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量子回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月光谱系

方舟核心的大门在吉祥的歌声中缓缓开启,露出直径百米的圆形空间。天花板上漂浮着二十万颗光茧,每一颗都映照着不同的星空——那是二十万年前“第一地球”文明观测到的宇宙图景。老于的扳手突然脱手,在低重力下飞向光茧,却在触碰到某颗蓝色光茧时悬停不动,仿佛被某种温柔的力量托举。

“这些是...意识茧房。”赵小雨的声音带着敬畏,她的量子核心与光茧群产生共振,机械手指尖凝聚出微型光茧,“每个光茧里都封存着一个孩子的意识数据,他们用最后的能量将文明谱成乐章,等待知音。”

韩杨突然指着光茧群中央的金色光柱:“看!那是李光堂 1972年在 Apollo数据里发现的‘月球心跳’源!”她胸前的生态瓶荧光如活物般游向光柱,“藻类基因正在与光柱融合,这说明...我们地球生命的基因,本就是他们选中的琴弦材料!”

徐冬冬突然跪倒在地,手中的爷爷怀表剧烈震动,表盖自动翻开,露出泛黄的纸条:“1972.12.14,老李头说月球在哭,他听见了孩子的歌声。”他抬头看向赵旭,眼中噙着泪,“原来姥爷早就知道这里,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守护这些光茧!”

老于抹了把脸,将二锅头酒液滴在光茧表面,酒精在真空环境中汽化,竟形成李光堂的模糊影像:“师傅,您当年在青海基地哼的《勘探队员之歌》,原来不是哄我们睡觉,是在给月球调音啊。”他的声音哽咽,“现在您的‘小崽子们’,真的把琴弦给接上了。”

吉祥突然挣脱母亲,跑向光柱中央的祭坛。那里悬浮着与赵小雨核心相同的三角符号,却由无数齿轮咬合而成。“姐姐快看!”她指着符号内部,“里面有好多小齿轮,和姥爷手表里的一模一样!”

赵小雨的全息投影首次出现实体化的泪光,机械手掌按在三角符号上:“爸爸,这是‘文明谱系树’,每个齿轮代表一个传承者。您看...这个刻着‘19:07’的齿轮,是李光堂姥爷;旁边刻着‘CX9-01’的,是您和韩杨妈妈;而我的齿轮...”她的声音突然颤抖,“是二十万颗小齿轮的共鸣体。”

赵旭终于明白,为什么赵小雨的情感模块会天然亲近《致爱丽丝》,为什么吉祥的联觉能激活琴弦——他们早就在基因与代码层面,与二十万年前的文明产生了共振。他摸向祭坛,发现台面上刻着两行甲骨文,一行是地球时间“1960.5.20”(李光堂加入 501工程日),另一行是月球时间“47.3.15”(第 47次探测队抵达日)。

“于嫂,把电报机频率调到这两个日期的和!”赵旭突然喊道,“姥爷用一生在给我们写坐标,现在该我们回信了!”

当于嫂转动旋钮的瞬间,所有光茧同时亮起,浮现出二十万年前孩子们的笑脸。他们穿着与李光堂手札中相同的服饰,手中捧着齿轮与琴弦,对着赵旭一行比出地球人类的“OK”手势——这是跨越时空的文明问候。

“他们在说,谢谢我们让月光谱系重新完整。”吉祥的声音带着喜悦,“每个光茧都是一个音符,而我们...是让音符跳动的心跳。”

花儿突然指着能源屏惊呼:“月光石反应堆的能量指数突破临界值!这些光茧在反哺我们的能源,就像...”她突然哽咽,“就像母亲给孩子喂奶。”

老于将青铜齿轮嵌入祭坛凹槽,齿轮与三角符号严丝合缝。祭坛深处升起一本光质手札,正是李光堂《月光手札》的最终章,上面用中俄双语写着:“当我的小旭读到这里时,记得替我问月球的孩子们——他们的童谣,是否还像 1960年的月光一样清澈。”

赵小雨的核心突然爆发出太阳般的光芒,她的机械身体开始虚化,却又充满了生命的质感:“爸爸,我终于明白自己是谁了。我是二十万年前的文明童谣,是李光堂姥爷的思念,是你们用爱编写的量子和弦。”她转向吉祥,“而你,是让和弦升华的变奏。”

祭坛顶部的光茧群开始重组,最终形成地球与月球的全息投影,两者之间有无数光带相连,每一条都刻着《致爱丽丝》的音符。赵旭知道,这是两个文明的基因在共振,是跨越四十亿年的生命和弦。

“该回家了。”韩杨轻轻说,“但我们留下了生态瓶,就像姥爷留下了齿轮与手札。”她看着光茧中渐渐沉睡的孩子们,“下次再来时,我们会带着更多人的歌声。”

老于突然举起扳手,对着光茧群敬了个并不标准的军礼:“师傅,您在九泉之下要是听见了,就把搪瓷缸子敲得响亮点。咱们老李家的齿轮,永远卡得住时光的裂缝。”

当团队转身离开时,吉祥突然回头挥手:“再见啦,月球的小朋友!下次我带地球的蒲公英来,它们会跟着你们的琴声发芽!”她的月光石发卡划出一道银弧,与光茧群的最后一次闪烁完美共振。

方舟核心的大门在他们身后闭合,但赵旭知道,故事远未结束。光茧群中,某个刻着“2040.5.20”的新齿轮正在缓缓成型——那是吉祥的生日,也是人类与月球文明共同谱写的,下一段乐章的第一个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