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走高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行动

速度七十迈

心情是自由自在

希望终点是爱琴海

全力奔跑 梦在彼岸

我们想漫游世界

看奇迹就在眼前

等待夕阳染红了天

肩并着肩 许下心愿

——羽泉、黄征《奔跑》

俗话说:“Plan your work,work your plan”,

作为理工科学生,凡事都应该有严密的计划,出国也不例外:

第一步先买本“红宝书”,认真背它N遍(N大于等于1);

第二步到“新东方”报名,上“寄托班”(GRE和TOFEL);

第三步做大量练习,争取模考能拿2300;

第四步考G(最关键的步骤总是最简洁)!

第五步考T;

第六步……

嗯,假如我还活着的话,或者我还能坚持的话,

到时候,我想我会知道该干嘛的。

坦白讲,前五步计划都是照小六子的计划抄的,

唯一由我自己设计的就是最后一步……

我觉得他定那么多目标,对我来说不像是出国,更像是在自虐!

所以我将它更新了,制订出具有Flybat(我在水木清华BBS的ID)特色的计划。

从此,清华旧图书馆(简称旧馆)就出现了一高一矮其貌不扬的两个家伙

——没错,那就是我和小六子

——假如非得要和前面的高矮顺序对应,那就是小六子和我!

我们向来对中国古典文化顶礼膜拜、深信不疑,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我们就专挑漂亮女生对面的座位!

旧馆是个神奇的存在,虽说是图书馆的一部分,

但开放的藏书并不多,也没有几个人真正去借书看,大多是去自习的。

旧馆有个“馆藏馆”,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存心给人好好读书的。

按我理解,“馆藏馆”类似于少林寺的“藏经阁”,

“馆藏馆”里收藏的都是年代有些久远的书、杂志、报纸,或者比较珍贵的版本,

不让外接,只能在馆里阅读。

我也是很偶然的机会才晓得园子里竟然还有这样的所在。

当时,我正在新图书馆的数据库里搜索《百年孤独》,

好几本藏书均已被借出,只有一本在库,显示在“馆藏馆”。

我一路打听,终于在旧馆的一个几乎无人问津的房间里找到了这本书。

对于阅读速度并不快的我来说,只能在开馆的时间进去阅读,是件很令人沮丧的事情。

再加上《百年孤独》这本书,其人物名称之混乱,和《红楼梦》人物关系之混乱程度不分伯仲,以至于我经常要先回顾一下昨天都出现了什么人物,才能继续阅读新的内容。

冬日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以及厚重的天鹅绒窗帘的缝隙投射到房间里,

空气中的粉尘在光束中永无止境地旋转、飘动,四周没有人,

我就那么孤独地看着那本讲述孤独的书,坚持了十来天才把它看完。

这种独特的体验,直到此刻,仍然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背过单词尤其是GRE单词的人都清楚,那是件痛苦到无以复加的事情。

起初我都不信自己有这样的毅力能够每天坚持,

忍受那些枯燥的、跟裹脚布一样长的单词!

那段时间我确实是心无杂念的,回想起来自己都很纳闷,

整个图书馆最好看的女孩就坐在我的面前,一天之内我竟然只看了她68眼

(应该没有记错,因为看一次是两眼,结果起码是个偶数)!

假如上天不让我考2400(满分),至少2390,那就太没天理了!

我和小六子坚持了半学期,整个人的思维都变形了,

听到“GRE”三个字中任意一个就异常兴奋。

那天夜里小五睡得比较晚,我已经睡着了,

可他刚“啊~”地打了个哈欠,我就立马坐了起来,大叫:

“2400!我爱你!”我很庆幸GRE的满分不是250。

小六子也好不到哪儿去,他已经创下了无数的新纪录——

连续150天不叠被子,150天不换床单,60天不洗澡……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我们的精神也开始空虚起来,有人说考G是孤独的,我终于能够感受到了。

那天我和小六子从图书馆回宿舍,远远看见小四儿拿着毛巾牙刷去水房,

没想到他一看到我们就立刻转身跑回宿舍,等我们进去时,他已经钻进被窝了。

老二带着一副凄惨的却很有正义感的神情对我俩说:

“瞧你们把小四儿吓的,以后不许再拉着他熬夜聊天了!”

“唉,我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可是如果孤独的时候不找个人说说话,我们会憋闷死的。”

“那就和小六子说啊。”

“两个寂寞的男生在一起互相倾诉,你能放心得下么!”我实在无法接受老二的这个建议!

好不容易,我们都背完了第一遍“红宝书”(如果背的时候能像写的时候这么轻松就好了),

看着那本被折磨得不成书样的玩意儿,

再看看我对面的女孩,这期间都成了别人的女友……说多了都是泪。

不过,无所谓了,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将要考2400了!

呵呵,一想到2400,我和小六子不约而同地将头昂了昂,

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仿佛自由女神正在向我们挥手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