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5-08 10:19:22
第1章 总序一
第2章 总序二
第3章 总序三
第4章 一点感想
第5章 我的诗歌,来自我所熟悉的那个文化
第6章 我与诗
第7章 小说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第8章 一个诗人眼中的谢季筠
第9章 一种声音
第10章 向晓雪致敬
第11章 崇敬与致意
第12章 莱奥帕尔迪和他的诗将属于不朽
第13章 永远的普希金
第14章 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更需要和世界的沟通
第15章 寻找另一种声音
第16章 中国新诗创作的几次高潮
第17章 由《凉山月》想起的
第18章 传统和现代,汉城[1]永恒的追求
第19章 在全球化语境下超越国界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性
第20章 鲁迅与我们这个时代
第21章 一个伸出手并真正触摸到了
第22章 为消除人类所面临的精神困境而共同努力
第23章 一个彝人的梦想[2]
第24章 向生命致敬
第25章 青海湖诗歌宣言
第26章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人与自然的选择
第27章 太阳的使者,大地的祭司——诗人艾青
第28章 当代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中国诗人写作
第29章 面向未来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3]
第30章 彝族:在传统文明与现代进程之间
第31章 诗与我们共同面临的时代
第32章 中国西部文学与今天的世界
第33章 多元民族特质文化与文学的人类意识
第34章 群山的记忆流淌成河
第35章 在神话的思维中感悟未来
第36章 让我们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
第37章 诗人的个体写作与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共同责任
第38章 神话,永远闪烁着远古文明的诗性光辉
第39章 诗歌与朝圣的远游
第40章 《格萨尔》与世界史诗
第41章 我们的继续存在是人类对自身的救赎
第42章 诗歌见证历史和创造的工具
第43章 诗歌是通往神话与乌托邦的途径
第44章 向翻译家致敬!
第45章 色彩点燃的火焰
第46章 山地族群的生存记忆与被拯救中的边缘影像
第47章 诗歌的本土写作和边缘的声音
第48章 向诗歌致敬
第49章 一个中国诗人的非洲情结
第50章 为了人类的希望而反抗
第51章 诗歌是人类迈向明天最乐观的理由
第52章 作家的国际性文化视野与深层次的国际性交流
第53章 玛拉沁夫的文学创作及其历史性影响
第54章 致日本读者(《身份》日文版序言)
第55章 高贵的文学依然存在人间
第56章 何为诗人?何为诗?
第57章 在送别母亲仪式上的讲话
第58章 在《马哈茂德·达尔维什诗选》首发式上的致辞
第59章 群山的守卫者
第60章 灯塔上的火炬手——刘亚明
第61章 我相信诗歌将会打破所有的壁垒和障碍
第62章 向河流致敬,就是向诗歌致敬
第63章 一个对抗与缓和时代的诗歌巨人
第64章 诗影光芒中的茅屋
第65章 个人身份·群体声音·人类意识
第66章 总有人因为诗歌而幸福
第67章 光明与词语铸造的巨石
第68章 诗歌与光明涌现的城池
第69章 光明与鹰翅的天石
第70章 另一种创造:从胡安·鲁尔福到奥克塔维奥·帕斯
第71章 映照岁月的深邃
第72章 诗人,永远是时代的见证者
第73章 词语的盐·光所构筑的另一个人类的殿堂
第74章 诗歌的责任并非仅仅是自我的发现
第75章 在自我 他性以及跨文化之间
第76章 序《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译注及语言学研究》
第77章 向人类精神高地上的孤独者致敬
第78章 附体的精灵:诗歌中的神秘 隐蔽和燃烧的声音
第79章 对抗内心,拥抱世界的诗人
第80章 从开始到临界
第81章 为代尔祖尔哭泣
第82章 诗歌中未知的力量:传统与前沿的又一次对接
第83章 城市:创造为人类服务的精神和空间
第84章 诗歌:拒绝一切心灵的边界
第85章 宽与窄的诗性哲学思考
第86章 诗歌:不仅是对爱的吟诵,也是反对一切暴力的武器
第87章 诗歌本身的意义 传播以及其内在的隐秘性
第88章 向河流 高山和大海的致敬——2020年“瓜亚基尔国际诗歌奖”致答词
第89章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