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温粥,盼新年
刚走进腊月,便闻到了淡淡的年味,接着,腊八粥也上场了。
在北方地区,腊八粥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传统食物。这种充满祝福和美好的粥,寓意着五谷丰登、吉祥如意,聪慧的古人们把对生活的希望与向往全都寄予在了美味的食物中,周周全全,幸福美满。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重大的节日。古代称为“腊日”,“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二曰“腊者同猎”,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粥据说已经传了一千多年,早在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有记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在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制腊八粥,不仅给自己家人喝,还会与亲朋好友互赠以示美好祝福。
每到“腊七”,母亲家的灶台就成了各种食材的聚会地。母亲会熟练地把这些食材分好类,黄米、江米、小豆、豇豆、红枣、花生、柿饼……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白瓷碟以待备用。炉子上架好一口大锅,母亲教导我那“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的俗语,轻轻地在我耳边说:“明天咱们喝腊八粥!”腊八,我还未从睡梦中清醒,便能听到炉火“吱吱”声。走到厨房,只见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挽着袖子。再次清洗食材,豆子撞击瓷碗发出并不很大但却清脆诱人的声响,红枣泡得已高出碗沿,上面依旧挂着透明的水滴,发出莹莹的光泽。接着,在锅里加足水,煮粥要用大火,等米开花了,才加入好熟的食材,然后用文火熬,边熬边搅拌,母亲说,这样粥才不会糊。望着一锅色泽艳丽芳香馥郁的腊八粥,我顿时垂涎三尺,用勺子连忙舀上一些,细细品味,尤其是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味道真是好吃到哭。
腊八粥是老天赐予的吉祥喜庆的一味美食,人们也期盼着它能够驱灾避邪,来年衣食无忧,充满幸运。送给邻居,那便是报答他们的关怀。于是她便开始兴致勃勃地找盛粥的大碗,嘴上还不停地算着:门口李伯一碗,王婶一碗,陈大爷一碗、张姐一碗……只希望邻居家人都能吃上自己煮的热气腾腾的粥。每年腊八,天还未大亮,我们家巷子的每个角落都会出现一个身影,戴着帽子哈着气,手里端着一碗腊八粥。这一幕,我依然记忆犹新。母亲做的粥浓稠厚实,裹着黄米和江米的香,红枣和柿饼的甜红,红薯和花生的粉,还有一股淡淡的柴焦味,这是熬了三个半小时的烟火香。
“过了腊八就是年。”在国人心中,腊八一到,新旧交替,正式拉开新年的序幕,年味越来越浓厚,家家户户开始为春节幸福忙碌着,买鱼买肉买糖买果子,门前挂着红灯笼,院内晒着腊货,扫尘,请香,办年货……一番祥和的年味,四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
令节清晨煮粥忙,炊烟风散万家香。一碗腊八粥,承载着岁月的无限温暖,蕴藏着五谷的软糯香甜。随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下肚,年味儿便在唇齿间晕染开来,在胃里慢慢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