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之畔:未来寻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联盟起航与暗流涌动

全球生态科技联盟成立后,迅速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团队、企业和环保组织纷纷响应,积极申请加入。“科技文化创新园区”作为联盟的发起地和核心枢纽,一时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林羽、秦峰和江宇成为了联盟日常运作的关键人物。林羽凭借其在生态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和领导能力,负责统筹联盟的整体战略规划;秦峰专注于协调科研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关键技术的联合研发;江宇则充分发挥他的商业才能,负责与各大企业洽谈合作,为联盟的项目筹集资金,并拓展市场渠道。

在联盟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各国代表共同商讨了未来的重点项目。其中,“全球海洋生态修复计划”成为了首要任务。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面积,其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全球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然而,长期的污染和过度捕捞使得海洋生态遭受了严重破坏。

会议结束后,林羽立刻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成立了项目小组。他们开始对全球海洋生态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收集各个海域的数据,分析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主要成因。秦峰则带领科研团队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中,试图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海洋垃圾清理机器人,以及能够促进海洋生物繁殖和栖息地恢复的生态设备。

江宇奔波于各大海洋产业公司之间,说服他们为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他成功与几家大型海洋工程企业达成合作协议,这些企业将提供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工程团队,协助项目的实施。

然而,就在联盟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之时,一些暗流开始在暗处涌动。部分国家的保守势力对联盟的快速发展表示担忧,他们担心联盟的影响力会削弱本国在生态科技领域的话语权,进而影响国家利益。这些势力开始在国际舆论上散布对联盟不利的言论,质疑联盟的动机和项目的可行性。

同时,一些跨国企业也对联盟的发展感到不安。他们长期在传统能源和资源开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担心联盟倡导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会影响他们的商业利益。于是,这些企业暗中勾结,试图破坏联盟的项目。

在一次关于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的国际研讨会上,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在会场外组织了抗议活动,打出诸如“联盟是对国家主权的侵犯”“生态项目是骗局”等标语。这一事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给联盟的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林羽、秦峰和江宇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们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应对策略。林羽面色凝重地说:“我们不能让这些别有用心的人破坏我们的努力。我们必须正面回应这些质疑,让公众了解我们的真实目的和项目的重要性。”

秦峰点头表示同意:“我们可以组织一系列的公开活动,邀请媒体和公众实地参观我们的科研成果和项目进展,用事实说话。同时,加强与各国政府的沟通,争取得到更多官方层面的支持。”

江宇接着说:“我会利用我的商业人脉,揭露那些企图破坏联盟的企业的真实面目,让公众看到他们背后的利益驱动。另外,我们也需要优化项目的宣传策略,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公众传达生态保护的意义和联盟的价值。”

会后,他们迅速行动起来。林羽亲自撰写文章,在各大国际媒体平台发表,详细阐述联盟的宗旨、目标以及对全球生态保护的积极影响。秦峰组织了多场科研成果展示活动,邀请媒体和公众走进实验室和项目基地,亲眼目睹海洋垃圾清理机器人的高效运作和生态设备对海洋生物的积极影响。

江宇则通过商业渠道,收集了那些暗中破坏联盟的企业的相关证据,并向媒体曝光。这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长期忽视环保责任,甚至故意阻碍生态保护项目的事实被公之于众,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谴责。

在他们的努力下,舆论开始逐渐转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和支持联盟的工作,各国政府也纷纷表态,将加大对联盟的支持力度,共同应对那些企图破坏生态保护事业的势力。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全球生态科技联盟在林羽、秦峰和江宇的带领下,依然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行,努力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