不惹眼,腰间配白玉禁步,头饰也不甚繁琐,只是个带吉祥纹样的银钗。
“好好的救助灾民,怎么闹成这个样子?”永昌公主微微皱眉,扫视了一圈,最终目光定在了纪簪雪身上。
她抬起手指着纪簪雪问道:“你,你来说。”
“回公主,施粥官吏任意殴打平民,败坏朝廷名誉。”
小吏急忙喝道:“你胡说!明明是你妨碍公务,公主殿下明鉴......”
永昌公主眼皮一挑,看了一边伺候的太监一眼,那太监当即上前给了那小吏一巴掌:“公主面前,岂能容你随意插嘴?”
灾民连日来受尽欺凌,虽说施粥的人家多,可灾民更多,熬的稠的粥都被身强力壮的人抢去了,身体弱的便只能轮上官府的稀粥。
那粥清的连里面有几粒米都数的清楚,又何谈果腹?
“公主殿下,您再不来恐怕我们就要被饿死了!”一个灾民呼喊道。
“是啊殿下,前日我母亲为了抢粥被打了一顿,怕是快要不行了。”又一个灾民哭号
......
这种事情,开了头便止不住了,永昌公主听着灾民诉苦,面色越来越黑,听到最后,她竟然折膝下跪:“诸位的诉求本宫都知道,这事是朝廷对不住各位,本宫在此立誓,最晚明日,必让各位能吃上饱饭。”
满地的灾民听了这话,感动不已,直磕头谢恩。
永昌公主起身,看了一眼那个刚才还在叫嚣不止的小吏,淡淡的开口:“首恶杖毙,随同作恶者杖责五十,送去做苦役。”
前一刻还是作威作福的官爷,此刻就成了阶下囚徒,他们恐惧的求饶声充斥在天空上,很快就被灾民山呼的千岁盖过。
永昌公主深深的看了一眼纪簪雪,而后进了窝棚查看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