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难求一标
中国电影博物馆旁,新街口外大街中影综合楼,“中影集团”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陈默站在门口,反复核对着徐校长给的地址,新街口25号。
这个地址在未来会被电影人戏称为“中国好莱坞的紫禁城”。
“同学,你找谁?”
门卫大爷从窗口探出头,警惕地打量着这个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
陈默注意到他胸牌上写着“北影厂保卫科-王”——看来合并这么多年,老人们还是习惯用老称呼。
“我是中戏的学生,来找制片部的杜主任。”
陈默掏出学生证和介绍信,“中戏,徐校长介绍过来的。”
门卫拨了个内线电话,浓重的京腔在听筒里回荡。
“杜主任,门口有个中戏的雏儿找您...对,说是中戏徐大炮的学生...”
十分钟后,陈默被带进了一栋苏式老楼。走廊两侧贴满了电影海报,《霸王别姬》《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
“小陈是吧?”
杜主任从一堆文件后面抬起头,圆框眼镜后的眼睛炯炯有神。
“老徐跟我说你要拍个文艺片?”
杜主任示意陈默坐下,办公桌上的茶垢已经沁入了红木纹理。
陈默刚拿出剧本,杜主任就摆摆手。
“本子我看过了,老徐上周就发我了。”
杜主任从抽屉里取出个文件夹,里面赫然是《不可饶恕》的批注版。
“问题是,你凭什么觉得中影会接这个盘子?”
窗外传来卡车卸货的声响,那是刚从洗印厂运回来的成片。
陈默深吸一口气。
“杜主任,这片子有三个优势。第一,我们自己投,不用中影资金;第二,中戏做后盾,能走特别通道;第三...”
陈默顿了顿,“我自己愿意承担全部亏损风险。”
杜主任的钢笔在纸上轻轻敲打,节奏像极了电影里的倒计时音效。
……
“年轻人有魄力是好事。”
杜主任突然笑了,从文件堆里抽出一份合同。
“中影可以给你厂标,发行排片也不用担心。但条件在这里,你先看看。”
陈默接过文件,翻到关键条款时手指突然僵住了。发行分成15%,优先回款。
这意味着每100元票房,中影要先拿走15元,剩下的85元里还要先扣除院线分成,最后才能轮到投资方分成。
陈默喉咙发紧,“这,杜主任,现在行业惯例不是8%吗?”
杜主任端起茶杯,吹开表面的茶叶。
“那是成名的导演,而且文艺片风险大,拷贝~排片损失我们得补回来。”
杜主任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年度排片表,明年《英雄》占了近70%的场次。
“就这,张未平和老谋子还得请我们发行部吃饭呢。”
陈默快速心算着:按15%的分成,票房至少要达到成本的4倍才能回本。
而2001年全国票房过千万的文艺片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杜主任又翻到一页,“还有这个,中影要保留最终剪辑权。你知道的,你这剧本审查那边...”
办公室里的挂钟滴答作响。陈默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话。
“在山西,矿产生意讲究'三不吃亏'——政府不吃亏,银行不吃亏,矿主不吃亏。”看来电影圈也一样。
“我需要考虑一下。”陈默合上文件,手由于握久了文件,有些微汗。
杜主任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应该的。对了...”
杜主任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你父亲是运城矿业的老陈吧?我们集团最近有个导演找来,在筹拍一部煤矿题材的电影...”
走出中影大楼时,陈默的手机响了。是父亲发来的短信。
“谈得咋样?别怕花钱,咱家最不缺的就是钱。”
陈默苦笑着回复:“他们要15%分成加剪辑权,优先回款。”
手机几乎立刻震动起来:“抢钱啊?老子挖矿都没这么黑!”
………
中戏图书馆的灯亮到凌晨两点。陈默面前摊开着《中国电影产业报告》。
上面密密麻麻贴满了便签。张浩趴在对面睡觉,口水把《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条例》浸湿了一角。
陈默突然低呼,指着一段小字。
“找到了!合拍片可通过电影频道放映,享受专项补贴...”
陈默快速计算着,如果走电视电影路线,虽然票房有限,但能避开中影的高额分成。
王亮推门进来,带着两杯速溶咖啡。
“最新消息,韩国CJ娱乐的人下周来BJ。”
王亮递给陈默一张名片,“他们中国区代表翻译是我表哥的同学的...”
陈默眼前一亮。CJ娱乐正是原版《不可饶恕》的出品方之一。
他立刻打开电脑,搜索到一条旧闻:2001年,CJ与上影集团合拍电影。
张浩猛地站起来,撞翻了咖啡杯。
“我们去找上影,他们有合拍经验,分成比例肯定更合理!”
……
第二天,陈默盯着中影那份合同发呆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闪烁着“父亲”两个字。
“喂,爸...”
父亲的大嗓门震得陈默不得不把手机拿远些。
“儿子,我刚跟西影的老吴通过电话!”
背景音里传来矿车轰隆声,“他当年在《黄土地》剧组跟我喝过酒,答应给你厂标!”
陈默猛地坐直身体,钢笔在合同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墨迹。
西安电影制片厂,这个曾经出品过《红高粱》《老井》的老牌制片厂。
虽然在中影成立后被抽走了张艺谋等骨干,但仍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电影基地。
“老吴说了,只要剧本过审,他们出150百万,占30%份额。”
父亲的声音夹杂着滋滋的电流声。
“发行费用只要6%,回款顺序排第三!”
陈默快速在纸上计算:相比中影的15%优先分成,西影的条件简直堪称慈善。但问题是……
“爸,西影的发行能力...”
父亲打断他,“这你就别操心,老吴大女婿在南方院线公司当副总,在香港银都机构也任职过,电影到时候东南亚也可以走。”
电话那头突然传来用方言喊“陈总”的声音,父亲匆匆交代。
“我让秘书把老吴电话发你,记得打啊!”
挂掉电话,陈默发现手心全是汗,天气太热了。
中戏校园里的梧桐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一片金黄的叶子飘落在窗台上,像极了西影厂标里的那片麦浪。
……
西影厂的苏联式主楼前,陈默被秋阳晒得眯起眼睛。
门卫室墙上挂着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威尼斯获奖时的老照片,玻璃相框已经泛黄。
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快步走来。
“陈同学?吴厂长在剪辑室等你。”
看了眼陈默的背包,“带剧本了吗?”
穿过布满爬山虎的走廊,陈默被带进一间昏暗的放映室。
银幕上正在播放《人生》的修复版,前排坐着个头发花白的背影。
“吴叔叔好。”陈默轻声说。
背影转过来,是张被岁月雕刻过的脸,右眼下方有道疤。据说是拍《盗马贼》时被马踢的。
“小陈啊!”
吴厂长拍了拍身边的座位,“先看电影,商业的事待会儿谈。”
胶片转动的咔嗒声中,陈默注意到放映机旁堆着几张《不可饶恕》的剧本,显然西影已经研究过了。
高加林在银幕上赶着羊群,画外音说,“生活啊,有时候就得认命...”
吴厂长突然接上台词,按下暂停键。
“但我偏不认,就像你爸当年,非要承包那个废矿。”
吴厂长转向陈默,“知道西影为什么愿意接你的本子吗?”
放映机的光柱里尘埃浮动。吴天明从公文包里取出份文件:“看看这个。”
那是电影局刚下发的《关于扶持青年导演的通知》,要求各制片厂每年必须扶持1-2部新人作品。
红头文件上还粘着根茶叶梗,像是刚从某个会议桌上拿来的。
“我们有指标,你有才华,你爸有钱。”
吴天明笑得眼角的皱纹堆叠,“三赢。”
合同谈得出奇顺利,西影不仅同意保留陈默的最终剪辑权,还承诺动用老关系帮剧本过审。
当谈到主演人选时,吴天明突然说。
“演员我给你推荐个人选——言妮。”
陈默差点被茶水呛到,此时言妮还在空政话剧团跑龙套,距离《武林外传》的佟湘玉还有四年。
“她是我侄女的同学,也是西安人,片酬好商量。”吴天明眨眨眼。
……
回到BJ第三天,陈默就收到了西影寄来的厂标授权书。
红色公章旁还别着张小纸条。
“抓紧拍,赶明年柏林电影节。——吴叔叔。”
“卧槽!西影厂标!”
张浩举着授权书满宿舍跑。
“咱们是不是能去电影节走红毯了?”
陈默笑着打开电脑,发现邮箱里有封未读邮件。
发件人栏写着“yan_ni@126.com”,主题是“《不可饶恕》试镜视频”。
视频里的闫妮素颜出镜,穿着简单的白T恤,演绎的正是女主角得知丈夫死讯的那场戏。
没有台词,全靠眼神和微表情,却在三分钟内让人揪心不已。
“定了!”陈默立刻回复邮件,顺手抄送给吴厂长。
正当他准备关机时,右下角的QQ突然跳动起来。是那个长发头像。
“听说你要和西影合作了?恭喜呀!(≧∇≦)ノ”
紧接着又发来一条:“我问过老师了,说不能请太久假,估计演不了你的女主角了,能演个小角色。”
陈默刚要回复,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郑老头”。
郑主任的声音震得话筒发颤。
“你小子可以啊!不声不响就搞定了西影!”
背景音里还有徐校长的笑声,“赶紧来办公室,中影的人听说你要跟西影合作,刚才打电话来问要不要重新谈谈条件...”
陈默轻轻把它拂开,在QQ对话框里打字。
“会有适合你的角色的。对了,你什么时候回校?”
对方很快回复:“月底吧,很快了!(๑•̀ㅂ•́)و✧”
……
中戏小会议室里,《不可饶恕》的筹备会议已经开了三个小时。
烟雾缭绕中,制片主任老刘正核对设备清单:“阿莱435两台,蔡司UP系列镜头组,轨道车。”
“演员统筹那边怎么说?”
陈默打断道,手指敲打着选角日程表。
桌上摊开的简历堆成小山,最上面是闫妮的档案照,她将成为第一个确定的主演。
执行导演小王推了推眼镜:“中戏、北电都发了通告,明天开始初试。”
小王翻开笔记本,“常教授推荐了四个96级和2个应届生,徐校长那边...”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场记小张气喘吁吁地冲进来。
“出事了!不知道谁泄露了选角消息,现在教学楼下有来送资料的人!”
陈默走到窗前,门口果然聚集着几个年轻男女。
人群中,意外发现北电表演系主任王教授正在和保安说着什么,脚边放着两个鼓鼓的档案袋。
……
《不可饶恕》的故事开场,就是个骇人听闻的恶性杀人案,海边沙场发现了一具年轻女尸。
女人被杀后,又被残忍分尸,更血腥的是,凶手又把肢解的尸体缝合了,唯独缺少了右臂。
警方根据现场留下的线索,以及调查到的情报,很快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一位提倡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环保事业家李圣浩,并将他逮捕。
跟警方预想的不同,李圣浩被捕后直接认罪,承认了杀人。
但他只是承认杀人,却不愿意供述细节,警方缺少类似凶器之类,能够给他定罪的关键性证据。
男主姜民浩是这起凶杀案的法医,因为缺少时间陪伴女儿,他还跟刑警队长约定,这件案子结案后,就要请长假。
故事其实是很寻常的犯罪悬疑题材,但问题出在主角姜民浩的定位上。
姜民浩的身份是法医,在咱们国家,法医算是刑侦系统一员,是有编制的正规警察。
为了个人的利益,一个警察协助罪犯,帮忙脱罪,这种设定在10年后20年后,并不算什么。
为了宣扬国内执法队伍的正面形象,2000年初的影视题材里,涉及警方的影视形象无一例外全都是正派人物。
他们大公无私,他们无畏艰险,舍小家为大家,永远将国家利益和集体的利益摆在个人利益之前。
陈默剧本里的法医,虽然更符合人性,贴合实际,但对那些负责审核的老爷们来说,这就是往执法队伍身上抹黑。
陈默现在这版剧本,背景改了;主角动手前脱了衣服,经过学校和西影努力才过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