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巴洛克以前德国戏剧的发展源流
在开始描述德国戏剧从巴洛克到启蒙运动的变迁过程之前,有必要回溯一下德国戏剧的发展源流。德国戏剧的缘起可以上溯到中世纪,虽然欧洲戏剧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是到了古罗马后期,随着基督教的兴起,戏剧遭到排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戏剧传统在中世纪出现了断裂,古希腊剧作不复为人所知,古罗马戏剧也只有喜剧作家泰伦提乌斯(Publius Terentius Afer,约公元前195—前159)的作品为人知晓,喜剧作家普劳图斯(Titus Maccius Plautus,约公元前250—前184)和悲剧作家塞内加(Seneca,约公元前4—公元65)的剧本稍有提及,不过它们不是作为上演的戏剧,而是作为演讲术课上的练习材料。古希腊罗马的舞台实践也被遗忘。中世纪戏剧经历了一个重新兴起的过程,兴起的背景一是宗教仪式的形象化或者说戏剧化,二是城市文化的繁荣和城市中各类庆祝活动的产生。
中世纪戏剧的雏形出现在宗教仪式中,起初是复活节仪式的附加段部分(Tropus),它作为仪式中咏唱部分的修饰和扩展,可以具有表演性质,由此提供了戏剧化的机会,最早的附加段是源于10世纪的《你们要找谁》(Quem quaeritis),描述信徒们去探访耶稣的坟墓,发现耶稣复活的过程。[1]这一表演段落不断变化,人物越来越多、情节越来越复杂、表演越来越生动、很快引入更多的情节,出现了其它附加段部分,衍生成一个个戏剧场面,从最初的发源地传播到其它地方,从由僧侣饰演的宗教仪式转向有世俗人员参加的宗教剧,即最早的复活节剧(Osterspiel)。成为宗教剧后,戏剧的世俗化倾向日渐明显,甚至出现粗俗搞笑的喜剧性场面。最早的复活节剧产生于12世纪和13世纪上半叶,起初完全用拉丁文创作,后来出现用德语写作的作品,在复活节剧之后还出现了圣诞节剧(Weihnachtsspiel)、预言者剧(Prophetenspiel)、敌基督者剧(Antichristspiel)和奇迹剧(Mirakelspiel),它们构成中世纪早期宗教剧的重要形式。中世纪晚期的宗教剧以受难剧(Passionsspiel)为代表,最早的受难剧出现在13世纪下半叶,长达数日的演出围绕耶稣受难的整个过程展开,演出者主要是市民,而不是僧侣,受难剧十分注重强烈的舞台效果,到后来充满暴力和血腥的虐待和杀戮的场面毫不掩饰地出现在舞台之上,其它剧种还有基督圣体节剧(Fronleichnamsspiel)、复活节剧和奇迹剧。
宗教剧之外的另一戏剧形式是世俗剧,它产生较晚,大约在14世纪中后期,从种类、数量、地位和影响来看都远不如宗教剧。一般认为它传承了古罗马时期的拟剧和拟剧演员(Mimus),从中可以看到民间艺人的影子,并受到中世纪习俗和传统的影响,尤其是庆祝节日或者季节的活动。世俗剧主要包括季节剧(Jahreszeitenspiel)、奈德哈特剧(Neidhartspiel)和狂欢节剧(Fastnachtspiel),狂欢节剧为主要代表。世俗剧大多是市民生活为内容,是城市市民文化的一部分,常常嘲讽农民和妇女,完全用各国的本地语言创作,语言粗俗,偏爱涉及色情和排泄物的表达。
中世纪的戏剧演出都是业余演出,演出地点主要是教堂或者广场,舞台是典型的共时性舞台(Simultanbühne),所有的表演地点同时平行展开,具有象征性的特点,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都是从仪式性逐渐过渡到日常现实。中世纪的戏剧实际上很难用文本和演出的两分法来描述,原因在于这个时期的戏剧更多的是以口头的方式流传,没有真正固定的文本,只有用于演出的不同抄本,大多只提供一个十分简化的舞台提示和角色对话,需要表演者即兴发挥,这种戏剧演出其实是一种表演行为(Performance),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还没有明确区分表演的现实和被表演的现实。在宗教剧日益世俗化和世俗剧逐渐兴起的过程中,这种表演集中表现身体的需求和快感,从演员来看是身体的表达,从观众来看是身体的共鸣,极具感性色彩,并不关心内心的触动和净化和思想道德的启发或者教育,这或许是这些戏剧很快遭到宗教和世俗当局排斥和禁止的原因。
在随后而来的宗教改革或者说文艺复兴时期中,德国戏剧一方面承继和发展了中世纪的戏剧形式,主要是狂欢节剧的传统,反之宗教剧逐渐从舞台上消失;另一方面出现了新的戏剧形式,包括人文剧(Humanistendrama)和学校戏剧(Schuldrama)。狂欢节剧从中世纪的表演行为逐渐转向正式的戏剧,开始具有完整的情节、具体生动的形象、多样的主题,不再局限于插科打诨的喜剧形式,它甚至成为这一时期世俗剧的代名词,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学校戏剧来自新教或者天主教背景的学校,不无宗教色彩,不过不是真正意义的宗教剧,这类戏剧完全以学校为活动范围,人文剧则局限在宫廷或者学者的小圈子之内,只有狂欢节剧是真正的大众戏剧。这个时期狂欢节剧的代表是纽伦堡的汉斯·萨克斯(Hans Sachs,1494—1576),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狂欢节剧,而且赋予原本只是笑剧的狂欢节剧些许嘲讽色彩,使它带有某种道德劝诫的作用。
只服务于小众的人文剧主要由人文主义者创作,随着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发掘,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罗马的戏剧,主要是古罗马戏剧,人文主义者们开始收集、整理、介绍和搬演古罗马戏剧,包括拉丁文原作和德文译本,同时以此为摹本开始自己的戏剧创作。这一趋势在意大利兴起,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人文剧完全用拉丁文创作,题材大多或是直接摹仿古罗马戏剧,或是取自学院氛围、历史事件或者古希腊罗马神话,极少涉及日常生活。人文剧在当时影响甚小,不过在戏剧史上意义重大,首先它是一种以文本为核心的戏剧,不同于自中世纪以来的大多数世俗剧,重新将戏剧当作一种文学体裁,其次由于以拉丁文创作,使得它可以构成以整个欧洲为范围的跨国界的交流,这种交流为后来欧洲戏剧的发展奠定了一个交流的基础,再者它开创了宫廷戏剧活动的先声,宫廷戏剧是欧洲戏剧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主线之一。[2]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反宗教改革的势头也日渐明显,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宗教冲突日益激烈,人文剧的重心开始转向宗教论争。这一论争同样是学校戏剧产生的背景,学校戏剧发源于新教学校,这一形式很快也引起耶稣会创立的天主教学校的重视,戏剧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不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而且通过公开演出成为宣传各自主张的重要工具,于是在戏剧创作和舞台演出方面都有所投入和有所建树,这方面的内容将会在关于巴洛克时期德国戏剧的描述中做详细的阐述。
在以宗教改革为标志的16世纪,德国戏剧的发展一方面仍然保持中世纪的戏剧演出传统,无论是演出实践还是舞台结构还没有明显的变化,源自意大利的近代舞台形式还没有正式确立,更遑论传播到欧洲各地,在巴洛克时期开始形成,后来构成德国戏剧发展的重要支柱的流动戏班在16世纪尚未出现,到了这个世纪末的时候,意大利和英国的流动戏班刚刚来到德国。另一方面文本创作出现了新的趋势,虽然以狂欢节剧为代表的大众戏剧主要还是沿袭了过去的传统,但是无论是狂欢节剧的变革,还是人文剧和学校戏剧的兴起都已经显示出新趋势的征兆,不过它们都还处在萌芽阶段,局限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尚未影响到大众戏剧,尚无法预料它们的未来,是得到进一步发展,还是只是昙花一现。
德国戏剧从巴洛克到启蒙运动时期的变迁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的……
[1] 关于这段附加段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起源于瑞士的圣加伦修道院(St.Gallen)或者意大利北部,有的认为产生于法国利摩日(Limoges)的圣马丁修道院(St.Martial)或者卢瓦尔河畔圣伯努瓦(St.Benoit-sur-Loire)的弗勒里修道院(Fleury),参见Ingeborg Glier(Hrsg.),Die deutsche Literatur im späten Mittelalter 1250—1370.Teil 2.Reimpaargedichte,Drama,Prosa,München 1987,第156页。
[2] 关于人文剧的意义,参见Manfred Brauneck,Die Welt als Bühne Geschichte des Europäischem Theaters.Stuttgart u.Weimar 1993,Bd.1,第5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