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理想之路:大学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离任发言

刚才,郭副部长宣读了习主席签署的命令。我坚决拥护、愉快服从,并对王云贵同志升任校长表示衷心祝贺!云贵校长政治坚定,能力全面,敢于担当,年富力强,一定能和班子成员一道,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建设发展再上新台阶。

这些天,我常审视自己、回顾过去,在三医大工作了一辈子,有幸担任第11任校长,先后与福锁政委、占虎政委和夏阳政委做过搭档,跑完这六年接力棒,所言所行是否对得起“担起责任、虚心学习、真抓实干”的初心承诺?是否经得起历史检验和后人评说?自2010年任校长以来,深感责任重大,不敢丝毫怠慢,我把“人格高尚、学识渊博、懂得教育、学习典范”作为履职的核心素养,努力做一名教育家型的大学校长。这期间的种种付出和艰辛,随着大家的共同奋斗,化作甘霖和喜悦。在三医大工作的时期,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早已成为我最难忘的记忆,尤其是这一年来,夏阳政委到任后进入角色很快,给予我全方位支持,配合默契,工作舒心。这里,我就用“说了啥、干了啥、成了啥”三句话来概括六年的履职历程。

一是“说了啥”,就是提升了办学理念。我认为大学之大,在于学问之大、人才之大、成果之大;大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大学的责任在于对未来负责,大学的使命在于为国家、军队和人类作贡献;办大学最根本的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最迫切的是转变观念转型发展,最关键的是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为此,前瞻性地提出了“面向世界谋发展,面向国家作贡献,面向军队保打赢,面向未来育人才”的办学理念和“实施一流发展战略、建设世界医学名校”的总体办学思路,确立了“瞄准一个目标、履行双重使命、完成三大任务、实现四个转变”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新方式、医院发展方式、卫勤保障力生成模式全面转型。全校同志在争论中一步步解放思想、达成共识、携手前行,推动了学校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双重转型,从根本上扭转模仿、依附和跟踪型的办学模式,走一条创办世界一流军医大学的三医大道路。

二是“干了啥”,就是“找人找钱做管理”。在找人方面,提出“党委抓人才、学科找人才、机关服务人才”,实施“五大人才工程”和“苗圃人才”计划,设立人才专项基金,发布全球招聘广告,推行文职人员和聘用人员同工同酬,培养使用一视同仁,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培养引进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在找钱方面,聚焦内生外延、多元聚财,向上争取建设经费5.9亿元、纵向科研经费近17亿元,横向争取四大银行和企业赞助奖学金5500万元,全校固定资产总值由70.1亿元增至106.8亿元,除还债、上交和投入学科人才外,还积攒家底经费43.04亿元,为学校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费支撑。在做管理方面,一抓制度建设,提出专家治学、民主办校、制度管校,树立“用先进的理念制定先进的制度,用先进的制度推动建设发展”的办学治校模式,营造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个人聪明才智的办学环境;二抓教学改革,提出并实施创新教育,坚持“科教融合、教研一体”,将“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培养能力”三者有机结合,构建“综合性一体化”联勤军医培养模式,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本科生教育,创办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开创富有我军特色的职业教育;三抓医院管理,倡导创一流品质、做行业典范,建设研究型医院,打造“目的地医疗”高地,为患者提供全身心人文关怀,为国防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作贡献;四抓科技创新,提出“基础研究世界第一,应用研究效益第一”,倡导用“独立的科学思想、独创的科学工具、独有的科学文化”做原创性研究,出突破性成果,实现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五抓卫勤转型,提出构建“能力型”卫勤训练模式,建成全军首个卫勤训练基地,开创了我军卫勤整建制基地化训练的先河,出色完成20余次国内外重大卫勤任务。

三是“成了啥”,就是拓展了办学空间,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整体办学水平。规划培训任务倍增至7302人,新增6个本科专业和7个师团级单位,建成了以医学为主体、理工交叉、军事与管理相结合的多科性军医大学。获海南东方市无偿划拨土地251亩,在江津区购置土地4261亩并完成规划设计,全校占地面积增至6350亩。入选ESI前1%学科增至4个,五星以上本科专业增至5个,本科生发表SCI论文从零开始增至每年近百篇,参加国际国内大赛屡获最高奖,近40%硕士研究生发表SCI论文,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人均影响因子由2.54增至7.81,学校被科技部评为全军唯一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新教育做法获刘延东副总理批示并批转教育部向全国推广。全面突破在《自然》(Nature)杂志主刊等世界三大顶尖杂志发表原创性论著,SCI论文数量和质量居军医大学之首,获第7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实现零的突破。学校已发展成为我国我军战创伤医学中心和我军军事医学盾牌的主要力量。中国校友会发布《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学校近两年排名连续位列军医大学首位、全国医科大学第二位,并入选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中央军委委员、军委后勤保障部赵克石部长褒奖学校工作“前瞻、开放、系统、长远”。

回顾六年来的校长履职,最让我振奋的是提升了办学理念,最让我自豪的是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最让我兴奋的是拓展了办学空间,最让我欣慰的是积攒了办学经费。这些成绩的取得,我是恰逢其时,仅仅是做了一名引领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没有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充分信任,将是一事无成;没有班子成员的大力支持和团结协作,将是孤掌难鸣;没有全体机关同志的辅助决策和高效落实,将是纸上谈兵;没有专家教授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实干担当和牺牲奉献,将是空中楼阁;没有家人的鼎力相助和理解支持,将是寸步难行。在此,我谨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感谢!同时,对在工作中有考虑不周全、兼顾不到位、批评不正确的地方,请同志们包容见谅!

这一刻,我总觉得还有一些事没来得及做,还有一些事没有做好。遗憾是一种自责,也是对三医大未来的感情牵挂。为了共同的梦想,我愿分享三点办学体会。一是用办学理念引领发展。理念是办学的灵魂,当搏浪远望,志存高远,有时甚至需要超越平均认知度,方能催生源动力,引领大发展。二是用一流人才支撑发展。一流人才成就一流名校,当以学术声誉和实际贡献为导向,搭建成长成才阶梯,打造世界名师、名医和大家。三是用管理制度推动发展。制度管根本、管长远,当着力构建以体制机制、竞争激励、优胜劣汰为重点的现代大学制度,实现专家治学、民主办校。总之,办好一所大学,理念是先导,人才是关键,制度是保障,三位一体,方得始终。

同志们,我很庆幸,能够把一生的努力、个人的价值融进三医大的事业之中。卸下肩上这副重担,从今往后,我将开启新的生活,把更多精力放在读书写书和修身养性上,做一个现代读书人。我坚信,三医大走完“学习强者、创造自己、超越强者”之路,将真正站在世界医学舞台中心;我坚信,三医大人将年年拿“杰青”、届届有院士,人才辈出,星光灿烂;我坚信,世界医学名校近在眼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期可待!

2016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