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麻绳,细处,断了?
外婆的肺结核一日重似一日,喉咙里的痰一进一出。气息相当微弱,甚至在好几个夜晚咳出了血丝。在一个蝉鸣的晚上,照顾好外婆睡下之后,外公搬上了小板凳坐在小院的石板上,回忆起和外婆的点点滴滴,眉眼间流露出很多温柔。本想着一起奋斗,多挣些钱让子女都能好好上大学,但目前,这种情况,只要老伴健康就好了。他不敢把自己的担心给外婆说,只好抬头看看月亮。他的身影被月亮拉得好长好长,和着从竹林间落下的斑驳的影子,显得格外苍凉。外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眉毛都邹成了一团乱麻。
晨光还没爬上房檐,外公就把蒙着红绸的老式擀面机搬到院门口,擀面机前还有外婆的小围裙,外公小心翼翼地把围裙收起来,因为他知道那是外婆的嫁妆,是外婆的心爱之物,外婆摆摊,干农活,做家务都会带着围裙去,甚至在巧妹报道那天,穿的也是她的围裙。那是外公外婆结婚后摆了好多年摊,收了好几季庄稼挣来的,家里的第一台安身立命的机器,齿轮间还沾着三十年来擀过的白面香气。王铁匠路过时抹了把眼泪,掏出五块钱塞进外公掌心:“兄弟,这机器我收着,等婶子好了,想吃手擀面还来我家!“
借钱的路走得比想象中更暖。三叔公翻出铁皮饼干盒,硬币哗啦倒进外公掌心时,瓷罐底还粘着块舍不得吃的水果糖;八十岁的太婆婆颤巍巍解开蓝布头巾,把裹了三层塑料袋的零票塞进他袖口,有五分的,两角的,一块的,七零八凑竟然有二十块。仔细一看太婆婆指甲缝里还沾着给清晨割草时带来的的泥渍。
村口梧桐树下,二狗媳妇抱着两只扑棱的大白鹅追上来:“大爷,俺家没现钱,这鹅杀了给婶子炖汤补身子!“说着硬把卖鹅钱的三块钱塞进外公口袋,绒毛蹭得外公手背发痒,眼睛发酸。等二嘎子喘着粗气跑来时,后背衣服早被汗水洇出深色地图,他把油纸包的二十五块钱拍在桌上:“我媳妇说了,钱不够再吱声!“
日头西斜时,外公攥着皱巴巴的纸币和坐在门槛上。那些带着体温的零钱里,有卖鸡蛋的铜板、孩子攒的压岁钱,还有不知谁家纳鞋底剩下的票子。晚风掠过堂屋神龛,供着的观音像前,外婆今早没喝完的药碗还冒着丝丝凉气。
这暮色漫过篱笆时,太祖祖拄着拐棍领着两口子和二姑两口子进了门。大姑姐的小夹背上面是蓝布围裙罩着,轻轻揭开蓝布围裙,里鼓鼓囊囊,掏出了还不容易攒下的三十五个鸡蛋在和一袋子米蓝布围裙里还有今年卖猪的二百块钱;二姑的麻布口袋坠着边角,倒出的黄豆二十斤——那是她家留着换盐的存货。二姑解开毛线围巾,里面裹着给孩子们缝的新鞋垫,针脚细密得能数清经纬,鞋垫下面是今年卖牛的五百八十块钱。
三叔公夫妻俩背着竹筐摸黑赶来,筐里装着刚摘的青菜和腊肉。“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三婶把腊肉挂在厨房梁上,“明儿起我每天送饭来,您别操心伙食。“大姑姐擦着汗从柜子里翻出外孙的旧书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作业本:“小丫头们先用这些,学费俺们几家凑,断不能让娃们辍学。“
堂屋的电灯发出黄色的光,温暖了每个人的心里,亲人们围坐在外婆床边商量轮值表。太婆婆说,都是一家人,几个背书包的都很认真,老大家如今落难了,我们得替他们撑起来。不等太婆婆说完,大姐夫就说:因为家里喂的猪牛有好几头,牛要赶到山上去看,我们就不能陪着弟弟弟妹去医院了。四个孩子放学回来就直接在我家住。二姑姐说这样子也可以,咱大家都要考虑现实情况,能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我们家种的庄稼不太多,我就陪着弟媳妇去医院把,一个大男人有时候不方便照顾,有个女的方便一点。外公的弟弟说,我媳妇也去换班。我们大家力往一处出,劲往一处使,我相信,嫂子会很快好起来的。肺结核又不是不治之症,总会好的。
外公蹲在灶台前烧水,听着里屋传来的商量的话语,喉间突然哽得慌,眼泪一个劲的在眼眶里打转,终于在提着睡给家人泡茶的瞬间,眼泪一滴往下掉。他赶紧掏出手帕把眼泪擦干,把茶一杯一杯的端给自己的亲人。在外婆检查出肺结核的时候,他很多个夜晚心急如焚,如今亲人们正用最朴素的方式,把破碎的小家家小心地拼回原样。在乡里乡亲,诸亲六眷的托举下,生活再次燃起希望。麻绳,细处,不断,反而越拧越紧。这就是团结的力量,托举的力量。
第二天,一家人分工明确,踏上了治疗外婆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