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章
深秋的银杏叶开始零星飘落,司徒婉莹趴在画室的画架上描绘着周子轩打太极的模样——这是她偷偷跟着去公园晨练时抓拍的素材,画布上的男人穿着浅灰运动服,衣摆随招式扬起,晨光从树缝间漏下,在他肩颈处镀了层毛茸茸的金边。画室门被轻轻叩响时,她正对着画布上的手腕线条发愁,铅笔尖在皮肤上反复蹭出浅灰的印子。
“婉莹,你爸爸来了。“管理员王阿姨的声音带着笑意,司徒婉莹慌忙放下画笔,转身就看见父亲站在玻璃门外,西装革履的身影在满是颜料痕迹的画室里显得格外正式。父亲手里还拎着个纸袋,她眼尖地认出是巷口那家老字号的桂花糖糕,心下顿时涌上暖意。
“爸你怎么来了?“司徒婉莹接过纸袋时,父亲的目光正落在她未完成的画作上,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嘴角却有不易察觉的弧度。父女俩在画架前的木椅上坐下,秋日阳光斜斜切过窗台,在父亲鬓角的白发上撒了把碎金。
“下周学校不是有秋假?“父亲的语气看似随意,手指却无意识地摩挲着纸袋边缘,“你周叔叔的科技公司最近在做智慧美术馆项目,缺几个懂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实习生。“他忽然转头,目光灼灼地望向女儿,“子轩那孩子,对灵威系统的开发很有想法,你觉得他愿意来试试吗?“
司徒婉莹的画笔在调色盘上溅开一滴钴蓝,她忽然想起半个月前在秘密花园,周子轩用系统将银杏落叶转化为动态光谱的场景。父亲看似不经意的提议,其实早有考量——自订婚以来,父亲虽对周子轩亲昵地称兄道弟,私下里却常向她询问男友在技术上的进展。此刻纸袋里的糖糕还带着温热,她忽然明白这是父亲笨拙的示好方式。
当晚在图书馆顶楼,司徒婉莹将画具盒往周子轩面前一推,盒盖打开时蹦出片金黄的银杏叶——那是他上周录入系统的落叶标本。“我爸说,智慧美术馆项目需要能把艺术逻辑翻译成代码的人。“她看着周子轩调试投影仪的手突然顿住,镜片后的眼睛在光影中闪过微光,“其实就是想考考你,看未来女婿能不能经得起职场考验啦。“
周子轩的手指在触控板上敲出串轻快的代码,全息投影瞬间在两人中间展开,是座悬浮着油彩笔触的虚拟美术馆。他忽然凑近,鼻尖几乎蹭到她颤动的睫毛:“那你呢?秋假打算窝在画室,还是来公司给我当人体模特?“司徒婉莹的耳尖倏地烧起来,抓起画纸卷成筒敲他手背,却在看见投影中自己的画像时软了力道——那是上周在银杏大道写生时,他偷偷用系统捕捉的动态轮廓,发丝间还飘着片半透明的落叶。
实习第一天清晨飘着细雨,周子轩站在司徒集团大厦前,西装领口别着司徒婉莹连夜绣的银杏叶胸针。玻璃门自动滑开时,他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转头就看见司徒婉莹举着把印着梵高星空的雨伞,发梢还滴着水:“忘了告诉你,六楼茶水间的咖啡机是意大利进口的,别用美式咖啡的浓度去按...“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啰嗦,耳尖发红地把保温盒塞进他手里,“里面是我妈熬的山药粥,胃不好别喝冷的。“
电梯上升时,周子轩盯着保温盒上系着的浅灰丝带,忽然想起昨夜在画室,司徒叔叔拍着他肩膀说“别紧张,就当是换个地方写代码“时,袖口露出的那道旧伤疤——那是早年创业时为保护服务器被划伤的。此刻电梯镜面映出他略显僵硬的领带,忽然明白这场实习远不止是工作,更是融入这个家庭的另一场考试。
智慧美术馆项目组的办公室在十八楼,落地窗外能看见整个城市的天际线。周子轩刚在工位坐下,就被项目主管李姐拉到巨大的全息屏幕前,数十个数据流正以抽象派画作的形式流动。“我们需要让每个展品都能根据观众的停留时间、瞳孔焦距生成不同的互动场景。“李姐的指尖划过屏幕,某幅莫奈的睡莲突然泛起涟漪,“司徒总特别交代,要保留艺术的呼吸感,不能被技术捆住手脚。“
当午后阳光斜照进办公室时,周子轩正对着第七版算法模型皱眉——无论怎么调试,光影互动总会在十五秒后出现卡顿。他无意识地摩挲着胸针上的银杏叶纹路,忽然听见头顶传来熟悉的帆布鞋声,抬头就看见司徒婉莹抱着个画框站在工位旁,画布上是今早他在电梯里的速写:西装革履的男人盯着保温盒,指尖捏着丝带尾端,唇角有抹若有若无的笑。
“李姐说你在攻克交互延迟的问题?“司徒婉莹把画框轻轻放在桌上,忽然瞥见他电脑屏幕上的代码,“上周你给我讲过的那个动态捕捉算法,能不能试试用油画笔触的频率来匹配数据传输节奏?“她的指尖在桌面画出几道弧线,像在勾勒画布上的光影,“就像画水彩时,要等第一层颜料半干再叠色,技术也该给艺术留些'呼吸间隙'呀。“
周子轩的手指突然在键盘上飞速敲击,某个被忽略的参数在她的比喻中突然明晰。当第七次运行模型时,莫奈的睡莲池终于在观众驻足时泛起自然的涟漪,光影随着视线移动变幻,却再没有突兀的卡顿。李姐的惊叹声从身后传来时,他忽然抓住司徒婉莹的手腕,在她无名指的订婚戒指上落下个轻吻,画框里的自己仿佛也跟着笑了。
秋假的第二周,周子轩被派去司徒集团旗下的美术馆实地测试系统。司徒婉莹抱着画具跟在他身后,看他蹲在展柜前调试传感器,西装裤膝头很快沾满灰尘。当她支起画架准备描绘这个场景时,馆长忽然领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走来——那是父亲年轻时的恩师,如今是美术馆的常客。
“小伙子,这个光影效果让我想起五十年前在巴黎看的印象派画展。“老人盯着正在变幻的莫奈画作,浑浊的眼睛里泛起微光,“那时候我总觉得科技会毁掉艺术,现在才明白,好的技术是给老画框镶上新的金边。“周子轩扶着老人坐下时,发现他的袖口也别着枚银杏叶胸针,与自己的那枚极为相似。
暮色降临美术馆时,司徒婉莹的画布上已经铺满暖黄的色调:周子轩半跪在展柜前,掌心托着传感器,侧脸被落地窗外的夕阳染成琥珀色,老人的手搭在他肩上,像在讲述某个久远的故事。她忽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话:“真正的艺术从不是孤岛,它需要无数双手搭起桥梁。“此刻画布上的两个身影,正用不同的方式搭建着艺术与科技的桥梁。
实习结束前的周末,父亲特意在公司顶层的空中花园设宴。周子轩穿着司徒婉莹新买的藏青衬衫,袖口端正地扣到最上面一颗。当他跟着父亲走进花园时,却看见玻璃花房里摆着幅未完成的油画——正是他在美术馆调试系统的场景,画布右下角用极小的字体写着:“致未来的造桥人“。
晚宴上,父亲端着酒杯走到他身边,目光扫过他胸前的银杏叶胸针:“下周开始,项目组会进驻校园实验室,需要有人协调技术与艺术学院的合作。“老人的声音放得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年轻人,别让代码冻住了画笔的温度。“周子轩抬头时,正看见司徒婉莹在花房里向他挥手,夕阳穿过玻璃,在她发间织出张金色的网。
秋假最后一天,两人坐在图书馆顶楼,看着周子轩用实习数据生成的校园秋景模型。银杏叶在虚拟的天空中飘落,每片叶子都带着美术馆展品的光影轨迹。司徒婉莹忽然指着某片泛着莫奈睡莲色彩的落叶:“你说,等我们毕业时,能不能做出让整个校园都变成互动美术馆的系统?“
周子轩的手指在她手背轻轻画着代码符号,忽然想起实习时在茶水间听见的对话——李姐说,司徒总当年创业时,办公室墙上挂着女儿的第一幅油画。此刻他望着眼前的女孩,发梢还沾着下午画画时的钴蓝颜料,忽然明白所谓的职场考验,不过是父亲用另一种方式告诉自己:要像守护艺术般守护这份感情,让科技与爱情都能在彼此的生命里,生长出最动人的模样。
窗外的细雨不知何时停了,图书馆外的银杏大道上,几片金黄的叶子正乘着风掠过玻璃,像极了他们在秘密花园订婚时飘落的那片。周子轩忽然吻住司徒婉莹的唇角,带着桂花糖糕的甜与山药粥的暖,而远处的校园广播里,正放着他们共同为智慧美术馆项目制作的背景音乐——那是用代码将银杏叶落地的声音,谱成的一曲关于秋天与爱情的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