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员
大一统:元至元十三年纪事
公元1276年,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常常被人忽略但又有着关键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元军挥师南下,将偏安已久的南宋王朝攻灭,在长达五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之后,大江南北再次重为一域,忽必烈成为首位在中国大陆建立大一统中央王朝的少数民族领袖;而且这次统一进程把云南、西藏和西域也划入中华版图,如此范围广大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首次出现。作为元代统一进程中最为关键的年份,《大一统——元民族史12.7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哥特史(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公元375──568年,被称为欧洲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时代。在此期间,众多以日耳曼人(German)为主的蛮族部落入侵罗马帝国(RomanEmpire),并将其摧毁。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先后建立起了数十个日耳曼人的“民族国家”,给欧洲未来的政治版图打下了基础。这段历史上承罗马帝国,下启中世纪,因而具有极其独特的重要性。但由于文化落后,各日耳曼民族很少写作历史文献。更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民族、宗教民族史12.4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胡马度阴山:民族卷
本书为“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的民族卷,围绕“胡貌汉魂与异域文明”主题,积极探索汉唐时期胡汉之间的冲突与交融,从不同角度进行前沿性研究,依据草原突厥、绿洲西域和中亚粟特的多方互动,结合考古发掘新成果和文物解读新收获,撰写了一系列原创性的论文,考证了唐玄宗的中亚嫔妃曹野那姬,推测了崔莺莺与蒲州粟特人的渊源,区别了胡姬与吴姬的不同,对中古入华黑人、印度人、突厥人、契丹人、奚人等进行了寻踪,引起了学界的热民族史14.5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古希腊的蛮族与先秦的夷狄观念
《古希腊的蛮族与先秦的夷狄观念之比较研究》一书,对古代希腊人与先秦时期华夏的异族观念作出比较研究。本书的研究从历史层面进入思想史层面进而再进入思想比较的层面。对于构成古希腊人和先秦华夏异族观念主要内涵的血缘、文化和政治三个要素,本文重视研究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变化,从而在较深的层次揭示了古代希腊人与先秦时期华夏异族观念的异同及其特点。民族史21.5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夫余史
夫余国是中国东北地区较早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本书利用了大量文献资料,并佐以田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材料,论述了夫余国的族团起源、族属、王权建立、与周邻及中原王朝的关系,叙述了夫余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人物及灭亡。对夫余国的称谓、名称、建国时间、活动区域、王城的位置、考古文化等问题进行了考证,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这是一部采用二十四史编写体例撰写的全新的夫余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民族史27.6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勿吉—靺鞨民族史论
本书探讨了勿吉-靺鞨这一民族或族系从出现到消失的全部历史,重点是研究勿吉-靺鞨在肃慎族系发展,以及多源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勿吉-靺鞨本身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习俗、宗教思想等各方面的状况,以及勿吉-靺鞨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民族史14.9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中国佤族
本书是《中华民族全书》中的一本,全书详细而完整地介绍了佤族的物质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信仰文化、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精神气质、文化传承、族际交往等,是其他民族了解佤族的权威读物。书稿优点:全书内容翔实,文字优美、图片精良,可读性强。民族史24.2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海上之路
本书是柳田国男晚年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在本书中,柳田提出了一个假说:日本人的祖先是从冲绳出发,乘着“黑潮”(日本暖流)沿岛北上,扩散到日本列岛各处的。开始是偶然的漂流,之后发展成为计划性的人口移动,为了寻找更佳的生活空间,携带着稻种,沿着一条由“海岛”构成的“海上之路”一路北上,最终来到日本列岛,成为了最初的日本人。民族史16.1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中国羌族
言及羌族,除甲骨文和上古文献之外,唐时王之涣《凉州词》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之名可谓家喻户晓。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渔家傲》中也写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的诗句。据相关民族史研究,今日之羌族至迟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由西北草原陆续南迁,在宋元两代形成现今岷江、涪江流域居住格局的。民族史25.7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清初满蒙关系演变研究
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后金(清)的崛起过程中,对于蒙古元朝遗产的继承是满洲政权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书以满洲对于蒙古制度、符号等无形资源的学习、利用为切入点,以清初(太祖、太宗、世祖时期)满蒙关系中的官号、名号借鉴,盟誓和质子制度及理藩院活动,会盟制,封爵等政策、措施为考察中心,从满洲的角度出发,梳理早期满蒙关系的演变。希望以此探索漠南蒙古的臣服对于满洲政权的巩固升级、稳固军事同盟的建立民族史18.6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鄂温克族精神文化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鄂温克族濒危语言文化抢救性研究”的子课题,作者根据实际掌握的调研资料、历史文献资料等,对鄂温克族精神文化世界进行了客观的探索性研究。全书分为鄂温克族思想文化、文学文化、民歌与舞蹈、谚语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禁忌文化,以及鄂温克语的宝贵精神财富八个章节,对鄂温克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宗教信仰做了分析。民族史23.5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远渡加勒比:彼岸的祖父
罗敏军《远渡加勒比》所撰内容,是发生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那是中国最悲惨的年月。1840年“南京条约”后的时代,清政府在外国列强压力下,被迫开放海禁。1845年左右起,先是闽省的厦门港、粤省的广州、汕头港开始了向美洲出口苦力的“贸易”;1852年后,香港、澳门的洋行也参与了“苦力贸易”,把华工运往南洋和南美。华工主要来自闽、粤两省的民人。罗敏军的祖父罗定朝,就是1906—1910年间,成为赴民族史9.2万字3万人气 - 会员
契丹史
《契丹史》是一部视角独特,全面、综合地论述契丹民族崛起、成长、壮大、衰亡的史学专著。本书共分为七卷:通史、典志、传记、考异、图表、大事编年、主要文献书目。本书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历史文献以及近年考古发掘的最新研究成果,吸收了作者已经发表过的研究成果,是作者多年来教学与科研成果的汇总与总结。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契丹王朝是以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为主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本书正是民族史39.6万字3万人气 - 会员
不许可:相机中的侵华历史
本书包含660余幅日本每日新闻社随军记者拍摄的日军侵华的照片。在当时为了控制舆论,日军加强了新闻审查制度,由陆军省、海军省和情报局以极其严苛和机械的标准新闻照片进行审查。除了涉及军事情报等机密信息之外,反映日军侵华时期烧杀抢掠,被认为有损日军“形象”的,会引起士兵厌战情绪的照片,均被盖上了“不许可”印章,严禁对外发表。战后照片被曝光,进一步为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提供了佐证。民族史2.1万字3万人气 - 会员
金源女真的英雄时代
每个文化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时代,这个时代往往意味着社会的急剧转型。本书的研究范围涵盖金源女真自诞生至消亡的全过程,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聚焦女真英雄为“大金国”奋战的历史,揭示金朝政权在崛起之后却立刻走向衰败,最终为孛儿只斤“黄金家族”的“英雄时代”所终结的深刻历史缘由。本书广泛采用了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理论,体现了作者丰富的理论储备与深厚的史学涵养。民族史24.1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民族走廊与地域社会:羌族社会·文化的人类学思考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作者从地域研究、应用研究、灾害研究、认知研究、宗教研究等多角度出发,尝试建构出细致的民族走廊以及走廊中羌族社会·文化的地域社会综合研究范式,借以展示岷江上游羌族地域的社会、文化实质,同时也对汶川地震后羌族地区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思考。民族史14.5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内亚渊源:中古北族名号研究
本书集中收录作者研究中古时代与内亚各人群有紧密关联的各种名号的文章。通过分析这些内亚名号的结构、功能、语源、应用及流变,整理传统文献中某些难以理解的汉字音译语词,使它们发挥揭示历史复杂面向的作用。民族史27.5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
中国鄂温克族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鄂温克族也走过自己漫长的历程。鄂温克族的历史从远古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他们的祖先用共同的信仰、信念、希望、追求、生命和血肉创造的历史。现代的人们习惯于说,鄂温克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但这种说法是否精确还得好好推敲,如果说现在在中国生活的鄂温克族没有文字,还算说得过去。因为鄂温克族是一个跨境民族,除了中国之外,在俄罗斯、蒙古、日本也生活着一些鄂温克族人。民族史30.6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
史事与史源:《通鉴续编》中的蒙元王朝
长期以来,学界对元末陈桱所撰《通鉴续编》中的蒙元史事,缺乏系统认识。本书即全面考察《通鉴续编》中的蒙元史事,主要探索辨析其史料来源,厘清陈桱撰述时的文献背景。同时,掘发并考释其中独具史料价值的内容,为蒙元史研究提供新材料;勾勒出所述蒙元王朝的基本面相,借以重新思考蒙元历史的叙事问题;辨明所记蒙元史事在后来的文献传承情况,从中追踪古代纲目体史书由私修转入官修的大致轨迹。民族史21.6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
卫氏朝鲜史
西汉初年,燕王卢绾反叛,燕人卫满于乱中率众向东,越过长城,来到清川汉南岸的朝鲜半岛西北部,并说服(箕氏)朝鲜,得以居于其西边,于公元前195年,终结箕氏的统治,朝鲜进入“卫氏”统治时期。卫氏朝鲜是西汉的“外臣”,承担着藩屏汉朝的义务。在近90年间,朝鲜借助汉朝的支持,威服了周边的真番、临屯等小国,同时引领半岛的经济文化,使之有了较大进步。但由于没有履行外臣之约,汉武帝发水陆两路大军,于公元前108民族史17.5万字2.7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