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研究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破碎的密室

清晨七点四十五分,刑侦大队会议室里弥漫着咖啡和油墨的气味。张志军站在案情白板前,用红色记号笔将“陈志豪“三个字圈了起来。白板上贴满了现场照片、关系图和检验报告,像一张精心编织的蛛网。

门被推开,罗小伟端着两杯豆浆走了进来,眼下挂着明显的黑眼圈。“张队,通宵了?“

“睡了三个小时。“张志军接过豆浆,温度刚好,“陈志豪带来了吗?“

“在审讯室等着呢。这小子嘴硬得很,一直说自己只是去要钱,八点前就离开了。“罗小伟凑近白板,“指纹比对结果出来了,香烟和袖扣上的指纹都是他的。“

张志军嘴角微微上扬:“那枚袖扣查到了吗?“

“文晶晶连夜查了,是意大利某奢侈品牌的定制款,全市只有三对。其中一对就是陈志豪去年生日时陈明远送的。“

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法医刘小军抱着一摞文件走了进来,白大褂上还沾着解剖室的消毒水味。

“尸检有重大发现。“刘小军将报告摊在桌上,“死者确实是氰化物中毒,但摄入方式很奇怪——不是通过茶水。“

张志军眉头一皱:“什么意思?“

“死者胃内容物检测出氰化物,但茶水中的剂量不足以致命。真正致死的是这个——“刘小军指向一张照片,显示死者右手食指指甲缝里的微量白色粉末,“高纯度氰化钾,直接接触黏膜吸收。“

“所以毒药是下在...“罗小伟恍然大悟。

“香烟上。“张志军接过话头,“陈明远不抽烟,但凶手不知道。当他递烟时,陈明远习惯性接过,手指沾上了毒粉,然后可能无意识地触碰嘴唇...“

刘小军点头:“完全正确。死亡时间也修正为八点至八点十五分之间,比之前推测的更精确。“

会议室陆续被专案组成员填满。文晶晶抱着笔记本电脑最后一个进来,头发随意扎成马尾,眼睛却亮得惊人。

“我破解了陈明远的手机。“她直接进入主题,“案发当天下午五点,他收到一条匿名短信:'今晚七点,带戒指来,否则公开1992年的事'。“

“1992年?“罗小伟疑惑道,“三十年前陈明远才二十多岁,能有什么事?“

“查查他的发家史。“张志军转向文晶晶,“那个符号查到了吗?“

文晶晶调出一张图片:“这个符号是'全视之眼'的变体,常见于某些秘密组织。但更关键的是——“她切换到另一张照片,“我在陈明远书房的暗格里发现了这个。“

照片上是一个古老的铜制徽章,上面刻着与卡片上一模一样的图案。

“秘密组织...“张志军若有所思,“联系生物化学教授李博文了吗?氰化物的来源...“

“联系了。“犯罪心理专家许篙明推了推眼镜,“李教授说这种高纯度氰化钾普通渠道很难获取,但明远集团旗下的制药厂去年丢失过一批。“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张志军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节奏越来越快。

“所以情况是这样:陈志豪欠下巨额赌债,觊觎叔叔的财产。他可能偶然得知了陈明远的某个秘密,借此威胁。案发当天他带着毒药来到书房,用戒指或秘密作为诱饵,让陈明远接触了毒药...“

“但密室怎么解释?“痕迹侦查员黄少良提出疑问,“监控显示七点半后没人进出。“

女技术员赵雪晴突然站起来:“我检查了书房所有可能出入口。窗户确实无法进出,但门锁有个细节——这是智能指纹锁,除了指纹还可以用密码或备用钥匙开启。“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她。

“管家有备用钥匙?“罗小伟问。

“有,但案发时一直在他身上。“赵雪晴话锋一转,“不过这类锁有个漏洞:如果先用指纹解锁,再在门内按下锁定键,门会显示为锁定状态,但实际上并未真正锁死。“

张志军眼睛一亮:“所以凶手可以制造密室假象!“

“不仅如此,“赵雪晴继续道,“我在门锁内侧发现了一处细微的胶带残留,可能是用来固定某个小装置的。“

犯罪心理专家许篙明突然插话:“陈志豪大学读的什么专业?“

文晶晶快速查询:“电子工程,曾在科技公司实习过。“

“这就说得通了。“许篙明点头,“一个懂电子的人完全可以用简单装置远程操控门锁,制造密室假象。“

张志军站起身,眼中闪烁着猎人锁定目标时的锐利光芒:“罗队,重新审问陈志豪,重点问1992年的秘密和门锁的事。黄少良,带人去搜查他的住所和办公室,找找作案工具和戒指。文晶晶,深挖陈明远1992年的经历。“

审讯室里,陈志豪坐立不安。他穿着皱巴巴的衬衫,头发油腻地贴在额头上,手指不停地敲击桌面。见到张志军和罗小伟进来,他立刻站了起来。

“张队长,这到底怎么回事?我叔叔死了我也很悲痛,但你们不能就这样把我关着!“

“坐。“张志军拉开椅子,声音平静得可怕,“说说1992年的事。“

陈志豪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什...什么1992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那条短信,'公开1992年的事'。“张志军将打印出来的短信记录推到他面前,“你用它威胁你叔叔,不是吗?“

“这不是我发的!“陈志豪激动地站起来,被罗小伟按回椅子上,“我确实知道一些事,但不是我威胁他!“

“那你知道什么?“张志军紧盯着他的眼睛。

陈志豪的喉结上下滚动:“我...我偶然在叔叔的旧文件里看到,1992年他创业的第一桶金...可能来路不正。有人死了,他...他可能牵涉其中。“

“死者是谁?“

“我不知道名字,只知道是当时的一个实验室技术员。“陈志豪低下头,“叔叔从不提这事,我也是去年整理档案时发现的。“

张志军与罗小伟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与明远集团丢失氰化物的事件吻合。

“昨晚你去书房干什么?“

“要钱!还能干什么?“陈志豪苦笑,“高利贷追得紧,叔叔说这是最后一次帮我。我到书房时他正在看那个奇怪的徽章,见我进来就收起来了。他给了我支票,我就走了。“

“几点离开的?“

“七点五十左右。我走时管家刚送完晚餐离开。“

“有人能证明吗?“

陈志豪犹豫了一下:“我...我直接去了赌场,但没人记得具体时间。“

“这个认识吗?“张志军拿出袖扣的照片。

陈志豪瞳孔微缩:“这是我的袖扣,但一个月前就丢了。“

“丢在哪里?“

“公司...可能是办公室。“

就在这时,张志军的对讲机响了。黄少良的声音传来:“张队,在陈志豪办公室发现了一个遥控装置,还有一本关于智能锁破解的书。但没找到戒指。“

“继续搜。“张志军关掉对讲机,转向陈志豪,“解释一下?“

陈志豪一脸茫然:“什么遥控装置?我根本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

审讯持续了两个小时,陈志豪始终否认谋杀。当张志军提到门锁的诡计时,他的表情从愤怒变成了真正的恐惧。

“我没有杀叔叔!是的,我知道那个锁的漏洞,但我没用过!那个符号卡片也不是我放的!“他突然抓住张志军的手,“有人在陷害我!那个组织...叔叔说过他们很危险...“

“什么组织?“张志军追问。

但陈志豪似乎突然意识到说漏了嘴,紧紧闭上了嘴巴。

下午三点,案情分析会再次召开。黄少良带回了遥控装置和书籍,文晶晶则挖出了更多关于1992年的信息。

“1992年11月,明远制药厂前身——阳光实验室发生一起事故,一名叫林卫国的技术员意外氰化物中毒身亡。“文晶晶汇报道,“当时鉴定为操作失误,但林卫国的女儿林美琪一直坚称是他杀。“

“林美琪现在在哪?“张志军问。

“巧了,她是明远集团现任财务总监,也是...陈志豪的前女友。“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张志军猛地站起来:“马上控制林美琪!“

但已经晚了。十分钟后,巡逻警员在陈志豪公寓楼下发现了林美琪的车,她坐在驾驶座上,手腕割开,身旁放着一张与书房里一模一样的符号卡片。

抢救无效,林美琪死亡。法医刘小军初步检查后确认是自杀。

“她左手握着这个。“刘小军递给张志军一个小塑料袋,里面是一枚蓝宝石戒指。

张志军仔细端详戒指,在内侧发现了细小的刻字:“致L,永远的爱。1992.10“。

“1992年10月...事故前一个月。“张志军喃喃道,“这不是普通的家传戒指。“

回到警局,文晶晶已经破解了林美琪的手机。里面存有一份录音文件,日期是案发当天下午。

录音中,陈明远的声音充满恐惧:“美琪,这么多年了,你为什么不能放下?林卫国的死真的是意外...“

“意外?“林美琪的声音冰冷刺骨,“你偷了我父亲的研究成果,还伪造事故现场。那个戒指就是证据——上面有你和我母亲偷情的证据!“

“我当时不知道他是你父亲...那枚戒指我已经给你了...“

“太晚了。你知道那个符号代表什么——正义之眼,它注视着一切罪恶。明天晚上七点,带上你保险柜里的徽章来老地方,否则我会公开一切。“

录音到此结束。

案件逐渐明朗。林美琪为报父仇,精心策划了这场谋杀。她利用陈志豪与陈明远的矛盾,故意留下袖扣和香烟指纹嫁祸给他。那个遥控装置很可能也是她放在陈志豪办公室的。

但有一个问题仍然困扰着张志军:“密室手法确实精妙,但她怎么确保陈明远会碰到毒药?如果他不抽烟...“

犯罪心理专家许篙明突然开口:“你们记得死者右手食指的毒粉吗?林美琪是财务总监,经常和陈明远一起看文件。她完全可以假装递文件时让陈明远沾上毒粉,然后引导他碰触嘴唇...“

“还有那个符号卡片,“文晶晶补充,“我在林美琪电脑里发现了打印记录,她研究过心理学,知道这种符号会引发陈明远的恐惧,促使他下意识做出擦嘴等动作。“

张志军长舒一口气。所有拼图终于归位。

第二天上午,张志军在会议室向团队完整还原了案件真相:

“林美琪为报父仇,策划了这起完美犯罪。她先利用陈志豪与陈明远的矛盾制造假线索,然后在案发当天以1992年秘密威胁陈明远见面。她可能以看文件为由让陈明远手指沾上毒粉,再通过心理暗示让他触碰嘴唇。利用对智能锁的了解制造密室假象,最后留下符号卡片嫁祸给秘密组织。“

“至于陈志豪,“罗小伟接话,“袖扣是林美琪偷的,遥控装置也是她放的,都是为了误导我们。“

“但为什么最后选择自杀?“赵雪晴不解地问。

许篙明推了推眼镜:“复仇完成后,她发现陈志豪——这个她曾经爱过的人将成为替罪羊。内心挣扎下,她选择了自我了结,并留下戒指证明陈明远的罪行。“

案件告破,陈志豪被释放。在整理物证时,张志军再次拿起那枚神秘的徽章,在灯光下仔细观察。徽章背面刻着一行小字:“真理之眼,明察秋毫“。

“张队,你觉得这个组织真的存在吗?“罗小伟好奇地问。

张志军将徽章放入证物袋:“不管存不存在,我们的工作就是做城市的'真理之眼',让每一个罪恶都无所遁形。“

窗外,阳光穿透云层,照在警局门前飘扬的国旗上。第一个案子结束了,但张志军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个神秘符号背后的秘密,或许还会带来新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