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二
刘祖云
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发展、充满变革的“大数据”时代,随着互联网、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个与物理空间平行的数字空间正在形成,社会环境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逐渐成为乡村治理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中国的乡村振兴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为此,国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这显然不是简单的乡村网络设施改造,而是乡村治理理念与范式的重大调整,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现实要求。因此,如何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发展,如何推进数字乡村治理以满足中国式现代化新要求,如何提升数字乡村治理绩效从而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杭州师范大学沈费伟副教授专注于政府管理和乡村治理等领域,潜心学术研究且颇有建树,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以来,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数字乡村治理:理论阐释与实践逻辑》一书是其近年来对数字乡村治理的一些思考的集结,其中既有对其多年来乡村治理研究和实践的提炼,又有学术贡献价值的提升,对我国数字乡村战略的细化实施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该书基于乡村立场、乡村价值和乡村利益,以“数字乡村治理”为研究对象,在把握多种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探索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中的不同作用方式、作用机理及成功经验,科学合理地论证了不同数字乡村治理的理念,展望了未来推行数字乡村治理的多种可能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是一本恰逢其时、满足客观需求,并且兼具理论建树和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
该书分为八个章节,章节之间逻辑关系清晰,结构严谨、主题鲜明,并且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向读者呈现出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理论到实践的清晰架构。总体来看,该书在以下几个方面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问题意识强烈,破题视角独特。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兼顾阶段性发展的时间观念、县域发展的空间观念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观念。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治理缺陷,如组织协调不灵活、资源统筹缺体系、治理机制不配套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创新乡村发展理念、转变乡村发展方式,成为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面对这样的现实挑战,数字乡村治理有力回应了乡村振兴的需求,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驱动农村组织和制度向现代化发展的赋能方式,提升乡村振兴质量和整体化发展水平。除此之外,本书还提出了诸多富有洞见的建议,使该书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为其寻求解决之道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而增强了该书的实用性。
第二,逻辑思路清晰,研究内容丰富。首先,观点新颖。作者从治理主体、治理要素、治理结构整合的广阔视角考虑数字乡村治理,不再仅仅局限于乡村的资源以及收益分配问题,而是将乡村的经济、文化、社会空间作为融合城乡发展元素、构建基层治理网络、服务多元主体的场所,探讨如何激发乡村进一步发展的势能动力。其次,内容全面。本书瞄准了乡村振兴内涵,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将视野集中在经济提质增效、政治秩序重构、文化传承发展、生态环境美化、社会权益保障五大方面,重点研究乡村精准扶贫、智慧旅游、经营主体培育、有限政府、自治组织、秩序重构、文化振兴、文化礼堂建设、教育信息发展、环境善治、“零污染村庄”、保持乡村性、老年人参与、乡村回流人才动员、治理现代化限度等议题,实现了从整体到部分、从宏观到微观、从线性到立体的有效衔接,打开了数字赋能视角的中国特色乡村治理路径研究。最后,多研究方法交叉融合。本书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归纳演绎法等代表性、稳定性、共识性兼具的方法,借助翔实的田野调查资料,采用科学的研究范式,确保了调查研究的真实性和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另外,作者搭建了一个研究数字乡村治理的理论框架,提出“理念引领—技术主导—制度协同”的包容式乡村建设机制,无疑是非常具有学术价值的观点。
第三,理论基础坚实,实践价值深厚。本书理论阐释充分,思辨明晰,解读深刻而透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思想性。首先,作者进行了扎实的理论文献检索及比较分析,深度把握研究现状,夯实了本书的研究基础。其次,本书特别重视理论阐释。作者从政治与行政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深入阐述了数字治理理论、精明增长理论、内生发展理论、敏捷治理理论、系统治理理论,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准。另外,本书所形成的一系列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观点,使该书的理论诠释体系获得了科学的表达。最后,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基础研究和实践经验借鉴是学术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两大方面,理论研究能够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而实践的积累和总结又能为理论研究提供新的问题和视角。作者在进行理论阐释的同时,又注重对实践经验的借鉴,选取日常生活里息息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实现了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
数字乡村是符合时代发展与现实需求的乡村振兴新途径。《数字乡村治理:理论阐释与实践逻辑》一书的问世,可谓正当其时,它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添上浓重一笔。作者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开阔的理性思维,对中国数字乡村治理做出了独到的理论阐述。该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对于理解数字乡村治理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公共管理者、相关研究者参阅。
南京年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24年2月1日于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