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点穴法牛刀小试,寻药引深夜定计
行了约莫半个时辰,雪终于是小了一些,他们也到了赵国基家的巷口。
贾环打发小厮在巷口等候,娘儿俩一路踩着雪泥,拐了几条胡同,到了一个名叫“破竹巷”的地方。
这“破竹巷”名字来得有些意思,据说这里最早是卖竹编物件儿的摊贩聚集之地。后来城里官宦富贵多了,竹器被漆木瓷器所替,竹编生意一落千丈,摊贩们纷纷破产散去,只留下这巷子冷清破败,便有了“破竹巷”之名。时至今日,这里早成了京城贫民聚居的地方,屋舍破旧,横七竖八的柴垛、杂物胡乱堆积,巷中污水横流,泥泞难行。
赵国基一家便住在巷子最深处的一座残破小院里。
推开门,满院破旧器具和杂物乱堆,几只瘦骨嶙峋的鸡在角落里四处觅食。
贾环皱皱眉,自己娘儿俩在贾府不得势,这些外戚自然是更没什么油水。
他心中轻叹,搀扶着母亲进了屋子。
屋里,一盏昏黄的油灯忽明忽暗,赵国基媳妇正坐在炕沿上小声哭泣。
见赵姨娘进门,她忙擦干眼泪站起身,勉强笑了笑,喊了声“大姐姐”,又冲着贾环道:“哥儿来了。”说着就要屈膝行礼,却被赵姨娘赶紧拉住,“咱们自家人,礼数就别提了,国基怎么样?”
赵国基媳妇听了,眼圈又是一红,低头抹泪道:“不中用了……气儿都快断了,大夫今早来看过,说是只怕熬不过今晚。”
赵姨娘闻言鼻子一酸,也哭了起来,两个妇人抱头流泪,悲戚不已。
贾环倒没理会这些妇人们的哭哭啼啼,径直掀帘进了内屋。炕上赵国基面容灰败,颧骨高耸,双眼紧闭,胸口起伏微弱,分明已是进气少、出气多。
贾环坐到床沿,伸手搭上赵国基手腕,凝神感受脉象。这一探之下,他心中一凛,赵国基的脉象虚浮散乱,如丝如缕,已是油尽灯枯之兆。书中有云:“脉如悬丝,命在顷刻。”眼下的情势,比书中所载的还要凶险几分。
贾环眉头微蹙,脑中回忆起《回阳卷》中记载的点穴疗法,犹豫片刻,他决定一试。他右手缓缓凝聚起一股真气,指尖轻轻点在赵国基手腕的“太渊穴”上,随即将这一丝温润真气慢慢推送进去。真气如细流一般,从经脉徐徐上行,沿着肺经一路疏通,缓缓注入肺腑之中。
忽然,赵国基猛地一颤,张口发出一声长长的“啊”!
贾环吓了一跳。
门外的赵姨娘和赵国基媳妇更是大惊失色,赶忙掀帘冲了进来,神色惊慌失措。赵姨娘颤声道:“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赵国基却在此时慢慢睁开了眼睛,涣散的眼神中渐渐有了几分神采,看到贾环坐在身边,不禁微微一笑,有气无力地说道:“大外甥啊,是你救了我的命……”
赵姨娘又惊又喜,哭笑不得地说道:“刚醒过来就胡说八道给这损种儿脸上贴金?他不过是跟着我来看看你,哪里能救你命?”
赵国基闻言呵呵一笑,声音虽弱却颇为清晰:“大姐,你不知道,刚才黑白无常都站在炕边,催我赶路呢。我正要跟着走,忽然见外甥进来,把手往我手腕上一搭,牛头马面转身就跑了,你说奇也不奇?”
赵姨娘被他说得心里一慌,这才注意到贾环的手果然还握着赵国基的手腕,顿时吓了一跳,赶紧把贾环手往外拉,“你这孩子,摸你舅舅的手做什么,别再过了病气!”
贾环依言松开手,神色淡定地随着母亲和赵国基媳妇走到外屋,才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笃定地说道:“娘,妗子,舅舅这病,还能救!”
赵姨娘和赵国基的媳妇听到贾环的话,脸上的表情几乎是瞬间变得喜庆起来,眼中的泪光都似乎因喜悦而变得更加明亮。
赵姨娘一把抓住贾环的手,声音颤抖道:“真……真能治好?”
赵国基的媳妇也满脸喜色,急忙拉着贾环的手,声音急切道:“哥儿,你可千万别开玩笑,我这心里可是再经不起……”她的话未说完,眼泪已经忍不住滚下来。
两人又哭又笑一会,赵姨娘这才想起来质疑,她疑惑道:“环儿,你怎的知道你舅舅的病还能救?”
贾环心中一阵暗笑,面上却不动声色,随口胡诌道:“孩儿读过几本医书,舅舅的病确实可解。”
这话虽是信口而出,但他心里清楚,依靠《回阳五毒功》和自己对医理的了解,确实有办法救治赵国基,只不过要颇费一番功夫。
赵姨娘眉头微微一挑,有些不信道,“你读的医书,靠谱吗?”
赵国基的媳妇却急忙替贾环说话,兴奋道:“大姐姐,你不要看不起哥儿,哥儿从小读书就好,老爷前几日不还因为环哥儿的字写得好,特地恩赏了点心吗?”
赵姨娘听到这话,脸上不禁露出几分自豪,忍不住挺挺腰杆,语气中也带了几分骄傲:“这话说的倒是,环儿的字写的好,书也读的极好。”
赵国基的媳妇点点头,心中的激动还没消散,但现在她更关心贾环到底有什么办法能治赵国基的病,连忙追问:“哥儿,你舅舅的病,究竟有什么法子,能治好吗?”
贾环道:“我刚刚的法子只是暂时吊住他的命,若想治好,还要另抓方子。”
赵国基的媳妇听得这话,神情更加焦急,连忙道:“那我去拿纸笔,赶紧写了之后我去抓药!”
说罢,她便转身想去找笔墨。
贾环却突然一把拉住她的手,神色稍微变得严肃了些,“妗子,不急。”
赵国基的媳妇一愣,“怎么了?”
贾环微微叹了口气,道:“方子好写,只是……”他微微停顿,眼中闪过一丝难色,“里面需要一味百年雪蛤做药引。”
这话一出,赵国基的媳妇顿时愣住,满脸的惊讶和困惑,“百年雪蛤!我的老天爷,那要去哪里找?”
赵姨娘听到“百年雪蛤”,脸上也露出了难色,显然这东西不常见且极其昂贵,“环儿,这东西得值个几十两银子,咱娘们儿去哪里讨这么多银子?”
贾环浮起一抹淡淡的笑容,似乎颇有成算,他低声道:“娘,我记得前年宁国府的蓉哥儿带侄媳妇儿拜见老太太,老太太不是赏了她两只吗?”
赵姨娘微微一怔,这才反应过来贾环说的是贾蓉和他老婆秦可卿。
她和秦可卿并不相熟,因此犹豫道:“可……那东西值钱的紧,就算我卖我这张脸皮,她也未必会给咱啊……”
贾环笑笑,俯身在赵姨娘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赵姨娘听完,先是有些惊讶:“你还有这本事?”她眼珠儿转了转,似笑非笑道:“那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