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与缔约:俄国早期对日交涉(1697—185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俄国与日本是处于不同文化分布区且以海洋相隔的两个国家,二者之间的交往发生得比较晚,是在欧洲殖民帝国成长时期。从历史尺度来讲,相较于中日关系史、英法关系史,俄日关系的历史并非一段很长的时间。如果从1697年俄国军官B.B.阿特拉索夫与日本漂流民传兵卫在堪察加半岛见面时算起,俄日两国关系仅有三百多年历史。如果从1855年两国缔结《下田条约》(又称日俄《亲善条约》)建立正式的近代外交关系来说,至今也只有167年。

在对俄日两国关系史进行科学的编年分期时,双边关系的政治活跃度是划分的基本参照。同时,为了更接近历史现实,双方积累起来的关系紧张程度和新形势的不断涌现——国防目标的定位、政治利益的考量、思想方针的调整、经济的优先地位等级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三百多年的俄日关系史大体上分为以下八个阶段:第一,1697—1855年两国从陌生到彼此接近;第二,1855—1895年俄日两国短暂的睦邻相处;第三,1895—1917年俄日两国的殖民竞争;第四,1917—1931年苏日关系的建立与调整;第五,1931—1945年苏日两国军事中立、互不干涉;第六,1945—1960年苏日两国外交关系的停滞与恢复;第七,1960—1989年苏日两国关系进入“政冷经热”阶段;第八,1990年以后的俄日关系。

从1697年俄国军官B.B.阿特拉索夫“偶遇”日本漂流民传兵卫开始,俄日两国拉开交往序幕。1855年俄日《下田条约》的签订被确立为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开始。本书研究的对象就是1697—1855年两国交往的约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即俄日早期关系史,也就是俄日关系的第一阶段。早期阶段几乎占据了俄日两国关系三百多年历史的一半,毋庸置疑,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意义是深刻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