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章 年会 规划 改革
12月30日的BJ,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花拍打在玻璃幕墙上。水晶影业大会议室里暖气很足,却依然能感受到某种紧张的气氛。
陈伟站在落地窗前,望着楼下长安街上的车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框。
“都准备好了吗?”陈伟没有回头,声音有些沙哑。
钟丽芳将一沓文件放在会议桌上,推了推眼镜:“所有材料都齐了,法务那边也确认过三遍。不过...”
钟丽芳犹豫了一下,“你真的想清楚了?这是把家底都分出去。”
陈伟转过身,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不是分出去,是让大家绑在一起。那些大公司,哪家不是股份制?”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财务总监杨洁进来:“陈总,人都到齐了。”
……
会议室内座无虚席。除了公司高管,还有核心创作团队的二十多名骨干。所有人都安静地等待着,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不安。
“感谢各位在这半年里的付出。”陈伟站在投影幕布前,开门见山。
“《超速绯闻》的成功证明了一点:电影不是一个人的艺术,而是团队的结晶。”
趁早点击遥控器,幕布上显示出新的公司架构图:“从明年3月1日起,公司将正式实行股份制改革,成立水晶控股有限公司。水晶影业将作为水晶投资控股旗下子公司独立运营。”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低声议论。钟丽芳适时地分发文件,每人面前都摆着一份装订精美的《股权激励计划》。
“水晶影业我保留65%的股权,钟总作为联合创始人获得10%,15将分配给高管团队,还有百分10%将分配给创作团队。1股1元的价格。”
陈伟顿了顿,“具体分配方案在各位手中的文件里,包括期权兑现条件和退出机制。”
开发部总监王明迫不及待地翻到相应页面,眼睛突然睁大:“这也太慷慨了!”
陈伟笑了笑:“《超速绯闻》的票房分成,我拿出了全部作为这次股改的启动资金。以后公司每部电影净利润的50%,都会进入制作公司,另外的50%将年底分红。”
……
“为什么要现在改革?”制片部李宇问出了所有人的疑惑。
陈伟喝了口水,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张面孔:“因为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一家制作公司。”
陈伟切换幻灯片,显示出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超速绯闻》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公司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幕布上的PPT翻到下一页,显示出详细的业务板块:“水晶影视制作公司、影院发行公司、流媒体技术互联公司、娱乐公关公司以及水晶投资部。”
会议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个宏大的蓝图震撼了。
陈伟敲了敲投影幕布,“而这些,需要每一个人的投入和付出。股份制不只是分钱,更是把大家的利益和公司命运绑在一起。”
钟丽芳适时补充:“持股员工将享有分红权和增值收益。但相应的,也会有竞业禁止和业绩考核要求。”
……
“先重点说下水晶影的架构。”
陈伟切换PPT,一个新的组织架构图呈现出来,“将分为电影制作部、电视制作部、编剧开发部、制片部、后期部、ip和版权采购部,以及将来的综艺部。”
法律部总监刘芳举手提问:“陈总,除了电影制作我们完全没有经验啊?”
“所以需要大家群策群力。”
陈伟目光坚定,“从现在开始,所有人都要行动起来,去找项目、找人才、找资源。”
财务总监杨洁皱着眉头:“老板,这么多子公司成立,钱不够啊。”
陈伟笑了笑:“这个我有安排,会后我和钟总商量后会进行注资。”
人事部总监张亮忍不住插话:“陈总,这样的跨步风险很大啊。首要条件就是人不够;而且一旦出错,很容易公司出问题。”
陈伟胸有成竹地说,“所以要找价值观一致的合伙人,我们要做的不是做电影,而是打造一个共赢的生态。”
……
会议室里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
“这么多公司谁负责,是不是要先招个有经验的负责人?”
“现在我们公司只在娱乐圈有名,一下子成立这么多子公司,是不是太激烈了,要不要再等等?”
“影院、互联这块,要不要先从学校新人培养开始?”
钟丽芳敲了敲桌子:“大家安静一下。具体每个板块的推进计划,这里有人员调整方案。今天主要是确定股改方案。”
制片部李宇突然站起来:“陈总,我有个问题。如果拿了股份,以后公司上市了,我们是不是都能套现?”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盯着陈伟。
“首先,水晶影业不确定会不会上市。”
陈伟语气平静,环视众人:“水晶影业是否上市,要看未来发展情况。但我可以保证,只要公司盈利,持股员工每年都能按协议获得分红。而且,将来水晶影院、水晶娱乐、水晶互联肯定要上市。”
这个回答显然让众人欣喜若狂,开发和制作部的几个年轻人开始交头接耳。
陈伟看在眼里,继续说道:“我知道有人觉得上市套现才是发财的捷径。但我想问问大家,那么多上市公司,真正赚到钱的是谁?是那些早早套现的高管,还是坚持做事的人?”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我要做的是百年老店,不是赚快钱的工具。”
陈伟的声音铿锵有力,“愿意一起奋斗的,我陈伟绝不会亏待。只想赚快钱的,现在就可以退出。”
……
沉默持续了将近一分钟,最终被开发总监王明打破。
“签!”
王明拿起笔,在股权协议上刷刷写下自己的名字,“我跟着陈导02年拍短片就认识,跟着陈导干了这么2年做的事,我信得过!”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响应。很快,一份份签好的协议被收上来。陈伟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
“感谢大家的信任。”
陈伟重地说,“从今天起,我们就是真正的合伙人了。春节过后张亮你有个重要事做,去挖两个人。一个叫叶宁的,现在在万达地产工作,要把他挖来负责影院。还有一个叫王欣的,自己在深圳有个点石软件的公司,你到时和钟总一起去挖,负责互联这块。”
陈伟继续说:“现在我宣布一下暂时的人员结构调整,从明年3月1日起实施。原制片部李宇为水晶影业负责人,开发部王明负责水晶娱乐,钟总兼任水晶投资。其余人员职位暂时不变。各位,加油干。散会,晚上见。”
会议结束前,钟丽芳宣布了一个消息:“晚上,公司在中国大饭店设宴,庆祝股改完成。大家可以带家属参加。”
人群散去后,陈伟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钟丽芳走过来,递给一杯热茶。
“想什么呢?”她问。
陈伟接过茶杯:“在想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会在哪里。”
“那得看你的野心有多大。”钟丽芳笑道。
陈伟抿了口茶,眼神坚定:“你不是看见了吗。”
……
2003年12月30日,BJ的气温已降至零下八度,中国大饭店门前的喷泉结了一层薄冰。
晚上七点整,一辆黑色奥迪A6缓缓停在旋转门前,水晶影业董事长陈伟迈出车门,呼出的白气在霓虹灯下转瞬即逝。
“陈总,宴会厅已经按您的要求布置好了。“大堂经理快步迎上来,递上一杯热茶。
陈伟接过茶杯,温热透过骨瓷传到指尖。抬头看了眼饭店顶楼闪烁的“2003“字样的霓虹灯牌,嘴角微微上扬。这是水晶影业从开始工作室到公司后的第一个年会,虽然公司规模不大,算上家属也不到百人,但对陈伟来说意义非凡。
宴会厅里暖气很足,十张圆桌铺着深蓝色桌布,每张桌上都摆着水晶造型的冰雕和公司新设计的logo桌卡。
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从陈伟出道至今参与制作的影视项目集锦,从广告片花到电影预告片,再到几个正在筹备的新项目概念图。
“韩总到了吗?”陈伟脱下羊绒大衣递给侍者,露出里面那套深灰色定制西装。陈伟特意没打领带,衬衫最上面的扣子敞着,既保持正式又不失亲和力。
“刚接到电话,说已经到停车场了。”
助理小林看了看手表,“于东总和王长田总是一起来的,正在电梯里。”
陈伟点点头,走到签到台前调整了一下员工名册的位置。水晶影业成立才半年,从最初自己1个人的小工作室发展到如今近百人的规模,每一步都凝聚着陈伟的心血。
股份制改革后,公司里员工都准备购买了股份,今晚的年会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回报。
“韩叔!”
陈伟突然眼睛一亮,快步向入口处走去。
韩三平裹着一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黑色呢子大衣,鼻尖冻得通红,但眼神依然锐利。
作为中影集团的掌舵人,他能抽空参加一个民营影视公司的年会,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你这地方选得不错啊。”
韩三平环顾四周,目光在宴会厅的水晶吊灯上停留了片刻,“比我们中影的年会场地还气派。”
陈伟接过韩三平的大衣,笑道:“第一次年会,总得给员工们一些信心。您能来,就是给我们最大的面子。”
韩三平拍了拍陈伟的肩膀:“你小子有魄力啊,民营影视公司搞股份制改革,你是头一个。”
韩三平突然压低声音,“听说你最近在谈个好莱坞项目...”
话没说完,电梯方向传来一阵笑声。于东和王长田并肩走来,于东手里晃着一瓶茅台:“陈总!今晚咱们可得好好喝一杯!”
王长田推了推金丝眼镜,笑着补充:“东子这瓶可是珍藏了十五年的陈酿,专门为你们公司年会准备的。”
陈伟迎上去握手:“二位老总能来,真是蓬荜生辉。”
宴会厅里渐渐热闹起来。员工们带着家属陆续入场,孩子们围着冰雕好奇地打量,女同事们互相欣赏着彼此的新衣服。
开发部的小张带着新婚妻子走过来敬酒,陈伟准确地说出了他们的结婚纪念日,惹得新娘子惊喜地捂住嘴。
“小陈记性真好。”
韩三平在一旁感叹,“难怪能把公司上下都管理得服服帖帖。”
陈伟给韩三平倒了杯红酒:“公司小,每个人都是家人。”他
指向远处一桌,“那是我们财务部的杨姐,儿子今年高考,全公司轮流帮她值班;那边穿红衣服的是编剧部的小王,为了赶新剧本的档期,连续熬了七个通宵。”
大屏幕上正在播放公司年度回顾视频,当放到《超速绯闻》破亿票房的片段时,全场自发响起掌声。这部小成本都市喜剧片在2003年创造了票房奇迹,也让水晶影业在业内站稳了脚跟。
“这片子能成功,真得感谢中影的排片支持。”陈伟举杯敬韩三平。
韩三平摆摆手:“好片子自然会说话。”
韩三平凑近些,声音压得更低,“不过我得提醒你,院线事情。明年电影局可能会有新政策,民营公司的机会更多了,但竞争也会更激烈。”
于东不知何时凑了过来,插话道:“陈总,听说你们在和华纳谈合拍?带兄弟一个呗?”
于东晃了晃酒杯,“博纳虽然不大,但资金不是问题。”
韩三平打岔道:“今天不谈公事,吃饭喝酒。”
王长田在一旁笑而不语,光线的业务虽然还在以电视节目为主,但他眼镜片后闪烁的目光暴露了对电影市场的野心。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不知是谁起哄,陈伟被推上了小舞台。陈伟没有推辞,接过话筒时衬衫袖口露出了一块低调的百达翡丽手表。
“今年是水晶重要的一年。“陈伟的声音在宴会厅里回荡。
“我们完成了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部长片上映电影并且破亿。和好莱坞合作了四部电影,过完年有两部就拍摄,还有两部在推进中。”
陈伟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但这些数字不是我最大的骄傲。”
大屏幕上的画面切换成了员工日常工作的花絮:剪辑师盯着屏幕通宵达旦,外景拍摄时场务在雨中搬运器材,宣传团队在发布会前紧张筹备...
“我最大的骄傲,是在座的每一位。”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有人偷偷抹眼泪。
“今天高兴,给大家唱首老歌吧。音乐起…”陈伟突然话锋一转,向音响师打了个手势。
熟悉的旋律响起,是崔健的《假行僧》。
陈伟的嗓音不算好,甚至有些跑调,当陈伟唱到“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时,全场都站了起来,跟着节奏拍手合唱。那一刻,不像是个公司年会,倒像是一群追梦人的誓师大会。
韩三平靠在椅背上,眯着眼睛轻轻打着拍子;于东举着酒杯,跟着节奏摇晃;王长田则若有所思地盯着屏幕上的公司新项目计划表,仿佛在盘算着什么。
曲终人散时,已是深夜十一点。陈伟送走最后一位客人,独自站在饭店门口点了支烟。冷风一吹,酒意散了几分。
陈伟抬头望向夜空,2004年的星光已经隐约可见。
“陈总,车准备好了。”司机老张轻声提醒。
“走吧,”
陈伟收起情绪,拉开车门,“明年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