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对三起错案的进一步分析
这三起案件,就诉讼程序而言,谓之表面上是公正的不算为过。即使是较为挑剔的观察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起案件中,我们看不到非法搜查与扣押,看不到以利诱、威胁和欺骗的方式取供,看不到刑求迫供——这些在我们的社会并不鲜见的违法情况,在这三起案件中通通都看不到。但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是,程序公正表面并无重大瑕疵的这三起案件,都在实体公正方面折戟沉沙。
导致司法错误的原因已经很清楚了,尽管在发生错误的时候,这些原因被掩盖,没有人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萨尔斯贝里勋爵案的主要致错原因是指认错误。从本书后续的内容中可以见到,错误指认是许多国家——无论是否法治成熟的社会——铸成错案的常见原因。如属于英联邦国家的加拿大,研究者指出:铸成错案的原因之一就是目击者的指认错误——“目击证人的指认在定案时十分重要,但即使是最诚实的证人也可能错误指认犯罪人,或提供错误的证言”。不仅如此,“除了证人自身的原因以外,指认错误也与警方或者控方在安排指认时采取的方法不当有关,甚至可能是因为法官当庭给予证人的指示有所偏颇”[50]。知情人虽有善意并智力正常,也容易发生指认错误,这是由人的生物局限性带来的令人无可奈何的事情。事实反复证明,由错误指认开启的错误指控、错误裁判,屡有发生,教训多多,不可不加以警惕。如萨尔斯贝里勋爵案,造成错案的原因是样貌、衣着有相似之处而发生被害人的误认,这种误认与人的认识、记忆和辨别能力有关。人类的这些能力都先天不足,对此若无警觉,如稻草狗守门,错案很容易溜进来。
德里克·本特里案件和蒂姆·伊文斯案件都是智力发育有欠缺者蒙冤受屈的案件。智力发育缺陷本来就是个人的不幸,更不幸的是,这种缺陷本应该被裁判者注意到从而避免冤抑,令人痛惜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德里克·本特里的智力发育缺陷可以为其挽回一条性命,但律师的疏忽和法官的武断最终将本特里送上不归路。本特里不能说无罪,但死刑对于他来说却是极大冤枉。蒂姆·伊文斯案件也是如此,被告人的智力缺陷没有引起侦查人员、起诉官员和法官的警觉。蒂姆·伊文斯糊里糊涂认罪,有其智力和情感等混合而成的特别原因,这一陈述看似自愿,实则不符合事实真相,他的认罪导致他命丧行刑台。这个不幸的人,他的结局是其一生中最大的不幸。他的智力缺陷本来应当得到充分注意,他的口供的真实性也应当受到质疑,然而应该发生的并没有发生,不该发生的却如期而至发生了。
不仅如此,错案发生的因素还有案件以外的原因:德里克·本特里案件涉及政治形势、犯罪形势与刑事司法、刑罚的关系。我们审视这一案件,可以清楚看到本特里案件并不是没有时代背景陪衬的偶然案件,恰是战后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为本特里案件提供了特定背景,使得法官对于该案的重判倾向变得滞重黏着。笼罩在案件之上的看不见的重浊之气变成了德里克·本特里的梦魇,冤抑就这样形成了。
我们从本特里案件中看到政治形势、犯罪形势对于刑事司法具有的影响,在犯罪形势严峻、社会秩序恶化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对付犯罪时有可能出现过激反应,处于阵发性歇斯底里状态。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严刑峻法成为剿灭犯罪、拉下高飙的犯罪率的简单、实用而有效之策,在这种心态驱使下,对于人权的关照和错案的警惕也就在国家失掉理性和社会处于癫狂状态时候被弃置了。
在遏制犯罪形势恶化的动力驱使下,嫌疑人、被告人有可能成为实现刑事政策的工具,冤情就生长起来。人的工具化现象突出体现在刑事司法中“杀一儆百”这个现成的说法上。一个犯罪人被处决,不完全取决于他的犯罪行为,还取决于政府以之儆人的政治意图。这就使得被追诉人成为实现政治意图的工具。这种司法不顾及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它的极端表现就是在犯罪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为平息民怨或者弹压社会中人犯罪的冲动而寻找替罪羊,以处决被诬指为罪犯的平民来达到儆人的目的。在刑事司法活动中,至今还有着将人工具化的表现,如以召开群众大会公开逮捕(“公捕”)、公开宣判(“公判”)的方式“教育群众”,把被追诉人当作工具、手段来使用。
在近现代,对于人之价值的工具性认识(外在价值观)为“人本身就是目的”的内在价值观所取代,人不再被视为工具,而被视为目的。这是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发现,它对刑事司法的文明化具有推动作用。A.J.M.米尔恩指出:“把人仅仅当作工具来对待,也就是根本否认了他应得的任何东西。如果他不只被当作工具,而且也当作自身具有内在价值的人来对待,他就必须享有权利。”[51]
刑事诉讼中,诉讼主体理论具有塑造现代刑事司法品格的重要作用。诉讼主体理论改变了被追诉人长期的诉讼客体地位,使之从被讯问、被刑讯的对象一跃而为诉讼权利的拥有者。
承认被追诉人的诉讼主体地位,赋予并保障其诉讼权利,使被追诉人不再被动接受国家惩罚而成为实现国家某一政治意图的工具,他能够借助法律赋予的和平手段与国家进行诉讼对抗,由此开启了刑事诉讼的新局面。
认识到这一司法变革的价值,保障刑事司法中的嫌疑人、被告人不成为政治考量、刑事政策的牺牲品,德里克·本特里案件之类悲剧发生的可能性才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