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为了加强对道义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本书发表了我与八位对该理论感兴趣的国际关系学者进行的讨论。自2019年英文版《大国领导力》[1]出版以来,针对此书已有40多篇评论。我认为有必要对道义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进行讨论,并将部分结果汇集成册。这既有助于澄清对该理论的某些误解,也有助于进一步发展该理论。
然而,这些评论文章的观点多种多样,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如道德、意识形态、领导类型、领导的形成、政治体制、权力结构、分析层次、国际规范、国际秩序、中美竞争等。很明显,将如此大量的有关道义现实主义的优秀文章汇集于一书的确很难。要使讨论集中特定的理论主题,就需要重新撰写文章。为了让读者理解道义现实主义理论,我特邀了八位国际关系学者为这个项目撰写新文章。这些学者都有扎实的国际关系理论基础并对中国政治文化有独到见解,他们在国际关系理论和中国对外政策方面都发表过文章或有著作出版。
本书旨在为理解和讨论道义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搭建平台。这些讨论还将为国际关系研究人员提供有关国际关系理论构建中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新见解。对于其他读者来说,这本书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国际领导和国内领导的差别、领导与政治体制的关系、领导的道义对国际政治历史趋势的影响,以及大国领导对当前世界秩序的影响。
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从实践维度提高了本书的理论意义。自冲突发生以来,许多国际关系学者日益关注世界领导人们在战争影响下的国际秩序中的作用。由于道义现实主义将国际变化归因于大国的领导,因此,本书许多作者特别关注卷入冲突的国家或国际领导。
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界对国际领导的独特性质关注不足。不区分国内领导和国际领导的做法也是形成对国际关系道义现实主义误解的原因之一。为了加深人们对国际领导性质的认识,我把对各种批评的回应分成以下几方面内容:国际领导的性质、国际领导的道义、国际领导力的衡量和国际领导的影响。为了突出核心主题,回应的一章无法涵盖前面几章的所有批评,但对每位作者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做了回应。
此外,我在回应中还探讨了国际领导与国际制度之间的关系。道义现实主义认为,政治领导具有建立、维持、修改及摧毁政治制度的作用。当前的逆全球化趋势为这一看法提供了多方面的证据。自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以来,现有的国际制度未能阻止大国决策者们采取去全球化的政策。在缺少开明的全球领导的情况下,大国选择脱钩政策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因此,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我不同意将道义现实主义视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的一个分支的流行看法。民族文化主义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认识是有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健康发展的,我在第二章中具体解释了为何道义现实主义是普世的理论而非国别的理论。除此之外,我还附上了一篇短文作为附录2,论述为何“中国学派”是个不恰当的称谓。附录1是拉杰什·拉贾戈帕兰教授和我的笔谈,讨论了道义现实主义的认识论,这也说明了该理论是普世性的。
我想对参与本书的作者们表示真诚的感谢。他们的文章所表达的独特学术视角确立了本书的价值。我尤其感谢方圆圆博士对本书的编辑工作,她为此与每一位作者保持着密切联系。没有她的帮助,本书很难按计划完成。我还要感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的支持。最后,我要感谢布里斯托尔大学出版社对这本书的学术潜力的赏识。
阎学通
2022年9月
[1] Yan Xuetong, Leadership and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9.该书简体中文版于2020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