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组织的治理机制比较

伴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现代公司制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一时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成为理论界的热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治理”(Governance)一词源于拉丁文gubenare,最早主要用于与国家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现被广泛运用于经济社会领域的各类组织,既包括作为国家的治理,也包括作为企业的治理,还包括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治理,以及作为社会组织和各类组织网络的治理。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较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制,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1]但是,同为组织体,不同组织的“治理机制”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而言,有关企业治理,尤其是现代公司治理的研究相对成熟,而非营利组织的治理问题研究较弱,政府组织治理的研究具有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