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心电图检查的意义
目前,心电图已成为各科手术的术前常规检查,广泛用于危重抢救和手术麻醉等,在临床疾病诊断、监测中有重要的意义。
(一)监测心律失常
心电图对诊断各种心律失常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简便易操作和性价比高的特点,是其他所有临床检查无法取代的。特别适合用于基层医院。
(二)诊断心肌缺血、损伤与坏死
心电图对诊断AMI、心肌缺血很有价值。通常情况下,当患者出现AMI 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心电图Q 波、ST 段和T 波会有相应的特征性改变。但某些AMI(20%~30%)心电图并不出现心肌梗死特异性表现(梗死性Q 波及ST 段弓背向上单向曲线样抬高);50%以上的冠心病患者休息时心电图呈正常表现,即使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肌缺血的阳性率最高也只有80%。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冠心病需要依据症状加以分析诊断,不能完全依赖心电图。但是由于心电图具有快捷、价格低廉的优势,心电图仍是诊断AMI 的最可靠工具,有助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或溶栓治疗的时机决策。注意: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的可能。
(三)诊断早期电解质紊乱
心电图对诊断电解质紊乱及评估某些药物的影响有较大的帮助。正常情况下,体液中电解质浓度保持相对恒定,当血浆或细胞内液的电解质(尤其是钾和钙)浓度增高或降低时,往往可使心电图发生相应的改变,常在血液实验室检查显示异常之前,心电图就可以有异常表现,因此心电图对早期电解质紊乱有诊断意义。
(四)心脏肥厚与扩大的辅助参考
心电图可以辅助诊断心房、心室肥厚、扩大。心电图对判断心房、心室肥厚、扩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最好结合心脏超声、胸部X 线及临床体征加以综合分析。
(五)评估心脏病病因
心电图对判断心脏病病因的作用较低。心电图除对典型AMI 的病因诊断有绝对价值外,对离子通道疾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等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时对“二尖瓣P 波”和“肺型P 波”的病因诊断也有参考意义,除此之外的其他情况都很难单纯通过心电图来判断心脏病种类及病因。
【思考题】
1.心脏的解剖位置如何描述?
2.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哪些结构?
3.心电图的导联包括哪些?哪种情况需进一步行特殊导联检查?
4.心电图各波形代表心脏哪些位置传导过程?
(芦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