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海贼召唤:系统它不对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补丁号Plus与启航

接下来的几天,风语岛简陋的码头棚屋成了诺兹和艾拉的临时工坊。两人围绕着“补丁号”的升级改造方案,展开了一场场堪称“逻辑与实践”的交锋。

艾拉拿出了一叠厚厚的计算稿纸(不知道她从哪里弄来的),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她基于对“补丁号”现有结构的测量数据,精确计算出了船体各部分的应力分布、稳性参数以及在不同风力、浪高条件下的风险概率。

“根据计算,”艾拉推了推眼镜,指着稿纸上一个复杂的曲线图,“如果我们按照你之前的方案,只是简单加固,那么在遭遇蒲氏风级7级以上的侧风时,倾覆概率依然高达48.2%。我们需要重新设计侧舷的受力结构,并且…”

“停。”诺兹打断了她,“艾拉,我理解你的意思。理论上最优的方案肯定是彻底重造,或者至少是大规模更换结构件。但你看我们现在有什么?”他指了指棚屋里那些可怜的废弃材料,“我们只有这些边角料,以及我有限的贝利。你的‘最优方案’需要的高强度合金龙骨和特种复合材料帆布,我们去哪里弄?”

艾拉看着那些材料,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计算稿,陷入了沉默。她那过于依赖理论和数据的思维模式,显然在面对资源极度匮乏的现实时,遇到了障碍。

“所以,”诺兹继续说道,“我们需要的是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程度提升安全性的‘可行方案’。你负责计算和设计理论上最有效的加固点和改造方式,我负责用手头这些‘垃圾’,尽可能地实现你的设计。我们得找到一个平衡点。”

艾拉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理解。重新建立约束条件,进行有限元优化分析。给我十分钟。”说完,她便拿起笔,在稿纸上飞快地演算起来,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诺兹看着她那副专注的样子,内心再次吐槽:“这家伙…简直是人形计算机。不过,有她在,至少不会在理论层面走弯路了。”

就这样,两人开始了奇特的合作。艾拉负责“纸上谈兵”,用精准的数据和理论分析,找出“补丁号”最脆弱的环节,并设计出在现有材料限制下,效果最大化的加固方案(比如在哪里增加支撑梁、如何调整配重、如何修改帆索结构等)。诺兹则负责将这些“理论”转化为“现实”,利用他那双日益熟练的工匠之手和系统偶尔奖励的辅助工具(比如能短暂提升金属硬度的“淬火之触”临时召唤物),将那些废弃的木板、金属片甚至是奇怪的合金零件,敲敲打打、拼接组合,尽可能地实现艾拉的设计意图。

这个过程充满了争执和妥协。艾拉常常因为诺兹的“粗糙”工艺和对误差的“容忍”而皱眉(“这里的角度偏差了0.5度!会影响整体受力平衡!”),诺兹则会因为艾拉某些过于理想化的设计(“用三根麻绳编织成符合特定拉伸曲线的索套?艾拉,我们没有那种精度的编织机!”)而头痛不已。

但最终,在不断的磨合与互相迁就(或者说,互相吐槽)下,“补丁号”的外观变得更加…奇特了。船身上打满了各种材质和形状的补丁,侧舷加装了艾拉设计的、用废弃金属片和木条拼凑成的简陋副翼,桅杆和帆索也用各种奇怪的方式进行了加固和调整。整艘船看起来就像一个缝合怪,充满了后启示录风格的“美感”。

“……姑且称之为‘补丁号Plus’吧。”诺兹看着改造后的成果,一脸生无可恋。

艾拉则推了推眼镜,拿着她的测量工具绕着船走了一圈,最后给出了她的评估:“结构强度提升约27%,稳定性提升约19%,理论抗风等级提升至蒲氏8级。在遭遇极端海况时,解体概率…依然存在,但降低至35%以下。基本达到最低安全航行标准。”

“也就是说,还是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概率会沉?”诺兹挑眉。

“数据不会说谎。”艾拉平静地回答。

“行吧,总比之前强。”诺兹认命了。

除了修船,诺兹也没忘记打探情报和补充物资。他用之前攒下的工钱,在岛上的补给点购买了足够支撑一段时间的食物(依旧是黑面包和风干鱼为主,外加一些耐储存的蔬菜干)和淡水。他还特意留意了一下关于食材处理和海上捕捞的信息,但风语岛的居民似乎对“吃”这件事没什么研究,他们的食谱单调得可怜。

艾拉则利用这段时间,修复了她随身携带的一套老旧但核心部件完好的气象观测仪器(诺兹提供了技术支持和那套微型螺丝刀组),并开始对风语岛周围的海域进行持续观测和记录,绘制着她自己的海图。

期间,诺兹也完成了几个系统任务。一次是【精准切割】,要求用手锯将一块不规则的金属板精确切割成图纸要求的形状,误差不超过1毫米。奖励是永久召唤物【概念投影:工匠之手】(力量继承转化:小幅提升双手稳定性和精细操作能力)。另一次是【风的语言】,要求在艾拉进行气象观测时,准确说出至少五种不同风级对应的体感描述和潜在影响。奖励是临时召唤物【顺风符】x1(一次性,使用后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利风向)。

【工匠之手】的转化效果让诺兹在后续的修船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而【顺风符】则被他小心地收了起来,准备用在关键时刻。

终于,在风语岛停留了近十天后,一切准备就绪。“补丁号Plus”虽然依旧丑陋,但至少达到了艾拉口中的“最低安全标准”。食物和淡水也补充完毕。

是时候离开了。

他和艾拉一起登上了“补丁号Plus”。艾拉熟练地检查着航海仪器和风帆索具,诺兹则负责解开缆绳,升起那面拼接而成的主帆。

“航向?”诺兹看向艾拉。

艾拉扶了扶眼镜,指着海图上标注的一个方向:“根据最新的气象数据和海流分析,向这个方向航行三天,预计可以抵达‘巨石群岛’海域。那里是南海几条主要商路的交汇点,岛屿众多,或许能找到更可靠的船只信息和…食材来源。”

“巨石群岛…”诺兹默念着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不像是个安分的地方。但他现在需要的就是信息和资源。“好,就去那里。”

“补丁号Plus”缓缓驶离了风语岛的港湾。诺兹回头望了一眼那座高耸的气象塔楼和安静得有些过分的岛屿,心中没有留恋,只有一种踏上新征程的平静。

他的身边,第一次有了一个同伴。一个说话像数据报告、对逻辑和精准有着偏执追求的航海士。这趟旅程,注定不会无聊了。

至于那个亟待解决的食物问题,以及可能在“巨石群岛”遇到的厨师…诺兹甩了甩头,将这些想法暂时抛开。

“先活过这三天再说。”他握紧了舵柄,目光投向前方波光粼粼、却又暗藏汹涌的海面。

风,开始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