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就藩觉醒领主系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刘宏:辨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君

“陛下,协儿你难道还不知道吗?

我天天带在身边养育,与教育你一般教育他。

这么多年来,我的眼睛也越来越不经用了,时常看到协儿向我跑过来来的时候,就像是看到了曾经解渎亭时,你还是小儿时跑向我般。

但每每听到的都是奶奶,而并非那声最暖我心的娘亲了。”

刘宏的寝宫内,董太后带着刘协坐在一旁,声音带着啜泣之意道。

“母后,都是孩儿的错,每日处理朝政,去往母亲那儿的时间少了些。”

刘宏面有愧色,但听到了董太后话,身为帝王仅剩的那点亲情也被撩拨起来。

是啊!

由母后养大的协儿,这些年来不就正像自己的小时候那般侍奉、陪伴在母后的身边?

且不像那刘辩养在宫外,自幼受良好的皇家教育,学的皆是如何当好一位皇帝。

想来,协儿定是比那轻佻子刘辩更适合当大汉储君的!

“陛下,那何氏之人出身商贾,行为举止毫无大家气度。

若是真的以何氏为皇太后,那何氏两兄弟为大将军,并非好事啊!

就好似我可怜的协儿,刚刚出生便没有了母亲。

似何氏这般人,如何能为皇太后呢?”

董太后见到了儿子目光中的愧疚,便很是大胆的说出了便是太后也不该说的话。

决定储君之位,太后想要发表意见,唯有在皇帝身死的情况下才行。

“母后,我心中确有决断,但此事并不会这么轻易的决断。

那些郡望世家,那何氏兄弟与皇后,都定然百般阻挠,便是我身为大汉皇帝,也不可能压住这么多的人啊!”

刘宏看了一眼董太后,心中最后的一缕疑虑也消失了。

他本就不喜举止轻佻,类似平民的刘辩。

而现在又有了赵忠、张让和董太后三人的连番拉高踩低和攻讦刘辩,刘宏心中岂会还有犹豫呢?

“可以将那刘辩召来,以其轻佻懦弱的性格,大可逼迫其自己请封就藩!”

董太后声音冰冷地开口说了一声,随后便宠溺的抚摸着身旁刘协的脸蛋。

“如此也好,若是其还是懦弱不敢言,也确实不可为我大汉储君!”

刘宏的眸子之中闪过一抹狠色,而后便看向张让道:“去,将皇子辨召来。”

“刘辩,身在死局还不自知,竟还敢得罪我等中常侍?”

张让连忙领命,一路小跑向了刘辩的宫殿,心中则是在怨毒的咒骂着。

当刘辩看到张让前来的时候,神色平静的跟上,心中毫无波澜。

张让能来,那十之八九便代表着汉灵帝的想法已经确定了。

而现在这个时间段外封就藩,或许损失了一个肯定能顺利登基的皇位,但好处却更多!

一则刘辩现在外封就藩群臣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士族、外戚何进,何皇后,全部都会疯狂的反驳刘宏。

嫡皇长子不封为储君也就算了,这个时间点就外封为王就有点太过分了。

所以刘辩主动请封的情况下,便能够掌握一定主动权,和刘宏谈判,攫取一些自己的初始资本。

比如——兵权!

不用太多,几千之数便足够了。

毕竟,前期刘辩也养不起太多士卒,往精锐打造才是正道。

二则是刘辩能够主动选择就藩之地,弘农郡就算了,就在董卓入洛的途中,还是死局。

河北,才是汉末三国最好的发家之地!

在江南被开发出来前,北方在华夏历史中始终占据着优势,大一统也多是由北向南。

袁绍如果不是自身的问题,换成曹操或刘备,以虎踞河北四州那种绝对碾压的优势,本来还真有可能大一统,且会比曹魏更轻松。

“现在来看,这个选择是对的!”

刘辩嘴角扬起,跟在张让身后,很快便来到了刘宏的宫殿。

“儿臣拜见父皇陛下,太后皇奶奶……”

刘辩来到了刘宏的寝宫内,看着对自己横眉冷眼的刘宏和董太后,心中并无太大波澜。

“辨,你身为皇长子,却在皇宫之内多行轻佻之举,毫无皇家威仪,可知错?”

刘宏冷声开口,以帝王威仪强压着刘辩这个十六岁的小孩。

“儿臣知错。”

刘辩低下头,面无表情,但声音却装作无比惶恐的回应。

“果真胆小怯懦,毫无皇子风度!”

刘宏冷哼一声,而后不耐道:

“朕有一事与你说,也是为了锻炼你,为你好,不可忤逆,明白吗?”

“刘辩,你的父皇需要为大汉江山而考虑,有些事情不是你能够承载的。

听你父皇的话,还能体面些,可明白!?”

董太后神色颇为兴奋的抚摸着刘协的脸,而后对刘辩呵斥一声。

“儿臣听旨。”

刘辩装作声音愈加惶恐与害怕,身体都好像在颤抖着。

刘宏看着这一幕,神色愈加不喜道:

“明日,你前往参加朝议,朕希望你能够自己开口,请封就藩,可明白?”

“刘辩,可要想好了再回答你父皇的话,不然奶奶我也不好为你求情啊!”

董太后也开口了,虽然说的话好听,但语气之中的威胁之意刘辩又岂能听不明白呢?

刘辩抬起头,看了一眼董太后的冷眼,与其抱着刘协,手掌宠溺的抚摸安抚其情绪……

又看了一眼神色淡漠,目光之中毫无亲情的刘宏。

“儿臣遵旨。”

刘辩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再一次低下了头。

伪装着既害怕,又充满了伤心的语调回应刘宏和董太后。

刘辩举止轻佻怪其自身吗?

为了避免夭折从小送至宫外养大,没有专人教导,怎么具备皇家威仪?

哪像刘协,生下来就被董太后保护在身边,受皇家教育岂能不具备皇家气度?

就因为不喜何皇后,便也不喜欢同为孙儿的刘辩?

刘辩为那个或许便不该生在刘氏皇族的“汉末刘辩”感到同情。

这样的环境,如何让其具备威仪呢?

但如今自己来了,那便不可能再容忍这样的偏爱,也不会接受大汉的灭亡,更不会让神州陆沉,五胡乱华到来!

还有十常侍、董太后。

待董卓霍乱洛阳,本王奉天靖难,且看你们再面对我时,又会是何种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