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忠义无双,关云长
萧烬与关羽本欲寻一处清幽之地畅谈。
途经城内告示处时,只见告榜周遭围了好些人,正聚精会神地观看着。
他二人也所好奇,凑近一瞧,竟是汉灵帝下达的可自行募兵的诏令,其上文字刚劲有力:
“幽州太守刘虞布告郡县四方百姓,今黄巾贼子欺君罔上,犯我幽州地界,占领部分县郡,残害生灵,荼毒百姓。”
“为防州府郡守备疏漏,奉天子明诏,招募四周精壮之士,从军守士,保境安民。”
原来是预料之中的诏令下达了。
萧烬逐字念完,目光转向关羽,眼中带着几分期许,笑道:
“云长,前方有一家酒肆,咱们不如去那里,找个安静的角落,好好畅谈一番如何?”话罢,他伸手示意。
关羽也已看完告示,对那告示中的内容,脸色略有些许动容。
他一手轻捋长髯,未言语,但颔首点头表示可行。
二人踏入萧烬所指的酒肆,店内热闹非凡,酒香四溢扑鼻而来。
萧烬见状,朝着柜台一旁的小二招了招手,声音沉稳道:
“小二,给我二人寻一间僻静的厢房,再上些上好的美食与美酒。”
说着,便从怀中掏出刚刚得来的钱两,取出少许,稳稳地放在柜台上。
“好嘞,客官!上二楼右转便是。”那小二看了一番二人打扮,再看到钱两后也还是手脚麻利得办事。
随后这小二便领着二人登上二楼,走进厢房便离去准备上酒菜。
屋内静谧,唯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喧嚣声,更显露几分宁静。
萧烬与关羽席地对立而坐,萧烬嘴角带着一丝打趣,看向关羽,率先说道:
“云长,你就不怕我把你拉去报官,领那丰厚的赏钱?”
关羽自始至终神色镇定自若,从容地抬起一尊酒,眼神坚定明亮,郎声道:
“关某见壮士今日之举,皆是侠义所为,又怎会行那小人之事。只是不知,你是如何得知我的过往之事?”话罢,看向他的眼中有一丝疑惑。
萧烬心中早有应对之策,总不能直言自己看过未来,还知道你如何身死的。
他端起酒杯,回敬关羽一杯,点头说道:
“云长,我曾路过那解良,见过告示上通缉一人,模样与你极为相似。”
又似在述说着一则故事继续道:
“那人杀了那欺压乡邻的豪强,如此义举,我心中早已仰慕已久。若我遇到此事,也定会像那人一样,挺身而出,为民除害。起初,我还不敢确定是你,离近一见,果然是云长。”
话罢,萧烬脸色一喜,看向关羽。
关羽神情顿时缓和下来,只觉萧烬的话语如春风拂面,实在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心中暗叹道:此人今日之侠义之举,与我有何不同呐!
他顿时有了想结交这位志同道合的人,便抬手问道:
“壮士今日之事,令我钦佩不已。我名关羽,字云长,兄台如何称呼?”
萧烬见状,心中一喜,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回道:“云长客气了,我名萧烬,字子鸿。”
随后萧烬微微一笑,放下酒碗,继续说道:
“云长,今日在场之人,能挪开那磨盘之人,除我之外,必然就是你了。与你略微较量一番,便知你气力异常勇猛,绝非等闲之辈呐!”
关羽拱手示好,面色有所思虑,情绪略显低落,轻声道:
“子鸿说笑了,我虽能挪开磨盘,但未必有你做得那般出色。我逃亡至今已有五年时日,回想曾经的经历,空有一身武艺,却报国无门,实在是令人感慨。”
时机到了!
萧烬脸上精神为之一振,他等的就是此时,连忙说道:
“云长,我萧某也一心想要报效汉室,如今黄巾贼猖獗,百姓生灵涂炭,云长可有何打算?至于你那通缉通告,如今黄巾叛乱,朝廷早已无暇顾及,各州郡慌乱纷纷。”
关羽也知如今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再加上自己近年来郁郁不得志,他想到刚刚看到的征兵告示,心中便有了一主意。
抬头看着萧烬,丹凤眼十分坚定,诚声道:
“关某见子鸿也有一身力气,今日那募兵告示你也看到了,不如我二人一同从军,哪怕马革裹尸,也不枉我等七尺儿郎白来世上一场。”
话罢,关羽眼中一丝期许看向萧烬。
“好!好!好!”萧烬大声喝彩,眼中闪烁着壮志道:“大丈夫就当如此!”
然而,萧烬此时却又轻叹一声:
“唉!”
关羽此时对萧烬已好感大增,心潮澎湃,突然见萧烬长叹,心中不免疑惑,便问道:
“子鸿也有一身力气,为何在此长叹,难道并无报国之念?”
萧烬心中暗道:如今的朝廷黑暗腐朽,官府去了也难有作为,不久后便将分崩离析。
顿时他抬起大饮一口酒,缓缓向关羽解释道:
“云长,你杀那贼人,便被官府缉拿通告多年。我说句公道话,倘若这朝……还有救,又岂会如此无理?”
“庙堂诸公与宦官争权夺利,无人在意我等百姓死活,逼得百姓饿死无数。”
关羽点头回应,却不知该如何是好,毕竟他心中还是对大汉有着些期许。
萧烬见状,接着说道:“看似黄巾军谋反,实则都是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今天下大乱,乱世必出英雄,我等何必屈身受制于他人驱使!”
他心中暗道:从施恩令最大受益者那儿学来的,我可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
“今日诏令,天下响应,朝廷允许自行招募乡勇守备,参与围剿黄巾,只因朝廷力不能及,兵匮将乏,国库空虚。”
“然而如此一来,必将造成地方豪强割据之势,黄巾平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时,那时天下究竟会落入谁手,还尚未可知。”
萧烬话语落下,关羽面色动容,此人竟有这般见解,眼中震惊不已,顿时心中升起,此人真乃大才。
关羽立即拱手道:“子鸿竟有这般见解,关某佩服。听君一番话,胜读十年书。”
在他看来,萧烬这番话,前段看似有些谋逆,但后话却是实打实的长远见解。
萧烬敬酒一杯,顿了顿,继续说道:
“如今你我二人,若去那些诸侯太守帐下,若无名人引荐,只怕数年都不能领千兵,无人重用我等。如此下去,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关羽脸色微变,觉得萧烬所言极是。难道真要这般蹉跎一生?
萧烬看在眼里,随即大笑一声,开口道:
“何不我二人自行募兵征讨黄巾,我二人自己做主不更好,大丈夫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关羽轻抚长髯,听了萧烬这一番话,已被说服大半,但心中仍有一丝疑虑:
“可我二人并无任何威信,我观子鸿并非富家子弟,手中金银细软不多,该如何行事?”他虽被萧烬的分析所打动,但具体如何实施,仍是心中的一块石头。
萧烬脸上神秘一笑,轻声开口道:
“幽州境内部分县郡已被占领,我等先招募乡勇数百,打下一个黄巾小山头,便有了立身之本,而后再徐徐图谋,以待天时。至于金银粮草一事,我之前便已想好。”
关羽并非优柔寡断之人,见萧烬如此胸有成竹,将手中酒碗拍在桌上,起身道:
“那既如此,关某便陪萧兄走上一遭。关某一生忠义,今后愿听从萧兄驱使,绝无二心!”
“好!好!好!”萧烬心中大喜,面容上满是欣喜,他起身向关羽敬酒,眼中闪烁着坚定道:
“为图大事,我萧烬漂泊数十载,一直在寻求志同道合之人,平定这乱世。如今一遇云长,如遇真金呐!”
关羽感受到萧烬的真诚,一时间难以言喻。
二人郑重地互看一眼,随即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几杯酒水下肚,二人心中的激情难以言表,他们的酒品极好,相谈甚欢,更显得彼此志趣相投。
关羽眼中豪迈万丈,一手轻捋长髯,心中道:
逃难数年,许久未曾这般畅快淋漓地喝酒了,如今终于遇到懂他之人,且萧烬在某些方面颇有见解,让他这熟读春秋之人,心中都畅快无比,豁然开朗。
片刻后,二人酒足饭饱后…
萧烬心中也十分高兴,起身收拾一番行李,随即向关羽说道:
“云长,我二人欲成大事,手上还缺趁手武器,两匹壮马,待会去铁铺马市看上一番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