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天的子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数字与牧歌

手机屏幕在黑暗中泛着冷光,我反复播放那段狼群前的录音。波形图上,某些音节的频率呈现奇特的锯齿状——正是这些人类几乎无法察觉的泛音让狼群退却。

“应该做成频谱分析插件......“我在笔记本上画着流程图,没注意蒙古包的门帘已被掀开。

巴特尔老人的影子突然笼罩了整个矮桌。他盯着我的草图看了三秒,突然抓起笔记本砸向火盆。

“你要把《江格尔》装进这个铁盒子?“他踩住即将落入火焰的本子,羊皮靴底碾碎了钢笔,“祖先的歌是用风和马骨传下来的,不是靠这些会发光的虫子屎!“

我抢救出烧焦的纸页,上面还留着“史诗AR“的UI设计图——扫描敖包就能浮现格萨尔王全息投影。

“孩子们都不愿学三十万行的史诗了,“我指着窗外骑摩托车飙车的少年,“但如果用手机......“

老人抄起马鞭抽在矮桌上,银碗震得叮当响:“那就让它消亡!总好过被你们汉人弄成电子宠物!“

第二天清晨,我在畜栏边发现了被拆解的笔记本电脑。硬盘泡在马奶酒里,键盘按键散落成“傻瓜“的蒙文字形。

阿木尔蹲在旁边用树枝戳着主板:“爷爷说这东西吃了你的魂。“他忽然压低声音,“但我知道西边有个地方......“

他带我溜进牧区小学的计算机教室。角落里堆着十年前捐赠的旧设备,积灰的机箱上贴着“国家远程教育工程“的褪色标签。

“语文老师会用这个放动画片,“男孩熟门熟路地接通电源,“去年他把《狼图腾》做成了游戏。“

我们花了三天时间,用手机摄像头和Unity引擎拼凑出简陋的AR程序。当扫描课本上的成吉思汗画像时,屏幕里的可汗会挥刀斩出《秘史》里的蒙文诗句。

“再做个赛马游戏吧!“阿木尔咬着奶糖提议,“第一名能解锁史诗章节!“

巴特尔老人发现我们在仓库测试程序时,全息投影的江格尔正骑着赤兔马从饲料袋上跃过。

我以为会迎来第二顿鞭子,老人却盯着墙上晃动的光影发呆。他忽然伸手去摸投影中的马鬃,蓝光在他皱纹里流淌。

“我十岁时,“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很轻,“阿爸用皮影戏给我讲《阿尔泰颂》。羊油灯把英雄的影子投在毡房上,我以为那就是神迹。“

他弯腰捡起我落下的移动电源,用袖子擦了擦:“现在的小孩......见过火箭了,谁还稀罕皮影?“

那晚老人没回蒙古包。我找到他时,他正独自坐在敖包前,用我的手机反复播放全息江格尔。星光下,他尝试点击屏幕的动作笨拙得像第一次握马鞭的孩童。

春季那达慕大会上,我们的“电子江格尔“成了最火爆的帐篷。孩子们排队扫描印有史诗片段的彩旗,当手机里的英雄开始舞刀时,有个穿阿迪达斯的小胖子突然用蒙语背诵起对应的段落——他奶奶奖励他背完一章就给游戏充值。

巴特尔老人被牧民们推举为评委。他戴着老花镜检查每台设备,最后把一等奖颁给了用VR头盔展示“虚拟驯鹰“的锡林郭勒代表队。

“知道为什么他们赢吗?“回程路上老人突然问我,“因为那孩子真的养过金雕。“他拍了拍我怀里的获奖证书,“科技是鞍鞯,文化才是马。你不能把鞍鞯当马骑。“

一个月后,牧区小学收到了文化局捐赠的AR设备。开箱时发现里面多了个手工制作的皮套——巴特尔老人用那张获奖证书的鎏金封面,包住了他祖传的《江格尔》羊皮卷。

阿木尔在课间偷偷给我看他的新发明:把电子喉贴在马头琴上,琴弦震动时会触发手机里的史诗朗诵。我们叫他“小疯子“,他却认真地说:“爷爷的琴加上哥哥的程序,才是完整的歌。“

雨季来临前的最后一个晴天,老人终于同意录制全套《江格尔》唱诵。录音棚就设在蒙古包里,话筒旁摆着那台差点被砸烂的电脑。当他唱到英雄降生段落时,暴雨突然敲打起毡顶,雷鸣混着喉音在声波图上炸开绚烂的峰值。

我按下保存键时,老人正望着被雨水模糊的窗户:“知道吗?最早的火,也是闪电给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