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青海摇与《BJ东路的日子》
刚吃过饭,孔景明便匆匆赶到了李潇家中。
他走进书房的时候,李潇正戴着个A4纸做得面具,对着电脑屏幕,像个说书的似的絮叨个不停。
李潇在录制一期视频,标题叫《令人蛋疼的<西游记>》。
想做网红经济,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资金充裕,能开出价来养IP;要么就把自己变成个大IP。
一言以蔽之,想要干网红,先得干网红。(请分析本句中两个动词的含义。)
这期视频,就是他准备的第一块敲门砖,决定一了属于是。
这种分量的决定,他现在能从1数到not7。
选择这条视频做第一块敲门砖的原因很简单:这期视频的质量,哪怕放在2024年,也属于影视剧吐槽视频里顶部的那种。
李潇完全没注意到孔景明已经来了,只顾着对着摄像头哔哔。
“为什么唐僧会是个女人呢?为什么沙僧是个河童呢?为什么他这一抹雪亮的小光头真的好萌啊?”
“看到孙悟空这种形象,我TM直接感觉我的大姨夫从菊花之中喷涌而出!”
“车迟国那三个国师更是2B中的战斗机......难道你不觉得卖萌很可耻吗?”
李潇对这条视频的印象非常深刻,当年他不知道反复看过多少遍,毕竟这算是他的互联网启蒙好活儿之一。
当年老湿戴着面具,摇头晃脑念叨的那些台词他基本都能背下来了,如今稍作修改,就一遍录完。
修改并不多,主要是喷完《西游记后传》后,他解释了几句。
毕竟他了解的内幕更多,知道那些鬼畜镜头是迫于片长的无奈之举,没必要过分苛责。
“啪啪啪。”
一副杀马特造型的孔景明怔怔看了他半天,抬手鼓了几下掌:“哥,我之前咋没发现,你这口条这么顺溜呢?”
“你没发现的事儿多了。”李潇扯下面具,一副不值一提的表情,“还有,注意你的措辞,猪的才叫口条,我的这个叫口齿。”
“哥,你刚刚说那么一大段,跟评书似的,这是干啥呢?”孔景明一脸的好奇。
李潇笑道:“当网红啊!这视频一发出去,你哥我可就红了!”
“发出去就能当网红了?”孔景明一下激动了起来,“视频里是不是要有我?哥你真讲义气!这玩意酷毙了!”
他刚才听着表哥配音,嘴里新词一套一套的,一下就把他的好奇心勾起来了。
都不用提视频的事,就表哥说的这段话,放广播里也有意思啊!
这视频要是把自己拍进去,孔景明想想都觉得自己能美三天。
李潇却摇了摇头,道:“这视频不用你出镜。”
“啊~”孔景明发出了遗憾的声音。
李潇道:“你有更重要的任务,我先问清楚,你想不想红?”
“红?”孔景明坐在屋子拐角,思考片刻,“红了能找到女朋友吗?”
“啊?”李潇被他一句问懵了,“不红也不耽误找女朋友啊?!”
孔景明有点扭捏,道:“我妈说,上了大学就得考虑谈朋友了,但是现在都没女生愿意跟我玩。”
李潇刚准备脱口而出一句:肖楚南疑似有点星牙医了。
转念一想,自己这个表弟好像确实一直不怎么和女生处得来。
这小子学习挺好,但不大爱出门、轻微社恐,还是个潮人,啥新鲜事都乐意研究研究。
结果就是他能天天在家里蹲着学习的同时高强度冲浪,整出这么一套非主流扮相。
先天二次元圣体了属于是。
这直接导致了没什么人乐意跟他玩。
好孩子一看他那模样,就把他归类为了街溜子;
真混子一看他那成绩,也自动把他归类成了书呆子。
这么多年下来,孔景明的朋友屈指可数,就连从小跟李潇一起长大的何晴雪,跟他都不太熟。
李潇思考片刻,对他道:“只要你红了,全国人都能认识你,到时候你还怕找不到女朋友?”
孔景明想了想,觉得表哥说得对,于是点了点头道:“那我愿意红。”
俩人正聊着,家里门铃一响,何晴雪也到了。
李潇跟她打了个招呼,便接着给孔景明规划起了网红路径。
“你看没看过蹦迪?就天花板上挂个灯球,一群人哐哐摇头那个?”
孔景明点了点头,道:“我看到过视频。”
“哎!”李潇一拍手,“我就准备让你干这个!”
“我?我没蹦过迪啊?”
李潇笑道:“没蹦过不要紧,哥包教包会。”
孔景明仍有点犹豫:“蹦迪......这就能红吗?”
李潇笑道:“全国每天有多少人蹦迪?少说几百万吧?你想想,这些人在迪厅里,是干嘛去的?你不会真的相信有那么多人喜欢跳舞吧?”
孔景明摇了摇头。
“为了社交,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李潇拍手,“你要是能蹦出风格、蹦出水平,让这些蹦迪都学你,那他们得把你当祖师爷供着,还怕没女朋友?”
孔景明觉得表哥说得有理,又问:“那,那我咋蹦呢?”
李潇道:“好好看好好学,练会了我就给你录。”
说罢,他找到一首四四拍的音乐,抬手就来。
左肘向上、右肘向下,大胯左右扭动,y=tan形态,这就是一段四肢不协调版青海摇。
“噫——”何晴雪看了几秒钟,便露出了一副嫌弃的表情,“这也太土了吧?你自己咋不跳?”
倒是孔景明看的双眼放光:“哎!我就要这个,这个酷!”
“你还真想跳啊?”何晴雪的眼睛,buling一下瞪圆了。
孔景明道:“雪儿姐,我哥说跳这个能红!红了就......”他话说了一半,又有点羞怯的把后半截话憋了回去。
何晴雪一脸嫌弃:“能绿我也不跳,太土了,我看着都难受。”
李潇一看正主都没反对意见,便笑道:“雪儿你就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景明,这两天就抓紧把这个练熟了,完事给你录视频。”
何晴雪皱了皱眉,道:“你不会也想让我跳这种舞吧?我可不干!要跳你自己跳。”
李潇笑道:“我是不会跳舞的,你也别担心,我不让你跳这个。咱俩虽说男女有别,但一贯亲兄热弟,我哪能让你跳这个?放心,你自有发光发热的赛道。”
干网红这行,讲究的就是个走到台前,身价减半。
李潇想的是,自己得成为那个批量制造网红的人。
既然要捧人,那就得多开发几条赛道出来,网红推手这行当嘛,玩的就是个多圈层发展,还就那个先红带动后红。
把他俩叫来,为的就是因材施教,打造出自己的两款拳头产品。
孔景明的优势在于底线足够低,只要是个新鲜玩意都愿意试试。
但何晴雪形象这么攒劲,让她当个祖师奶,那是暴殄天物!
李潇对她的规划,是从网红歌手起步。
其实这几年,这条赛道已经比较拥挤了,互联网早就成了一首歌爆红的最佳渠道。
比如荣升东三省省歌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艾薇儿血洗QQ空间的《老天不公》;
那都是从网上开始火起来的。
李潇早已胸有成竹,笑道:“你想上春晚吗?”
“啊?”
“我哼个调,你看你能不能把谱扒下来,实在不行,咱就找专业的。”
何晴雪坐在他的床边,两条白生生的小腿晃呀晃的:“你少看不起人,听歌扒谱谁不会啊?”
李潇笑了笑,便低声唱了起来:“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
他给何晴雪准备的,正是对90后特攻武器、AKA普世班歌:《BJ东路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