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去扮神像,你成鬼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扮神像?

“青子,有个活接不接?”

“什么活?小活钱少干着没劲,不如钓鱼,大活我这小身板干不动。”

“嘿嘿,好活,500一天。”

“好活能轮到我?”

“包的,这次肯定是好活,上次让你去会所面试,那纯属意外,我以为他们只是招个会拉小提琴的,没想到是牛……”

“你还是先说什么活吧。”

“Cosplay知道吧?”

“嗯?你还能找到这种活?”

“当然,我是谁。信我,这次绝对是好活,一天500包三餐,另外雇主还有额外的红包。你是不知道,如果我要是把这活发到网上,能来100个大学生抢着干。”

“……”

“好吧,我再信你一次。”

“你现在在哪?我过去找你。”

“老地方钓鱼。”

“你等着,我马上过去。”

……

四月天的正午,阳光不燥,微风正好,一条河水并不算清澈的小河边,余青坐在一张小凳子上已经有3个小时了。

他一手拿钓鱼竿,一手拿手机,身边摆着只红色塑料桶。

桶里装了小半桶的清水,水里没鱼。

看着手机屏幕上的聊天记录,余青脸上有那么一丝疑惑。

好活?

还是cosplay?

cos什么?

去漫展混饭吃吗?

算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只要不是cos女角色就勉强还能接受。

余青放平心态,继续钓鱼。

“啪啪啪!”

过了十多分钟左右,一阵排气管炸裂的声音从远方的土路上传了过来。

伴随着尘烟滚滚,只见一名身穿黑色格子衬衫,嘴里叼着根烟的青年,驾驶着一辆锈迹斑斑的面包车驶来,最终来到了余青身边。

青年名为张得正,与余青算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上的也是同一所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中介事务所,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狗中介。

平时主要负责帮工厂招人,除此之外也帮人介绍一些兼职,而且这些工作往往五花八门。

比如,龙套演员,酒吧气氛组,凑人数应付上面检查等等。

张得正停好车,来到余青身旁,低头瞧了一眼塑料桶,看到里面除了水还是水,忍不住咧嘴一笑:

“呦,这次又空军啊。”

余青没好气道:“钓鱼享受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懂吗?”

“懂了懂了,等我哪天有空也享受享受这个过程。”张得正嬉皮笑脸地说道。

余青没搭理他。

过了会,他吧嗒吧嗒抽了几口烟,摆正脸色说起正事:

“关于我帮你找的活……”

“你想让我去哪参加漫展?”

“漫展?什么漫展?”张得正诧异了下,摇了摇头,“不是漫展。”

“不是漫展你说什么cos?”

余青给了他一个白眼。

张得正笑了一下,盘坐下来,坐在余青身边的草地上,缓缓道:“是这样的,昨天有一个自称是泥港村村民的老人找到我,说是明天晚上他们村要举行一个节日庆典,缺一个扮神像的人,所以想让我帮忙招聘一下。”

“感情你说的cos原来是扮神像?”

余青转头看着他:“不过你为什么找我?”

张得正微笑道:“老人家想让我找一个年轻力壮,五官端正的小伙子,虽然不是很想承认,但你小子确实长得还不赖。而且,你是知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一天500的活,我肯定得先交给你选。”

听到这话,余青心里舒坦了些。

似乎是担心余青会拒绝,张得正又做出了保证:“我可以向你保证,这次绝不会出差错,只是去伪装一下神像,时间到了就下班。”

“好吧,看在你这次这么诚恳的份上,我就去了。”余青点头,接下了这单活。

没办法,现在事不好找,再加上最近股市还亏了点。

余青很想找件事做,赚点生活费。

当然了,余青虽然急,但也没有急到火烧眉毛的程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父母前些年出车祸去世了,两口子给他留下了一笔积蓄,不算多,但也足够温饱。

再加上目前还年轻,没有成家的打算。

可以说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听到余青答应,张得正猛吸了几口烟,直到快烧到过滤嘴,这才将烟头丢到地上踩灭,掏出手机:

“我把老人家的电话号发给你,至于地址你打开地图一搜就能找到,泥港村就在我们天江市的郊外。”

很快,余青手机里就收到了一条来自于张得正的信息。

点开一看。

【上臣章,电话124……】

“上臣?”余青有点惊讶:“还有这个姓氏?”

张得正笑道:“我昨天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姓氏,然后去网上查了下,发现这是一个稀少的复姓,全国上下只有几百人姓上臣,而且这些人几乎都聚集在泥港村。”

顿了顿,他继续道:“既然都安排好了,那我就先走了,回头我打电话告诉那位老人家,就说人招到了。哦,对了,记得明早九点过去,别睡过头了。”

“嗯,你走吧。”

叮嘱完,张得正开着他的破面包车走了。

而余青收起手机,看了眼空桶,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百无聊赖地继续钓鱼。

……

次日,清早,天蒙蒙亮,余青便起床开始洗漱。

七点半的时间,他简单的吃了个早餐,然后下楼搭上了公交车,随着上班大军前往了郊外。

一个小时后,余青在泥港村公交站下了车。

泥港村是一座城中村,虽然以村为名,但就繁华程度而言不亚于偏远地区的小镇。

抬头看了看高七八米的朱红色村牌坊,余青拿出手机,拨打了昨天张得正发给他的电话号码。

三声响铃过后,电话通了。

余青对着电话对面的人打了声招呼,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手机听筒里传出了一道苍老热情的声音:“到了是吗?好好…我这就过去接你。”

挂掉电话。

在村口等了约十分钟,余青见到一名穿着中山装的老人,从村里笑着朝着自己走了过来。

老人看着得六十好几了,年近古稀之年,不过精神面貌却很好,脸上白净,没有老年斑,就是长了些皱纹。

显然。

这是一张长久的养尊处优才能保养出来的脸。

昨天夜里,余青在网上搜索过有关泥港村的信息,发现几乎全国姓上臣的村民在聚集在泥港村。

如果把姓上臣的人看成是一个大宗族的话,那么这个宗族可就有些了不得了。

因为上臣氏虽然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在天江市以及周边地区的政商两界重要位子上都有着人,影响力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