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从赶山开始享受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9章 买三轮车

王铁军掏出那沓印着红戳的工业券,在结着霜花的车把上摔得啪啪响:

“上县里国营百货啊!你瞅瞅这崭新的票,再不用可就要作废了。”

陈大勇蹲在车轱辘旁,用树棍抠着轮胎缝里的冰碴子:

“一台永久三轮车可要三四百呢,顶咱屯里一年收成……”

“我们现在说买就买,是不是太奢侈了一点?”

王铁军拍了拍车座上磨破的人造革,解释道:

“总借别人的铁驴子算咋回事?”

“不说不一定回回都能借到,每借一次还得搭出去点人情和东西。”

说到这里,王铁军叹了口气,说:

“你当我之前的话都是糊弄张建民呢?那可都是我大实话。”

“今儿这熊瞎子要是拿手推车来送,我们辛苦不说,还得晚到两个钟头,胆液起码得淤一半!”

“这还是顺利的情况下,要是再遇到狼群,拖着那么个大家伙,我们拿什么跟狼群斗?”

“反正打算长期往公社食堂送野味儿,这三轮车就得买。”

“人张大哥那么照顾我们,就连工业券都直接送了,我们好意思整点不新鲜的东西来糊弄他吗?”

“早买一天车,多跑两趟山,开春就能攒够娶媳妇的钱!”

说到这里,王铁军抬了抬手上的工业券:

“人家就是想买也整不到票,我们现在有钱有票,不买那岂不是白瞎了那么好的机会?”

“麻溜的!速度快点我们还能赶天黑前回到屯里。”

“实在不行这三轮车就当是我个人买的,你要用只要不是遇到我有急事,都给你用。”

王铁军之所以要买三轮车,除了方便去镇上送野味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便是方便带他爹王二牛去看病。

他爹可是伤了背,经不起颠簸,这时候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三轮车不知道要方便多少。

陈大勇猛地想起上次那趟险路——他推着猞猁摸黑去镇上,林子里突然冒出十几对绿莹莹的眼睛。

当时要是有这辆铁驴子,哪至于被狼群逼得在路上墨迹了三个小时。

要换做是夏天,那猞猁肉就算是平安无事的送到了镇上也得臭了。

想明白这一切之后,陈大勇拍了拍大铁驴的座子,红着脸吼道:

“买,这大铁驴今天我必须得买回去。”

“你都没给我算工业券的钱,我咋还可能跟你计较?”

“天天蹭你的大铁驴,这事儿我陈大勇做不出来!”

说到这里,陈大勇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咧嘴笑了起来:

“那可是大铁驴啊,整个屯都只有一台的稀罕玩意儿。”

“到时候我骑回去,可不得成为屯里的大人物?”

得,这货爱出风头的劲儿又上来了。

到底是少年得志,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王铁军也没打击他,就那么在后面看着他一边骑三轮车,一边乐呵着。

腊月里的北风刮得百货公司门前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铁牌子哐当响。

王铁军和陈大勇跺着脚上的雪碴子钻进玻璃门,暖气混着油漆味扑面而来,柜台里摆着的“蝴蝶”缝纫机亮得能照见人影。

王铁军扒着五金柜台,朝里大声问了句:

“同志,买三轮车往哪走?”

女售货员正织着毛线,头也不抬地努努嘴:

“后院棚子,找老周。”

穿过堆满白山牌自行车的过道,后院的油毡棚里齐刷刷停着十几辆三轮车。

穿蓝布工装的老周正坐在柜台上老神老在的休息着,见到两人走过来,这才慢悠悠的开了口:

“要买什么?”

陈大勇的得意劲儿还没过,咧着嘴说:

“买啥,当然是买三轮车!”

诧异的看了眼两眼,瞅他们那模样,怎么看也不像是买得起三轮车的人。

老周当即没了兴致,又低下头继续看起了报纸:

“买三轮车?带省级工业券了吗?”

陈大勇可就等着老周这句话,把张建民攒下的工业券像是扇子一般摊开着拍在了柜台上。

接过工业券一瞅,老周眼中闪过一丝讶色。

这工业券新的不像话,不仅半点折痕压痕没有,甚至连带污渍都看不到,一看就不像是黑市里出的东西。

见状,老周也不敢怠慢了眼前这两个看起来普通的人,直接站起了身,说:

“这工业券倒是够了,就是不知道你们两个有没有介绍信。”

“这三轮车可不是谁想买就能买的。”

心中一咯噔,王铁军前世也没买过三轮车,倒是忘了这茬事情。

想到这里,他故作混不吝的模样,大声嚷嚷道:

“啥,买这自行车还要介绍信?”

“公社采购办的张主任当时给我们工业券的时候可没说这件事,该不会是你在蒙我们吧?”

“这三轮车可是为了给公社食堂送货才买的,你可别难为我们,不然等下张主任找过来,他可没我们那么好说话。”

听到王铁军的话,老周的眉头直接皱成了“川”字。

他也是按流程走,哪知道遇到王铁军这个胡搅蛮缠的。

犹豫片刻,他追着问了句:

“张主任?哪个张主任?”

面对老周的询问,王铁军理所当然的说:

“当然是张建民张主任,难不成公社采购办还有很多个张主任不成?”

考虑到公社来了位爱吃野味的书记,这件事情倒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轻咳一声,老周低头又在本子上写了点什么,这才对王铁军说道:

“成,既然是张主任要买的,这介绍信就当做是有了。”

“我说这工业券看起来怎么有些眼熟,原来是配发给公社的。”

“既然是给公社食堂送货,那你们要的自然是拉货的三轮车。”

“你们要什么牌子?”

“'白山’皮实,'飞鸽’轻便,'永久’嘛……”

“贵是贵点,装货却是一把好手,装好几百斤都不带费劲儿的。”

王铁军跟陈大勇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答案,当即拍板道:

“给公社送东西当然是要最好的。”

“永久的,我们要永久牌的三轮车。”

听到王铁军的答案,老周钢笔尖戳着玻璃板下的价目表,钢板压着的红头文件已经泛黄:

“永久51型载重三轮,统售价287元。”

“另收35张省级工业券——车架20张,轴承5张,轮胎10张。”

“工业券是够了,这钱……”

一听这话,王铁军当即便从兜里取出一沓早就准备好的大团结。

故意将捆钱的牛皮纸上还印着的“中国人民银行”的蓝戳子朝老周晃了晃,王铁军这才数了二十九张递了过去:

“你瞅瞅看这钱够不够?”

看到牛皮纸上的蓝戳子,老周对王铁军的话越发信任了起来,

当即便开好了购买发票,又找回了三张崭新的一块钱,和蔼可亲的说:

“两位小同志,看看你们还有啥需要买的东西不?”

环顾四周,王铁军故作混不吝的说:

“你们这的东西老贵了,要不是帮公社送东西,我看都不来看一眼。”

“大勇,我们走,哪有时间搁这一直瞎晃悠?”

刚走出国营商店,陈大勇那张像是被牛皮纸封住了一般的嘴这才像是被激活了一般,絮絮叨叨了起来:

“嘿,铁军,还是你有办法。”

“刚那老头儿问我要介绍信的时候,我差点就蒙了。”

王铁军满脸无所谓的说:

“怕啥怕,我刚才又没说谎话,这三轮车本来就是为了给公社送野味才买的。”

“要不是怕麻烦张大哥,要封介绍信还不跟玩儿似的?”

“走,趁还有点时间,我们先去趟供销社,再去趟集市,这新买的大铁驴可不能空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