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的实践
——《初级汉语精读课本》中的“激创法”元素
近些年来,笔者一直在思考对外汉语教学在教学法体系(approach)上如何有所突破,如何建立我们自己的教学法体系。2010年发表的《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激创法”与创造式汉语学习的思考》一文(见本书pp.1-9),就是对这种思考的梳理。本人主编的《初级汉语精读课本》(以下简称《精读》,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实际上是对“激创法”的一些探索,或者说是“激创法”的一次尝试性的实践。2010年的文章发表之后,有的同事觉得文中提出的教学理念、原则尚可以接受,但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仍不甚了了。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在这方面做出补充,结合精读课的特点,展示一下“激创法”是怎么回事。重点谈三个问题:
一、关于教学理念及其贯彻;
二、关于语法的延伸——语素和语篇教学;
三、关于教学方法。
一、关于教学理念及其贯彻
我们在《精读》的“使用说明”中,提出如下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引导他们逐步获得自觉观察、吸收语言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都贯穿着给学生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在完成任务中去发现和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理念。
这一理念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初级汉语课本》(以下简称《初汉》)第三册(1988)的编写说明中,我们把“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观察、理解和吸收语言的能力”,作为一项编写原则提出来,“预习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经过二十年之后,我们把这些尚显零散、带有局部性的原则概括为一种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理念,也成为重编这本教材时的指导思想。
我们这里提出了“任务”,但我们所说的“任务”,不仅指交际任务,同时也包括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要完成的观察、理解和吸收语言的任务。
在《精读》中,我们通过以下一些措施,贯彻这一理念:
教材的整体布局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创造了条件。以往的教材往往是一切齐备,学生不需要做什么“费力气”的工作;而且,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否齐备,往往成为评价教材的一个条件。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误区。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做他们能做的工作,而不是给他们“吃嚼过的馍”。
《精读》取消了一般教材(包括原来的《初汉》)都有的,每课课文前或后的生词表和书后的词汇总表或词汇索引。《精读》在课本之外,另编了一本《字词总表》,总表按词典的办法,先出字条,字条分义项,把书中出的词语按其首字的意义分别列于字的义项之下,并附逆序索引(汉字加注音,需要时可以据此从总表中查出词的意义)。课文中的生词和注音放在课文的边上。学生要知道词语的意义,需要像查词典那样,自己从《字词总表》中,先查某词的首字,再查该词在字的哪个义项下,才能查到词语的意义。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不习惯这样做,但久之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养成了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为他们将来使用字典、词典做了准备,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大有裨益。这种安排,是出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考虑。
教学的任务是要创造条件,给学生制造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在这方面,教师提出的任务、问题,要具有挑战性,要能激发他们思考,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兴趣。这里,掌握好课堂控制的“度”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是需要控制的,完全没有控制,课堂就会流于散乱;控制过死,看似很有秩序和成效,实际上是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并不能使他们形成真正的语言能力。所以,做到既控制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实在是一种教学的艺术。
《精读》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方面,主要是叙述能力、理解与阐释(paraphrase)能力、讨论能力、语体转换能力、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等,在这些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下面做一些说明:
1. 叙述能力:叙述能力包括根据要求讲述一件事情、介绍一个人物等。例如,我们设计了如下几种叙述性的练习:
(1)每一课的首页不见课文,而以一幅插图和一个问题开始。这是一个课上预习(即上一课结束后,留出半个小时的时间预习下一课)的叙述性任务。一类问题是让学生根据插图猜测新课的内容。一类问题是让学生根据画像(如老舍、孔子)讲他们知道的关于这个人物的情况。这两类问题,都需要学生调动他们已经学过的语言,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才能回答;后一类问题知识性更强一些,可能还需要学生课前查一些资料才能回答。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叙述活动。这一活动就像一团线的头,成为全课其他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特别是在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做一些引导性的提示,如就插图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回答,学生将这些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就成为对插图的描述。当然,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这些问题。教师不必强求一致。
(2)复述。首先要明确,复述不是背诵,因为背诵表现不出学生的创造性。在《初汉》(第三册)中,我们曾要求教师设计几种复述的开头,让学生接着复述下去。但我们发现,很少有教师这样做。在《精读》中,我们把这个要求具体化了,每一课都设计了几种复述的开头。如,第一课《让上帝原谅我》,我们设计的复述开头是:
①小王妻子的语气。
我是六年前认识小王的……
②小王同事老张的语气。
我们办公室的小王是个好小伙子……
③小王母亲的语气。
我儿子可是个好孩子……
这是用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气复述。本课课文是用小王的语气写的,现在要把同样的内容分别用他妻子、他同事、他母亲的语气说出来,就要重新组织,要有所取舍、有所补充,从而使这一课堂活动成为有创造性的活动。规定用哪个人物的语气复述,这是控制,而接下去的复述内容,则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2. 理解与阐释能力:在外语课堂教学中,阐释历来都受到重视。阐释是对课文中的某些词语、语法现象、言外之意等进行解释性的叙述,俗说“换一个说法”,但“换一个说法”的要求是要把原意表达出来,不能走样。因此,阐释的条件,一是要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进行阐释;阐释是理解的表现。二是要能用学过的词语表达,这对学生是具有挑战性的。具体做法上,阐释可以从单句做起(即说出句子的意思,对句中的某一个词语或几个词语进行阐释),扩大到对句群、段落的阐释。为了说明什么是阐释、如何阐释,在此举出一例:
《精读》第一课的第一段原文是:
小王有记日记的习惯。新年前一天的晚上,爸爸妈妈早已睡了。他回到自己的房间,打开电脑,在日记里写了一段话……
阐释:
小王每天都要记日记,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了。12月31号晚上,虽然明天就是新年了,爸爸妈妈也不晚睡,他们已经睡了很长时间了,可是小王还没有睡,他还要记日记。他走进自己的房间,打开桌子上的电脑,开始写日记。在今天的日记里,他写了这样一段话……
在这一段的阐释中,把“习惯”“新年前一天”“早”的意思表示出来了。如果学生能够这样阐释,那么就说明他们对这段话的内容理解了。
3. 讨论能力:讨论能力的训练,关键是讨论的题目要具有启发性,要能够引起学生发表各种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说,要讨论得起来。比如第四课《挖一口自己的“井”》是说人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为此要随时有所准备,这就是“为自己挖一口井”的意思。我们的讨论题是:
①课文“挖井”的意思跟你原来想的一样吗?
②你认为人需要挖这样一口自己的“井”吗?为什么?
③你对这两个和尚各有什么看法?
④你认为各种年龄的人都会有哪些问题?该怎么看那些问题?
4. 语体转换的能力:我们说的语体转换,指口语体与书面语体的互相转换。一般来说,精读的课文都具有书面语的特征,而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训练(如叙述能力、阐释能力、讨论能力)却需要学生将课文的书面语体转换成口语体;反过来,当我们要求学生将自己经过教师纠正的口头叙述写成文字的时候,则又要能写出具有一定书面语特征的文字。年级越高,书面语的程度就越强。语体的转换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学生才能在口语和书面语上得到提高。
《精读》在语体转换的训练方面也做了一点尝试。
书面语到口语:前面讲的叙述、阐释、讨论等都属于从书面语到口语的转换,除此之外,《精读》还专门设计了一项分组对话的练习,即将书面语的叙述性课文,变成对话。对话是典型的口语体。如第三课是关于求职的两封信。我们设计的对话练习是:
①两个大学生谈自己对找工作的想法。
②一个快毕业的学生问自己已经工作的朋友,怎样找到好的工作。
③公司经理正跟来公司求职的人谈话。
④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向同学们介绍找工作的经验。
这里给的几个话题,学生既要围绕课文所提供的内容,又要加上自己能够想象的内容,加以发挥。
口语到书面语:凡是学生在课上口头做过的练习,都要求他们课后写出来。如“猜测”课文内容、复述,都要求学生课后把自己课上说过的内容写成文字。此外,《精读》还结合课文设计了一些写作的练习,如第一课内容是小王学习英文的情况,我们就要学生写写自己学习汉语的经历。第三课是关于求职的两封信,我们就要求学生按中文书信的格式写一封信(包括信封)。
在课堂上书面语到口语的语体转换训练活动中,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是互动的,在互动过程中,他们都会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偏误等,在课后的写作练习中,学生就会对说过的内容进行各方面的完善、提高。这样,这种语体转换的工作,课上课下的配合,环环相扣,学生的创造性工作就一步步地得到提高,起到了“滚雪球”的作用。
二、关于语法的延伸——语素和语篇教学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吕文华就一再提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应向语素和句群(盖指本文所说“语篇”)延伸,但在教学上似乎响应者甚寡,直至新世纪来临之后,才有极少数教材出现了很简单的语篇结构的练习(排句子顺序)。我们认为,语素和语篇(或语段、句群、篇章)教学应是语法教学的发展,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与时俱进的一个标志,应该成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该大力探索。
关于语素教学,吕文华(1999)认为:“其主要作用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词汇、掌握词汇、扩大词汇以及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研究证明,汉语的强理据性的表现之一就是语素。掌握语素是学生理解汉语词语构成的内在结构、意义和用法的有效途径。《精读》在语素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第一课的语法中对语素做了简要的讲解,要求学生通过《字词总表》查语素义和词义,这是语素教学的一项有效的训练。此外,《精读》还设计了下面两项语素练习:
1. 从学过的词中找出带下列语素的词。
全书此项练习中出了下列语素(共56个,个别有重复):
办 笔 车 词 打 地 店 度 饭 费 分 复 馆 国 好
和 后 话 活 教 节 看 名 内 年 片 品 钱 亲 球
区 人 入 色 时 生 实 食 市 事 书 水 说 台 天
同 问 习 想 演 业 衣 自 族 照 指
2. 根据共同语素说出下列词语是什么或者跟什么有关。
全书此项练习中出了下列语素(共46个,个别有重复):
岸 报 杯 部 场 车 蛋 度 法 糕 河 壶 机 家 间
具 剧 客 路 年1年2品 琴 曲 人 肉 诗 师 史 手
书 数 厅 网 位 箱 学 眼 业 语 员 元 长 者 纸
作
这两项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把已经学过的词语跟语素联系起来,理解其意义,以及掌握吸收新词语的方法,使新旧知识得以融会贯通,既将已经学过的词语系统化,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又通过语素对所学词语的结构、意义的理解得到深化。
关于语篇教学,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外汉语教学界就多有呼吁,但始终未见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之中。笔者(1998)认为,语篇教学是使学习者的汉语能力达到接近母语者水平(各种教学大纲都提出这一要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精读》主要依据廖秋忠(1988,1991)的观点,将语篇教学的内容分为语篇结构和语篇现象两个方面,并根据初级阶段的特点,选取了一些点,做了一些尝试。现归纳如下:
1. 指称的练习:
(1)给若干组句子,让学生把每一组句子连成句群。学生须按照汉语指称使用规则,有所取舍。如:
约翰病了。约翰去医院看病。约翰遇见了阿里。
(2)给若干组句子(属两个句群),让学生把每一组句子变成一段连贯的话(注意什么地方用代词,什么地方不用代词)。如:
小张有记日记的习惯。每天晚上家里人都睡觉了,小张就打开电脑记日记。
2. 省略的练习:
(1)给若干个句群,让学生观察其中哪些地方省略了什么。如:
他又拿出几支粉笔,交给魏敏芝,说一定要省着用。
(2)给若干组句子,每组两个句子,让学生把每组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并省去不必要的成分。如:
小王今年没学成英文。他决心从明年开始自学英文。
(3)给完整句,让学生省去该省的成分。如:
a.我有两本词典,这本词典是《汉英词典》,那本词典是《英汉词典》。
b.甲:我买点苹果。
乙:您要多少苹果?
甲:来二斤苹果吧。
c.甲:你喜欢看电影吗?
乙:我喜欢看电影。
3. 指示代词“这”“那”的衔接功能:
(1)让学生补出“这”前边或后边的句子。如:
她得了这么重的病,还要上台演出,这__________。
__________,这就是来家俊的老师。
(2)让学生用“这+(量词)+名词”或用“这儿”“这些”“这样”等词语把一组句子衔接起来,并注意使用其他照应手段。如:
祥子不吸烟,不赌钱,苦干了三年,终于买上了一辆自己的车。他激动得几乎哭了出来。祥子想,不吸烟,不赌钱,干上两年,就可以再买辆车。
答案:
祥子不吸烟,不赌钱,苦干了三年,终于买上了一辆自己的车。他激动得几乎哭了出来。他想,这样干上两年,就可以再买辆车。
(3)让学生用“那”把一组句子衔接起来,并模仿写一段话。如:
小王是五年前开始自学英文的,__________。
(4)让学生用“那”把两个句子衔接起来。(用于口语)如:
你没生病。你为什么没来上课?
答案:你没生病,那你为什么没来上课?
4. 用“这时”“这样”表示指示照应:
(1)让学生补上“这时”前面的情况,并模仿造句。如:
__________,这时,我才发现我已经爱上了他。
(2)让学生补上“这样”前面的情况,并模仿造句。如:
__________,这样,我们俩就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
5. “那么”的衔接功能:
让学生写两段话,中间用“那么”连接。连词“那么”用来承接上文,引出表示结果或判断的分句,意思是“在前面说的那种情况下(实际情况)”“要是像前面说的那样的话(假设)”,就会出现下面的结果。
6. “此外”“总而言之”的衔接功能:
(1)给两个句子,让学生用“此外”把两个句子连起来。“此外”的功能是引出对前面说过的情况的补充和增加。如:
他来中国学习汉语。他还想在中国参观、旅游。
答案:他来中国学习汉语,此外,还想在中国参观、旅游。
(2)给“总而言之”后面的部分,让学生补出前面的部分。“总而言之”的功能是引出对上文所说的情况和观点的总结。如:
……总而言之,骑自行车有很多好处。
(3)综合性的练习:模仿造句、模仿课文用所给词语(如“此外”“总而言之”等)写一件事。
7. “确切地说”“实际上”的衔接功能:
(1)给若干组句子,让学生用“确切地说”或“实际上”把各组句子连接起来。“确切地说”后面的句子是对其前面一个句子的补充,常有某种纠正前一句话的意思。如:
他只有十三岁。他是个孩子。
那个和尚以为他的朋友病了。他的朋友已经挖好了一口井,不需要下山挑水了。
(2)用所给词语完成对话。“实际上”的后面说明事实,是对前面说的意思进行解释或纠正。如:
——听说你当时学习汉语时,特别努力,常常是一天学十二个小时,是这样吗?
——__________。
(怎么……呢?实际上)
(3)模仿造句。如:
大家都以为这个机器是给老年人用的,实际上,多大年纪的人都可以用。
(4)用上所给的词语(如“实际上”“确切地说”等)写一段话。
8. 重复词语的连接功能:
给若干组两句对话,用重复词语的方式使对话衔接起来。(重复词语的衔接功能之一是对前面的内容提出疑问或否定,或要求对方进行解释)如:
A:我想用泥土做一幅地图。
B:__________?那怎么做啊?
9. 重复使用“……吧,……”把两种情况衔接起来:
给若干组句子,要求学生重复使用“……吧,……”把每组句子改写成一段话。用“……吧,……”把两种情况衔接起来,表示左右为难、犹豫不决。如:
我想买这种词典,又不想买这种词典。因为有的时候需要用它,但用的时候并不多。
10. 语义连贯:语义连贯主要是某类文体篇章结构的训练:
(1)练习是给一段使用表示语义连贯词语的话,让学生模仿写一段话。
(2)介绍人物时的一般顺序:a.身份——姓名、身份、民族、籍贯等;b.家庭情况;c.受教育情况;d.工作经历和成就。按上述顺序介绍一位作家。
(3)用观察到的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写短文,如前所引写自己学习汉语的经历。
(4)举例的连接成分,“如”“比如(说)”“例如”等。
完成句子并模仿造句。如:
中国人常用一些问题跟熟人打招呼,如__________。
北京有一些非常美丽的公园,比如__________。
我从小就喜欢看小说,像__________,我都是在上中学的时候看的。
多义词就是一个词有不止一个意义的词,例如,__________。
(5)列举成分的连接:列举的如果是比较长的句子或段落,可以用“有……,另……,还有……”“有的(人)……,有的(人)……,还有的(人)……”“有些(人)……,有些(人)……,另有些(人)……,还有些(人)……”等连接。
给出一个情景,让学生用上以上连接成分写一段话:
儿童节那天,公园里真热闹!看,这边的小朋友在演节目,那边的小朋友在做游戏。
以上这些都可以定为语篇教学初期的内容,是适应本阶段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中级或高级阶段的语篇教学应当进一步规划和设计。
三、关于教学方法
《精读》的“使用说明”中对教学方法有几点提示,强调了预习的作用、如何突出重点、如何讲解课文、如何复述和讨论等,特别提出要充分利用《字词总表》。可以看出,我们的重点主要放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提高表达能力上。
我们一般说教学方法,体现在课堂教学和教材两个方面;在教材中则主要体现在练习项目的设计上。《精读》练习的设计从我们的教学理念出发,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依据,这可从前文所举各项练习看出。除此之外,我们还设计了其他一些练习,也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如:
观察性的练习 《精读》主要设计了观察课文篇章结构的练习,如找出与某种篇章结构有关的词语。若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就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若是按事物重要性的顺序写的,就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首先”“其次”“还有”等);若是列举性的,就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表示列举的词语。在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模仿这些篇章结构写话。
查找性、归纳性的练习 有几项练习是要求学生从本课和以前学过的内容中查找、归纳相关语素和词语。这也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可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工作。这种工作主要在课外完成。假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相同的(实际上当然不同),那么由于他们的汉语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查找的结果也会不尽相同,有的查到的多,有的查到的少;有的查得对,有的查得不对。这正好为课堂教学做了铺垫——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讨论。
判断性的练习 学了一种新的语言现象,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语言中找出例证,起到新旧相互联系的作用。如学了离合词,就让学生从本课和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离合词;学了某个动词,就让他们从已学过的词语中找出可与这个词搭配的名词。
比较性的练习 比较可以有多个角度,如对相近的语言项目的比较,这是通行的做法。《精读》则提倡一种更富创造性的比较。比如前面讲过的让学生根据插图猜测课文内容,就可以在学生读了课文之后,比较课文和自己猜测的有何不同。由此扩展开去,其实这类的比较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可以比较自己说的和别的同学说的不同,比较自己所说和老师所说的不同,等等。
这些练习的核心就是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形成语言学习能力,不断地使所学得到复习、巩固、提高。
以上所说,都是《精读》的一些具体做法。实际上,只要教学理念清楚了,更新了,具体的教学方法(methods)教师是完全可以创造的。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这个意思。
四、结语
本文所说明和体现的教学理念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也就是说,这些理念一般也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其他课型,当然,运用到其他课型时,应结合其他课型的特点,有新的创造。《精读》的一些具体做法则凸显了初级精读课的特点,其中的有些做法,可以延伸到中高级精读课,有些则应该根据中高级精读课的特点加以发展,并创造出一些适合的做法。
《精读》出版后,参加重编的姜丽萍、张伟、刘丽三位老师曾在她们各自的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其中的一些做法,如语素、语篇的训练,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受到他们的欢迎。这给我们以很大的鼓舞,说明这些理念和做法是符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的,同时也为我们提出的对外汉语教学“激创法”提供了实践的基础。
附注
《初级汉语精读课本》是《初级汉语课本》(第三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与华语教学出版社1988年联合出版)的重编本,于2008年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重编本由鲁健骥、姜丽萍、刘丽、张伟编写,鲁健骥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