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Hz的夏日心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熵寂之前的萤光共振

冬至的标本馆被雪光笼罩,苏晚禾在直播中拆开最后一份圣诞礼物——来自北极科考站的听众寄来的极光录音。“声波里的粒子碰撞,”她将耳机分给沈砚之,“像不像我们青春里的每场争吵与和解?”他望着她睫毛上的霜花,忽然想起诗里的句子:“熵寂是宇宙的终点,但在此之前,我们都是对抗黑暗的荧光共振体。”

林砚舟的篮球上结了层薄冰,他哈着气在标本馆后院练习投篮,冰球划过空气的脆响惊动了树上的麻雀。夏知遥蹲在雪地画速写,鼻尖冻得通红,忽然抬头喊:“投偏啦!”篮球撞上树干,震落的积雪恰好落在她的调色盘里,钴蓝色颜料混着雪水,在画纸上洇成抽象的星图。“这叫‘即兴创作’。”他单脚跳过来替她呵手,围巾上的雪花落在她发间,像撒了把碎钻。

跨年夜的标本馆举办“时光倒数派对”,展厅中央的巨型棱镜装置开始倒计时,每一秒都投射出四人不同时期的影像:十七岁在教室传纸条,二十岁在大学宿舍熬夜赶作业,二十五岁在标本馆布置首展。当指针指向23:59,所有影像突然重叠,形成由咖啡渍、颜料斑、篮球轨迹和声波组成的时空拼图。

“五、四、三...”

林砚舟忽然抱起夏知遥转圈,她的笑声混着他的心跳;沈砚之低头吻去苏晚禾唇上的奶茶渍,尝到熟悉的玫瑰味;标本馆的老收音机自动切换到周杰伦的《夜的第七章》,电流杂音里,他们听见十年前自己的倒计时声音。

零点钟声中,棱镜装置迸发出七彩光束,在天花板拼出“2026”的字样。夏知遥的速写本定格下这幕:四个成年人在光雨中拥抱,背后的投影里,四个少年正从时光隧道跑来,递出玻璃弹珠、诗稿、篮球和画笔——那是他们未曾丢失的自己。

沈砚之拆开苏晚禾的新年礼物,是个内嵌荧光颜料的鲸鱼摆件:“白天吸收阳光,夜晚就会发光。”她指着摆件肚子里的微缩场景,里面有他们的天台、标本馆、高中教室,“就像我们的故事,把每个平凡日子的光都存起来,就能在黑暗里发亮。”

林砚舟忽然举起手机,展示刚收到的体检报告:“医生说我的韧带恢复得像十七岁一样。”夏知遥摸出纹身贴纸,在他脚踝补上片荧光鳞片:“现在你是真正的‘会发光的鲸鱼骑士’了。”他弯腰吻她鼻尖,看荧光颜料在跨年烟火的映照下微微发亮,忽然想起她说过的话:“荧光的本质是延迟发光,就像我们的喜欢,在时光里沉淀久了,才会看见最亮的光。”

凌晨三点,四人躺在标本馆天台看象限仪流星雨。苏晚禾的头枕在沈砚之腿上,数着划过的流星:“听说对着流星许愿会实现。”“但我们已经活在彼此的愿望里了。”他握住她戴着戒指的手,看荧光颜料在她指甲上闪烁——那是夏知遥新调的“星尘色”。

夏知遥忽然坐起,指着银河某处:“看!那颗星在跟着我们移动。”林砚舟打开天文APP,发现那是颗人造卫星,编号恰好是他们四人的生日数字组合。“或许是平行宇宙的我们,”她靠进他怀里,“在给这个宇宙的我们发送信号。”

晨光漫过城市时,标本馆的玻璃幕墙映出四个身影——他们正在雪地里堆第五个雪人,那是给未来的“第五个朋友”预留的位置。沈砚之在雪人手里放了张纸条:“你好,我们是‘共振频率’星系,正在招募永远的第四位成员。”

苏晚禾的直播镜头扫过逐渐苏醒的标本馆,弹幕里有人问:“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她望向正在给雪人戴围巾的沈砚之,听林砚舟和夏知遥为雪人的发型争执,忽然轻笑:“在熵寂来临前,宇宙会经历‘热死亡’,但我们的故事没有结局——因为每个‘此刻’都是新的开始,每个拥抱都是未完待续的逗号,而四个灵魂的共振频率,将永远在时光的波段里,播放着不会褪色的,青春的杂音。”

当第一片雪花落在“时空倒数派对”的海报上,2026的阳光恰好穿透棱镜,在地面投出个完美的菱形——那是他们故事的形状,也是永恒的,共振的,没有终点的,爱的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