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用药得当,药到病除
1982年5月22日,我去延安东关办事,恰遇我的好朋友延安电视台副台长张东林,我问他到哪里去,他说:“去电视台”,又说,“我找你有事,正好遇见你。”
我说:“有什么事?你说吧。”
他说:“现在改革开放了,我家里从关中运来两车面粉,我卖给了承包延安宾馆工程的杨钱山,杨钱山知道我与你相熟,希望通过我邀请你为他媳妇看看病,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咱们一起去一趟。”
我说:“今天下午4点以后有时间,我可以跟你去一趟。”
延安宾馆距延安地区人民医院很近,不过一路之隔。按照约定的时间,张东林准时来到我的值班室,我们一起步行到延安宾馆杨钱山的住处,寒暄过后我开始给杨钱山的媳妇看病。
王翠花,女,42岁,陕西省绥德县农民,4年前因不明原因出现口腔溃疡,继而出现双侧手背、脚面和外阴部起红点,溃烂,流黄水,伴有外阴部灼痛,倦怠乏力,五心烦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欲睡不安,口干不欲饮等。该患者曾在榆林地区某医院外科被诊断为“手背、脚面血管静脉炎”,建议手术切除,因患者不同意而改为药物外敷治疗。未见效果后,杨钱山又携妻子到河南郑州某医院治疗,在外科被诊断为“湿疹”,经治疗仍然未见好转。杨钱山改为私下寻医求治。
诊见:患者精神萎靡,面黄消瘦,手足对称性溃烂,表面用黄表纸覆盖,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濡缓。医院化验检查报告单提示:白细胞总数8600个/mm3,中性粒细胞68%,淋巴细胞32%,血沉65mm/h,大便潜血(+),根据以上情况我将其诊断为“白塞氏综合征”,属于中医“狐惑病”(湿热蕴结型)范畴。
治则:清热除湿解毒。
处方:甘草泻心汤加减。
方药:黄连10g、黄芩15g、野菊花15g、赤芍30g、生薏米30g、土茯苓30g、党参30g、干姜10g、炒栀子10g、当归15g、地肤子50g、白鲜皮30g、连翘30g、金银花30g、皂角刺15g、生甘草10g。
方解:黄连苦寒,善泻心火,除湿散邪,治口舌生疮,口干口渴;黄芩泻火解毒,二药配伍名曰“二黄汤”,治上焦火旺,适合于头面、目赤肿痛,咽喉、口、耳、鼻及生疮者;野菊花清热解毒,治疗疔疮肿毒;赤芍清热凉血,治痈肿疮疡;土茯苓利湿解毒,专治毒痈疖;生薏米清热渗湿,利水消肿,治湿滞而去肌表经络之毒;党参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干姜辛散温通,通寒邪而发表温经;炒栀子除烦止呕,和胃止逆;当归为血中气药,既能补血养血又能柔肝止痛,还可润肠通便;地肤子祛风止痒,治疗皮肤瘙痒、疥癣湿毒;白鲜皮祛风解毒;连翘泻心火,破血结治疮毒;金银花凉血解毒,能清气分之热,又能解血分之毒,为疮家之圣药;皂角刺消肿,托毒,排脓治癣疮、麻风;生甘草祛痰止咳,可治疮病痈疽。
一周后,我和张东林来到宾馆查看王翠花的病情,邻居说:“杨钱山不在,带着媳妇去洗澡了。”我听了之后感到很诧异,按说王翠花患了此病是不能洗澡的。我们又等了一会儿,杨钱山和爱人回到了宾馆家属院,经查看,王翠花的溃疡已无,留下的痕迹明显缩小,疼痛减轻,但仍有些口干、面部发痒等现象,我又在原方基础上加蝉蜕15g、茯苓30g、鸡血藤30g,去掉当归15g、皂角刺15g。
又服用五剂后其溃疡痕迹消失,症状全无,血沉下降为10mm/h,两年后随访无复发。此例说明了“用药得当,药到病除”的道理,这件事也帮助一个饱受煎熬四年多的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