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地,真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创新乡村治理方式,保障村民权益。自2019年5月开始,国家陆续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等文件,提出要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发挥现代技术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构建数字乡村治理新体系,提升乡村振兴绩效。因此,本书基于乡村立场、乡村价值和乡村利益,旨在通过对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数字乡村治理议题的研究,重点剖析数字乡村治理的理论基础、数字乡村治理与经济提质增效、数字乡村治理与政治秩序重构、数字乡村治理与文化传承发展、数字乡村治理与生态环境美化、数字乡村治理与社会权益保障等内容,探析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中的不同作用方式、作用机理及成功经验,从理论上论证数字乡村治理的理念,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基础。本书运用新方法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对相关研究和政府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本书以八个章节的篇章结构围绕数字乡村治理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阐述,以求对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数字乡村的整体性治理有深刻理解。
第一章为绪论。这是本书的开篇之章,一是分析了数字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进而明确现阶段研究数字乡村治理议题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二是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详细评述,明确既往研究与本书的关系,阐明本书的研究定位。三是根据本书的研究需求,界定“数字乡村”“数字乡村治理”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内涵。四是交代本书主要的研究方法。五是介绍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为数字乡村治理的理论解读。本章主要从政治与行政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数字乡村治理”的理论内涵以及本书的分析框架。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一是从数字治理理论出发,阐述数字乡村治理的技术维度;二是从精明增长理论出发,探析数字乡村治理的发展维度;三是从内生发展理论出发,论证数字乡村治理的人本维度;四是从敏捷治理理论出发,剖析数字乡村治理的效能维度;五是从系统治理理论出发,叙述数字乡村治理的边界维度。
第三章为数字乡村治理与经济提质增效。本章主要探讨的是数字乡村治理与精准扶贫绩效、数字乡村治理与智慧旅游发展、数字乡村治理与经营主体培育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数字乡村治理与精准扶贫绩效层面,从国家减贫战略的技术治理趋势、技术治理与国家精准扶贫实践、数字乡村精准扶贫的实现条件、数字乡村精准扶贫的政策选择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其次,在数字乡村治理与智慧旅游发展层面,从数字乡村智慧旅游的发展动力、数字乡村智慧旅游的技术框架、数字乡村智慧旅游的品牌价值、数字乡村智慧旅游的提升策略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最后,在数字乡村治理与经营主体培育层面,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特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逻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困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路径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四章为数字乡村治理与政治秩序重构。本章主要探讨的是数字乡村治理与有限政府角色、数字乡村治理与村民自治组织、数字乡村治理与乡村秩序重构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数字乡村治理与有限政府角色层面,从政府角色理论的框架提出、数字乡村治理与有限政府、数字乡村治理的角色误区、数字乡村治理的政府定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其次,在数字乡村治理与村民自治组织层面,从村民自治组织的主体解读、村民自治组织的治理逻辑、村民自治组织的治理功能、村民自治组织的发展困境、村民自治组织的提升策略五个方面展开研究。最后,在数字乡村治理与乡村秩序重构层面,从乡村秩序建构的理论剖析、乡村秩序与数字乡村治理、乡村秩序失灵的具体表现、数字乡村治理秩序的路径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五章为数字乡村治理与文化传承发展。本章主要探讨的是数字乡村治理与乡村文化振兴、数字乡村治理与文化礼堂建设、数字乡村治理与教育信息发展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数字乡村治理与乡村文化振兴层面,从传统乡村文化生成及其思想价值、现代化解构传统乡村文化的特征、现阶段传统乡村文化的衰败呈现、数字乡村治理重构传统文化路径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其次,在数字乡村治理与文化礼堂建设层面,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与数字乡村文化振兴、农村文化礼堂对于数字乡村治理的作用、农村文化礼堂制约数字乡村治理的原因、农村文化礼堂助推数字乡村治理的策略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最后,在数字乡村治理与教育信息发展层面,从数字乡村教育治理的优势特点、数字乡村教育治理的现实困境、数字乡村教育治理的优化路径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六章为数字乡村治理与生态环境美化。本章主要探讨的是数字乡村治理与乡村环境善治、数字乡村治理与“零污染村庄”、数字乡村治理与保持乡村性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数字乡村治理与乡村环境善治层面,从数字乡村利益相关者理论内涵、数字乡村环境污染的理论解释、实现数字乡村环境善治的策略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其次,在数字乡村治理与“零污染村庄”层面,从“零污染村庄”的实践逻辑探析、“零污染村庄”的创新模式提炼、建设“零污染村庄”的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最后,在数字乡村治理与保持乡村性层面,从数字乡村治理中的乡村性问题、数字乡村治理破坏乡村性特色、数字乡村保持乡村性价值策略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七章为数字乡村治理与社会权益保障。本章主要探讨的是数字乡村治理与老年人参与、数字乡村治理与乡村回流人才动员、数字乡村治理与治理现代化限度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数字乡村治理与老年人参与层面,从老年人参与数字乡村的治理框架、老年人参与数字乡村的数字鸿沟、老年人参与数字乡村的制度包容、提升老年人数字包容的策略选择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其次,在数字乡村治理与乡村回流人才动员层面,从数字乡村治理中乡村回流人才的形成原因、乡村回流人才促进数字乡村治理机理剖析、乡村回流人才在数字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乡村回流人才助推数字乡村治理对策建议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最后,在数字乡村治理与治理现代化限度层面,从数字乡村治理现代化限度的框架、数字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逻辑、数字乡村治理现代化限度的表现、实现数字乡村现代化的优化策略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八章为总结与展望。本章对全书进行总结,提出了四大富有意义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