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毛利人那塔胡部落的经济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那塔胡部落的历史溯源

那塔胡部落是新西兰南岛最大的毛利人部落,历史上由三个分别于不同时期迁入南岛的氏族部落合并而成。那塔胡意为“塔胡的后裔”,以共同的祖先塔胡珀提基(Tahu Pōtiki)的名字命名。毛利语Ngāi和Ngāti相当于Te,即英语的定冠词The,发音而无意。因此,也有国内文献翻译为“塔胡”部落[1]

三个氏族部落中,最早迁入的一支是怀塔哈(Waitaha)部落。部落酋长偌凯皓图(Rākaihautū)和他的儿子若栝辉阿(Rokohuia)乘坐独木舟乌偌(Uruao)从哈瓦基迁移而来。具体的迁入时间现在已很难确定,但考古学上的证据表明,1000年以前南岛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当代那塔胡的部落领袖提佩内·奥瑞根爵士(Tipene O'Regan)认为,“偌凯皓图和他的部落命名了组成南岛疆域的土地和海滨,这些名字是与我们联系在一起的最早的考古学证据”[2]。这些地名至今被沿用下来,记录着人类在南岛生活的漫长历史。在欧洲人眼里,怀塔哈是“猎(moa)之人”[3]是新西兰特有的一种不会飞的巨型鸟,称为“恐鸟”,上肢已经退化,平均身高约3米,体重大约200公斤,行动迟缓而肉质鲜美。在17世纪时已经灭绝,灭绝的原因之一,与怀塔哈人的捕食有关。的灭绝还有一种传说。据说在怀塔哈人的时代,因弗卡吉尔(Invercargill)周围的大片土地被水淹没,原先遍布坎特伯雷和奥塔戈平原上的茂密的森林被大火烧毁,因此而灭绝[4]。波涛汹涌的库克海峡作为南岛的天然屏障,挡住了北岛其他毛利部落的入侵,怀塔哈人在这个“盛产食物的岛上”[5],享受了好几个世纪的和平。

第二支是那提玛牟伊(Ngāti Māmoe)部落。部落酋长凯提·玛牟伊(Kāti Māmoe)是法图阿·玛牟伊(Whatua Māmoe)的后代,和北岛怀卡托地区的毛利人以及那普伊(Ngapuhi)部落都有宗亲关系。那提玛牟伊人大约在16世纪的某个时候从北岛东岸霍克斯湾的纳皮尔(Napier)迁来。经过连年不断的战争,怀塔哈人被那提玛牟伊人持续驱逐向南而去。在那塔胡人迁入以前,那提玛牟伊成为南岛的统治部落。但是统治时间很短,不到一百年。那提玛牟伊人对怀塔哈人所做的一切,仿佛预演了一百多年后那塔胡人将要施加于他们自身的同样遭遇。

斯塔克(Canon Stack)认为,南岛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叙事应该分为“难以置信的”“不确定的”和“可靠的”三个部分[6]。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史前史,不确定的是“那些已经灭亡的部落,他们唯一的纪念被包含在那些取代他们并幸存下来的部落的支离破碎的历史记忆中”[7]。怀塔哈部落和那提玛牟伊部落就是这样,关于他们在南岛生活的历史大部分都湮灭了,只有小部分零星散布在那塔胡人的口述史当中。甚至1642年,塔斯曼在南岛西海岸黄金湾的登陆也仅存在于欧洲人的记忆中,他所遭遇到的究竟是怀塔哈人还是那提玛牟伊人,我们可能永远也无从知晓。

南岛有确定记录的人类生活史,始自那塔胡人的迁入。那塔胡人最初聚居于北岛东岸的贫穷湾(Poverty Bay)和霍克斯湾(Hawkes Bay)地区。据说部落祖先也是来自哈瓦基,分别乘坐Taki-Timu、Ku Rau-Po、Maa-Houa 和 Tai-Rea四艘独木舟来到新西兰[8]。大约从1650年开始,那塔胡人分批向南迁移,先到了惠灵顿海岸,然后穿过库克海峡来到南岛。当时,居住在凯库拉(kaikoura)的那提玛牟伊人势力强大,最初双方有过一段和平共处时期,尽管有些冲突,但还是势均力敌。后来,随着那塔胡迁入人口的增多,局势发生了变化,那提玛牟伊人同样被迫不断南迁。大约在1780年,怀塔哈和那提玛牟伊已经放弃了南岛远至瓦卡蒂普(Wakatipu)湖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那塔胡成为南岛占统治地位的部落。

从现存的口述史来看,三个部落之间的战乱起先并不是以征服为目的,往往只是为了简单的复仇。这些长期宿怨的起因通常只是一连串的挑衅、侮辱和报复,然后引起杀戮。并且,由于三个部落之间存在广泛而错综的联姻关系,复仇的对象往往是具有血亲或宗亲关系的“背叛者”。因此,那塔胡不仅仅是凭借武力统治了南岛,通婚和联姻也起了很大作用,促成了三个部落之间的融合。当欧洲人到来时,虽然那塔胡人已经在南岛树立了牢固的统治地位,但仍然与怀塔哈人和那提玛牟伊人在宗谱和血统上保持着很强的联系。直到1980年代,在南岛偏远的南部地区,许多毛利人仍然认为他们同时属于那塔胡和那提玛牟伊两个部落,和两个部落都具有宗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