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倡导调肝的现实意义

现代医学正在从“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而我们的祖先,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认识到七情致病主要影响人体气机,故云“百病皆生于气”。金元朱丹溪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中医学早已重视肝在调理情志、气机、气血、阴阳、枢机、脏腑等方面的作用,通过调肝可治百病,历代医家论述颇丰。当今运用现代科技方法已证实肝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有很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疾病谱也在改变,精神情志致病有所增多,肝郁、肝火、肝风、肝阳、肝阴不足、肝血亏虚等肝脏自身证候较易产生。由于五脏相关,由此又可影响全身各脏腑,产生诸多病候,反之各脏腑病变也可使肝脏受累。尽管历代医家中不乏论肝治肝的典范名著,但在当今仍有必要详尽总结阐述肝自身病变、肝与他脏同病的病机与治法,以传承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认识,并进一步发展创新,应对疾病谱的变化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因此,我认为对“调肝”这一理论与方法的系统论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需求,是中医传承发展的任务,更是千百年来中医继承发挥《黄帝内经》“以通为用”“以平为期”“和”思想核心理论的体现。适应需求、弘扬学术、担当使命、造福民众,这正是倡导调肝的现实意义。于是,我和我的四位弟子并联合各学科英才,力求通过调肝论探源(传承)、阐释(发挥)、应用(发展)三个单元,阐古扬今。对调肝做出较为系统全面的总结,更想让同道后学从《调肝论》中深入理解中医学的丰厚底蕴,努力研习,兼收并蓄,做好传承创新,从而推动中医学界对“调肝”这一学术思想的应用与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武维屏

2021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