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美国:原住民与美国历史的解构·下册(好望角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9 崩溃与全面战争:西部原住民与美国内战

9

Collapse and Total War The Indigenous West and the U.S. Civil War

The very founda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re cracking....

No mere policy or platform can outlast this storm.

—Senator Timothy O. Howe (1861)

崩溃与全面战争:西部原住民与美国内战

没有任何政策或纲领能经受这场风暴的考验。

——参议员蒂莫西·O.豪(Timothy O.Howe,1861年)

冬天的山口难以穿越,一眼望去,只能看到又深又白的积雪。然而,落基山脉与北美大平原交会处的定居点弥漫着乐观情绪。1859年春,每隔几天,路边就会涌现出一座新的驿站,美其名曰 “路边小农庄”。这些匆忙建造的驿站能让更多的淘金者、贸易商和定居者顺利抵达目的地。它们就像老旧绳索上的结,点缀在延绵600多英里通往科罗拉多的路上,迎接着每一位旅客,还有疲惫的牲畜。

那个春天,大平原上弥漫着一种有事要发生的气氛。移民基本上都坐大篷车赶路,有时候也会坐马车,他们对临时驿站“难吃的鸡蛋”和“原始又简陋的歇脚环境”骂骂咧咧,但也少不了夸赞几句。1当时的陆路旅行谈不上愉快,一路都要忍受颠簸,在路上的时间自然是越少越好。后来,距离问题逐渐被克服,旅行变得更高效、更快捷,人们为此而欢呼。21859年5月7日,两辆康科德马车从利文沃斯抵达丹佛,当地的新闻记者欢呼雀跃。人们“扬起旗帜,鸣响礼炮”,一连举办了几天的游行、宴会和祝酒会,迎接定居点新来的居民。3

附近山脉刮起了淘金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到处都是新来的移民,沿着弗兰特山脉(Front Range)移动。(P289)他们一边密切关注着矿山传来的消息,一边等待着东边家人的消息,他们的家,远在跨越半个大陆的地方。对大平原的记忆就像海上的灯塔,给这些移民带来了希望。在淘金热的影响下,莱文沃思(Leavenworth)竟然成为丹佛最受欢迎的姐妹城市。当地人说,“这是东部最伟大的城市”。贸易商和大规模货运列车为该地区提供物资,他们忙碌的身影回应着从科罗拉多领地“矿山”传来的、响亮的“黄金回声”。4

短短几个季节的时间,新的社会形成了。这个社会不断成长,不断重新构想着自己的未来。最初受欢迎的一连串陆路驿站不得不消失,因为该地区的未来肯定不会由牛、骡子和马拉货的土路构成。这里会建成“内陆商业的钢铁动脉……铁马将一路呼啸着奔向太平洋”。5未来将一片辉煌,到处都是神话般的机械生物,这些生物需要的养分不是生命活动,而是贸易。

19世纪50年代,维护联邦统一的一系列尝试失败了,重大危机接踵而至:《密苏里妥协案》终结,1850年妥协案以失败告终(1);《逃奴法案》通过以及随后司各特案(2)宣判;共和党崛起,致力于限制奴隶制的扩张;南方邦联国家主义变得越来越强硬。

1860年秋,亚伯拉罕·林肯当选,地区性紧张局势爆发。丹佛准备迎接更多的移民,南方7个州组成了美利坚联盟国(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并获得另外4个州的加入,包括南部最大的弗吉尼亚州。他们选举了自己的总统,占领了联邦堡垒、军械库和美国造币厂。此时,美利坚合众国不复存在,联邦分崩离析。

内战重新定义了美国。困扰国家的深层宪法失败再也不能按照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口中“妥协的老办法”轻松解决。6他辩称:“如果只能通过对奴隶主的新让步来维系联邦,那就让联邦毁灭吧。”7林肯的律师伙伴威廉·赫恩登(William Herndon)在南北战争前回忆说,他“极其厌恶……‘反奴隶制’这个词”,但现在的他成为“普遍自由”的倡导者。8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展现了更广泛的自由潜力。这个国家不再受制于过去的失败,新的自由终于开始显现。(P290)正如道格拉斯所言:“对我们这些为了实现民主而长期艰苦奋斗的人来说,很难相信,一项如此巨大、深远且光荣的事业出现在我们眼前。”9

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通过了宪法修正案。1863年1月1日的《解放宣言》将战争变为两个社会之间的冲突,目的是确保联邦的胜利并永远重塑南方的政治经济,进而改变其社会关系。10在西半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这场冲突中,光靠妥协已经无法解决问题。11

国家和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动员起来,打了一场“全面战争”,不过,虽然联邦赢得了战争,但并没有带来社会革命。在一些人看来,重建的承诺至今仍未实现。“我们尚未到达终点,”道格拉斯警告说,“最多只能算朝着终点迈进。”12

在这个历史性时期,林肯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地位。1862年12月1日,林肯在致国会的信中写下了这样几句话,这也是美国历史上引用频率最高的几句话。他总结说:“我们无法逃避历史,要么高尚地挽救,要么卑劣地失去地球上最后、最美好的希望。”13历史学家认为,就像林肯在总统任期内发表的其他言辞一样,这几句话“是美国总统所撰写的最雄辩的言辞之一”。14这些话概括了那个时代,乃至这个国家的本质。

然而,这种历史框架也有局限性,即过于关注林肯的影响和战争的结果。19世纪50年代的移民革命,包括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淘金热,在有关美国内战的研究中常常缺席。19世纪50年代并非转瞬即逝的一段时间,这10年见证了摧毁原住民社区并导致国家危机的社会革命。此外,联邦的胜利巩固了这些变革,因为移民重塑了原住民世界,越发利用新兴国家机构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简而言之,西部被纳入了国家的新政治经济体系。15从俄勒冈的威拉米特河谷(Willamette Valley)到加利福尼亚的塞拉金矿营地,再到中部平原和密西西比河的源头,都涌现出人口和经济的洪流,这是19世纪全球“定居者革命”带来的几次经济繁荣之一。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