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穿越刘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偏见就像一座大山

正要进入帅帐的曹操听到他们的对话顿了顿脚步,疑惑道:“对了,你们的军卒为何没有甲胄?莫非不是官军?”

“睁大你的眼睛看看,我们乃是乡勇义军,杀敌不比官军少。”张飞梗着脖子道,“再说,我们很快便会甲胄齐全。”

“原来是乡勇,呵呵……”曹操冷笑一声,掀起帐帘跨步入内。

“嘿……休要小瞧乡勇,可敢与俺这乡勇比个高低?”张飞瞪着眼珠子大声道。

“走吧,先回营地。”刘备拍了拍张飞的肩膀道,“别看这小黑胖子现在神气,早晚有他苦吃。”

虽然没能薅来铁甲,能用皮甲把手下兄弟武装齐全也是件值得高兴之事。

此时的官军已经普遍配备了铁制札甲,而此类军甲是不允许民间私藏的,因而皇甫嵩说不便给他们官制札甲。

“不是自己的交情,当然不会全力相助。”刘备心中暗自感叹,“还是卢植老师好,初次见面就给了一百具札甲。”

这种事就要看从哪个角度去论了,卢植的观点也有道理:你们不是私人部曲,而是帮助朝廷打击贼寇的义军,配备一些军械也是理所应当。

所以刘备去投卢植的当天,卢老师就拨给他一百具札甲、二百具皮甲。

但在皇甫嵩这里,刘备只能见好就收,毕竟没有什么交情,自己是什么定位,他还是清楚的。

黄巾贼大多数没有甲胄,个别人员才会有少量皮甲,因而官军手中的皮甲都是从黄巾贼处缴获而来。

“这个原主刘备也太过老实怂包,一路杀敌立功,竟然从来没有主动要过军需辎重。”刘备暗自嘲讽这具身体的原主人,“这般人活该被打得到处逃窜,不过最后他竟能做到皇帝,也真是个奇迹。”

此时乡勇已经打扫完战场,在主营旁边扎了一座小型偏营,造饭的炊烟袅袅升起。

难得的平和时光。

刘、关、张三人刚刚回到营地,就有十多辆大车拉着皮甲送入营中。

“约莫三百多具皮甲,有好有坏,懒得分拣,你们自行将就着用吧。”卸下皮甲后,军需官扔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带着空车离去。

这些甲胄对官军或许是可有可无的破烂玩意儿,但对乡勇而言却是保命的宝贝。

营地里顿时沸腾起来,乡勇们纷纷聚拢过来,一个个面露喜色。

“刘将军当真厉害,一下子搞来这么多甲胄。”

“有了这些护具,我们就多了活下去的机会。”

“刘将军果真把我等视作兄弟啊。”

……

乡勇们喜笑颜开,都在盛赞刘备之仁德。

“不要乱,人人都有份。”刘备大声道,“尚缺甲胄者,皆到此处集合,依军功大小确定挑选皮甲的先后顺序,军功最高者先选,宪和(简雍字),拿军功簿来。”

简雍递过一卷边缘残留火燎痕迹的竹简,刘备打开大声念了起来:“张飞,斩首三十级,对了,翼德已经有了铠甲,关羽,斩首二十八级,嗯,云长也有了……”

刘备抬起头微微一笑,众乡勇也跟着笑起来。

此刻西门庆能够感觉到,这刘备虽然统兵练兵水平不怎么样,但是对于下层士卒却很是随和,甚至会经常开一些玩笑。

真是猫行蛇窜,各有盘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方法。

“傅士仁,斩首五人,在尚无甲胄的弟兄中军功最高,可率先挑选皮甲。”

刘备翻到还没有甲胄的乡勇名单念道,突然面露惊讶之色,“你叫傅士仁?”

这时,一个十七岁左右的削瘦年轻人挤出人群,大声道:“回禀将军,小人正是傅士仁,幽州广阳郡人,将军募兵时小人正在涿郡乞讨流浪,为求一饱,便加入乡勇义军。”

刘备心里咯噔一下,侧头看了看旁边的关羽。

关羽双眼微眯,不知在想什么,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

可刘备知道,这傅士仁是关羽大意失荆州中的重要人物,若不是他窜掇糜芳一起投吴,荆州也未必就能那么轻易失去。

只是没想到傅士仁竟然是从涿郡起兵时就跟着刘备的元老级人物,怪不得日后会被委以重任。

“看来以后得多留意此子,若有异常,便先行除之。”刘备下定决心,却不露神色。

“不错,年纪虽轻,然而杀敌本领不凡,挑一件合身的皮甲吧。”刘备鼓励道,“有皮甲护体,下次战场上多杀几个贼人,再立战功。”

“定然不负将军栽培。”傅士仁开心地笑着,挑了一件与自己身高相配的皮甲。

刘备继续根据军功顺序往下念名单,被念到名字的全都上前兴高采烈地挑选合适的皮甲。

勉强挑出二百具尚可使用的皮甲,余者皆破烂不堪,无法再用,刘备便让他们废物利用,制作一些皮带、马鞭之类的物品。

至此这支涿郡乡勇总算是武装齐全。

这边偏营里按军功分发皮甲,临近的一座大营里,十多个休息的士卒靠着营栅往这边观瞧,口无遮拦地大声嘲讽。

“乡野村夫,果真是没见过世面,几件破旧皮甲,便让他们欢喜成这般模样。”

“是啊,此等破甲,不过是黄巾贼所用之物,这些乡巴佬还得凭军功才能挑选。”

“我等标配的札甲,他们这辈子都难以企及吧。”

“听闻他们也是来颖川助战的,就这副装扮,还来助战?莫不是来逃难的吧,哈哈哈哈……”

“对对对,说不定还得求咱们庇护他们,哈哈哈哈……”

士卒们全都哄笑起来。

这是曹操统帅的大营,此次他来颖川带来马步军五千,而且是直接从雒阳带来的精锐,这可是负责护卫京都的兵马,其精良程度甚至还要超过皇甫嵩和朱儁的部属。

他们看到衣衫破败的乡勇欢天喜地领取皮甲,感觉就像看到一场笑话。虽然在同一个战场打仗,但是,他们不是同一个阶层的人。

官军们嘲讽的声音很大,传到偏营之中,引得不少乡勇怒目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