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靖开始君临诸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思危,思退,思变

“我……”高拱正要争辩,看到张居正也朝着他微微摇头,明白了。

前面的都无所谓。

但他要说的第四项大罪,牵扯到了皇上,得到了皇上的默许,是皇上的平衡之术,是党争。

这项大罪,不能说。

如果定了这项大罪,就等于在说皇上做错了,这事儿就严重了,一个不小心会掉脑袋的。

然而,朱天却风轻云淡:“唐太宗广开言路,容许魏征直言纳谏,难道朕就不如唐太宗吗?说!”

好吧,他确实不如。

以前那个自比汉文帝的嘉靖不如,现在这个穿越而来的冒牌货也不如。

但他至少知道:所谓的知错改错不认错,纯属瞎扯淡,历朝历代圣主明君,没一个那么干的。

唐太宗不那么干,汉武帝也不那么干。

反正罪己诏都下了,再大的罪过担了便是。

朕肩上担着的是九州万方,是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难道还担不起猜忌大臣、玩弄权术的罪过?

不对。

你们随便骂,反正骂的是那个被朕夺舍的嘉靖,又不是朕,朕不在乎。

高拱心想你啥样自己还没个逼数,嘴上说道:“皇上圣明!”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第四项大罪,迫害忠良,操控司法。严党构陷杨继盛、沈炼等清正廉洁官员,以“诽谤朝政”等罪名将其处死,罪大恶极!”

徐阶连忙偷偷看朱天。

看到朱天脸上并无怒容,这才松了口气,说出了最后一项大罪:“第五项大罪,勾结倭寇,意图谋反。严世蕃和倭寇头子往来密切,南通倭寇,北联蒙古,他是真的想谋反。”

朱天表面平静,实际上恨得牙痒痒。

这话并不全是构陷。

严世蕃真的想谋反吗?当然不可能,没那个能力。

但是,他和倭寇勾结是真的,那个罗龙文和倭寇关系密切,或者说就是倭寇。

就连严嵩,也密令胡宗宪“倭寇要剿,但不能全剿”,让胡宗宪养寇自重。

只要倭寇不灭,胡宗宪就不会倒。

胡宗宪不倒,他严嵩就不会倒。

当然,这只是严嵩一厢情愿,他太低估嘉靖,也太低估胡宗宪了。

“勾结倭寇,意图谋反。”

“私占土地,蔑视皇权。”

“卖官鬻爵,贪腐无度。”

“迫害忠良,操纵司法。”

“荒淫奢靡,败坏纲纪。”

“有这五条大罪,严嵩严世蕃罪该万死。”

朱天扫视几人:“还有你们,虽然个个冠冕堂皇的站在朝上,你们就那么干净吗?朕知道,满朝文武中,有的人比严嵩严世蕃更腐败,更可恶!”

噗通!

玉熙宫内跪倒一片,个个噤若寒蝉,深深体会到什么叫“伴君如伴虎”。

朱天没有要继续追究的意思,杀鸡儆猴就够了。

朝廷大事总得有人去做。

真的将这些人杀了,上哪儿找人顶上?

张居正只有一个,海瑞也只有一个,总不能靠高翰文吧。

“严嵩严世蕃交给你们去审,务必审得一清二楚。”

朱天扫视三人,宣布新的任命:“徐阶升任内阁首辅,吏部的差事你也兼起来。”

“高拱升任内阁次辅,户部尚书徐阶你不要当了,让高拱当。”

“张居正,工部的差事你来做。”

“兵部的事,就让胡宗宪做吧,让他当兵部尚书。”

接连四个任命,让三人又惊又忧。

高拱、张居正还好,升官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徐阶心里一沉,知道自己猜对了。

严党倒了,那就让清流制衡清流。

提拔他当首辅,高拱当次辅,让他负责吏部,高拱负责户部,这是要让高拱和他打擂台。

照这样下去,下一个倒的就是他了。

他倒了之后,再下一个可能就是高拱,然后是张居正,或者胡宗宪。

“做人要三思,思危,思退,思变。”

“是时候考虑急流勇退了。”

“至于退下来之后,还能不能等到变局,就不是我这个年纪该考虑的了。”

徐阶暗暗下定决心。

再干几年,就主动退。

至于胡宗宪……

高拱连忙说道:“皇上,胡宗宪也是严党,他……”

不等他说完,就被朱天打断:“朕,信得过胡宗宪。”

连胡宗宪也想拉下马?抗倭的事你来干?

这个时期,能主持东南抗倭大局的,只有胡宗宪,戚继光都不够格,还没有彻底成长起来。

高拱连忙闭嘴。

他是有些莽,但不傻。

“接下来,议第二件事。”

朱天说道:“议一议吧,明年的开支预算。”

这是户部的事,新任户部尚书高拱不敢怠慢,连忙说道:“皇上,明年的开支会比今年多一些……”

他将各个款项说了一遍,总结道:“共计四千五百六十万两。”

去年要做的,今年都要做。

除此之外,还增加了几个大项。

蒙古俺答部,今年会有更大规模的进犯,需要增兵防御,东北一带的长城也必须重修。

单单这一项,就要比去年的开支增加两百万两以上。

倭寇猖獗,东南沿海的防务也要增强。

光靠戚继光、俞大猷的两万士兵,根本不够,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不能出海,每年损失至少一千万两,必须增加募兵,少说也要增加两百万两。

四千五百六十万两,还是往少了算的。

而这么多银子,朝廷的收入根本不够。

“开源节流,节流看来是节不出多少银子了,只能开源。”

朱天说道:“说说吧,如何开源。”

“这……”

三人沉默片刻,张居正道:“皇上,臣以为应该给戚继光、俞大猷部增加军饷,让他们募兵,练兵,消灭倭寇,重新打通海上货商之路,这样每年能增加最少一千万两收入。”

倭寇,没那么难对付。

戚继光俞大猷光靠两万士兵,都能和倭寇对抗,如果再增加两万士兵,一定能消灭倭寇,或者至少让倭寇元气大伤,没那么猖獗。

朱天道:“说得容易,募兵练兵都要钱,哪来的钱?”

高拱连忙说道:“严党抄家所得,只需拿出一小部分,就够了。”

抄没严党,最少也能到手两千万两,再加上税收,明年一年的开支足够了,不会有什么亏空。

“那是今年,明年呢?后年呢?今年要过日子,明年后年也要过日子,不能坐吃山空。”

朱天道:“倭寇年年剿,可只要倭国不灭,倭寇就剿不完,就得建造足够的战船,养足够多的兵,才能保证海路畅通,每年都需要大笔银子,得想个长久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