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
1942年5月(河北省邢台县七里河附近水惯行资料(一)—(八))
调查员 山本斌
本资料是1942年4月至5月在河北省邢台县做关于水的调查时,收集的相关簿册、碑文等资料,没有辑编号,作为资料分为八册誊写印刷出版。为方便使用者,特地请天海谦三郎在各个开头附上了注解。
(一)东汪闸、溥济闸部分
东汪村的河簿(道光八年)

(这个账簿是道光八年编写的,在首页叙述了古南沟开凿的沿革,然后将用水的顺序按镰户按日列记的一种名寄账。据此我们可以知道此沟是明初东汪村(邢台县)民为了利用狗头泉灌溉而开凿,后隆庆年间由于白铺、大贤等村民企图使用其余水,特别新凿了沟渠,双方之间起了纠纷。从关于新沟(称作北沟)位置的相关信息到被叫作古南沟以及将旧沟称作正水,新沟称作余水,其用水率是六四分成,从灌溉地多的人公选出老人、小甲等沟渠管理人,20天作为一个用水周期,按顺序轮流灌溉的规定。调整后用水权者的移动相当频繁地进行,再加上每次其名义的变更,其中除庙名、堂名以外,还有袁家老门、袁家合族等族产,记录的赵王氏、胡豆氏等寡妇名等内容也值得关注(与此相同的一例在后附的各个簿册中也可看到)。而且也有对于被称作公镰的老人、小甲等管理者提供的报偿性用水权的解答。
虽然不期望正确理解镰的意义,好像是从在沟渠开凿时出工的劳动力——使用的工具铁镰——而得出的称号,其单位有:张(一张也有记名)、分、厘、毛、丝、忽等十进法,拥有一张镰(用水)的人拥有50亩的耕地灌溉权(参考本卷第106辑水篇第11号246页[1]吴村,陈积善家人谈以及248页关湾河使水规则第1—2行)。本文中的句号和顿号以及行侧的圈点是注解者为了引起注意而附加的,上述内容以此为标准。
【资料】古南沟记
古南沟即狗头泉之下谅也、明处泉水甚盛、泛滥洋溢、自武家庄村北以及小汪村并东汪村东入七里河、本乡父老、因泉水势险镰开导源头、自西而东、中腰自南而北、末复自西而东、以灌一村之田、但水势甚大、非一沟所能盛、因于小汪村南、复开小沟、将水退归七里河、以杀其势、且亦以便春夏闭河疏瀹地、此时只名狗泉河、原无南沟之名、至隆庆年间、白铺大贤等村、见余水闲归七里河、因约共开河道、本乡不允、白铺大贤等村叩禀本县耿公讳鸣世驾亲勘验、见水闲退七里河、谕本乡父老、曰与其将水置之无用、不如公之邻乡、且二沟既开、东汪先古子灌溉之利、本乡父老不敢违抗、耿公遂命白铺大贤等村、将退水沟头建立石闸、而通沟北沟开焉、但狗泉河开自东汪、与二沟同其劳逸非理也、二沟使余水、与东汪正水停使、亦非理也、因命二沟、将狗泉河上流修闸挑河一切经费、二沟分代、狗泉河止从与北沟分水处疏瀹、盖狗泉河创劳于始、二沟代劳于终也、又命通沟八寸、仅使水十分之四、北沟八村亦仅使水十分之四、东汪一村独使水十分之六、盖也明正水余水之分也、又恐两沟年深日久、愈展愈广、不复四分之利、故于通沟河口安立石闸、较狗泉河闸狭二尺、北沟河底甚低、故于河口横堵牙石、雨旁上下俱用石铺压、使水从牙石上滴落、仅合四分之利、盖不特欲二沟四分之利、万年不坏、且以预绝后世争端也。
通沟北沟既开、狗泉河下流居其南、而古南沟遂名焉、此古南沟得名之由、与二沟分水之利也、至若古南沟执事之利、老人小甲轮流充膺、地多者为率、不得推诿、使水之期一昼一夜、共镰五张、二十日一轮、不得混乱、此古南沟执事使水之例也、嗟乎石闸牙石既立、众者不得暴寡、水期镰张既分、强者何至凌弱、此皆耿公之公明、本乡父老之余泽也、故著之簿首、使后世有所考据、云。
第一日
李建白镰一张、杨致节镰一张、王恺镰一张、杨三春,杨三典,杨三会,镰一张、杨文旅镰六分、杨文成镰四分

第二日
袁家庙镰五分、袁耀斗镰五分、袁新林镰五分、袁绍孔镰一张二分九厘一毛、袁照斗镰一张二分九厘一毛、袁起元镰九分一厘七毛

第三日
杨孟吉镰五分、胡宗先镰一张、杨庸镰一张三分、杨学文镰二张二分
第四日 泰
李起镰五分、李超林镰五分、杨明德镰二张、袁分镰二张

第五日
钦
袁文 镰一张、胡宗先镰一张五分、宁达镰七分五厘、杨际春镰七分五厘、杨仁
泰
普镰一张

第六日
胡宗瑗镰一张六分五厘、杨士恒镰八分、胡宗先镰一张二分五厘、李登镰一张三分

第七日
李建白镰一张五分、李建邦镰五分、李科镰一张、袁文恭镰一张、李建镰一张

第八日
杨玉煥镰五分、杨俊才镰一张、李科镰一张、杨玉明镰一张、赵林山镰五分、杨玉明镰一张

第九日
刘万清镰一张三分、李杜镰六分、杨西成镰六分、杨西棚镰五分、王蓉镰五分、惠得心镰五分、王恺镰一张

第十日
杨步云镰一张六分二厘五毛、杨振九镰三分六厘、杨麓三分六厘、杨懋镰三分六厘、杨见高五分四厘、杨见吉镰五分四厘、杨见广镰三分六厘、杨见知镰三分六厘、杨见可镰三分七厘、杨心镰一分二厘五毛

第十一日
袁家老门镰四张七分、胡凤羽镰三分

第十二日
杨学文镰五分、董彬镰五分、杨秉正镰五分、杨镰七分五厘 杨磨头镰七分五厘、杨名生/可才/方茂镰一张、张万库镰五分、张巽镰五分
第十三日
杨生贤镰九分、杨家庙镰五分、杨聚/金堂镰七分、杨三兴/俊镰六分、杨士忠镰三分、李金科/建白镰一张、李科镰五分、绳武堂镰五分
第十四日
杨玉明镰五分、杨见恭镰五分、胡验业镰五分、杨桢镰八分三厘、杨安镰二分一厘、杨顺/义山镰一张四分六厘、袁合族镰五分、李起镰五分
第十五日
袁绍孔镰一张、袁家庙镰五分、李起镰五分、胡宗先镰一张、胡宗瑗镰二张
第十六日
杨作明镰一张、杨文旅镰五分、杨存心五分、杨孟吉五分、杨兆吉镰五分、

第十七日
杨春荣镰一张、杨家庙镰七分、张万库镰五分、袁子继镰五分、胡宗瑗镰八分、袁绍孔镰五分、张万库镰一张
光绪四年春
第十八日
杨心正镰二张、杨玉明镰一张、杨家庙镰一张、杨玉焕镰一张
第十九日
杨步云镰五分、杨法福镰五分、杨元春镰一张五分、杨士恒镰一张、杨法仁镰一张五分

第二十日
杨家庙镰一张、胡宗先镰一张、杨隆春/隆实/隆林镰一张、李栎镰一张、杨的文镰五分、王容镰二分五厘、惠得心镰二分五厘
第二十一日
老人小甲公镰五张

【资料】东汪闸水薄
(这本账簿是光绪二十六年重修的东汪闸用水权者的地亩册。一开始提出了两项规约,明确了合计镰数、小甲等工程赋役免除的特别恩典以及闸、桥梁等修理责任,然后记载了邢台县知县的和同闸的用水方法有关的训令,将以下各村的用水权者和镰数按小甲列举。只有在任麻村的尾页附上(275页[2])对于景致向的头工以下任好名的捌工(开凿工程的赋役出力?[3])合计镰一张,这可以理解为符合知县令中的所谓的“有工小甲”的有工的人。后半是因为沟渠开凿而收购的用地面积、买价、报偿物件的明细。本册里也有大量宗祀堂、衍庆堂等堂、会、庙、社、号等自然人以外的镰户名。但是由于用水权者的移动而导致的名义变更极少。)
光绪庚子春重修
东汪河闸章程款项、开列于后
一 三村切镰三十六张、每春初桃河、所有小甲十二名、应出镰夫、因当初各家先人创造河闸、操心劳力、买人地基、用银八十八两二钱零三厘四毫、又包地主麦子十三石零一升、三村因伊等如此辨理、所以充膺小甲 、传流后人 、永不出夫 、将每村四名小甲之镰、散派公中
二 普及闸、永济閘、永利闸、三闸、当初创立、东汪闸槽县盖普济等闸之上、若东汪闸坏漏、我等即难使水、以故普济等闸与我三村有四讨项、无论何时、每逢东汪闸损坏漏水、普济等三闸允许急速补修、如迁延时日、许我三村送官宪治之、永利闸借用东汪闸河身百二十步、每年春初开工、仍系我等三村挑河出夫、至下游有桥三座、更有闸石桥一座、此四桥如或损坏、系任村四小甲所管修筑、因此一件注明
直隶顺德府邢台县为遵照东汪闸开自永乐年间、以得民便事、务照后开有工小甲镰夫、各依派定日期时刻、挨次轮流使水、毋得混乱抢夺偷使、如违、许本闸老人执各禀报、定行以法究治枷号、决不轻恕、须至薄者
计开
东汪闸老人 李振声
河会村小甲四名 窦堪 李凤珍
(271页[4]珍字写成琴子)
李振鹭 李陈义
(272页[5]开始补入)
大贤村小甲四名 高合 高遇周
高逢林 韩秉彝 斌—赤
任麻村小甲四名 任清才 任兆庆
任好才 任兆瑞
双楼村小甲一名 赵斌
唐家庄小甲一名 唐秉性
共管镰一百张零六分二厘五毫
河会村共镰三十二张五分
小甲窦堪 管镰八张三分
硃批、以上逐名过割、如违抗不服者、原产带来
窦让 一分五厘
窦定宇 七分四厘
韩春泰 一分八厘五毫
南九官 一分八厘五毫
张玉泰 一分七厘五毫
窦河成 一分七厘五毫
南凤翔 三分
窦祖 一张一分
景庆文 二分
窦兰 二分五厘
窦名 一分五厘
李怡 一分五厘
李性 一分五厘
李情 五分
景周功 四分
景保坤 二分
窦铎 四分五厘
宝锡禄 三分
张三省 二分
宗祀堂 二分三厘
宝培兰 一分四厘
窦恺 六厘
李仲 一分
李疼妮 一分
晏如堂 一分七厘
李尚 七厘
宝达 二分
谭长玉 一分
杨有信 一分
景公田 一分七厘
师有 三分
楊大勋 一分五厘
窦宪天 一分五厘
张玉德 一分
窦庙成 一分
共鐮八张三分
小甲李凤琴 管鐮八张三分二厘五毫
李廷谔 一分五厘
李凤琴 二分二厘七毫
景奉煕 四分
景盛文 二分五厘
景冬令 二分五厘
景西荣 一分五厘
景万令 二分五厘
景建中 五分
景会明 七分五厘
景兆凤 一分五厘
景德星 二分五厘
南凤翔 三分五厘
楊梦魁 二分零五毫
张玉泰 四分三厘五毫
杨梦熊 六厘五毫
张共功 五分
张玉山 一分
张兰 二分
张祖 四分五厘
窦景伊 一分七厘五毫
窦景周 一分七厘五毫
景清仁 二分
玉景祥 二分
李舒帛 二分
张聚奎 七厘
窦铎 七分
南九徐 二分
张四門 一分五厘
窦会意 一分
程有德 一分六厘
景鸿儒 二分二厘三毛
衍庆堂 一分四厘
共鐮八张三分二厘五毫
小甲李振鹭 管鐮八张一分八厘
李振声 一分八厘六毛
李台起 二分五厘
李三元 一分
李在珠 七分一厘
张云才 九厘
李义宗 七厘八毫
李挥 三分七厘
李以南 一分七厘二毫
李庚 一分
窦打控 二分
惠济桥 四分一厘八毫
李 三分
受福会 二分一厘七毫
宝世昌 四分五厘
李凤我 一分二厘
李凤鸣 一分二厘
高处芳 二分五厘
李贵山 一分四厘七毛
李怡 二分
衍庆堂 九分九厘
李乘法 四分五厘
李起 二分五厘
王景祥 一分一厘二毫
高以信 一分
高兆琴 五厘
张聚奎 七厘五毫
张连奎 七厘五毫
杨树德 二分五厘
李恂 四分
三官庙 二分
李先德 二分
杨可意 三分
景好人 二分五厘
共镰八张一分八厘
小甲李陈义 管镰七张六分九厘五毫
李晢 二分八厘四毫
李哲 二分
东李祖 九分一厘
南贡玉 一分一厘
南贡〇 一分七厘五毫
关帝社 一分一厘
张其颖 二分五厘
李怡 八厘
窦树滋 一分八厘五毫
义学社 二分二厘一毫
宝恺 一分六厘
杨梦魁 二分七厘
张任成 二分六厘
李中和 五分八厘六毫
师学我 二分
笃亲堂 三分五厘五毫
景业修 三分
景三 八厘
师有 一分三厘
三官庙 一分
窦洪爱 二分二厘
李生 七厘五毫
窦行 一分五厘
受福会 二分
宝洪德 二分五厘
火神会 七厘五毫
景庆文 六厘五毫
景林芳 九厘
景绍周 九厘
景化致 二分
景元英 一分三厘六毫
景偏妮 一分三厘六毫
景明文 六厘五毫
景思文 七厘五毫
景宅善 七厘五毫
景书文 一分
窦媪 一分二厘
窦坦 一分八厘五毫
窦树嘉 一分五厘
共镰七张六分九厘五毫
大贤村共镰三二张零七厘五毫
小甲高 合 管镰七张四分四厘
高四门 二分
张可成 六厘
石白修 二分
牛王社 三分八厘
石白起 三分
高秀 三分
管富文 九分八厘
张玉泰 一分五厘
张连奎 一分五厘
张聚奎 一分五厘
张亮 一分
张仁贵 一分
杨梦熊 二分九厘三毫
景有活 三分九厘三毫
梁复成 一分八厘
景会同 一分五厘
景建中 三分
张连奎 二分
张聚奎 一分
管富文 三分五厘
张魁才 二分
张世奎 二分五厘
张世奎 六厘
高文岳 一分五厘
张家庙 一分五厘
张占魁 一分
三运堂 二分三厘
左玉琳 一分四厘六毫
左庚辛 一分四厘六毫
左鸿宝 一分零八毫
高经 二厘二毫
高金生 二厘二毫
高金鉴 二厘八毫
高金义 二厘八毫
高进良 一分
高宪先 五分六厘
进远堂 四厘
关帝庙 一分
共镰七张四分四厘
小甲高遇周 管镰七张三分六厘
张连奎 三分二厘五毫
左玉琳 二分五厘
张世荣 二分
张世显 五厘
左保元 二分五厘
张润 七厘五毫
高福 三分七厘五毫
高兆琴 一分
高建中 四分二厘五毫
景大沈 二分
石自起 三分
石自修 一分六厘
高辉先 一分四厘五毫
高林 三厘
高兆琴 五厘
张文玉 二分
高庭芳 四厘一毫
高兆礼 八厘四毫
高振先 二厘五毫
高全白 一分五厘
高全生 七厘五毫
高金义 七厘五毫
韩百九 二分 厘五毫
牛王社 三分五厘
韩 文 二分五厘
张聚奎 二分零三毫
张连奎 二分零二毫
张玉德 二分
管富文 二分二厘
杨梦魁 一分五厘
昌盛号 一分
张运兴 七厘五毫
张庆 七厘五毫
张聚奎 一分五厘
张玉泰 一分五厘
张泰 一分五厘
景义忠 一分
景长龄 一分
景长度 一分
景叙春 一分
景玉丕 二分
高运道 八分五厘
张润 一分五厘
共镰七张三分六厘
小甲高逢林 管七张二分八厘九毫
高逢林 二分五厘
高逢名 二分五厘
高与先 三分五厘五毫
高来先 三分七厘五毫
昌盛号 五厘
杨成祀 二分
张美普 一分
石白修 一分五厘
高逢德 三分五厘
张世荣 五厘
牛王社 一分五厘
高眠 三分
张太 二分
南庭槐 一分四厘
南宝仁 一分四厘
高春芳 二分五厘
张运兴 一分五厘
张成义 七厘
高金成 四分八厘
四盛堂 九厘二毫
张玉泰 九厘二毫
张秉魁 九厘一毫
高荣 五厘
任家庙 一分
任士豪 二分
左保元 二分九厘二毫
左玉琳 一分一厘
王玉堂 二分四厘
左宗顺 二分九厘二毫
左宗于 七厘
左宗敏 七厘
石白修 一分
管富文 三分
张福 三分
张谓清 {后出} 一分五厘
张文玉 一分
张文志 五厘
张润 二分
张任成 一分
李愉 二分二厘
共镰七张二分八厘九毫
小甲韩秉彝 管镰七张四分五厘八毫
韩百凤 三分三厘
张谓清 二分
韩文 二分
景遂来 一分
景长庆 一分六厘五毫
景雄妮 二分六厘五毫
民国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退到韩百云名下一分六厘
景盛文 一分八厘
南集祥 一分八厘
南振祖 一分八厘
南景思 一分七厘
高凤举 二分
刘相公 六分七厘
武申 四分
韩据德 一分
管富文 七厘五毫
管春 一分零一毫
高祥 六厘三毫
高康 六厘三毫
景公由 二分二厘
景恪槐 二分五厘
张奇珍 一分七厘
张家庙 五厘
张家庙 二分
张其才 二厘
李庚 五厘
武起行 七厘
武开运 二厘九毫
武凤翔 二厘八毫
武德顺 二厘八毫
韩共宗 一分
韩秉正 七厘
韩 纯 七厘
韩秉科 七厘
杨致美 一分三厘
张士魁 二分三厘
共镰七张四分五厘八毫
任麻村共镰二十一张五分
小甲任清才 管镰五张三分七厘五毫
任清才 四分七厘五毫
祀先堂 三分
谭长信 二分七厘五毫
谭庆贤 一分一厘九毫
谭长明 一分一厘八毫
谭祥云 一分一厘九毫
谭官妮 一分一厘九毫
师学礼 二分
杨成祀 八厘
谭长玉 二分二厘
景世襄 二分
李化鹂 一分五厘
景由仁 二分五厘
景元善 一分
段桂林 二分
段刚旦 二分
任希祖 一分
景宝年 一分
任得福 五厘
南九德 二分
张二朋 六厘
景震海 一分六厘
景绍闻 二分
景二喜 六厘
景三喜 六厘
景文礼 一分
杨福祥 一分
景绍孔 二厘五毫
景绍廉 二厘五毫
任家庙 一分五厘
南九霄 二分
任金法 六厘
郝孔学 三分
任宗堂 五厘
杨示清 一分二厘五毫
杨襄 一分二厘五毫
共镰五张三分七厘五毫
斌—朱
小甲任兆庆 管镰五张三分七厘五毫
南九德 一分
「任心良 七厘」 ——朱
名
任得敬 一分六厘
亮
任学启 一分三厘
景绍孔 二分
景绍基 六厘
韩致奉 二分三厘三毫
韩当住 三厘八毫
韩尊林 二分五厘九毫
韩官堂 三厘五亳
韩春太 三厘五毫
韩尊义 一分五厘六毫
韩尊魁 一分一厘六毫
韩尊仁 二厘九毫
韩尊礼 二厘九毫
韩尊信 二厘九毫
韩桃妮 二厘九毫
韩等堂 五厘二毫
谭祥云 一分
景世芳 一分五厘
任得礼 一分五厘
南宝仁 二分
南领太 一分
景应田 五分六厘
景公田 五分五厘——朱
果偏妮 二分
王福堂 二分零五毫
景郁文 二分五厘
景德宝 二分五厘
景三勋 二分五厘
「景琮光 二分七厘」 ——朱
景清泰 一分
景珍祥 一分
南九宵 七厘五毫
靳元庆 二分七厘五毫
景震云 一分五厘
景绍闻 七厘
共镰五张三分七厘五毫
小甲任好才共管镰五张三分七厘五毫
任好才 一分零六毫
任兆潭 三分
杨示手 三分三厘一毫
任得英 五分三厘
谭腊妮 三分
谭长信 八厘
景致向 三分一厘
景绍闻 一分一厘四毫
景林芳 一分八厘四毫
任文泉 一分五厘
任文上 一分五厘
任清秀 一分八厘
任士贵 一分
任学好 一分
景世昌 一分八厘五毫
慎祖堂 一分八厘五毫
景应田 三分
景重德 三分
任好名 一分五厘
任鸿摈 二分六厘一毫
景番岩 一分六厘九毫
任好光 一分七厘
任士美 三分
任好量 七厘
韩尊仁 五厘
韩尊我 五厘
陈凤鸣 一分二厘五毫
南贵成 一分二厘五毫
共镰五张三分七厘五毫
小甲任兆瑞管镰五张三分七厘五毫
任兆瑞 三分六厘五毫
景世襄 三分五厘
任家庙 一分五厘
景林森 二分四厘五毫
任兆潭 八厘五毫
任学兴 二分二厘
左得虎 二分五厘
南领泰 五厘
景考成 一分
任青山 一分七厘
任士兴 一分
任金忠 五厘
景文人 一分五厘
景巨川 一分五厘
景武仲 六厘七毫
景季冬 三厘三毫
南如意 一分七厘五毫
景兆麒 一分七厘五毫
景三元 二分五厘
景如锡 二分
景明 一分五厘
杨家祖 二分
孟芝 二分
杨振保 一分
杨示盛 一分
杨示清 一分
任清美 四厘
景宝年 一分五厘
景致向 头工
杨致富 二工
景致向 三工
任得昌 四工
任之惠 五工
任好名 六工
谭长信 七工
任好名 八工
以上八工共镰一张
共镰五张三分七厘五毫
双楼村共镰七张
小甲赵 斌
赵九鳌 一张
赵安仁 一张
赵一仁 一张
赵安康 一张


小甲唐秉性
唐士皋 一张
唐桂英 一张
唐正己 一张
陈启的 一张
唐士金 一张
张登云 一张
唐汪子 一张
唐三才 一张
唐开雨 一张
唐克让 一张
买地挑沟使银记
计开沟宽三丈八尺五寸
郑守良、郑守才地三段共地五分五厘五毫、价银一两五钱
包麦子四斗五升
杨汝圣地二分、价银五钱四分 空地
杨汝平地一分二毫、价银二钱七分二厘二毫 空地
杨之栋地二分价银五钱四分 空地
周氏 地一分二毫、价银二钱七分二厘二毫 空地
杨文焕地四分九厘五毫、价银一两三钱四分
包麦子二斗
白孝子地一亩七分二厘、价银四两六钱四分四厘
包麦子七斗三升
杨时尹地八分一厘二毫、价银二两一钱九分四厘
包麦子三斗
杨三孝地二段共地九分二厘一毫、价银二两四钱八分四厘
包麦子九斗二升
韩氏地二分七厘、价银七钱三分
包麦子三斗
杨克俊地二亩一分九厘二毫、价银五两九钱
包麦子一石六斗四升
杨三揖地一分五厘、价银四钱三分二厘
包麦子二斗五升
杨尔勋地二分六厘、价银七钱二分
包麦子二斗五升
杨于业地六分三厘、价银一两七钱一厘
包麦子三斗
杨汝松地二亩一分二厘三毫、价银五两七钱三分四毫 空地
袁可法地二段三亩三分二厘、价银九两八钱九分 空地
杨谈地三亩八分九厘九毫、价银十两五钱三分
包麦子二石三斗
杨克孝地一亩九分六厘、便银五两二钱五分二厘
包麦子一石二斗
杨手世地三分三厘、价银九钱
包麦子五升
杨文煌地三亩四分、价银九两一钱八分
包麦子三斗
郑守印地三分四厘五毫、价银九钱三分一厘
包麦子和树价大钱三百五十文
杨复许地五分四厘、价银一两四钱三分一厘
包麦子四斗
杨桐地二分、价银五钱四分
包麦子一斗六升
杨汝枝地一亩五分、价银四两五分 空地
李印地三分四厘、价银九钱一分八厘 空地
杨祖述地一分九厘、价银五钱三厘
包麦子一斗九升
杨时言地八分二厘、价银二两二钱一分四厘
包麦子六斗
丁尔禄地一亩三分、价银三两二钱四分
包麦子一石
高北英地一亩四分一厘、价银三两三钱八分五厘 空地
李氏地一亩、价银二两七钱 空地
张明选地七分五厘、价银八钱
包麦子七斗
杨三礼地九分八厘、价银二两六饯四分六厘
包麦子六斗二升
杨克俊地一分一厘、价银三钱 空地
杨明儒地一分一厘、价银三钱 空地
【资料】溥济闸过割大贤村地亩册

溥济闸过割大贤村地亩树株列于后
张玉铨
南北地一段长活(活是阔的简体字)十七步一小尺七寸
算地三分三厘九毛五系(丝的简体字)七忽
东西横活四步三小尺五寸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六分四厘二毛三系二忽
东西横活十步二小尺七寸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一分四厘二毛一系八忽
东西横活二步三小尺二寸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三分三厘零六系七忽
东西横活八步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一分九厘八毛四系
东西横活四步四小尺
以上地五段、共算地一亩六分五厘三毛一系四忽
张玉顺
南北地一段长活四十六步三小尺
算地六分四厘七系五忽
东西横活三步一小尺五寸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一分四厘五系三忽
东西横活三步二小尺
以上地三段、共算地七分八厘一毛二系八忽 树三株
刘邦山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三分九厘二毛六系七忽
东西横宽九步二小尺五寸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一分六厘九毛四系六呼(呼是忽的一般形)
东西横活四步五寸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三分五厘九毛六系
以上三段、共树二十七株
东西横活八步三小尺五寸
南北地一段长活一百八十七步
原买地五亩
东西横活未丈量
丘凌高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七步一小尺
算地三分八厘七毛
东西横活五步二小尺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七步一小尺
算地二分二厘二毛一系七忽
东西横活三步五寸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二分二厘五毛二系五忽
东西横活五步一小尺五寸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一分七厘
东西横活四步
以上地四段、共算地一亩四毛四系二忽 共树十株
高立德
南北地一段长活四十六步三小尺
东西横活六步一小尺
张进善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一亩二分三毛八系三忽
东西横宽六步一小尺 树十七株
张彦正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一分四厘四毛六钱七忽
东西横宽三步二小尺五寸 树二株
丘尚奇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三分二厘三毛
东西横宽七步三小尺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一分七厘
东西横活四步
以上共地二段、共算地四分九厘三毛 共树六株
丘尚志
南北地一段长活八步
算地三分六厘六毛六系七呼(忽)
东西横活十一步
管大顺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七步一小尺
算地三分八厘七毛
东西横活五步二小尺 树六株
左来朝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七步一小尺
算地七分五厘九毛六系七忽
东西横宽十步三小尺
管立己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三分三厘一毛五系
东西横活七步四小尺 树三株
管相寰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一分五厘七毛二系五忽
东西横活三步三小尺五寸 树四株
管立昌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一分五厘七毛二系五忽
程德庄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二分三厘七毛一系五忽
东西横活五步二小尺五寸 树一株
程德雄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二分三厘三毛七系五忽
东西横活五步二小尺五寸
张元善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二分三厘三毛八系
东西横活五步三小尺 树三株
刘邦汉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二分三毛八系
东西横活五步三小尺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二分八厘九毛三系三忽
东西横活七步
以上共地二段算地五分二厘三毛一系三忽 共树三株
张玉成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三分二厘三毛
东西横活七步三小尺 树五株
张明凤
张明选
张择善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三分二厘四毛
东西横活七步三小尺五寸 树四株
张玉成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六分七厘六毛二系
东西横活十六步一小尺八寸 树十八株
丘崇高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八分九厘二毛八系
东西横活二十一步三小尺 树三十株
高良弼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二分一厘四毛九系三忽
东西横活五步一小尺 树六株
小来家
高北杰
高崇德
东西地一段长活五十三步
算地二亩三分二厘七毛五系八忽
南北横活十步二小尺七寸 树七十七株
武应举
南北果一段长活一百七十步
算地四亩一分五厘
东西横活六步 树六十三株
高良红
南北地一段长活一百四十步 原地五亩
东西横活未量 又一段原地四分 树五十四株
张择善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二分八厘一毛六系七忽
东西横活六步四小尺
张文明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二分八厘一毛六系七忽
东西横活三步三小尺
张明武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二分零六毛六系七忽
东西横活五步
张明凤
南北地一段长活九步四小尺六寸
算地一分零三毛三系三忽
东西横活二步二小尺五寸
丘东周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五分八厘二毛二系五忽
东西横活十三步三小尺五寸
东西地一段长活五十一步三小尺五寸
算地二亩一分八厘六毛四系七忽
南北横活西横九步四小寸
东横十步二小尺五寸
以上地二段、共算地二亩七分六厘八毛七系二忽 共树卅九株
高应坤
南北地一段长活十步一小尺
算地二分八厘九毛
东西横活六寸四小尺
丁尔禄 原买地一亩五分
张明选 原买地一亩 树三十二株
胡宅 原买地二亩五分 树二十三株
黄宅 原买地五分 树七株
王钦高 原买地一亩三分
丁尔明 原买地五分
高碧芝 原买地一亩五分
武尚仁 原买地一分 树一株
丘尚忠 原买地一亩五分 树四十一株
硃批、以上逐名过割、如违抗不服者、原产带来
【资料】溥济闸镰簿(乾隆二十二年)

(这是溥济闸用水权者的地亩册。此闸是明代石井、张家屯村等7个村的村民开凿的耳沟(从本沟分流出去的支流沟渠),位于其上游的东(汪)、永(利)二沟之间屡起纷争。自从清朝开始,以洪水泛滥沟渠破损为契机重修、投票选出老人、总管、小甲等管理人重新制成此账簿,为了获得权威性还得到官宪的认证。关于用水期间,轮流使用,沟渠以及其他设施的保护,用水权得失转移的违反规则等被刊登出来,且记下每个村的用水权者、镰数、用水日程表,并且在册子的末尾还记录了道路、桥梁等的修理责任规约。写于乾隆二十二年二月。顺便说一句,橙槽的橙字,磴应该才是正确的。)
直隶顺德府邢台县重修溥济闸、为均水利、塞弊宝、以杜绝争端事、邢治迤东离城二十里许有石井、张家屯等七村、地居众闸下流之冲、旱不得分其膏、涝则尽为泽国、父老忧之、公举老人史子先、控其辞于明朝兵备道庐大老爷、本县张老爷申请、在郑家湾建一耳闸、命其名曰溥济、于是按地派镰、按镰兴工、按镰使水、以镰之多寡使水之多寡、无有偏而不公者矣、嗣后工已告成、有东永二闸、居上流者妒忌业生、将已换之沟渠屡行盗决、致溥济之众居下流者、有闸与无闸同、幸而清廉杨太爷亲诣郊原、立察形努、洞如指掌、断令水利便民、不得私、既相地势水势之宜、愿为新沟旧沟之换、东永二闸业居上流、水利已裕、溥济新沟桥梁橙槽修补三年为期、如仍前盗决、有三尺在下令垂之于石、以杜其弊、揆厥所自、岂易为力哉、至于
国朝定鼎、又有刁棍张玉铉生员、捏词具报、有本府清廉连太爷、本县米老爷、亲诣将其责惩、不意山水泛涨、闸被冲坏、民不得水、又公举老人史民钦总管史国柱、小甲张嘉会、史嘉典、史盛扬、史铎、王喜奎具状恩批重修、兹大工告成、爰是造簿一本、蒙本县高老爷硃批印信、但历年久远、人心鬼蜮、世俗豺狼、将原簿损坏、以致镰张不均、强梁者肆贪餐、儒若者徒劳费、有苦乐不均之弊、合闸老人小甲众镰夫、公同新造镰册一本 、叩恳正堂清廉仁明马老爷硃批印信、将使水日期每月三轮、周而复始、十日为率、自下而上、不许错乱时刻、违者罚银十两 、不许栏沟用土填塞、违者罚银十五两、不许盗卖镰张、违者罚银十两、不许上流私开子沟、违者罚银十两、不许镰张多寡不均、以致错乱、违者罚银十两、皆为修补桥梁橙槽之资、庶强者不得肆贪餐、懦弱不致徒劳费、行见膏泽下沛、不啻与渊俱深与流俱长矣、老人小甲姓名开列于后、以便遵守、以垂永远、预杜争端、是为叙

石井等村共镰六十张、该分水六十九时五刻五秒、每月上拾日自初一日子时起、至初六日申时六刻七秒止、中拾日自初十日未时一刻八秒起、至十六日辰时七刻六秒止、下拾日自二十日卯时一刻三秒起、至二十六日亥时止
史一臣 镰一张六分五毛
史衍统 镰一张五分七厘五毛
史煜 镰一张
史元臣 镰八分七厘七毛
史名臣 镰三分七厘
史王臣 镰五分
史王纯 镰五分七厘
史廷臣 镰二分七厘七毛
史帝臣 镰五分五厘
史策 镰二分三厘二毛
史嘉玉 镰二分三厘八毛
史勋臣 镰三分
史衍绪 镰六分二厘五毛
史宗贤 镰六分
史宗禹 镰四分四厘五毛
史好仁 镰五分二厘八毛
史元儒 镰三分六厘八毛
史惟一 镰六分二厘
史贞一 镰六分四厘八毛
史敦一 镰三分五厘
史高一 镰二分四厘五毛
史永宁 镰二分八厘九毛
史祯 镰二分八厘四毛
史祥 镰四厘
史宗汤 镰三厘
史嘉福 镰二分三厘
史月 镰三分二厘八毛
史和 镰八厘
史陈善 镰九厘
史良陈 镰二分五厘五毛
史计勋 镰七厘
史计奉 镰一分五厘五毛
史文臣 镰七分
史三德 镰三分四厘七毛
史抱宝 镰一分
史抱朴 镰一分
史书一 镰二分
史三库 镰三分四厘三毛
史当 镰三分三厘
史三网 镰二分五厘
史嘉斗 镰一分
史喜魁 镰三分
冯氏 镰四分二厘
强家法 镰二分二厘
张家法 镰二分二厘
梁升 镰二分八厘五毛
梁尽善 镰一分五厘
左邦成 镰五厘
郝玉林 镰三厘
郭自明 镰一分五厘
苗来顺 镰二张二分七厘二毛
史鑽盛 镰一张二分五厘四毛
史信 镰一张五厘
史传心 镰九分三厘五毛
史传业 镰四分四厘五毛
史傅真 镰六分五厘九毛
史中斗 镰八分五厘
史逢盛 镰八分九厘
史立 镰八分五厘
史辅盛 镰三分八厘三毛
史羽盛 镰五分
史夔龄 镰七分二厘五毛
史连城 镰一分
史珣 镰一分三厘五毛
史扬盛 镰四分四厘八毛
史亮采 镰一张七毛
史重义 镰二分五厘八毛
史经方 镰三分五厘
史继盛 镰四分九厘三毛
史颂盛 镰四分四厘七毛
史维斗 镰一分九厘
史傅信 镰二分三厘五毛
史傅法 镰一分八厘一毛
史记德 镰八厘三毛
史记功 镰一分三厘
史记魁 镰六厘
史方成 镰七厘三毛
史光耀 镰三分七厘
史光才 镰一分六厘
史学孔 镰六厘
陈尚志 镰四分五厘
段色白 镰二分
高起德 镰一分七厘
王登良 镰九厘
石之美 镰一分
吴兴邦 镰二厘
史民从 镰一分五厘
史民畏 镰四厘
史嘉吕 镰二分四厘
史民由 镰四厘
史民服 镰一分五厘
史国民 镰三厘
史光炸 镰一分五厘五毛
史民爱 镰一厘
史民信 镰一分
史宗孟 镰一分六厘五毛
史民望 镰二厘七毛
史民裕 镰一分三厘八毛
史升文 镰四厘
史嘉准 镰八厘
史鸣岐 镰一分四厘八毛
史铎 镰三分二厘五毛
史王冀 镰四分三厘五毛
史鉴 镰四分三厘五毛
史嘉宝 镰一分六厘
史全忠 镰二分三厘
史全义 镰二分六厘
史金星 镰一分七厘
史金魁 镰四分七厘三毛
史金印 镰二分九厘
史民福 镰二厘
史宗颜 镰二分二厘
宁焕 镰一分一厘
宁秀 镰一分
宁俊 镰二分二厘五毛
李景魁 镰一分零五毛
李交魁 镰一分七厘
李子俊 镰一分一厘五毛
李云 镰三分九厘五毛
李子信 镰五厘五毛
李喜文 镰四厘
李真 镰一分一厘
王好善 镰六分二厘六毛
王一心 镰四分四厘
王志善 镰四分四厘
王志全 镰一分
曹 龙 镰三分六厘五毛
萧善昌 镰五厘
窦全宝 镰五厘
唐开虔 镰一分
陈一秋 镰一分
唐时雍 镰一分
唐自富 镰一分
唐志巡 镰三分
王三江 镰三分
阎本见 镰三厘
陈俊德 镰三厘
陈其德 镰三厘
唐元臣 镰三厘
唐守宅 镰一分
阎进礼 镰一张四分七厘
阎世则 镰一张八厘
阎世深 镰六分三厘
阎进宝 镰五分
王文炳 镰三分四厘
阎如泽 镰三分六厘
王者起 镰三分三厘
王之桢 镰二分一厘
阎世累 镰三分八厘
王喜魁 镰三分八厘六毛
姬三来 镰五厘
许世田 镰七厘
阎世俊 镰九厘
王喜玉 镰四厘
王喜星 镰八厘
王本卿 镰五厘
王尧起 镰三厘
王之佐 镰三厘
王礼宝 镰一分六厘
王喜友 镰二分六厘
王本友 镰三厘
王志宾 镰五厘
王一仕 镰三厘
王喜好 镰七厘
王西堂 镰一分六厘
牛阎 镰三厘
阎徒龙 镰一分
阎世奉 镰一分二厘
王国治 镰一分
王齐宝 镰一分
王文德 镰一分
阎世孔 镰七厘
王孟经 镰一厘
王喜高 镰二分一厘
阎计魁 镰八厘
阎如愚 镰一分七厘
阎嘉兴 镰三厘
阎文玉 镰二分五厘
王临宝 镰二厘
阎世耀 镰二厘
王国宝 镰四厘
高历年 镰五分九厘
薛义 镰二分二厘五毛
薛全德 镰八厘五毛
薛崇德 镰三分五厘五毛
薛修德 镰七厘
薛万德 镰二厘六毛
薛保 镰三厘六毛
薛有德 镰三厘六毛
薛成德 镰三厘六毛
薛自有 镰三厘
相崇好 镰一分六厘
相元振 镰一分三厘二毛
相元佐/臣 镰二分六厘
相崇义 镰三厘五毛
相元辅 镰一厘八毛
相国钦 镰一分四厘八毛
董德卿 镰六厘七毛
董天玉 镰六厘七毛
董天伦 镰六厘七毛
董自得 镰二分五厘
董天罔 镰六厘
董天贵 镰六厘
纽三玉 镰四厘
张家屯共镰四十张、分水四十六时四刻、每年上拾日自初六日申时六刻八秒起、至初十日未时一刻八秒止、中拾日自十六日辰时七刻七秒起、至二十卯时一刻七秒止、下拾日自二十六日子时七刻七秒起、至二十九日亥时止
张嘉会 镰四张三分五厘
张维翰 镰二张一分
张素志 镰三张五分五厘(以下张的地方原本是钱,可能是错别字所以改过来了)
张嘉语 镰一张三分五厘
张自强 镰一张三分五厘
张开凡 镰二张九分
张嘉美 镰一张二分
张廷相 镰一张九分
张廷秀 镰一张五分五厘
张廷辅 镰一张五分五厘
张嘉祉 镰一张四分
张加勉 镰二张
张素德 镰八分八厘
张所香 镰四张六分八厘
张国维 镰三张
张之觉 镰四分
张开山 镰三分五厘
张自然 镰一张一分
张起楼 镰七分五厘
张起炸 镰七分五厘
阎进礼 镰一张三分五厘
张沛然 镰一分
张仲民 镰四分
张得功 镰七分
史宗尹 镰四分
萧喜泰 镰五分
赵之功 镰二分
史大衡 镰一分五厘
陈来云 镰四分五厘
张场 镰二分五厘
张素有 镰一张一分三厘
史策 镰二分
张三贵 镰四张八分
张完性 镰二张八分
张会宇 镰五张三分
薛三夏 镰一分
张得功 镰三张三分
张巡 镰七分九厘
张惟 镰三分
张玉奇 镰七分
张三金 镰四分七厘
张三变 镰一张五分
张三杰 镰八分五厘
张三好 镰一张三分五厘
张启贺 镰一张二分八厘
张府 镰一张六分五厘
路 照 镰六分
张本 镰三张
张三思 镰七分
张陶 镰三分
阎进礼 镰一分八厘
张起炸 镰五分二厘五毛
张三奇 镰三分
小王小 镰一张
王国法 镰四分
赵覆世 镰一张九分五厘
赵名世 镰二张二分五厘
王喜海 镰一张三分三厘
王印厂 镰一张三分
王振 镰一张三分
朱英才 镰一张一分
张场 镰六分六厘
张堂 镰一分
李九思 镰四分
李从义 镰一张三分
韩文玉 镰一张九分六厘
韩文秀 镰一张
王孟权 镰二分
王之桢 镰三分
史扬盛 镰三分六厘
史衍统 镰一分
高三科 镰三分
高三宝 镰一张一分
高三光 镰一张
张所臣 镰一张五分
张问达 镰七分五厘
张维翰 镰五分
张所香 镰二张八分
张国维 镰五分八厘
王兆祥 镰四分五厘
高自方 镰五分
史从心 镰七分
王志喜 镰三分二厘五毛
阎本观 镰四分
张金 镰三分七厘
张崔 镰三张五分五厘
张台 镰二张
王好善 镰二分
张有恒 镰二张六分八厘
张家屯村南子沟二道、村西宫路北子沟一道、前石井村并开花屯村南子沟三道、村西路南子沟一道、后石井村北向相家屯子沟一道、阎家坟后子沟一道、系买史纳言地起新认镰 、俱系此地下流至牛尾大河
乾隆元年春河老苗时伦、五小甲史晋、史阎尊、文张岭、史大幅、史伟、张际昌、挨官路桥新修护闸一座 、闸系五小甲公修、官道系五小甲公修、路上桥梁磴槽、仍照旧规张家屯二小甲修补、写簿存照
计开小甲应修桥梁橙槽
杜家桥、吴家桥、石井西小甲独修、杨家桥、尹家桥、石井东小甲独修龙神庙后桥、孟家桥开花与后石井两半小甲独修、官路桥、临官路橙槽、双石、单石桥、小官道桥、张家屯桥二小甲公修、石牛庙渡单石桥、单楼橙槽、石井三小甲公修、左家桥、五小甲公修、其余桥梁橙槽、临近者修、不属老人小甲经理、存照

计开挑河大工
第一工闸至杨家桥
第二工杨家桥至关后桥
第三工关后桥至景家橙桥
第四工景家橙桥至苇园
第五工苇园至杜家桥
第六工杜家桥至双楼橙桥
第七工双楼橙桥至双桥
第八工双桥至子沟尽
(二)永济闸部分
永济闸水簿(道光十五年至道光二十五年)

一小甲 镰七张六分六厘二毛
景孔章 换如廷 镰二分九厘四毛
退 五甲韩法一分二毛
新立积德堂 镰四分一厘二毛
二甲南贡玉九厘九毛
景逢熙 镰一张一分一厘九毛
退 景官良五厘六毛 退 五甲杨均五厘九毛
景麟祥 镰一张七分七厘七毛
景仕朝 镰二分五厘五毛
景仕廷 镰一张八分零两毛
退 景清盛三分 退 景清玉二分七厘三毛 退 景清芳二分五厘五毛 退 景清涟
一分 五厘二毛
景荣兰 镰一分八厘三毛
景忠 镰二分六厘五毛
景清翰 镰四分零六毛
景清晏 镰五分六厘一毛
景长寿 镰五分二厘三毛
杨文彰 镰六厘五毛
二小甲 镰六张四分零四毛
南贡玉 镰七分零五毛
退 一甲积德堂 九厘九毛
退 本甲景东荣二厘二毛
南贡琚 镰一张六分一厘四毛
南九德 镰二分八厘四毛
南贯成 镰二分四厘九毛
南通美 镰九分零六毛
南官成 镰二厘四毛
南九霄 镰一分六厘四毛
刘离小 镰七毛
李凌云 镰四厘五毛
李平 镰三厘
景继圣 镰一厘四毛
景官良 镰二厘
坟地 镰二厘七毛
樊化连 镰五厘
樊居正 镰一厘六毛
景源 镰一厘
景淳 镰四厘三毛
景沛 镰二厘五毛
景淑 镰三厘九毛
景彪 镰七毛
景如章 镰六厘四毛
段毓德 镰三厘
景斌 镰九分九厘八毛
景颜 镰六分二厘二毛
景天佑 镰二分三厘二毛
景士元 镰一分九厘九毛
三小甲 镰五张六分五厘六毛
景士俊 镰一分二厘五毛
退 本甲景法干四厘
杨志学 镰六厘九毛
杨士毫 镰一张一分三厘一毛
景栋林 镰一张三分五厘五毛
退 本甲景法干八分二厘
景春荣 镰四分零四毛
退 二甲段毓德二厘
景存仁 镰七厘四毛
景魁 镰一厘
景蒸云 镰三厘
景兴 镰四厘
景用锡 镰一厘五毛
景如金 镰二厘
退 本甲景法干二厘
景玉书 镰四分九厘九毛
退 本甲景思明二分五厘三毛 退 本甲景步云一分零三毛 又自景步云名下
退 七甲师学礼三厘六毛
景新和 镰一分零一毛
景洪儒 镰七分二厘八毛
景泰和 镰二分九厘五毛
景贵章 镰八厘二毛
双合号 镰三厘二毛
景士奉 镰八厘六毛
收 七甲景灿章一分零六毛
李广泰 镰八厘
四小甲 镰五张一分七厘八毛
景有成 镰一分五厘八毛
景有奇 镰一厘八毛
景有文 镰一分零三毛
景钊 镰八分五厘一毛
景行恕 镰二分六厘一毛
景公田 镰九厘九毛
景琴光 镰二张零二厘八毛
景复新 镰一分五厘八毛
景如锡 镰一分一厘八毛
景运昌 镰一分八厘四毛
景运新 镰一分一厘二毛
景运远 镰一分六厘六毛
退 本甲景存礼一分六厘六毛
景运颢 镰一分四厘九毛
退 本甲景存礼一分四厘九毛
景福林 镰一分九厘三毛
退 景天桂完
景喜林 镰七厘二毛
景恩林 镰六厘九毛
景双林 镰一分九厘六毛
退 景天桂完
五小甲 镰七张七分六厘五毛
景宗光 镰四分零三毛
景梅林 镰五厘二毛
景杏林 镰八厘四毛
景棠林 镰三分二厘
王得玉 镰八厘八毛
王殿臣 镰四厘五毛
王朝臣 镰九厘七毛
景爱 镰五分四厘三毛
退 本甲景炳文三分零三毛
退 本甲景大铨二分四厘
景行公 镰一厘
张靠山 镰六厘
张敢年 镰八厘
张起 镰四厘八毛
郭进孝 镰六厘
任合 镰一分四厘八毛
景国正 镰二分二厘九毛
景大爱 镰一分四厘三毛
景大恩 镰一分零八毛
景国安 镰七厘
景国栋 镰八厘八毛
景国治 镰一分五厘四毛
杨可成 镰三厘七毛
杨可金 镰二分零六毛
杨复成 镰一分八厘八毛
杨崇德 镰六分一厘九毛
杨文德 镰五分七厘二毛
退 本甲谭更新五厘一毛
杨继贤 镰四分三厘一毛
收 一甲景逢熙五厘九毛 收七甲韩荣八厘
杨梓 镰四厘六毛
韩 法 镰一厘
收 一甲景孔章一分二厘
谭学道 镰一分五厘七毛
谭学道 镰一分五厘七毛
谭廷道 镰二厘五毛
谭孝妮 镰五厘七毛
谭廷彦 镰六厘五毛
退本甲谭更新四厘五毛
王克明 镰五厘二毛
景允执 镰一张二分二厘七毛
杨明志 镰四厘二毛
退 六甲杨志贵一厘九毛 退本甲杨明德一厘
实在 镰一厘三毛
杨大起 镰四厘五毛
景大铨 镰二分零九毛
收 本甲景爱二分四厘
杨喜贵 镰二分六厘一毛
王宝 镰七厘九毛
王爱 镰七厘一毛
景大复 镰三分四厘六毛
景大信 镰二分零九毛
杨明德 镰一厘
六小甲 镰一张三分四厘三毛
杨运 镰六厘
收 本甲杨致明四厘
杨宗尧 镰二厘
景清仁 镰一分五厘七毛
程全喜 镰四厘
程敏 镰八厘
杨忠 镰一分二厘
杨致美 镰五厘
杨成祥 镰三厘
杨致贵 镰一厘
杨长生 镰三厘
杨可立 镰二分六厘八毛
杨公堂 镰一分五厘三毛
杨起新 镰九厘九毛
杨致明 镰七厘九毛
退 本甲杨运四厘
张进忠 镰二厘
胡仁 镰二厘三毛
杨致和 镰六厘九毛
杨纯 镰三厘五毛
七小甲 镰三张二分三厘五毛
师学文 镰八厘八毛
师学礼 镰四分四厘八毛
师通 镰五厘八毛
韩 荣 镰八厘
景行简 镰一张六分四厘四毛
退 本甲景鸣一八分 退 本甲景春恭九分八厘
退 本甲景鸣一分九厘五毛 退 本甲景泰生三分三厘 退 景鸣鹿五厘九毛
师学颂 镰九厘七毛
景行宽 镰六厘四毛
景鸣鹿 镰四厘八毛
景君 镰三厘九毛
景灿章 镰三分一厘三毛
退 本甲景雪成二分零七毛 退三甲景士奉一分零六毛
景学德 镰二分二厘六毛
退 本甲景雪成完
景学成 镰一分三厘
八小甲 镰二张零八厘
以上共镰三十九张三分二厘三毛
永济闸水簿( 道光二十五年至咸丰二年)

(在光绪六—十五年间与永济闸用水权人变动有关的账簿中,末尾记载着与光绪八年正月的改订相关的同闸修理相关的章程,(以对于老人报酬的增加、经费负担者、水看守者的顺序决定为主要内容)以及光绪二十一年定下的私立条规(老人、小甲的任期、桥梁和其他设施的修理、公课、祭祀费等其他清算方法、制作了两本帐薄,让新旧老人各保管图本等)。取得用水权的交接记为收、丧失记为退、除了普通的姓名以外也有使用堂名的。)
一小 甲 镰七张五分二厘六毛
景如廷 镰一分七厘五毛
积德堂 镰五分一厘一毛
景逢熙 镰一张零零四毛
景麟祥 镰一张七分七厘七毛
景世朝 镰二分五厘五毛
景仕廷 镰八分二厘二毛
退 四甲景昌立五厘二毛 净落镰五分八厘
退本甲景清风一分九厘
新立 景清盛 镰三分
新立景清玉 镰二分七厘三毛
退五甲谭楼中八厘一毛 净落镰五分八厘
新立景清芳 镰二分五厘二毛
新立景清涟 镰一分五厘二毛
退七甲景春太二厘 净落镰一分三厘二毛
景荣圆 镰一分八厘三毛
景忠 镰二分六厘五毛
景清翰 镰四分零六毛
景清晏 镰五分六厘一毛
景长寿 镰五分二厘三毛
杨文彰 镰六厘五毛
二小 甲 镰六张三分八厘一毛
南贡玉 镰五分八厘四毛
南贡琚 镰一张六分一厘四毛
南九德 镰二分八厘五毛
南贵成 镰二分四厘九毛
南通美 镰九分零六毛
南官成 镰二厘四毛
南九霄 镰一分六厘四毛
刘离小 镰七厘
李凌云 镰四厘五毛
李平 镰三厘
景继圣 镰一厘四毛
景官良 镰七厘六毛
坟地 镰二厘七毛
樊化运 镰五厘
樊居正 镰一厘六毛
景源 镰一厘
景淳 镰四厘三毛
景沛 镰二厘五毛
景淑 镰二厘九毛
景彪 镰七毛
景如章 镰六厘四毛
段毓德 镰五厘
景斌 镰九分八厘八毛
景颜 镰六分二厘二毛
景天佑 镰二分三厘二毛
景世元 镰一分九厘九毛
新立景东茔 镰二厘二毛
三小 甲 镰五张七分零四毛
景世俊 镰八厘五毛
退六甲景大铨三厘八毛 净落镰四厘七毛
杨志学 镰六厘九毛
景世豪 镰一张一分三厘一毛
景栋林 镰五分三厘五毛

退本甲景法坤三分六厘六毛
景春荣 换 景鸿泰名 镰五分八厘四毛

景存仁 镰七厘四毛
景魁 镰一厘
景燕云 镰三分
收本甲景春荣二厘 合 镰三分二厘
景兴 镰四厘
景用锡 镰一厘五毛
景玉书 镰一分四厘三毛
退本甲景步太六厘七毛 净落镰七厘六毛
新立景思明 镰二厘五分三毛
退本甲景贵良一分 退 本甲景步太一分五厘三毛
新立景步云 镰六厘五毛
景新和 镰一分零一毛
景鸿儒 镰七分二厘八毛
景太和 镰三分九厘五毛
景贵章 镰八厘二毛
双合号 镰三厘二毛
景士凤 镰一分九厘二毛
李广泰 镰九厘
四小 甲 镰五张一分七厘八毛
景有成 镰一分五厘八毛
景有奇 镰一厘八毛
景有文 镰一分零三毛
景钊 镰八分五厘一毛
退五甲景大铨五厘
退五甲杨刚志一厘 净落镰七分六厘五毛
退五甲杨明德一厘
景行恕 镰二分六厘一毛
景公田 镰九厘九毛
景琴光 镰二张零二厘八毛
景复新 镰一分一厘五毛
景如锡 镰一分一厘八毛
景运昌 镰一分八厘四毛
景运新 镰一分一厘二毛
景存礼 镰三分一厘五毛
景天桂 镰四分三厘七毛
景喜林 镰七厘二毛
景恩林 镰六厘九毛
景双林 镰一分九厘六毛
五小 甲 镰八张零二厘四毛
景宗光 镰四分零三毛
景梅林 镰五厘二毛
景杏林 镰八厘四毛
景棠林 镰三分二厘
退四甲景运芳五厘 净落镰二分七厘
王德玉 镰八厘八毛
王殿臣 镰四厘五毛
王朝臣 镰九厘七毛
新立景炳文 镰三分零三毛
景行公 镰一厘
张靠山 镰六厘
张敢年 镰八厘
张起 镰四厘八毛
郭进孝 镰六厘
任合 镰一分四厘八毛
景国正 镰二分二厘九毛
景大爱 镰一分四厘三毛
退本甲希荣四厘五毛 净落镰九厘八毛
景大恩 镰一分零八毛
景国安 镰七厘
景国栋 镰八厘八毛
退本甲景大生五厘八毛 净落镰三厘
景国治 镰一分五厘四毛
退四甲黄殿元四厘五毛 净落镰一分零九毛
杨可成 镰三厘七毛
杨可金 镰二分零六毛
杨复成 镰一分八厘八毛
杨崇德 镰六分一厘九毛
杨文德 镰五分二厘一毛
杨继贤 镰五分七厘
杨梓 镰四厘六毛
退本甲杨成一厘五毛 净落镰三厘一毛
韩 法 镰一分三厘
谭学道 镰一分五厘七毛
谭廷道 镰二厘五毛
谭孝妮 镰五厘七毛
谭廷彦 镰三厘
新立谭更新 镰九厘六毛
王克明 镰五厘二毛
景允执 镰一张二分二厘七毛
杨明志 镰一厘三毛
收四甲景钊一厘八毛 合镰三厘一毛
王大起 镰四厘五毛
景大铨 镰四分四厘九毛
收四甲景钊五厘 合镰五分三厘七毛
收三甲景世俊三厘八毛
杨喜贵 镰二分六厘一毛
王宝 镰七厘九毛
王爱 镰七厘一毛
景大复 镰三分四厘六毛
景大信 镰二分零九毛
杨明德 镰一厘
收四甲景钊一厘八毛 合镰二厘八毛
六小 甲 镰一张三分四厘三毛
杨运 换 杨秀德名 镰一分
杨宗尧 镰二厘
景清仁 镰一分五厘七毛
程全喜 镰四厘
程敏 镰八厘
杨忠 镰一分二厘
杨致美 镰五厘
杨成祥 镰三毛
杨致贵 镰一毛
杨长生 镰三毛
杨可立 镰二分六厘八毛
杨公堂 镰一分五厘三毛
杨起新 镰九厘九毛
杨致明 镰三厘九毛
张进忠 镰二厘
胡仁 镰二厘三毛
杨致和 镰六厘九毛
杨纯 镰三厘五毛
七小 甲 镰三张零八厘七毛
师学文 镰八厘八毛
师学道 镰四分八厘六毛
师学颂 镰九厘七毛
师通 镰五厘八毛
新立景鸣球 镰八厘
新立景春泰 镰九分八厘
收 一甲景清涟二厘
新立景鸣韩 镰一分九厘五毛
新立景泰生 镰三分三厘
新立景鸣鹿 镰一分零七毛
景行宽 镰六厘四毛
景熹 镰三厘九毛
新立景雪成 镰四分三厘三毛
景学成 镰一分三厘
八小 甲 镰二张零八厘
以上共镰三十九张三分二厘三毛
永济闸水簿( 光绪六年至光绪十五年)

一甲 镰六张八分一厘九毛
景如廷会同 镰一分七厘四毛
积德堂 镰五分八厘七毛

新立景凤山 镰一分零三毛
新立景平安 镰二分九厘九毛
景武仲 镰五分二厘六毛
景荣春} 镰三分九厘四毛
联甲
景长寿 镰五分二厘三毛
杨文彰 镰六厘五毛
吴清风 镰一分八厘三毛
景建忠} 镰二分四厘一毛
景长令
景万令 镰九厘九毛
景增令 镰五厘二毛
景忠 镰九厘四毛
景连庆} 镰二分六厘
孝
景节 镰一分四厘一毛
新立景凤梧 镰五分四厘八毛
新立景济川 镰六分九厘一毛
新立景巨川 镰七分一厘三毛
新立景德禄 镰二分七厘三毛
新立景得名 镰二分八厘一毛
新立积德堂
二甲南魁元六厘五毛 收三甲景治美二厘五毛共九厘
以上共镰六张九分二厘七毛
二甲 镰六张二分九厘二毛
南贡琚 镰一分七厘
退景绍文九厘四毛 存七厘六毛
南九江 镰五分一厘九毛
南魁元 镰一分九厘

南景绍 镰一分
退一甲积德堂七厘六毛 下存六厘四毛

南廷章 镰一分一厘九毛
退本甲南全福完
南廷珍 镰四厘六毛
退本甲南全福完
南廷槐 镰五厘四毛
南灵台}
南贵成 镰二分零九毛
退 本甲南淑成一分四厘九毛 下存六厘
南通美 镰九分四厘七毛
南宫成 镰二厘四毛
南春成 镰二厘四毛
刘离小 镰七毛
李华鹏 镰四厘五毛
李清云 镰三厘
退 五甲杨树德三厘
景继圣 镰一厘四毛
景有信 镰二分二厘七毛
樊化运 镰五厘
樊居正 镰一厘六毛
景新如 镰四厘三毛
景沛 镰二厘三毛
退本甲景东荣二厘五毛
景可成 镰二厘九毛
景滮 镰二厘九毛
退本甲景东荣七毛
段毓德 镰五厘
景人塘 镰一分七厘
景有田 镰七分二厘四毛
退景玉田三分六厘三毛 净存三分六厘二毛
景登岳 镰四分八厘六毛
收景鸿太一厘五毛 共五分零一毛
景如桂 镰七厘五毛
景文祥 镰六厘
景起法 镰一厘九毛
景五成 镰四厘五毛
景东荣 镰四厘七毛

景有临 景考正镰五毛
退本甲景登魁五毛
景登魁 镰六厘九毛
收本甲景有临五毛共七厘四毛
南丙辰 镰一厘
南九成 镰一分一厘
南九官 镰一分一厘
收景致美二厘八毛 共一分一厘八毛
南九章 镰一分七厘
南起成 镰二毛
南九经 镰二分二厘一毛
景人騿 镰四分五厘
景人龙 镰三分一厘九毛
新立景玉田 镰二分九厘二毛
退五甲杨梦麒七厘 下存二分九厘二毛
新立南淑成
收本甲南贵成一分四厘九毛
以上共镰六张
三甲 镰五张二分六厘八毛
景鼎金 镰一张一分三厘一毛
景鼎玉 镰一张一分三厘一毛
新立景贤 镰二分九厘五毛
景法圣 镰二分九厘五毛
景法干 镰二分九厘五毛
景毓昌 镰一分七厘五毛
景芳馨 镰四分零五毛
景鸿泰 镰四分零五毛
收景成云一分三厘
退景登岳一厘五毛
退积德堂六厘
共四分三厘四毛
景重报 镰一分四厘六毛
景玉山 镰一厘
景登监 镰一厘
景蒸云 镰三分二厘
退本甲景天头一分零七毛
新立景鸿化 镰一分零七毛
新立景鸿业 镰一分零六毛
景兴 镰四厘
景文魁 镰七厘七毛
景新和 镰一分零一毛
退本甲景眼三厘七毛 下存六厘四毛
景治桐 镰一分一厘五毛
景治岐 镰三分一厘八毛
新立景香山 镰二分二厘五毛
新立景香玉 镰九厘三毛
景治向 镰一分四厘九毛
景大头 镰一分四厘九毛
景治美 镰一分三厘二毛
收景蒸云一分零七毛
退一甲积庆堂二厘五毛 退 二甲南九官二厘八毛 下存七厘九毛
景有才 镰五分二厘一毛
景文治 镰一分七厘四毛
景仁治 镰一分七厘四毛
景化治 镰一分七厘三毛
景贵昭 镰三厘七毛
景贵章 镰八厘七毛
双合号 镰三厘二毛
景士凤 镰八厘六毛
退本甲景鹿臣六厘六毛 下存二厘
景贵良 镰一分三厘二毛
景万仓 镰五厘五毛
景呈云 镰五厘五毛
退景芳馨一分三厘 下存五厘五毛
景文翰 镰六厘八毛
景文理 镰三厘七毛
景世昌 镰三分三厘五毛
景法坤 镰三分三厘五毛
景法唐 镰一分九厘八毛
退本甲景遂意一分五厘五毛
退本甲绳祖堂四厘三毛
程玉衡 镰一分一厘
退五甲杨天德一分一厘
景双全 镰二厘
景中秋 镰二厘
景更新 镰二厘七毛
新立景鹿臣
收本甲景士凤六厘六毛
景士清 镰五毛
新立三和成 镰五毛

新立景眼妮 镰三厘七毛
收本甲景新和镰
新立景遂意
收本甲景德堂一分五厘五毛 收四甲景登高八厘四毛 共二分三厘九毛
新立绳祖堂
收本甲景德堂四厘三毛
新立景诚意
收四甲景登高七厘三毛
以上共镰五张二分八厘一毛
四甲 镰四张八分一厘九毛
景义忠 景有奇 景长治 镰一厘八毛
景殿春 镰四厘六毛
景昌令 镰九厘八毛
景昌顺 镰二厘六毛
景昌庆 镰二毛
景习文 镰五分一厘三毛
景双成 镰五分一厘三毛
景公田 镰九厘九毛
收五甲景金祥五厘六毛 共一分五厘五毛
景登高 镰一分五厘七毛
退三甲景遂意八厘四毛 退 三甲诚意七厘三毛
景思义 镰六厘五毛
景北成 镰一分六厘六毛
退本甲景重德七厘二毛 下存九厘四毛
景震濂 镰一分五厘八毛
景喜林 镰七厘二毛
景天绵 镰二分六厘五毛
景重德 景存信 镰五分二厘
收景存礼七厘二毛 共一分二厘四毛
景存忠 镰三厘一毛
景震云 镰一分四厘
收五甲三义成五厘一毛 共一分二厘四毛
景天德 镰一分八厘九毛
景祥云 镰一张一分零八毛
退景心裕一分四厘二毛
本甲退 景同凤二分五厘一毛
退景心广三分九厘八毛
退景荣生一分零七毛
退景玉凤二分一厘
景居仁 景兆凤 镰二分三厘九毛
景西成 镰九厘七毛
景九城 镰二厘二毛
景兆麒 镰三分一厘三毛
景兆熊 镰四厘三毛
新立景荣生 镰一分零七毛
新立景桐凤 镰二分五厘一毛
新立景玉凤 镰二分一厘
新立景心广 镰三分九厘八毛
新立景心裕 镰一分四厘二毛
以上共镰四张七分五厘九毛
五甲 镰九张零七厘六毛
景路妮 镰七厘八毛
景有令 镰一分三厘三毛
景玉祥 镰二厘一毛
景扬成 镰七厘
景德成 镰九厘三毛
景堂妮 镰五厘二毛
退景长命五厘二毛
景长命 镰八厘四毛
收本甲景堂妮五厘二毛 收 本甲景金祥二厘 共镰一分五厘六毛
景宝贤 镰三分零三毛
景行公 镰一厘
张敢年改名 镰八毛
张起 镰四厘八毛
程祥云 镰七厘
景盛文 镰一分一厘八毛
景昌文 镰四厘二毛
收本甲景天培三厘一毛
收本甲景魁文三厘一毛 共二分五厘八毛
收本甲景珍祥一分四厘九毛
景正文 镰六厘六毛
景明文 镰一厘五毛
新立景大法 镰一厘五毛
新立景大孝 镰一分零九毛
新立景有信 镰三厘七毛
杨树德 镰五厘二毛
收二甲李青云三厘 共八厘三毛
杨址 镰一分零三毛
退 本甲杨天德四厘 下存六厘三
立新杨天德 镰五厘一毛
收三甲程玉衡一分一厘 收 本甲杨址四厘 共二分零一毛
杨满当 镰一分八厘七毛
杨呈祥 镰二分八厘九毛
立新杨梦麒 镰二厘五毛
收二甲景玉田七厘 共二分二厘五毛
杨继贤 镰一张一分四厘
新立杨吉祥 镰四分六毛
官堂
韩春生 镰二分三厘三毛

韩春泰 镰一分八厘九毛
景珍祥 镰一张二分二厘七毛
退景昌文一分四厘九毛
退景倾全八文 存九分九厘八毛
杨永年 镰一分一厘一毛
收本甲双顺和六厘一毛 共一分七厘三毛
好仁
景宝泰 镰一分五厘
景宝树 镰一分五厘
收一甲景桂令五厘八毛 共二分零八毛
景宝坤 镰二分零六毛
景诚茔 镰一分七厘一毛
新立王 秋 镰七厘九毛
景修文 镰三厘四毛
景多文 镰二分零九毛
杨会 镰二厘八毛
收 本甲三义成四厘
退韩义一毛 下存六厘七毛
谭长信 镰一分一厘
景大生 镰五厘八毛
景西茔 镰七厘三毛
杨东堂 镰四分六厘四毛
韩当柱 韩秀德 镰一分八厘七毛
退三甲三和成 四厘七毛 下存一分四厘
陈兴泰 镰二分五厘一毛
退本甲杨恩六厘七毛 下存一分八厘四毛
新立杨恩 镰六厘七毛
天保
张会成 镰八厘四毛
谭长令 镰九厘
谭长玉 镰一分四厘
新立谭庆玉 镰九厘九毛
收本甲谭长春三厘四毛 共九厘九毛
新立谭长春 镰三厘四毛
退谭庆生完
谭宗堂 镰二厘八毛
谭高中 镰二厘
谭祥云 镰三厘五毛
王春 镰二分零四毛
新立王二皮 镰一分九厘四毛
谭兴云 镰七厘二毛
景魁文 镰一分一厘
退景恩文五厘一毛 退 景昌文三厘一毛 下存二厘八毛
新立三义成 镰一分二厘一毛
退本甲杨惠四厘
退四甲景震云四厘
退韩尊义四厘
景思文 镰一分八厘九毛
收景魁文五厘一毛 共二分四厘
景天培 镰三厘一毛
退本甲景昌文完
景遂来 镰二厘二毛
新立韩尊仁 镰七厘九毛
收本甲韩春生
新立韩尊义
收本甲三义成四厘 收 本甲杨惠一毛 共四厘一毛
景领全 镰八厘
收本甲景珍详
以上共镰九张一分五厘三毛
六甲 镰一张二分三厘七毛
新立杨千祥 镰一分四厘八毛
杨明水 镰五厘九毛
景清仁 镰五厘二毛
景登堂 镰八厘五毛
景化堂 镰一厘
景荣堂 镰一厘
程敏 镰八厘
杨呈祥 镰三厘
杨长生 镰三厘
杨福祥 镰一分五厘九毛
收本甲张选忠一厘 共一分六厘九毛
杨公堂 镰二分六厘八毛
新立杨永春 镰九厘八毛
张进忠 镰二厘
退本甲景魁一厘 退 本甲杨坤一厘
景魁 镰二厘三毛
收本甲张选忠一厘 一甲景桂令六厘 共九厘三毛
杨山 镰五厘二毛
杨永祥 镰五厘二毛
杨湘 镰六厘
以上共镰一张二分九厘七毛
七甲 镰三张七分三厘
师换成 镰一分八厘五毛
师宗堂 镰一厘
师廉 镰七厘
师杰
师远 镰三厘七毛
师玉 镰二厘三毛
师恭 镰一厘七毛
师宽 镰二厘七毛
师俊 镰一分零七毛
师敏 镰二分二厘八毛
师宗堂 镰七厘六毛
师万成 镰五厘
景鸣球 镰八厘
景伯祥 镰四分零三毛
景绍先 景鸣祥 镰一分三厘五毛
景太生 镰三分四厘
景鸣遂 镰三分五厘
景鸣邃 镰一分一厘一毛
景仪祥 镰六厘四毛
陈兴 镰八毛
收师杰六厘 收 师远一厘师俊一厘 收 师宗堂一厘 共一分二厘八毛
景云成 镰三分二厘八毛
景玉笙 镰二分一厘六毛
玉华
景学成 镰一分三厘
景仲祥 镰四分六厘二毛
景绍闻 镰四分五厘三毛
收南贡琚九厘四毛 退景春荣四毛
祥集堂 镰五厘三毛
新立景春莹
退本甲景春荣八毛
收本甲祥吉堂八毛 下存四厘五毛 共一厘二毛
收本甲景绍闻四毛
以上共镰三张八分二厘六毛
八甲 镰二张零六厘
以上共镰三十张三分二厘三毛
永济关更换条规开列于后
一 每名夫只许挑镰七分、不许多挑、每分镰作钱三百五十文、老人小甲吃镰亦如之
二 老人公食薄少、获利无多、贫而无力者不能充膺、每厘镰增麦一合、以明年开始、今年照旧
三 免镰之人多系贫家、罚夫错河等项、往往不措办,以致小甲受累、以偶俱按照本镰名说、与免镰人无干
四 河上使换钱、以十二月初一日钱齐、耍地兴当主垫钱、不许当地人讨耍、亦不许耍地人扣处、若耍地人私自开发、查出除重出使换外、罚条石一丈
五 凡免镰上河之人、上提下拔轮流看水、俱由老人安置、不得多言乱语、亦不得以成规为辞、有不遵者、罚项具(俱)照本镰名所出
光绪八年春正月
老人 景兆熊
景济川
景人搪
小甲 景玉文 同众镰夫更换
景习文
杨继贤
景鸣遂
永济关私立条规开具以后
一 老人一年一换、不许连保、如果本年老人照章妥办、众镰夫心悦诚服。隔一年、小甲亦可再保
二 每年修补桥梁硅层及一切兑粮祭神等项、秋后同众小甲、将帐目算明、按此张再立一本、旧老人收存一本、新老人轮流一本、以防时久滋弊
光绪二十一年仲冬
景芳馨
景宝树
小甲 景桐凤 同众镰夫立
南九章
景济川
景邵文
永济闸清镰账( 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十四日)

一甲 镰六张五分二厘二毛
景会同 镰九厘
退师换成七厘又二厘
积德堂 镰七分二厘三毛
退景缘小四厘 景召于七厘 南贵头六厘
退景宝义二厘 南贵头八厘 景元英一分七厘又六厘 退韩兴头四厘 景老
管六厘四毛
景桂龄 镰四厘一毛
退谭长敏四厘 景欣头一毛
景凤山
退景元英二厘三毛 景平安四厘 景老大四厘
景平安 镰二分九厘九毛
退本名完
景武仲 镰九分二厘
退杨遂住七厘 景保会六厘 段贵林七厘 景士芳七厘 景振云七厘 杨豹
妮二分二厘四毛又四厘 景海杯七厘 景平安八厘 景宝平四厘 景老凹四
厘八毛 景老波七厘八毛
景联甲 镰五分二厘三毛
退段贵林一分二厘 景振云二分一厘 景平安一分九厘三毛
杨文彰 镰六厘五毛
退景老波六厘五毛
景清风 镰一分八厘三毛
退王春八厘 景老开五厘 景老波四厘 景欣头一厘三毛
景廷中 镰二分四厘一毛
退景宗江一分四厘 景百咏七厘 景老波三厘一毛
景万令 镰三厘八毛
退杨有信二厘五毛 景欣头一厘三毛
景增令 镰五厘二毛
退师换成四厘 杨有信一厘二毛
景富成 镰九厘四毛
退韩兴头四厘四毛 景老波五厘
景节 镰一分四厘一毛
退景禄小七厘 景老波七厘一毛
景一把 镰八厘二毛
退景宝连五厘 景老波三厘二毛
景凤换 镰五分四厘八毛
退谭庆生一分一厘 景保会一分一厘 南同名二厘 景芳兴七厘 景欣头四厘八毛
景济川 镰六分九厘一毛
退师换成九厘 南老终四厘 杨豹妮四厘 本名一分二厘 景老济一分二厘
景老凹一分 景百咏一分一厘 景欣头七厘一毛
景巨川 镰七分一厘三毛
退杨天法七厘 景宗江一分四厘 景羊妮七厘 景振云一分五厘 景平安一
分二厘 景欣头一分六厘三毛
景得名 镰三分四厘六毛
退景玉凤完
景文仁 镰二分七厘三毛
退本花明一分 景羊妮四厘 南贵头一分三厘三毛
景德誉 镰二分六厘六毛
退景欣头二分六厘六毛
积庆堂 镰九厘
退景老堂五厘 景老波四厘
二甲 镰五张四分四厘二毛
南日升 镰二分零六毛
退南老从四厘 南同名六厘 南老从一分零六毛
南景思 镰二分
退景禄心一分 景召庆一分 南老从五厘
收南通美五厘
南振宗 镰四厘
退南老从完
南振麟 镰四厘二毛
退南贵头完
南全福 镰七厘五毛
退景化赞四厘南老从三厘四毛
南廷槐 镰五厘四毛
退南老从五厘四毛
南灵台 镰一分零三毛
退本名完
南通美 镰一张零零三毛
退五春五厘 景宗江五厘 景羊妮二分二厘五毛 景化赞二分一厘 景宝义六厘 景元英八厘 南同名一分二厘一毛 又二厘 景老大五厘 景老济八厘七毛
南杰 镰二厘四毛
退南同名完
南可意 镰八厘二毛
退景羊妮六厘 南老经二厘二毛
南丙辰 镰一厘
退景老济一厘
南猛妮 镰六厘九毛
退景世芳三厘 公镰三厘九毛
南廷瑞 镰三厘七毛
退南同名完
南廷璧 镰五厘三毛
退景化赞完
南心泰 镰二分一厘三毛
退南同名完
南起成 镰二毛
退景老济二毛
南小有 镰一分六厘六毛
退杨梦龙三厘六毛 南贵头六厘 景老管二厘七毛 景召庆二厘七毛 景老济一厘六毛
南淑成 镰一分四厘九毛
退景禄小一分四厘九毛
南景召 镰六厘四毛
退景百詠六厘四毛
南兴妮 镰四厘
退南同名完
南祥妮 镰七厘
退景咩妮三厘 景老济三厘一毛 南老经九毛
刘离小 镰七毛
退杨忠完
李化鹏 镰四厘五毛
退杨梦龙四厘 退本名五毛
景人搪 镰一分七厘
退杨忠五厘 景禄小七厘 景宝连五厘
景人騿 退本名一份 镰一分四厘七毛
景人龙 镰三分一厘七毛
景人魁 镰一分三厘七毛
退景禄小一分三厘七毛
景人豪 镰一分六厘六毛
退景禄小四厘六毛 杨有信一分二厘
景登岳 镰九厘一毛
景登崑 镰三厘八毛
景人伟 镰一分二厘三毛
退段贵林一分二厘 景人偔三毛
景人偔 镰三分二厘七毛
退杨天法一分二厘 本名二分零七毛
景人俨 镰七厘二毛
退景人偔七厘二毛
景玉田 镰一分六厘二毛
退景人偔六厘 景化赟六厘 南老经四厘二毛
景有田 镰二分四厘二毛
退景清杰四厘 杨忠五厘 景世芳七厘 景宝连七厘 景禄小一厘二毛
景银庆 镰九厘九毛
退景宝会六厘 南老经三厘九毛
景同庆 镰一厘六毛
退南同名完
景骏德 镰二厘
退段贵林完
景林森 镰二分二厘七毛
退景人偔五厘九毛 景锡恩一分六厘八毛
景冈旦 镰二厘五毛
退段贵林完
景考正 镰七厘四毛
退景禄小四厘 退杨满当一厘二毛 退景老凹一厘九毛 退景锡恩三毛
景东莹 镰八厘一毛
退景清杰三厘 南同名三厘 南老锡一厘 景锡恩一厘一毛
景新如 镰四厘三毛
退景大喜三厘 景锡恩一厘三毛
景可成 镰二厘九毛
退景之刚完
景继圣 镰一厘四毛
退景锡恩一厘四毛
樊化运 镰五厘
退段贵林五厘
樊居正 镰一厘六毛
退景锡恩一厘六毛
三甲 镰五张六分五厘四毛
景鼎金 镰一张一分八厘九毛
退景保会八厘 段贵林五厘 杨德生一分一厘 景老唐五厘 南贵头七厘师敏一分一厘 景百咏四厘 景之刚六分七厘九毛
景法贤 镰二分九厘五毛
退杨忠七厘 景大喜一分六厘五毛 景贵章六厘
景毓昌 镰一分七厘五毛
退景老唐六厘 段贵林四厘 景人偔七厘五毛
景芳馨 镰四分三厘四毛
退段贵林一分二厘 景人偔九厘 本名二分二厘四毛
景重报 镰一分四厘六毛
退谭庆生六厘 段贵林八厘六毛
景玉山 镰一厘
退景锡恩一厘
景大头 镰一分二厘九毛
退王春五厘 景芳兴七厘九毛
景文魁 镰七厘七毛
退景召庆七厘七毛
景百岁 镰四厘三毛
退师换成完
景治桐 镰一分一厘五毛
退景清杰完
景香山 镰二分二厘五毛
退景清杰六厘 景芳兴一分六厘五毛
景香玉 镰九厘三毛
退景清杰三厘 景芳兴六厘二毛
景治向 镰二分一厘三毛
退景玉凤四厘五毛 退本名完
景仁治 镰二分零八毛
退杨忠一分零八毛 退杨梦熊一分
景文治 镰一分七厘四毛
退杨梦熊九厘四毛 师敏八厘
景化治 镰二分五厘三毛
退杨梦熊完
景贵昭 镰三厘七毛
退景平安三厘七毛
景贵章 镰八厘七毛
退景化赟四厘 退景海林八厘二毛 退景老管二厘 退景锡恩五毛 收景法贤六厘
双合号 镰三厘二毛
退景芳兴完
景士凤 镰二厘
退景保会完
景贵良 镰一分三厘二毛
景万仓 镰五厘五毛
退景大喜完
景文翰 镰六厘八毛
退南贵头完
景文理 镰七厘七毛
景世昌 镰三分三厘五毛
退南贵头八厘 景海林八厘 景老大一分 景芳兴四厘 景人偔五毛 南老强三厘
景遂意 镰二分三厘九毛
退杨天德七厘 景清条七厘四毛 景芳兴九厘五毛
绳祖堂 镰二厘一毛
退景芳兴完
景双全 镰二厘
退谭庆生完
景更新 镰二厘七毛
退谭庆生完
景鹿臣 镰六厘六毛
退景保会六厘六毛
景眼妮 镰三厘七毛
退师敏完
景诚意 镰七厘三毛
退景清杰二厘四毛 景欣头四厘九毛
景芳林 镰二分七厘
退景大喜完
景槐 镰一分八厘
退杨遂任完
四甲 镰四张八分六厘九毛
景义忠 镰一厘八毛
退景欣头一厘八毛
景长治 镰四厘六毛
退景宝年四厘景锡恩六毛
景昌令 镰九厘八毛
退景召于完
景昌顺 镰二厘六毛
退景锡恩二厘六毛
景昌庆 镰二毛
退景锡恩完
景习文 镰五分一厘三毛
退师换成六厘 景平安六厘 本名二分九厘三毛 景老凹一分
景双成 镰五分一厘三毛
退景召于一分二厘 景宝义六厘 韩兴头六厘 景老大一分五厘 景宝年九
厘 景老凹三厘三毛
景公田 镰二分一厘七毛
退杨有信四厘又四厘 韩头兴五厘 景召于八厘八毛
景北成 镰九厘四毛
退景召于六厘 景元英三厘四毛
景天锡 镰四厘八毛
退景老波四厘八毛
景小元 镰九厘六毛
退景锡恩完
景文中 镰四厘三毛
退景锡恩四厘三毛
景重德 镰一分二厘四毛
退景禄小四厘 景老管八厘四毛
景喜重 镰二厘五毛
退景锡恩二厘五毛
景存忠 镰三厘一毛
退景元英二厘一毛 景老管一厘
景震沄 镰二分零一毛
退本名完
景震泗 镰一分八厘九毛
退景老开五厘九毛 景振云六厘
景玉清 镰二分三厘九毛
退景玉凤一分 景老管一分三厘九毛
景长法 镰九厘七毛
退景清杰三厘 景锡恩六厘七毛
景九成 镰二厘二毛
退景老凹二厘二毛
景兆麒 镰三分六厘八毛
退师换成一分 景光凹二分六厘八毛
景莹生 镰一分六厘七毛
退景老堂六厘七毛 景老清一分
景心裕 镰四厘七毛
退景老唐完
景兆熊 镰五分六厘五毛
退景老开四分六厘五毛 李化明一分
景桐凤 镰二分三厘九毛
退本名完
景玉凤 镰一分九厘八毛
退本名完
景心广 镰三分七厘四毛
退景老唐一分八厘七毛 景老清一分八厘七毛
景燕路 镰九厘三毛
退韩兴头完
景延寿 镰九厘二毛
退景老开九厘二毛
景心泰 镰八厘三毛
退景锡恩四厘六毛 景元英三厘七毛
五甲 镰九张四分三厘二毛
景宝祥 镰七厘八毛
退景宝年完
景有令 镰一分三厘三毛
退杨梦龙五厘五毛 景大喜五厘五毛 杨生二厘三毛
景玉祥 镰二厘一毛
退李化明完
景杨成 镰七厘
退景振云三厘 景老凹四厘
景德成 镰九厘三毛
退景振云三厘 杨豹妮二厘 景海林四厘三毛
景顺妮 镰四厘
退李化明完
景宝贤 镰三分零三毛
退谭庆生七厘 杨有信一分四厘 南老经七厘 吴元英三厘三毛
景行公 镰一厘
张改名 镰八厘
退本名完
文会堂 镰二厘
退张致名二厘
程祥云 镰七厘
退景元英七厘
景盛文 镰二分一厘八毛
退景宝义一分一厘八毛 景盛文一分
景昌文 镰二分五厘三毛
退景宝年完
景宝会 镰一分七厘五毛
退本名一分一厘五毛 杨忠四厘 景元二厘
景明文 镰乙厘五毛
退景宝义一厘五毛
景喜文 镰五厘六毛
退公镰 二厘六毛 景芳兴三厘
杨有信 镰九厘三毛
退本名完
杨树德 镰一分八厘二毛
退谭长敏六厘 杨生完
杨满当 镰一分八厘八毛
退杨天德五厘师换成八厘 杨梦熊一分一厘
收景老正一厘二毛收 杨东堂四厘
杨梦龙 镰一分一厘
退本名镰二厘 杨天德九厘
杨梦麟 镰一分零九毛
退师换成八厘 景锡恩二厘九毛
杨梦麒 镰二分二厘五毛
退杨天德九厘 师换成四厘 杨有信四厘 景锡恩 五厘五毛
杨天增 镰一分七厘二毛
退景百咏一分七厘三毛
景好仁 镰六厘
退杨忠完
景家相 镰九厘
退杨忠完
景宝树 镰二分零八毛
退景保会完
杨梦魁 镰一张四分四厘
退杨梦龙一分 师换成三分零五毛 杨有信一分 师恭四分三厘 景海林六
厘 张致名三分五厘六毛 张致名四厘 李化朋四厘九毛
杨吉祥 镰四厘六毛
退杨遂住完
韩官堂 镰六厘
退公镰五厘五毛 景元英五毛
韩春泰 镰二分五厘七毛
退杨豹妮二分零七毛 景宝连五厘
谭可心 镰五厘七毛
退谭庆井三厘 景元英七毛 景老大二厘
景珍祥 镰七分零八毛
退谭长敏六厘 又九厘 师换成一分 景召庆一分一厘 景世芳一分一厘
景宝义一分 景宝年九厘 景老凹四厘八毛
景宝坤 镰二分零六毛
退杨遂住完
景成莹 镰一分七厘一毛
退杨忠完
景多文 镰二分六厘三毛
退谭长敏一分 谭庆生七厘 景宝年八厘 李化朋一厘三毛
王秋 镰七厘九毛
退王春一厘九毛杨忠完
杨永禄 镰一分五厘七毛
退本名完
谭长敏 镰九厘
退本名完
谭长信 镰七厘
退谭长敏完
景大生 镰三厘八毛
退景宝年完
景西莹 镰七厘三毛
退师换成二厘八毛 景老大四厘四毛 程宝义一毛
杨东堂 镰四分六厘四毛
退杨梦龙五厘 杨满当四厘 杨天德一分 杨遂住九厘 杨梦熊四厘 杨生八厘九毛 景宝义一厘五毛
韩当住 镰三毛
退景老大三毛
谭兴泰 镰四厘五毛
退谭庆升四厘景宝义五毛
杨永盛 镰一分五厘
退杨忠完
杨天保 镰八厘四毛
退张致名八厘四毛
谭长玉 镰三分八厘八毛
退杨梦龙二分七厘七毛 谭长敏一分一厘 景宝义一毛
谭庆升 镰九厘九毛
退本名完
谭宗堂 镰二厘八毛
退师换成完
谭高中 镰二厘
退谭长敏完
谭祥云 镰三厘五毛
退谭庆生三厘 师恭五毛
王春 镰二分零四毛
退本名完
王二皮 镰一分九厘四毛
退王春完
谭兴云 镰七厘二毛
退师恭七厘二毛
景宝善 镰二厘八毛
退景宝义完
景宝仁 镰一分零五毛
退王春三厘六毛 韩兴头六厘九毛
景遂来 镰二厘二毛
退景宝义完
韩尊仁 镰七厘九毛
退杨生五厘 景宝义一厘 杨有信一厘七毛 韩兴头二毛
韩尊义 镰四厘一毛
退韩兴头四厘一毛
景领全 镰八厘
退韩兴头四厘三毛 景百咏二厘九毛 师换成二毛 景大喜六毛
韩据德 镰五厘五毛
退谭庆升完
景宝义 镰一分三厘五毛
退本名完
杨梦熊 镰七厘
退杨天德四厘 本名三厘
六甲 镰一张二分九厘
杨德生 镰一分八厘九毛
退本名完
杨忠 镰五厘九毛
退杨遂住完
景清仁 镰五厘二毛
退景百脉五厘二毛
景荣堂 镰一厘
退景百脉一厘
杨呈祥 镰三厘
退景召虞三厘
杨长生 镰三厘
退景海林完
杨梦云 镰一分六厘九毛
退杨梦龙四厘 杨生八厘 景大喜二厘五毛 师敏二厘四毛
杨公堂 镰二分六厘八毛
退杨永祥六厘八毛 杨梦龙二厘八毛 师换成八厘 杨有信四厘 景保会四厘 杨豹妮一厘二毛
杨永春 镰四厘一毛
退杨梦熊二厘九毛 师敏一厘二毛
景魁 镰一分二厘五毛
退李花朋完
杨山 镰五厘二毛
退谭庆升完
杨永祥 镰五厘二毛
收杨公堂六厘八毛 退谭庆升七厘 景玉凤五厘
杨湘 镰六厘
退杨梦龙完
景百脉 镰一分五厘三毛
退本名完
七甲 镰四张零三厘四毛
师换成 镰一分八厘五毛
退本名完
师廉 镰七毛
退师敏七毛
师杰 镰一厘
退师敏一厘
师达 镰三厘七毛
退杨生完
师玉 镰二厘三毛
退师敏二厘三毛
师恭 镰一厘七毛
退本名完
师奉仙 镰一分零三毛
退师换成五厘 师敏五厘三毛
师敏 镰二分二厘八毛
退本名完
师宗堂 镰六厘七毛
退师恭完
师文中 镰九毛
退师敏二毛 景宝连六毛 公镰一毛
景大喜 镰九厘四毛
退本名完
景绍先 镰五分四厘四毛
退本名五分一厘 景海林三厘四毛
景绍泉 镰一分三厘五毛
退景老管一分三厘五毛
景鸣珂 镰一分四厘四
退景锡恩六厘 景宝连六厘
景绍廉 镰一分一厘一毛
退景宗江完
景仪祥 镰六厘四毛
退景海林完
景化赞 镰三分二厘八毛
退本名完
景玉笙 镰二分二厘一毛
退景老管完
景玉华 镰一分三厘
退景宝义一分一厘 韩兴头二厘
景绍虞 镰二分二厘二毛
退本名完
景绍闻 镰二分七厘
退景海林完
景绍基 镰三分二厘三毛
退景海林完
景林芳 镰一分四厘一毛
退景宝连完
祥吉堂 镰四厘五毛
退景海林完
景春莹 镰一厘二毛
退公镰一厘二毛
陈兴 镰一分二厘八毛
退王春完
景绍庆 镰三分二厘九毛
退本名完
景二喜 镰三厘八毛
退景召庆三厘八毛
八甲 镰二张零八厘
以上共三十九张三分二厘三毛
永济闸水簿( 民国八年(1917) 至民国十一年(1922))

(民国八—十一年间 永济闸的用水权人在移动明细账簿中,末尾附记利同闸相关的规约10项以及新改订的规约4项。和旧规约相比,河老的报酬是每镰1厘2合增的麦子3合。为了与物价上涨相对应,把镰1分大钱300文的评价额上升到大约是其5倍的1500文,同时,还追加记载着对于那些没有参加修建闸的人,罚金从大钱300文增加到1000文。卖掉河岸的树木,充作老人的垫付经费。还追记了各小甲下设帮办1名、各帮办下设公直4名等事情。)
一甲 镰五张一分六厘四毛
积德堂 镰九分六厘七毛
景小马 镰二厘
景奤头 镰四厘一毛
景季冬 镰一厘四毛
景作舟 镰五分二厘三毛
杨文彰 镰六厘五毛
景柏青 镰三厘五毛
景增龄 镰五厘二毛
景延庆 镰一分五厘二毛
景一把 镰八厘二毛
景吉祥 镰八厘三毛
景凤梧 镰三分三厘二毛
景济川 镰六分零二毛
收本甲景德玉二厘二毛 共六分二厘四毛
景巨川 镰二分七厘六毛
景德名 镰四分五厘一毛
退三甲景贵珍二厘二毛 存四分二厘九毛
景锁住 镰二分零五毛
景得誉 镰四分三厘八毛
退三甲景清杰九厘三毛 退四甲景燕如四厘九毛 退四甲景鹤亭五厘毛
退四甲景心合七厘三毛 退四甲景达仁四厘一毛 存四厘一毛
积庆堂 镰九厘
余庆堂 镰一分四厘五毛
义冢社 镰一分四厘
景祥妮 镰六厘
景圈妮 镰六厘
新立景魁妮 镰二分四厘七毛
新立景山保 镰二分三厘七毛
新立景裕德 镰一分二厘五毛
退六甲景春莹五厘五毛
新立景欲仁 镰二分二厘五毛
以上共五张一分七厘四毛
二甲 镰四张五分九厘八毛
南日生 镰六毛
南振宗 镰六厘二毛
南振麟 镰四厘二毛
南全福 镰四厘三毛
南体仁 镰八厘六毛
通美堂 镰一张零八厘五毛
南杰 镰一分二厘四毛
南可意 镰八厘二毛
南猛妮 镰四厘九毛
退本甲南心裕三厘七毛
南廷瑞 镰三厘七毛
退本甲南心裕三厘七毛
南心泰 镰四分四厘
南心裕 镰二分一厘八毛
收本甲南猛妮三厘七毛 收本甲南廷瑞三厘七毛
共存二分九厘二毛
南贵头 镰七毛
南小有 镰一厘九毛
南保仁 镰一分四厘九毛
收四甲景福禄二厘 共一分六厘九毛
南平安 镰六厘四毛
南文中 镰四厘
收本甲南祥妮二厘
南祥尼 镰三厘四毛
退本甲南文中二厘
刘离小 镰七毛
李霸 镰一厘五毛
景人搪 镰五厘九毛
景人騿 镰三厘四毛
退本甲景增田三厘四毛
景人龙 镰一分五厘二毛
景大田 镰一分七厘三毛
景增田 镰一分六厘六毛
收本甲景人騿三厘四毛
景登嵬 镰三厘八毛
景人伟 镰八毛
景人偔 镰四分零七毛
景玉田 镰五毛
景桐庆 镰九毛
景骏德 镰二厘五毛
段罔旦 镰二厘五毛
景考正 镰七厘四毛
景东莹 镰八厘一毛
景不点 镰四厘三毛
景可成 镰二厘九毛
樊化运 镰二厘五毛
樊居正 镰一厘六毛
景人伦 镰二厘
南金粟 镰五厘六毛
南文英 镰三厘九毛
南文魁 镰八厘六毛
退本甲南长林二厘六毛 退本甲南长清六厘
景人偕 镰一分四厘九毛
景甫田 镰七厘二毛
收四甲景心裕一厘
南廷壁 镰八厘九毛
杨心泰 镰三分零九毛
新立南长林
收南文魁二厘六毛
新立南长清
收南文魁六厘
以上共四张五分九厘八毛
三甲 镰六张五分九厘
景万禄 镰一张二分一厘八毛
景世行 镰五分零二毛
景玉昌 镰四分七厘六毛
景芳馨 镰三分三厘九毛
退本甲景香岭七厘
景玉山 镰一厘
景大头 镰八厘九毛
景文魁 镰四毛
景百岁 镰一分三厘四毛
退本甲景化治一分零八厘
景治桐 镰一分一厘五毛
景香山 镰一分七厘七毛
退本甲景香岭一分七厘七毛
景香岭
收本甲景芳兴七厘 收本甲景香山一分七厘七毛
收本甲景香玉九厘三毛
景香玉 镰九厘三毛
退本甲景香岭九厘三毛
景清杰 镰七分四厘九毛
收一甲景得玉九厘三毛
收本甲绳祖堂二厘一毛 收本甲景遂意六厘
景文治 镰一分五厘
景化治 镰四分一厘六毛
收本甲景百岁一分零八毛
景贵昭 镰三厘七毛
景贵章 镰八厘七毛
双合号 镰三厘二毛
景士凤 镰二厘
景向辰 景渭清 镰六厘二毛
景遂意 镰一分五厘
退本甲景清杰六厘
绳祖堂 镰二厘一毛
退本甲景清杰二厘一毛
景双全 镰二厘
景更新 镰一厘八毛
退本甲景同声九毛
退本甲景锡令九毛
景鹿臣 镰六厘六毛
景眼妮 镰三厘七毛
景诚意 镰一分八厘
景槐 镰二分九厘二毛
景之动 镰一分七厘七毛
景仁治 镰二分一厘
景贵瑶 镰一分一厘
景贵珍 镰一分五厘二毛
收一甲景得名二厘二毛 共一分七厘四毛
景贵琮 镰一分六厘一毛
收七甲景绍孔一厘一毛 共一分六厘一毛
景之彬 镰三厘四毛
收五甲杨德方一分七厘 收五甲杨梦魁五厘
收五甲景扬成二厘 共二分七厘四毛
新立景方成
收五甲景扬成四厘八毛
新立景锡令
收本甲景更新九毛
新立景同声
收本甲景更新九毛
以上共六张五分九厘
四甲 镰五张五分九厘四毛
景习文 镰五分二厘三毛
退本甲景玉身一分一厘五毛
退本甲景润身一分二厘六毛
退本甲景银身一分二厘六毛
退本甲景修身一分
景双成 镰五分二厘三毛
景公田 镰三分三厘
景长信 镰四厘六毛
景喜禄 镰二厘八毛
退二甲南保仁二厘存八毛
景长庆 镰二毛
景偏妮 镰一厘
退本甲景重德一厘
景穗仲 镰一厘一毛
景重德 镰九毛
收本甲景偏妮一厘收本甲景存忠三厘一毛 存五厘
景喜仲 镰二厘五毛
景存忠 镰三厘一毛
退本甲景重德三厘一毛
景震云 镰二分三厘六毛
收一甲景德玉一分零四毛共存三分四毛
景震泗 镰一分六厘四毛
景玉清 镰二分五厘九毛
景开楼 镰七分三厘四毛
收一甲景得玉五厘六毛
景莹生 镰一分六厘七毛
景心合 镰六分二厘
收一甲景得玉七厘三毛
景玉凤 镰一分九厘八毛
景心裕 镰四厘七毛
退二甲景莆田一厘
景燕禄 镰九厘四毛
收一甲景德玉四厘九毛
景廷寿 镰七厘九毛
景心泰 镰八厘三毛
景振泰 镰一分五厘五毛
景蓬来 镰五厘三毛
景达仁 镰二厘六毛
收一甲景得玉四厘一毛
景溥洲 镰一分九厘五毛
收五甲景有令二厘
景方文 镰二分六厘四毛
收五甲景有令五毛
退本甲景福海一分一厘
新立景锡章 镰六厘四毛
新立景炳章 镰一分九厘八毛
新立景福印 镰一分一厘二毛
新立景玉身
收本甲景习文一分一厘五毛
新立景润身
收本甲景习文一分二厘六毛
新立景银身
收本甲景习文一分二厘六毛
新立景守身
收本甲景习文五厘六毛
新立景福海
收本甲景方文一分一厘
以上共五张五分九厘四毛
五甲 镰九张三分二厘
杨德方 镰七分一厘三毛
退三甲景之彬一分七厘
景宝祥 镰七厘八毛
守先堂 镰九厘
景有令 镰一分零四毛
收本甲景扬成二毛
退四甲景灜洲一厘
退四甲景福河五毛
退四甲景大来三厘
景扬成 镰七厘
退三甲景之彬二厘
退三甲景方成四厘八毛
退本甲景有令二毛
景德成 镰三厘
景顺妮 镰一厘八毛
景宝贤 镰一分五厘五毛
景行公 镰一厘
张昆 镰二分一厘一毛
富春堂 镰二厘
杨世有 镰七厘
收本甲杨永禄八厘六毛
景宝璋 镰六分八厘八毛
景宝年 镰八厘
退本甲景好贵八厘
景宝会 镰九厘八毛
杨昭信 镰六厘七毛
退本甲景喜文一厘五毛
杨忠信 镰一厘
景喜文 镰一分七厘八毛
收本甲景明文一厘五毛
杨有信 镰一厘
杨树德 镰一分八厘二毛
退本甲杨逢祥二厘三毛存一分五厘九毛
杨天德 镰一分二厘七毛
杨逢祥 镰一分一厘七毛
收本甲杨树德二厘三毛存一分四厘
杨满当 镰八厘三毛
杨梦龙 镰一分三厘三毛
杨梦麒 镰四分零八毛
杨梦麟 镰三厘
杨天增 镰六厘七毛
景家麟 镰四厘二毛
景家相 镰四厘四毛
景宝树 镰三分二厘二毛
景梦魁 镰三分零四毛
退三甲景之彬五厘存二分五厘四毛
杨吉祥 镰四厘六毛
韩春泰 镰二分二厘
退本甲韩梦妮五厘 退本甲韩春妮四厘 退本甲韩舍妮九厘 退本甲韩兴妮
四厘
谭长秀 镰八厘七毛
景宝呻 镰三分八厘五毛
景多文 镰一分一厘九毛
杨永禄 镰五分四厘九毛
退本甲杨士有八厘六毛 退本甲杨世光九厘二毛
退本甲杨世存八厘 存二分九厘一毛
谭永林 镰一分一厘
收本甲永治成七厘四毛
景西莹 镰三分八厘
杨东堂 镰四分六厘四毛
韩当住 镰三毛
谭大皮 镰四厘五毛
杨永盛 镰一分零八毛
谭舒林 镰三分八厘八毛
退本甲谭杏林一分二厘二毛
张天保 镰八厘四毛
谭庆生 镰九厘九毛
谭宗堂 镰二厘八毛
谭祥云 镰三厘五毛
王二皮 镰一分九厘四毛
王保仁 镰二分四厘四毛
谭兴云 镰五厘五毛
景宝善 镰二厘八毛
景宝仁 镰六厘
景进德 镰二厘二毛
韩尊义 镰四厘一毛
景生小 镰一分四厘
韩据德 镰五厘五毛
景宝义 镰三厘一毛
杨梦熊 镰四厘七毛
谭公堂 镰一厘七毛
景好俭 镰七厘三毛
景好聚 镰一分一厘八毛
景好有 镰三厘一毛
景好财 镰五厘九毛
景宝恭 镰一分七厘二毛
景好育 镰五厘四毛
景桂清 镰三厘二毛
景好贵 镰四厘五毛
收本甲景宝年八厘
谭忠霖 镰八厘二毛
新立永治成 镰七厘四毛
退本甲谭永林七厘四毛
新立杨赞 镰七厘二毛
新立景好文 镰三厘
新立三盛聚 镰二厘五毛
新立谭呼群 镰一厘八毛
新立谭杏林
收本甲谭舒林一分三厘二毛
新立韩命尼
收本甲韩春太五厘
新立韩春尼
收本甲韩春太四厘
新立韩舍尼
收本甲韩春太九厘
新立韩兴尼
收本甲韩春太四厘
新立杨世先
收本甲杨永禄九厘二毛
新立杨世存
收本甲杨永禄八厘
新立景大来
收本甲景有令三厘
以上共九张三分二厘
六甲 镰一张二分六厘三毛
杨德生 镰八厘
杨福生 镰九厘四毛
镰一厘七毛
杨呈祥 镰三厘
杨梦云 镰一分四厘七毛
杨公堂 镰二分六厘七毛
景明治 镰五分六厘七毛
杨玉振 镰六厘
以上共一张二分六厘三毛
七甲 镰四张七分零四毛
师杰 镰一厘
师达 镰三厘七毛
师玉 镰二厘三毛
师奉先 镰一分七厘七毛
师敏 镰一分七厘八毛
师宗堂 镰七厘六毛
师文中 镰九毛
景世芳 镰二分一厘
景绍孔 镰一厘一毛
退三甲景贵珠一厘一毛
景绍莲 镰一分五厘五毛
景化赞 镰三分三厘六毛
景黯卿 镰二分二厘一毛
退本甲景虞卿三厘七毛
退本甲景光宗二厘七毛
退本甲景宗田二厘九毛存一分三厘八毛
景玉华 镰四厘三毛
景孚晋 镰五分三厘一毛
退本甲景孚颐一分七厘三毛
退本甲景孚辰八厘九毛存二分二厘四毛
退本甲棣华堂四厘五毛
景曹氏 镰七厘
新立景孚颐
收本甲景孚晋一分七厘三毛
景宪书 镰九厘五毛
新立景孚辰
收本甲景孚晋八厘九毛
新立景宪雍 镰七厘五毛
新立棣华堂
收本甲景孚晋四厘五毛
景宪绅 镰七厘五毛
景宪辰 镰九厘七毛
景杨氏 镰四厘三毛
景仪祥 镰六厘四毛
新立景兰芳 镰四厘二毛
新立景宪唐 镰九厘
收本甲景体芳二厘
景体芳 镰九厘
退本甲景宪唐二厘
师道明 镰一分八厘五毛
退本甲师儒珍五厘
退本甲师怀珍五厘
退本甲师习珍八厘五毛
新立师儒珍
收本甲师道明五厘
景绍基 镰三分三厘
师怀珍
收本甲师道明五厘
景林芳 镰三分八厘四毛
师席珍
收本甲师道明八厘五分
祥集堂 镰四厘五毛
景春荣 镰一厘二毛
收本甲景玉得五厘五毛
景绍庆 镰五分六厘五毛
退本甲景梅芳二分八厘九毛
退本甲景宪平一分六厘二毛
退本甲景莲芳一分一厘四毛
新立景莲芳 镰一分一厘四毛
陈聚德 镰一分六厘一毛
退本甲陈聚祥七厘八毛
陈聚祥
收本甲陈聚德七厘八毛
景二喜 镰三厘八毛
景宗江 镰四厘六毛
退本甲景宪平四厘六毛
新立景宪平 镰一分六厘二毛
收本甲景宗江四厘六毛
景费嘴 镰四厘二毛
退本甲景中仗四厘二毛
景茂林 镰三厘一毛
景玉林 镰六厘三毛
新立景梅芳 镰二分八厘九毛
收景绍庆
新立景虞卿 镰二厘七毛
收景黯卿
新立景光宗 镰二厘七毛
收景黯卿
新立景宗田 镰二厘七毛
收景黯卿
新立景中仗
收本甲景费嘴四厘二毛
以上共四张七分零四毛
八甲 镰二张零八厘
以上共镰三九张三分二厘三毛
永济闸条规刊列于后
一 老人公食薄少、获利无多、贫而无力者多不能充应、每厘镰增麦一合、旧例二合、增一合、与旧例共合三合
二 免镰之人多系贫家、罚夫错河等项往往不能措办、以致小甲受累、以后俱照本镰夫名说、与免镰人无干
三 凡免镰上河之人、上提下拔轮流看水、俱由老人安置、不得多言乱语、亦不得以成规为辞、有不遵者、罚项俱照本镰夫多所出
四 每年修补桥梁蹬槽及一切免粮祭神等项、秋后同众小甲公直帮办、将账目算、按此账再立一本、旧老人存一本、新老人轮流一本、以防时久滋弊
五 每分镰向作大钱三百五十文、近因粮米人工价昂、公议每分镰作大钱一千五百文、老人小甲叫人头吃镰亦如之
六 镰夫上河一名夫不到、旧例罚大钱三百文、今因人工日贵、往往故意不到、甘愿受罚者、公议一名夫不到、罚大钱一千文、以示整重河规
七 重修桥梁蹬槽一添石工、方许行利、若补修不添新石者、不得行息出利
八 每名夫只许挑镰七分、不许多挑、每分镰向作大钱三百五十文、今因人工米粮价高、作大钱一千五百文
九 河上使换钱文、要地与当主垫钱、不许当地人讨要、亦不许要地扣出(除的假借字)若要地私自开发、查出除重出使换外、罚条石一丈
十 河工补修工程、与兑粮祭神等项、俱系老人先行垫办、俟秋后算账、始能齐钱、以致贫而无力者不能充应老人、今议将河上树木先卖数株、共除大钱四十一文、以为老人垫办花费、至秋后算账、上七甲预先扣除、各小甲扣钱六千五百文、惟五甲镰大扣钱八千五百文、与旧老人无干、至明年清明节、交于新老人、仍作河上垫办花费
本闸新更条规刊列于后
(一)各小甲各挑帮办一名、帮办公学公直四名、以监督老人账目、帮办由老人挑选、公直由帮办推举、五村亦保举帮办一名、以维河章
(二)上八甲公举老人、一年一保、如老人练达世事、亦许连保、但只许连保三年、不得再保、以防时久滋弊、如果老人照章妥办、一年亦可再保
(三)每年闸粮、由公直帮办小甲公议、齐期先期贴帖、布告镰户
(四)河上使换、以十二月初一日钱齐、每年于算账后、老人出贴、布告镰户、各帮办于十月十五日督催各小甲齐钱、方不误期
永济闸花费账(民国三十年(1941) 十一月十三日)

正月
看闸人垫路四次 支洋十一元八毛
桩橛 支洋五元
买毛头纸半刀 支洋一元陆毛
正月十七日破土
买大边二挂 支洋一元
买红帖三十张 支洋三毛
买顶炮六斤 支洋二毛
买烧纸二两 支洋二毛
买元锞二十把 支洋一毛
买料香二股 支洋一毛
二十二日
三闸公上府会议盘川 支洋四元九毛
二月初七日
垫官道桥修天井 看闸人盘川二次
支洋十五元一毛
稻草八个 支洋二元
十五日上供
红贴二十张 支洋二毛
麦子一斗五升 支洋十一元九毛
大肉拾斤 支大洋十一元
黄酒二十斤 支洋十二元
粉皮二斤 支洋二元八毛
大米一升 支洋一元一毛
鞭二挂 支洋八毛
顶炮六斤 支洋二毛
烧纸二两 支洋一毛六分
元锞二十把 支洋一毛六分
料香二股 支洋一毛
赶集盘川 支洋一元八毛
二十日修官道桥
稻草六个 支洋一元五毛
秫稽二个 支洋五毛
桩橛三根 支洋一元零五分
犒劳看闸人 支洋六毛五分
二十一日修东汪橙槽
日用 支洋五元五毛五分
买石灰九百斤 支洋二十一元六毛
匠人工价 支洋三元
买筛子 支洋五毛
二十七日
垫大路饭钱 支洋四元六毛五分
初九日当二工头埝
稻草十五个 支洋三元七毛五分
白酒三斤 支洋十五元五毛馍馍十五斤
当二道沟
看埝夫 支洋五元
稻草四个 支洋一元
席三领 支洋三元
四月初六日
垫天井饭钱 支洋五元八毛
二十四日大挑河
小甲上河饭钱 支洋十一元
垫大路盘费 支洋五元七毛五分
五月十五日
垫大路盘川 支洋五元二毛
六月初四日
清丈河沟 支洋三元三毛
看庙小 支洋四元
二十日大挑河
小甲上河盘川 支洋八元六毛
七月初二日修官道 桥
稻草十五个 支洋一元二毛五分
初三日垫小沟沿桥
稻草五个 支洋一元一毛五分
干草十把 支洋一元
十二日
兑粉 支洋九元五毛四分
兑粉盘川 支洋一元一毛
十七日修天井
稷子六斤 支洋一元五毛
十九日修天井
工人花费 支洋六元九毛
席三领 支洋四元
石灰六百斤 支洋二十元
稻草十个 支洋二元五毛
八月初三日垫大路
看闸人花费 支洋七元六毛
初十日垫大路
工人盘川 支洋六元一毛
九月初三日
拉官路桥稻草钱 支洋二元
初五日
垫官路桥稻草十个 支洋二元五毛
十根 支洋三元
十五日
垫大路花费夫钱 支洋四元二毛四分
二十五日
垫天井花费 支洋七元零五分
十月初四日
垫大路花费 支洋四元二毛
十二日
垫大路花费 支洋五元二毛
麦季公款 支洋一百三十九元四毛三分
地亩捐 支洋四十七元
以上共花费国币四百七拾八元零八分
(三)永利闸、龙兴闸部分
永利闸河簿(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 正月吉日)

小甲 孟居仲 共镰居拾二分八厘五毛(三张六分七厘四毛六分)
于其昌 镰四厘一毛
于培村 镰一厘五毛
于朝干 镰一分六厘七毛
于振麟 镰八厘八毛
于振铎 镰八二厘一毛
于振鹭 镰八厘八毛
于先堂
于德阔 退二厘八毛义盛太收 镰七厘一毛、九厘九毛
于其祥 镰一分二厘五毛
于守礼 镰五毛
郝鸣凤 镰一分五厘四毛
郝鸣春 镰一分五厘
郝鸣富 镰一分五厘六毛
刘清滨 退郝昆鹏名下 镰五厘四毛
郝鸣太 镰三厘一毛
郝鸣珂 镰三厘一毛
郝鸣玉 镰三厘
郝振梅 镰九厘七毛
孟振头 镰一厘五毛
孟金义 镰一厘八毛
郝进荣 镰二毛
王进才 镰一厘五毛
郝进忠 镰九厘七毛
郝得良 镰四厘五毛
孟绿 镰三厘二毛
孟祯 镰六毛
孟祥 镰三毛
孟居韶 镰五厘
义盛泰 镰五厘四毛、二厘六毛
孟士魁 镰二厘六毛六系
卢之荣 镰六厘三毛
卢士林
德兴号
卢士秀 镰二厘一毛
泰山行宫 镰九厘八毛
孟居仲 镰七厘一毛
孟五仲 镰一分四厘二毛
孟金仲 镰七厘八毛
孟居魁 镰五分零三毛
孟居毫 镰一分八厘
孟居学 镰六厘二毛
胡金击 镰一厘九毛
胡金魁 镰四厘
黄廷珪 镰二毛
黄廷珍 镰二厘六毛
黄廷瑜 镰三厘六毛
郭占魁 镰七毛
小甲孟泽起 共镰二张九分六厘八毛
孟祖庙 镰三分三厘四毛
孟尚义 镰一厘
孟士庙 镰五厘二毛
孟士莫 镰一分三厘
孟士英 镰一厘四毛
孟尚嗃 镰二分七厘一毛
鼎和永 镰二厘三毛
孟尚清 镰一分八厘八毛
孟坤 镰九厘九毛
孟居邦 镰三厘五毛
孟车梅 镰二厘一毛
孟泽起 镰一分五厘七毛
孟泽云 退孟居跋名下二厘八毛 镰一分二厘三毛、一分五厘一毛
孟居瀛 镰五厘六毛
孟士忠 镰二厘五毛
孟居广 镰五厘三毛
同心成 镰一分九厘二毛
孟居敬 收孟泽云二厘八毛 镰六分七厘八毛、六分五厘
孟居思 镰二厘九毛
孟居门 镰二厘三毛
孟桂先 镰一厘二毛
孟桂枝 镰一厘三毛
吴自任 镰七毛
白衣堂 镰六毛
孟泰和 镰一厘七毛、三张八分二厘九毛
小甲 郝承渡 共镰七分七厘五毛
郝金孝 镰一毛
郝恩义 镰二厘四毛
郝鸣贵 镰五厘一毛
郝得泰 镰五毛
郝金辰 镰一厘六毛
追远堂 镰二厘二毛
郝吉羊 镰一厘六毛
郝重仁 镰六厘三毛
郝金义 镰一分二厘六毛
郝重魁 镰五厘六毛
郝重文 镰一分一厘
郝得润 镰五厘
郝得英 镰五厘二毛
郝进禄 镰二厘一毛
郝得全 镰九毛
郝得才 镰四厘八毛
郝升堂 镰一厘五毛
郝文馨 镰九厘八毛
郝祖先堂 镰二厘二毛
郝景泰 镰一厘九毛
郝景玉 镰一分四厘二毛
郝景文 镰五厘六毛
郝景长 镰五厘八毛
郝庆荣 镰一厘
郝逢春 镰九毛
郝逢生 镰三厘八毛
郝恩成 镰六毛
郝如恒 镰五厘一毛
郝昆鹏 旧刘清宝五厘四毛 镰二分九厘五毛、二分四厘一毛
郝寿昌 镰二分九厘三毛
郝承宗 镰一分四厘
郝昆弯 镰五毛
郝昆镯 镰二厘七毛
郝升田 镰三毛
郝祥麟 镰一分四厘
郝守孝 镰二毛
郝 林 镰七毛
王智 镰四分五厘七毛
郝家庙 镰一张零分三厘一毛
火神灶 镰一分四厘六毛
泰山行宫 镰九厘八毛
小甲 郝人灵 共镰三张三分五厘一毛
郝人得 镰八厘五毛
郝清人 镰九厘三毛
郝清魁 镰三厘一毛
郝凤岗 镰三厘五毛
郝清泉 镰一分三厘七毛
郝清连 镰六厘九毛
郝凤德 镰三厘八毛
文盛公 镰一厘一毛
郝锡福 镰三厘八毛
郝锡禄 镰四厘七毛
郝际堂 镰五厘
郝文之 镰六厘七毛
郝锡均 镰二分二厘
郝锡麒 镰一分七厘
郝锡勇 镰二分一厘九毛
郝凤辉 镰一分一厘
郝锡智 镰三厘
郝锡金 镰一厘一毛
郝凤彩 镰九厘三毛
郝凤来 镰八厘五毛
郝凤相 镰一分七厘二毛
郝凤之 镰一分四厘九毛
郝凤清 镰三分二厘三毛
郝锡庆 镰六毛
郝从虎 镰一厘三毛
郝长奉 镰一分五厘八毛
郝孝堂 镰九文九毛
小甲 景三门 共镰八张四厘九毛、七张九分七厘一毛
万亿成 镰一分一厘五毛
敬宗文(敬是景的借用字) 镰四毛
景孝文 镰一厘九毛
景万禄 镰六毛
景立彬 镰一厘六毛
景之网 镰三厘
景培林 镰二厘
景处乡 镰六厘一毛
景万朝 镰一分一厘一毛
景兴成 镰九毛
景万杰 镰四厘五毛
景仁庆 镰一厘八毛
尊祖堂 镰二厘三毛
景康生 镰四分四厘二毛
景锡断 镰二厘三毛
景玉昌 镰一分九厘七毛
景存仁 镰二厘八毛
景宗汤 镰三分六厘九毛
景上田 镰一分一厘五毛
景中田 镰一分五厘五毛
景世行 镰四分六厘七毛
景绍基 镰四厘八毛
景增田 镰一分二厘八毛
景大田 收景清川 镰七厘八毛 镰八厘二毛
景人搪 镰一分九厘五毛
景浦田 镰九厘九毛
景人俨 镰一分五厘八毛
景人偕 镰九厘
景福村 镰七毛
景荣田 镰三分八厘四毛
景守义 景芝头 景芳馨 镰六厘三毛 镰九厘三毛、三厘
景芳林 景芳馨 镰一分五厘四毛 镰一分六厘八毛、一厘四毛
景芳成 镰四厘
景芳馨 退于景芝头名六厘三毛 退于景芳林名一分五厘四毛 镰二分一厘七毛
景告崔 镰一分六厘
景治向 镰八分一厘八毛
景林芳 镰三厘二毛
景惠平 镰七厘
景俊福 镰五厘九毛
景莲芳 镰一分七厘六毛
景百令 镰八厘四毛
景时令 镰七厘一毛
景有令 镰六厘
景杨氏 镰六厘九毛
景元莫 镰二厘一毛
景蓬莱 镰二厘三毛
景瀛洲 镰三厘四毛
景达仁 镰一分二厘一分
景非熊 镰八厘二毛
景玉清 镰三分六厘
衍盛堂 镰八厘四毛
景相凤 镰八厘四毛
景隆泰 镰一分三厘八毛
景心裕 镰一分一厘
景开田 镰四厘二毛
景心泰 镰四厘三毛
景光宗 镰八毛
景福印 镰一分一厘一毛
景正卿 镰三厘九毛
景炳璋 镰二分二厘九毛
景云卿 镰一分一毛
景云卿 镰四厘
杨大狗 镰一分六毛
杨廷舍 镰三厘一毛
景顺尼 镰一分一厘七毛
景振铎 镰一分六厘九毛
景光成 镰一分
景玉来 镰一分四厘六毛
景贵宗 镰二分一厘五毛、三张九分七厘
小甲 景济川 共镰四张零四厘八毛
南心泰 镰三厘
南心裕 镰一分八厘三毛
南廷璧 镰一厘三毛
南文英 镰六毛
南杰 镰一分五厘
景绍基 镰六厘四毛
景林芳 镰七厘六毛
景辅臣 镰五厘三毛
南通美 镰四厘八毛
南体祥 镰一分
南长怡 镰四厘九毛
南九德 镰六厘八毛
南文江 改南合心 镰一分三厘六毛
南文凯 退于南文江名一分三厘六毛 退于南文时名下九厘二毛 镰九厘三毛、三分二厘一毛
南文时 改南合心 镰九厘二毛
景作舟 镰六分二厘六毛
景济川 退于景大田名下七厘八毛 镰二分三厘六毛、三分一厘四毛
忠厚堂 镰一厘七毛
景欲仁 镰三厘一毛
景圈尼 镰五厘五毛
景伏成 镰六厘一毛
景节 镰八毛
景俊杰 镰一分三厘
馀庆堂 镰七厘一毛
杨开廉 镰四厘
景得名 镰一分零六毛
景泰 镰三厘六毛
景德玉 镰八厘一毛
景秉尼 镰一厘三毛
景遂保 镰二分九厘五毛
景祥妮 镰八厘三毛
景欲志 镰四厘六毛
景贵瑶 镰四厘一毛
景贵珍 镰八厘二毛
景贵照 镰五厘六毛
景至极 镰三厘四毛
景世芽 镰七厘四毛
景公田 镰四分一厘五毛
韩景公 镰八厘
义冢社 镰七厘九毛
二合公 镰一厘三毛
小甲 杨修志 共镰一张八分三厘五毛
高重 镰三厘六毛
杨凤楼 镰一厘五毛
观音堂 镰四分二厘八毛
柴恩贤 镰三毛
柴士英 镰二毛
柴得圈 镰二厘二毛
韩文清 镰二厘六毛
柴恩忠 镰七毛
柴恩敬 镰一厘八毛
柴恩文 镰一厘七毛
柴书魁 镰五厘
柴士顺 镰一厘
杨振德 镰一分四厘九毛
杨九清 镰七厘八毛
杨九堂 镰六厘一毛
杨行德 镰一分八厘
杨成德 镰三厘一毛
杨凤廷 镰一厘五毛
杨德保 镰五厘二毛
杨德贵 镰九毛
杨春祥 镰二厘三毛
杨毓祯 镰一分二厘三毛
杨毓桂 镰七厘
杨毓梓 镰五厘一毛
杨毓珍 镰三毛
杨文 镰一毛
杨德仁 镰一毛
杨士基 镰一毛
杨成才 镰六毛
杨凤鸣 镰一毛
杨门 镰五毛
杨儒 镰四分一厘三毛
小甲 杨士准 共镰四分四厘
杨儒 镰一分五厘
冯兴林 镰二毛
杨士清 镰一毛
杨士准 镰二毛
杨兴德 镰一厘一毛
杨敬开 镰一毛
杨希贤 镰一毛
杨希振 镰二厘四毛
杨希旗 镰三厘
杨九尼 镰五毛
杨顺成 镰四毛
杨鸣玉 镰二厘二毛
杨好德 镰二毛
杨凤林 镰二厘五毛
赵进乡 镰三厘
杨希安 镰一厘六毛
杨平安 镰一厘
杨家庙 镰一分零四毛
小甲 四合公 共镰七厘五毛
赵芳辰 镰二毛
赵佃 镰一厘八毛
赵依 镰二厘八毛
张如山 镰二厘
赵光岚 镰七毛
小甲 田 忠 共镰一张四分七厘、九毛
赵连河 镰七厘六毛
赵梅 镰五厘四毛
赵人和 赵振江 退锡胜镰三厘八毛 镰一分八厘六毛、一分四厘八毛
赵连魁 镰二分二厘三毛
赵栢枚 赵之依 镰七厘四毛
段得名 镰四毛
田生才 镰一厘三毛
田 忠 镰四毛
杨文章 镰一分四厘三毛
关帝庙 镰一分一厘三毛
田忠南 镰四厘二毛
高玉林 镰二厘一毛
杨法文 镰一厘
杨文喜 镰一厘
杨士选 镰四厘
高法 退一厘八毛 赵居西收 退三厘三毛 赵锡俭收 镰二分零六毛、二分二厘四毛
慧清庵 镰一分
合盛号 镰四毛
杨知山 镰四厘三毛
杨信 镰四毛
杨成头 镰二厘五毛
杨祖堂 镰一厘五毛
杨家庙 镰五厘七毛、九张七分九厘三毛
小甲 赵金常 共镰四分二厘
赵可爱 收三厘五毛赵鸿振退 收二厘五毛赵鸣振退 镰四分八厘、四分二厘
赵华 镰二分一厘八毛
赵书田 镰三分五厘五毛
赵长春 收赵锡漳退 镰八厘七毛
赵成德 镰三分三厘六毛
赵芝 镰四分六厘
赵元居 镰一分二厘六毛
赵炳文 镰四分六厘
赵锡胜 退于赵振江名下三厘八毛 退于赵锡恩二厘 镰一分四厘五毛、二分一厘九毛
赵锡虾 退于赵希吾一厘六毛 镰二分一厘三毛
赵锡麟 镰二厘九毛
赵元绪 镰一厘五毛
赵锡思 赵元祥 镰六厘九毛 镰七分零七毛、六分零三毛
赵锡胜 镰二厘
赵锡磐 镰二分二厘五毛
赵锡震 镰一分九厘三毛
赵元祥 镰一分七厘九毛
赵元祥 退锡恩名下九厘九毛 镰九厘四毛、一分六厘三毛
赵元培 镰四分二厘八毛
赵元依 退于枚名下七厘四毛 镰一毛、九厘退于锡恩名下一厘五毛
赵荣支 镰三厘
赵光辰 镰五厘八毛
赵三富 镰七毛
赵香 镰二厘七毛
赵廷 镰六厘八毛
赵茗 镰三毛
赵蓉 镰三厘六毛
赵元韶 镰三厘六毛
赵元鑫 镰三厘五毛
赵元吟 退二分五厘赵鸣振收 镰三厘三毛
赵元田 镰三厘三毛
赵锡智 镰一分二厘九毛
赵锡勇 镰六厘二毛
赵植堂 镰一分一厘六毛
赵植楷 镰一分一厘六毛
赵锡德 镰二分九厘四毛
赵乐敬 镰八毛
赵锡福 镰一分八里九毛
赵锡常 镰一分六厘四毛
赵荷 镰七毛
赵锡珍 镰一分六厘
赵锡珂 镰一分七厘
赵玉成 镰二厘
赵居西 镰一厘八毛 高法退一分二厘六毛、一分零六毛
赵海振 退二厘五毛赵可爱收
退三厘五毛赵可爱收 镰六厘四毛、三厘九毛
收二厘五毛赵元哈退
赵居蓬 镰七厘八毛
赵居安 镰二毛
赵鸿斌 镰五厘四毛
刘顺成 镰六厘五毛
赵元杰 镰二厘六毛
刘顺和 镰三厘
刘顺心 镰一分三厘五毛
三张五分二厘八毛
小甲 赵福传 共镰一厘二毛
赵玉林 镰三厘九毛
赵合妮 镰二厘五毛
赵金堂 镰一分一厘四毛
赵 镰二分一厘
赵璐 镰二分六厘八毛
赵兴武 退四厘六毛赵兴甲收 镰八厘九毛、一分三厘九毛
赵望 镰四分五厘六毛
赵兴甲 收四厘六毛赵兴武退 镰一分四厘七毛、一分零一毛
赵希鲁 收一厘六毛赵锡胜退 镰一张二分九厘四毛、七厘八毛
赵玉隆 镰六厘八毛
赵纯 镰一毛
赵心合 镰一厘四毛
赵增森 镰八毛
赵林森 镰一分六厘六毛
祀先堂 镰一厘三毛
小甲 任住村 共镰五张四分零五毛
穆清臣 镰七厘九毛
穆文孝 镰一厘七毛
杨文年 镰二分五毛
杨百禄 退杨得林三毛 镰七毛
退杨吉林四毛
杨文和 退杨得林六厘
退杨吉林七毛 镰六厘七毛
杨敬祖 镰一分八厘三毛
杨得林 收杨方禄三毛
收杨文和六厘 共镰一分零四毛
收杨文情二厘六毛
杨文秀 镰一厘三毛
杨文怡 镰一厘四毛
杨文情 退于杨得林四厘一毛 镰六厘七毛
退于杨吉林二厘六毛
杨名林 镰二分六厘三毛
杨元太 镰二厘
杨景太 镰八厘
杨新太 镰九厘九毛
杨雪唐 镰[6]
杨坑林 镰二厘六毛
杨茂林 镰三[7]
杨士林 杨太唐 镰一分一厘一毛
杨乔林 杨情堂 镰一分二厘九毛
杨春林 镰九厘七毛
杨祥村 镰三毛
杨百银 镰五厘四毛
杨文魁 镰六厘二分
杨喜生 镰一分
杨凤廷 镰四厘
杨全 镰二厘
杨裕祥 镰一厘二毛
杨凤生 镰四厘五毛
杨莫妮 镰四厘一毛
杨程祥 镰二厘四毛
沈士喜 镰二分三厘
沈士良 镰一分六厘三毛
沈学道 镰一分六厘
杨青林 镰三厘
沈学山 镰二分四厘三毛
沈学林 镰一分零九毛
沈致珍 镰一分
永利闸杂花老账( 民国三十年(1941))

二月十五日 上共用
馍馍十五斤 出洋三元五毛
猪肉三斤 出洋三元
白酒一斤 出洋一元二毛
粉皮一斤 镰一元五毛
边炮一挂 镰五毛
香一把 镰二毛
烧纸四两 镰四毛
日用 镰十二元五毛、一元八毛
二月二十日 算镰日用
馍馍二十斤 出洋五元
挂皮一斤 出洋一元
大肉三斤 出洋三元
鸡子三十 出洋一元
片柴 出洋一元
油醋 出洋十一元八毛 出洋八毛
稻草 全年五十个 出洋十五元
椿三十根 出洋九元
闸板五挂 出洋五元
当款 出洋二十元
完粮 五月二十日 出洋一元四毛八
日用又 五十二元四毛入 出洋二元
谢事花费
馍馍六十斤 出洋十五元
大肉二十斤 出洋十八元
砟子六十斤 出洋一元
粉皮条五斤 出洋六元
白酒三斤 出洋三元
片柴百斤 出洋二元
香油一斤 出洋一元五毛
醋五斤 出洋一元
日用 出洋一元八毛五分
厨工 出洋一元
鸡子二十个 五十一元三毛五 出洋一元
以上共花一百二十八元一毛五分
每分镰派洋二元七毛
以上共派洋一百二十九元四毛四系分
下存洋一元二毛九分
龙兴闸地亩策(册) (光绪十九年三月十八日重修)

(以河会村和景家屯共同建设的龙兴闸因为山洪泛滥而决堤为动机,两村在龙王庙的东边和西边分别建设了新闸,之后河会村专有的闸改名为重兴闸。这个账簿就是关于重兴闸用水权者的土地台账。在光绪十九年重修。首页的记事记载了乾隆五十二年建设该闸的由来。用水权的授受必须是老人、小甲立会,应该对照水薄进行名义变换。明确规定不能进行无届的让渡。)
乾隆五十二年记
奥自神禹导河以来、水由地出、其利普矣、厥后引流灌溉、以生百款、明季河会村、景家屯、同建龙兴闸于大贤龙王庙前、承接下流与工灌田者、有望儿庄、井家庄、康家屯、菜村、迨我
国朝定鼎、山水泛滥、将闸冲决、景家屯撰地于龙王庙西、独建闸口、取其便于己也、河会村移闸于龙王庙东、因易其名、曰重兴闸、望儿庄等村承接下流与工灌田如故、种稻使水、不分时日、鳞次浇灌、其来已久、仍遵为律焉、是为记、又公议新例、凡遇橙镰、不许私收同至老人处、八面对照、共登水薄、庶不致差靴流弊、以滋事端、如不遵例而私自收退者、天厌之、天厌之

豆妙成 共地十八亩七分四厘八毛
民国六年豆妙成名下退到豆梦锡名下二亩二分一厘六毛(标注N的记号表明原本没有注记)
李滋 六亩八分二厘八毛
又收小甲妙成滩上豆禾羽镰二亩六分六厘
李愉 二亩六分
张玉德 一亩二分九厘九毛
李性 二亩八分
西豆祀 十一亩
东豆祀 九亩三分八厘
李厌歌 三亩五分
自宝
豆树堂 三亩
豆铭室 二亩
吕村森 二亩
周启臣 四亩
景常莹 二亩四分一厘
景宝会 一亩五分
李学会 三亩六分
景宝年 一亩五分
景凤楼 三亩五分
李哲 一亩三分
杨三德 二亩
共地八十五亩六分二厘一毛
豆善堂 共地十四亩二分四厘三毛
豆咸和 三亩
义 学 五亩六分六厘
张宗孔 二亩七分
豆沆 三亩
李廷谔 五亩
西李户 二亩三分三厘七毛
民国六年正月十九日退到豆献祥名下三亩
豆素行 二亩八分
李自登 三亩二分九厘一毛
正月十九日多退到豆 祥名下三亩八分
李天禄 一亩八分
李陈畴 一亩一分六厘七毛五
李怡 二亩三分三厘五毛
李陈尧 一亩一分六厘七毛五
朱廷谔 三亩三分三厘七毛
景多文 五亩零五毛
南心泰 四亩
六年正月十九日退到景宝树名下四亩
景炳文 四亩
景修文 二亩二分
景二喜 二亩二分
景三喜 二亩五分
景鼎玉 五亩
民国六年正月十九日退到景贵瑶名下四亩
张会成 四亩
师学礼 十亩
杨公堂 三亩二分八里八毛
南通美 五亩五分四厘八毛
景保年 四亩一分五厘二毛
六年正月十九日退到景樟名下三亩四分三厘七
南纳成
南魁元 六亩五分
南九经 二亩四分九厘六毛
关帝庙 五亩七分六厘
共地一顷二十一亩五分三厘五毛
张玉山 共地二十四亩零一厘七毛
张树海 二亩九分一厘
豆箐莪 十五亩七分八厘四毛
李滋 三亩六分二厘五毛
李培 一亩三分
豆咏义 二十五亩五分
李廷谔 三亩七分
四亩五分
李白冬 二亩六分三厘七毛
豆预樟 二亩二分五厘
景百祥 五亩
景长寿 十亩
谭大兴 四亩 退豆控保名下二亩九分
豆控保 二亩八分
自 大兴名退
南心泰 四亩
赵家 三亩
东李祀 三亩一分五厘
张北祥 三亩
张老户 三亩
邱炽昌 二亩五分
邱茂林 一亩八分
共地一顷一十八亩四分六厘三毛
(下一个空格中有下面的贴纸)
〇〇共地七顷九十二亩九分七厘七毛
豆礼 三十一亩四分四厘四毛
追达堂 八亩三分六厘二毛
李廷谔 六亩 退到豆树洞名下二亩一分七厘二毛
豆铭室 一亩九分
豆树相 二亩一分七厘二毛
豆镜 二亩四分九厘八毛
张家庙 一亩
本牌李恂 三亩四分五厘八毛
李文成 五亩七分八里七毛
民国五年十月十五日退到 下余二亩八分七厘七毛
张树海名下二亩九分六厘 退到李希智名下四亩
李顺隆名下一亩零二厘五毛
李廷臣名下二亩四分
受福会 七亩四分二厘五毛
张树梅 二亩九分一厘
刘文 四亩五分三厘一毛
左保德 六亩零九厘三毛
民国九年左梦祥名下三亩一分四厘六毛五系
李慈愫 七亩
李 七亩
刘三元 六亩二分
师炳成 三亩三分六厘三毛
景可成 三亩五分
左梦祥 三亩一分四厘六毛五丝
南景孔 三亩四分三厘七毛
南令泰 三亩
共地一顷一十七亩零一厘一毛
退到李陈义名下一亩四分五厘
李慈 共地二十八亩二分九厘五毛
退到李怀名下一亩一分四厘
退李愫名下四亩五分七厘三毛
退李性名下四亩五分七厘三毛
李愫 四亩五分七厘三毛
陈策 七分 退到李陈义名下五亩三分
豆会意 二亩 退到豆呈祥名下二亩 豆呈
换豆献祥名 祥名下二亩
豆广 二亩
豆鸣琴 一亩四分
豆鸣栾 二亩
豆鸣鹤 三亩四分六厘
豆锡 十八亩二分二厘九毛
退豆鸣凤七亩五分五厘七毛
退豆和名下三亩四分
退豆鸣鹤名三亩四分六厘
退豆百合三亩八分一厘一毛
李运昌 三亩六分二厘九毛
退到邱炽昌名下一亩三分六厘一毛
退到刘冲旺名下一亩二分七厘九毛
豆百合 三亩八分一厘一毛 收豆鐸名
李如意 一亩 退到李端名下
邱炽昌 一亩三分六厘一毛
受福会 三亩
退到豆鸣凤名下一亩
支到赵通滩工
豆鸣凤 七亩零五厘八毛
收豆鐸名
又收赵月名一亩
支赵通滩上
李惠 一亩五分
退到李端名下
刘冲旺 一亩二分七厘九毛
李台贵 五分 退到李端名下
李端 三亩
本豆祀 三亩
景世芳 一亩七分 收郭起名
郭起 三亩一分
退景世芳名下一亩七分
退景北成名下一亩四分
景北成 退到三官庙名下一亩四分 收郭起名
南官成 一亩七分八厘
共地一顷三十亩九分九厘
李陈畴 一十八亩四分六厘二毛
自赵达名退到李名愫三亩二分六厘
自赵达名退到追堂营名下二亩八分
自赵通滩工赵月名下退到
李性 二亩四分
李慈 二亩七分五厘三毛
李愫 四亩九分三厘三毛
李恂 三亩三分
(在这上面有“李芳辰”的空白)
退到豆运名下三(亩)三分
受福会 六亩三分三厘一毛、三厘一毛
豆鸣凤 一亩
李怀 五分五厘
李 三亩三分
李惶 三亩三分
报本堂 一亩九分五厘
追远堂 三亩八分
赵廷杰 一亩七分
赵珍 退到豆鸣凤名下六分六厘一毛
豆兴 二亩六分 退到豆同运名下
邱茂林 三亩四分八厘四毛
积德堂 五亩
景更衍 二亩五分
景法 二亩五分
景太 五亩
景大法 四亩一分五厘五毛
景玉坐 三亩七分四厘
景士记 三亩九分四厘
九章 六亩
退到南心泰三亩六分
退到南廷备二亩四分
景人骆 六亩 退到南心泰六亩
景登棠 三亩
景郁文 三亩
西豆祀 三亩二分四厘
四李祀 九亩五分
共地一顷一十八亩五分四厘九毛
豆树绩 四十六亩五分五厘
豆树嘉 二亩二分
李恂 五亩
李长寿 一亩四分五厘
李瑶 四亩九分八厘三毛
退到李芳辰名下二亩五分
李芳辰 自李瑶名下退二亩五分
同心成 改梦康名下二亩七分七厘
李怀 二亩二分五厘五毛
李怡 二亩二分五厘七毛
李性 二亩二分五厘七毛
李埠 二亩九分六厘一毛
李愫 一亩四分
李先辰 三亩四分
照临
本李祀 二亩
张宗孔 九亩二分二厘五毛
李长住 二亩
受福会 一亩
李顺乾除退下余三分九厘八毛退到景富文名下二亩九分三厘三毛
马妮
景会门 五亩九分三厘三毛
又退到豆宽名下二亩九分零二毛
豆宽 二亩六分零二毛
景长龄 二亩二分八厘九毛 退到景绍庆名下
景绍庆 四亩五分七厘八毛自景长龄贵令退
景贵令 二亩二分八厘八毛 退到景绍庆名下
景万令 二亩二分八厘八毛
张大法 三亩五分 退到南心泰三亩五分
自景会树名下
景富文 二亩九分三厘三毛
景文礼 三亩 退到景贵瑶名下三亩
退景寒义名下
景贵良 一亩五分
自景贵良景受成二名退
景寒义 三亩
景爱成 一亩五分 退到景寒义名下
共地一顷一十一亩八分零八毛
南里莊小甲十名列于后
魏宅
黄奉起
李文杰
任家
李士英
马骆
程兴忠
王根泰
程得才
陈起第
井家莊小甲四名列于后
赵同珍
井仁
宝从富
王建中
康家屯小甲一名列于后
康白来
正月二十四日保老人
大肉七斤 支大洋二元
支大钱五千三百三十文
三月初四日挖大工
大肉七斤 支大洋二元
支大钱五千六百二十文
三月十五日挑河嘴
大肉二斤 支大钱二千四百文
饭川 支大钱三千九百文
福衣魁 杂货盘川 支大钱二千五百五十文
买闸板五尺 支大洋二元五毛
买老账一本 支钱一千三百文
当公村麦子捐 支洋三元二毛一分
兑钱粮 支洋一元七毛三分
当公村秋款 支洋三元二分一分
应摊三闸公 支洋一元七毛三分
应摊七闸公 支钱二十八千九百四十文
十月初八日 账费共支钱十八千三百三十文
十一月二十三日使利小当账共支钱十二千九百七十文
补记三闸公账支洋一元
共支洋 十二元七毛三分钱 八十千五百九十文
民国二十一年三月二十日挖大工
徐大肉二元
旺
福衣魁货钱 三千零八十文
四盛永馍馍七斤 补记二月二十九日挑河口
徐旺大闸钱 一元
豆永祥饼九斤
福衣魁货钱 五千四百文
买摺子一 一百五十文
买闸板 一元二毛五分 支洋元三元
四月二十一日挑七里河
大肉三元 东汪巷子 支洋元三元
本汪连太馍馍四十斤
益太恒 酒 三斤 四千二百文
粉条四斤 四千八百文
粉皮一斤 一千六百文
大料 三百文
片柴五十斤 支大钱七千文
大盐 支大钱五百文
烧饼 支大钱一千七百文
熟肉 支大钱一千文
香油醋 支大钱一千一百文
烟 支钱五百文
四月二十三日
兑邢台钱粮 支洋八毛七分
盘川 支大钱一千文
四月二十九日 商量找利钱
东大肉五斤 东汪巷支洋一元
汪
福衣魁货钱四千七百六十文
馍馍十斤 支大钱三千六百文
六月十三日
当麦款钱 支洋一元九毛
十一月二十三日
存树价 大洋一百零二元
十二月二十日
存李占祥利钱本、利 大洋十九元
存使豆名下利钱 大洋二十五元
以上共存洋二百二十一元
除支下存洋钱二元一角
三十年三月初五日 按月一分八
存使李名下利钱 大洋七十元
二十五日 按月二分
存使豆名下利钱 大洋二十元
存各小甲镰钱 大洋三百六十三元五角
以上共存洋四百五十五元六毛
十一月初五日 按月二分
存使七合号利钱 大洋二十元
二十六年正月二十六日 按月二分五厘
使七合号利钱 存大洋十元
十二月二十六日 按月三分
收使利钱 存大洋三十元
民国二十七年三月二十日
按月三分
收使利钱 存大洋十元
七月按月二分
收使利钱 存大洋十元
十二月二十六日
收李光林利 存大洋二元
民国二十八年二月二十日 按月二分
收使利钱 七合号 存大洋十元
三月初八日 按月二分
收使利 李名下 存大洋二十元
十二月十四日
按月二分五
收使李名下利钱 存大洋二十元
以上共收大洋五十二元
民国二十九年二月二十日 按月二分
存使七合号名下利钱 大洋二十五元
三月初十日 按月二分
存使豆名下利钱 大洋五十元
共支钱五十六万九千八百九十文
十二月二十七日 按月三分
豆佐林
使利钱 存大洋十元
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算
除支净存 大洋二十二元
大钱五千四百五十文
十二月二十六日
收李老干红粮一斗 存大洋七毛
民国二十四年三月初一日算
除支净存 大洋一元一毛三分
大钱五百七十文
十八日
李芳兰
使利钱 存大洋十元
本年花费除支无存
十二月初六日
收李占祥利钱 存大洋一元五毛
民国二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 按月二分五厘
使利钱七合号 存大洋十元
本年花费除支无存
十月二十九日
收李占祥利钱 存大洋二元
存账民国二十年正月二十四日立
存李占祥利钱 大洋一元
十一月二十三日
存李占祥利钱 大洋二元
使敬宗堂利钱 大洋三十五元
存李老干租子钱 大洋一元
二十一年五月初一日 按月三分
使李占元利钱 大洋十五元
十二月十一日
收李老干红粮 大洋一元
民国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算
除支净存大钱三十九千四百文
二十二年四月初五日 按月三分
使陈九保利钱 存大洋二十元
四月二十五日 按月三分
使豆鸣凤利钱 存大洋三十元
自十月初六日以上除支无存
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收李占祥利钱 大洋二元
十二月初三日
收李老干红粮一斗五毛 大钱二千四百四十文
共收镰钱 共存大钱五百五十五千四百七十文
归七合号本、利二十九年使 支洋三十一元
摊三闸公花费 支洋十七元
以上共支洋四百五十五元八毛八分
结亏洋三毛八分
十一月初五日
归利钱
落账 盘费 支洋十六元三角
白酒五斤 支洋四元
粉条 支洋六元
粉皮 支洋一元八角
白菜 支洋一元五角
大盐 支洋六角
山药六斤 支洋一元五角
海带 支洋五角
粉皮 支洋五角
香料 支洋三角
葱 支洋二角
片柴 支洋三元
大米百斤 支洋六元
白糖 支洋四角
香油 支洋五角
豆油 支洋二元
干菜费 支洋一元七角
厨工 支洋一元
归李名下本 支洋八十一元三角
利
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归豆名下本 支洋三十一元
利
归豆名下本 支洋二十三元六角
利
归七合号本二十五、六年 支洋二十六元
利
七月初八日挑河口
福魁饱子钱 十千二百文
福衣魁酒钱 一千四百文
茶钱 支钱九百文
八月十九日下流来闭闸
豆永祥
饭钱 一千八百文
兰良魁
九月初五日 屯闸
豆永祥饭钱 四千二百三十文
吴太恒酒钱 二千二百文
支福大肉三斤 三千四百文
葱 萝卜 支大钱五百文
应摊七闸公 三十三千一百文
应摊三闸公 三十八千九百文
洋 四十二元二毛一分三厘
共
钱 一百一十二千零四十文
九月二十五日薄账
福衣魁杂货 三千九百七十文
大肉 支洋一元六毛
白菜钱 五百文
豆永祥 饭钱 二千六百文
兑邢台钱粮 七元六毛三分
九月二十八日 算账
双盛永馍馍四十斤
老 大肉
共四元三毛 支洋四元三毛
福 下水
粉条六斤 支洋一元五毛
粉皮一斤 支钱一千四百文
豆油一斤 支钱一千一百文
大料一斤 支钱一百文
姜七两 支钱一百二十文
粉皮四百两 支钱七百文
白糖二两 支钱一百六十文
醋五斤 支钱六百文
油半斤 支钱六百五十文
茶叶、烟 支钱三百五十文
海代(带的假借字)半斤支钱二百六十文
白菜十科(颗的假借字)支钱一千四百五十文
大盐一斤 支钱四百八十文
葱二斤 支钱一百文
片柴 支钱四百文
炸子八十斤 支洋八毛
厨子工钱 支钱一千六百文
山药五斤 支钱七千七百五十文
酒五斤 支钱六十文
芥花 支钱一百文
大米三斤 支洋一元零五分
赶集盘费 支钱一千文
当利 十三元二毛
十月二十八日 斋钱费 支洋七元六毛五分
共花洋 八十五元九毛四分
共花钱 二十六万五千三百四十文
每小甲应摊钱 二万六千九十文
又白酒二斤 支大钱二千八百文
十月二十八日 钱
志福大肉二十一斤半 大盐一斤
四十一斤 葱二斤
粉条六斤 片柴二十斤
豆油一斤 炸子八十斤
大料一百文 山药五斤
萺二两 厨子工钱一千六百文
粉皮四两 茶叶钱一百文
白糖二两 白酒七斤
醋五斤 白酒七斤
香油半斤 大米三升
海带 半斤欠老寿货钱一千三百文 粉皮一斤
白菜十科[8]
十月二十八日
归敬宗堂 利钱 支洋三十五元
归李占元 利钱 支洋十五元
民国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算账当账
大肉五斤 支洋一元
饭钱 支大钱五千文
白菜三科 支大钱五百文
酒、粉皮钱 支大钱七千五百文
烟、醋 支钱七百四十文
十二月二十六日
立碑酒饭钱 支钱六千九百二十文
摊七闸立碑钱 支洋二元
二月二十九日 载(栽的假借字)树
小甲议事盘费 支大钱一千八百文
买树载(栽) 支大洋一元
本村大肉五斤 支洋一元
贿相
馒首[9]十斤 支大钱三千六百文
李芳兰货 三万四千三百文
三月初六日 浇树
自兴馆饭钱 三千文
本村大肉一斤四两 支大钱一千二百五十文
益太恒酒钱 一千一百文
三月二十三日 挖大工
本村大肉七斤半 一元五毛
本头[10]馍馍七斤半 三千七百文
豆付[11]二斤 支大钱四百文
吉旦(鸡蛋的假借字)十斤 支大钱五百文
福衣魁货钱四千五百文
买褶子二个 支大钱一百六十文
三月二十日 修桥
买石灰六百斤 支洋二元
又支大钱二千六百文
本村修桥馍馍二十斤
现(咸的假借字)菜二斤、烟六封
买石头五丈五寸 支洋七元七毛
四月十一日 浇树
支钱一千文
四月十七日
摊三闸公城里馍馍十一斤四两 支大钱三千五百八十文
二十二日
进城盘川 支大钱一千文
买红帖五十张 支大钱五百文
四月二十九日
商议挑七里河 张会成饭钱 李芳兰酒钱 一千八百文
六月十一日
当麦款 大洋二元六毛
六月二十日 挑河口
会支馆饭钱 四千七百八十文
老福大肉一斤 支大钱一千六百文
豆付(腐) 支大钱六百文
任济堂酒十二两
九月二十四日
量议收公粉盘费 三吊零四十文
豆付酒十二两 九百五十文
九月二十五日工景家屯收拾公料饭三千六百文
应摊七闸公 支大洋二十一元七毛三分
应摊三闸公 支大洋二十五元三毛六分
兑邢台钱粮
陈九保利钱四元八毛 支洋二十四元八毛
豆志岐利钱六元三毛 支洋三十六元三毛
买闸板三尺半 一元二五 洋元 七十五元八毛四分
十月初六日 算账
馍馍四十斤 支大钱八千文
大肉十九斤 支洋四元
下水一付 又支钱一千二百文
粉条七斤 支大钱四千五百五十文
豆油二斤
山药五斤 支钱一千五百文
片柴十五斤 支钱五百文
葱二斤 支钱八十文
白菜十科[12] 支钱一千四百文
醋五斤 支钱八百文
香油半斤 支钱四百文
白糖二两
芥花一两 支钱六十文
大米四斤 支洋七毛
粉皮一斤 支钱九百文
佐料 支钱二百四十文
姜二两 支钱二百文
粉皮四两 支钱二百文
白糖二两 支钱二百文
海带半斤 支钱二百四十文
大盐一斤 支钱六百四十文
白酒七斤 支洋一元 又支大钱一千文
炸子八十斤 支钱三千文
厨子工费 支钱一千文
赶集盘费 支钱一千四百文
红帖十张 支钱一百文
烟五封 支洋五元六毛
火柴二合[13]
齐钱费共子 洋五元六角
以上合计共花费
洋元八十七元五毛四分
大钱一百六十九千二百一十文
将去年存项除外共花大钱 五百五十六千三百文
按二十二个九分派每小甲应摊二十四千三百文
十一月初七日 刷树
众志成 红土一斤半 支大钱六百八十文
水胶二两
仁清堂白酒六两 支大钱四百文
会子请饭钱 支大钱一千五百文
兑川粮 支大钱二千二百文
盘川芳兰 支大钱七百文
补记正月二十六日白酒半斤
烟捐(烟卷的假借字)一盒 支大钱八百文
又摊三闸公漏馍馍钱 支洋一元五毛
以上共支 五百六十四千八百九十文
共存 五百六十七千七百一十文
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三日
算账 支大钱二千一百八十文
大肉六斤 支洋一元
饭钱 支大钱八千九百二十文
粉皮酒钱 支大钱二千五百文
大料 支大钱二百文
补记栽树大贤馍馍四斤 支大钱一千六百七十文
二十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闭闸稻草 支大钱二百文
三月初三日
买双红帖二十张 支大钱二百文
买闸板 支大洋一元
三月初八日挖大工
徐旺大肉六斤半 支大洋一元
平心成货 支大洋二千九百五十文
馍馍六斤 支大钱一千二百文
油醋 支大钱四百文
三月二十一日
买红帖二十五张 支大钱二百五十元
四月二十二日垫大路堰
四合居大肉七斤半 支洋一元
支钱八百文
众志成货 支钱三千一百五十文
馍馍鸡旦(蛋的假借字) 支大钱一千九百六十文
九月十五日
兑钱粮 支洋二元三毛四分
盘费 大洋一千文
应摊七闸公 支大洋四元五毛
应摊三闸公 支洋六元六毛一分
十月初九日商量算账
大肉七斤 支洋一元
油醋 支大钱三百文
白菜四科[14] 支大钱三百文
馍馍七斤 支钱一千九百六十文
粉皮一斤 支大钱一千三百文
白酒一斤四两 支一千二百文
豆付[15]二斤 支大钱三百二十文
葱一斤 支大钱六十文
炸子 盐 烟 支大钱五百文
十月十三日算账 支洋十七元四毛五分
馍馍四十斤 支洋二元
粉皮七斤 支洋一元
豆油二斤 支大钱一千六百文
山药五斤 支大钱一千五百文
片柴 支大钱五百文
葱 支大钱一百二十文
白菜 支大钱一千五百文
醋五斤 支大钱六百文
香油半斤 支大钱六百文
白糖二两 支大钱二百文
大米四升 支洋八毛
粉皮一斤 支大钱一千一百文
芥花二两 支大钱一百二十文
大料 支大钱二百文
姜二两 支大钱一百二十文
粉皮四两 支大钱七百二十文
盐二斤 支大钱六百文
海带半斤 支大钱三百六十文
大肉 支大洋三元五毛
炸子八十斤 支大钱三千文
白酒七斤 支大钱一元 又支大钱一千文
赶集盘川 支大钱一千文
厨子工钱 支大钱一千文
烟三封 支大钱一百二十文
又买闸板三尺 账老板 大洋七元三毛
当秋款 支大钱一元三毛一分
又摊七闸公 支大钱二毛
利钱 支洋三元一毛五分
本钱十元
齐钱费用 支洋八元三毛
又支钱十五千三百六十文
以上共支洋四十九元七毛一分
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以上收支算清
十二月十二日
当送遍分金 支大洋九元
摊三闸公遗漏账 支大钱一千三百文
摊七闸公 支大钱二毛七分
当账洋元赔数 支大钱二千八百文
补记二月二十五日浇树
自兴馆饭钱 支大钱八百八十文
民国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九日 保老人
大肉五斤 支洋一元
福衣魁货 支大钱二千八百九十文
四盛永馍馍六斤 支大钱一千八百文
白菜三科 [16] 支大钱三百文
二月初一日
进城开会 支大洋三毛
二十八日
闭闸酒饭 支大钱三千九百文
稻草九个 支大钱一千文
三月初一日 保河正 支洋十元零五毛七分
自兴馆饭[17] 支大钱三千九百文
张回成饭 支大钱一千文
本村东头肉架大肉 支大洋一元二毛二分
福聚魁货 支大钱三千三百文
十八日挖大工
东头大肉 支大洋一元五毛
同力成货 支大钱三千文
王快 支大钱一千三百六十文
二十一日垫桥
东头肉架 支大钱三千文仁济堂酒 支大钱一千二百文
自兴饭馆 支大钱五千三百五十文
刘贵志果子 支大钱一千三百二十文
四月初十日垫路口
自兴饭馆 支大钱一千五百文
东头肉架 支大钱二千一百二十文
五月十四日挑河嘴
自兴饭馆 支大钱一千九百四十文
善太恒货 支大钱四百文
善济堂粉皮 支大钱四百文
东头肉架 支大钱二千文
二十一日条七里河
东汪永贵魁货 支大钱一十四千八百四十文
杨赞大肉 支大洋一元八毛
又茶 支大钱三千二百文
梁康成炸子 支大钱七百文
本村四合永馍馍 支大洋二元零八分
八月初一日垫桥
东汪老德肉 支大洋一元
同力成货 支大钱四千零二十文
四合永馍馍 支大钱一千九百二十文
买就子 支五百二十文
补记三月十二日
买闸板七块 支大洋二元
五月十七日
兑钱粮 支大洋二元一毛一分六厘
盘费 支大钱一千二百文
补柴家庄挑河
四合永馍馍 支大洋三元三毛二分
片柴 支大钱一千文
使李芳蓝本利 支大洋一十一元六毛
应摊三闸公 支大洋三十二元一毛
应摊七闸公 支大洋十一元五毛六分四
二十六日薄账
东头肉架 支大洋一元
同力成货 支大钱四千五百三十文
老会饭 支钱二千文
豆永祥 支大钱三千零四十文
九月二十七日算账
算账酒饭钱洋八元九毛六分
十月二十八日齐钱
齐钱酒饭钱洋八元九毛六分
买红帖子 支大钱一千三百七十文
全年花费共洋一百零一元二毛七分
除存净花大洋七十八元五毛七分
共总合钱 五百四十四千
按二十二甲九每小甲应派大钱 二十三千七百六十文
每亩大钱 二百二十六文
七小甲应摊 百六十六千三百二十文
以上除支无存
十一月初六日
齐镰钱费用 支大洋一元三毛
二十五年二月十三日 保河正
花费 支大洋二元一毛五分
摊七闸公遗漏账四元
摊三闸公 三元三毛五分
当账洋元账数 支大钱三千三千八百文
三月初五日栽树
买树子 支大洋一元
东头肉架 支大洋六毛五分
自兴馆钱 支大洋一元六毛八分
盖太恒货 支大钱四千五百文
三月二十二日 浇树
自兴馆饭 三千七百文
二十六日 上关沟
盘费 支大钱三千零八十文
后三月初五日 挖大工
盖太恒货 三千零六十文
自兴馆饭 五千二百文
东头肉架 一元
四月初二日 挑河口
自兴馆饭 一千六百文
十二日挑河嘴
梁康辰饭 一十千五百文
永兴魁货 一元
十七日 小甲观夫用
自兴馆饭 四千九百文
刘贵善 二千六百文
盖太恒货 一千二百文
六月十二日
进城兑钱粮 支大洋一元九毛
盘费 支大洋二毛
十四日
出麦款 支大洋一元七毛二分
十八日 挑河工 小甲
王快馍馍三十斤 二元
同老成货 八千八百五十文
鸡子 四毛
油醋 二千四百文
粉条瓜菜粉皮 九百六十文
片柴盐 一千二百文
闸板 一元二毛五分
补记五月 挑河口
花费 一十千文
出利 二元
九月三十日 薄账
酒饭 大洋二元
应摊七闸公洋一元一毛
应摊三闸公洋十六元八毛四分
十月二日垫桥
徐汪肉 一元
双盛馆 四千文
豆永祥 三毛
油醋 七百六十文
帖子 一千二百文
初三日算账
盘费共洋十五元七毛二分
以上全年共花大洋七十七元九毛五分
将去年存项除外共花大钱 四百五十九千三百四十文
每小甲应分大钱 二十千六百六十文
全年花费共支大钱 一百二十三千二百六十文
洋 七十七元九毛五分
民国二十六年正月二十日
闭闸酒馆饭钱 大钱四千五百文
三月初四日 挖大工
大肉 支大洋一元五毛
馍馍 支大洋七毛
盖泰恒货 支大钱五千文
自兴馆饭 支大钱六百文
油醋 支大洋三毛
初三月当
双盛馆饭 支大钱八千文
稻草 支大洋三毛
二十日垫桥
豆永祥饭 支大钱七千八百文
四月初八日 挑河口小甲
东汪肉 支大洋一元五毛
梁康辰饭 支大洋一元五毛
上闸用
佟五 支大洋四毛
刘贵善 支大钱三千零四十文
补记去年陈欠
李陈情肉 支大洋七毛
利钱 支大洋二元七毛六分
闸板 支大洋二元二毛
送礼酒洋 支大洋一元六毛
算账盘费 支大洋二元四毛六分
摊三闸公洋 支大洋十一元
当麦款洋 支大洋一元一毛六分
当钱粮 春季 支大洋一元一毛六分
将去年存项除外全年共花洋二十六元八毛四分
共花钱 二十八千九百四十文 折洋五元八毛
共支洋 二十六元五毛一分
共支洋[18]三十二元六毛零六厘
共会花费洋三十一元一毛八分
民国二十七年二月初九日
会议酒饭 支大洋三元一毛
三月十五日 挖工
大肉 支大洋二元
粉皮条 支大洋九毛
馍馍 支大洋一元三毛
白酒 支大洋七毛五分
油醋 支大洋二毛
大料咸菜 支大洋一毛六分
二十六日 上关沟闸
关沟河放水盘费 支大洋一元一毛
五月十四日
当麦款 支大洋四元五毛八分五
七月
当垫坑工钱 支大洋十元
挑河口盘费 支大洋二元五毛
稻草 支大洋二毛
稻草 支大洋二元
利钱四宗 支大洋十六元五毛五分
应摊三闸公 支大洋十一元四角一分
闭闸盘费 支大洋三元五角
摊账盘费 支大洋三元二角五分
石头 支大洋二元
稻草 支大洋五毛
帖子 支大洋二毛五分
十月初四日 算账
馍馍四十二斤 支大洋四元
大肉 支大洋八元五毛
白酒 支大洋二元六毛
大米 支大洋一元五毛
粉条 支大洋一元五毛
海代(带)[19] 支大洋五毛
炸子 支大洋三元
白菜 支大洋一元
盐 支大洋二毛
粉皮 支大洋五毛
豆油 支大洋六毛
姜科 支大洋二毛
葱山药 支大洋六毛
片柴 支大洋五毛
粉皮白糖 支大洋二毛
赶集盘川 支大洋一元三毛
厨子 支大洋二毛
油醋 支大洋四毛四分
二十三日 齐钱
齐钱花费 支大洋二十六元八毛
以上二年共花大洋十四元八毛二分二厘
按二十二个九小甲派每小甲应摊洋六元四毛八分
共收小甲二十二个九大洋一百四十八元二毛二分
以上除支无存
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初五日 挖工
大肉 支大洋二元
馍馍 支大洋一元五毛
粉条 支大洋一元二毛
白酒 支大洋一元
酒醋 支大洋二毛
大料 支大洋五分
二十六日
上关湾河盘费 支大洋一元三毛
五月二十九日
当公村麦款 支大洋四元三毛
挑三闸公洋 十七元五毛五分
闸板 二元二毛
稻草秫稭绳 一元
帖子 二毛
闭闸饭 一元七毛
十一月初七日
算账盘费 七元二毛五分
利钱 三元六毛
登水上闸 一元四毛七分
全年共花洋四十七元五毛一分
当遗漏账 一元七毛六分
当七合号利钱 二元二毛
以上共花大洋五十一元四毛八分
民国二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 保举河正
馍馍九斤 支洋二元六角
大肉三斤十二两 支洋三元
粉菜 支洋一元五角
白酒一斤 支洋一元五角
豆油半斤 支洋五角
片柴 支洋二角五分
蒸菜盐 支洋三角五分
与日军刨树饭 支洋三元
填闸花费 支洋三元
当堰稻草支洋四角
四月十九日 修河薄
馍馍十斤 支洋二元
吉旦(鸡蛋的假借字)支洋二元
白酒二斤 支洋一元九角
粉菜 支洋二元
片柴 支洋二角
油醋 支洋六角
姜料盐 支洋二元
毛头纸 支洋四角
红帖 支洋四角
五月二十九日
当麦款 支洋七元七角
当戏 支洋一元一角五分
当河会秋款 支洋十元三角
豆成林闸板六块 支洋二元
十月十五日
摊三闸公花费 支洋九元
二十二日
兑钱粮 支洋二元
盘费 支洋一元五角
二十日 摊账号数
本村牛肉 支洋三元七角
本村馍馍 支洋二元
老会饭酒 支洋三元九角
粉皮条 支洋一元五
白菜 支洋四角
葱 支洋一角
片柴 支洋五角
粉皮 支洋四角
大盐 支洋一角
油醋 支洋七角
白酒一斤 支洋九角
十一月二十三日
两宗本利
归二十八年使李名下利 支洋四十八元八角
归二十九年使豆名下利 支洋五十八元
当七合号利 支洋六元七角
本村牛肉 支洋六元
粉菜 支洋三元二
白酒二斤十两 支洋三元二
馍馍 支洋二元五
葱 支洋一角
猪 支洋一角
片柴 支洋五角
烟 支洋二角
白菜 支洋五角
椒料 支洋五分
十二月二十日
查利钱当账盘费 支洋九元六角
当河会村冬款 支洋五元五角
以上共支洋二百一十八元九毛
民国三十年正月二十八日
河会村省令 支洋六元九角
地亩捐
填坑 支洋三十八元
当麦款 支洋十一元五角
当秋款 支洋十七元二角
兑钱粮 支洋一元三角八分
补二月二十五日与军队刨树
开林 十一月初五日
饭钱 支洋六元二角
三官庙
酒一斤四两 一元二毛五分
九月初三日 修中清桥
开林饭 十一月五日当
支洋六元五角
白酒一斤 支洋八角
九月二十五日
摊账盘费 支洋十五元
十月初三日算账
馍馍四十二斤 支洋十七元
大肉二十二斤 支洋二十元
白酒 支洋四元
粉条 支洋六元
粉皮 支洋一元八角
白菜 支洋二元五角
大盐 支洋六角
海带 支洋五角
粉皮 支洋四角
豆油 支洋二元
姜料 支洋三角
葱 支洋二角
山药 支洋一元五角
片菜 支洋三元
大米四升 支洋六元
白糖 支洋四角
香油 支洋五角
醋 支洋五角
槏末 支洋五分
赶集费 支洋二元
厨工 支洋一元
十月二十九日 齐钱
馍馍四十斤 支洋八元
大肉二十二斤 支洋二十元
(四)济民闸、广润闸部分
(下述的两种薄册都与邢台县北豆村的济民闸有关,前者是收支日记薄,后者是用水权者的姓名册。是在民国三十年前后制作的。权利者名义中,社、庙、堂、会、阁、家号(还有店名)以及其他法人名称使用得比较多,这是这个册子的特征。另外首页上的用水日期(321页[20])中记有刘家阁以下四闸名及前三闸每月各四日,只有最后的林东闸有着倍数的八日作为比例。据此可以得知济民闸是这四部分闸的总称。此外,上面记载的“公镰”可以解释为对于老人,小甲等管理人的职务报酬性的用水权的意思)
济民闸出入帐( 民国二十九年(1940))

蔡鸣琴 罗子地作保
使大钱六十五文
二月十九日
收刘清臣大洋五元
收李树森大洋五元
二十日
出过镰饭钱洋五元四毛
出笔钱洋一毛五分
出布皮洋账大洋七毛
出买洋二毛五分
出烟茶叶大洋三毛
二十四日
出双楼杂派大洋三元
三月初二日
收刘福泰大洋九元
收李五的大洋四毛
出褶子红帖大洋四毛
出油钱四元
出粉条大洋三元
出粉皮大洋一元
出花椒姜大洋二毛
出盐钱大洋二毛
出红帖钱二毛二分
出盘川一元二毛
出烟卷大洋一毛二分
出豆腐钱大洋二元
出豆芽大洋五毛
出片柴大洋一元
出醋钱大洋五分
出过镰饭钱大洋四元一毛
出李逢辰烟钱货钱大洋三元零二分五
十三日
出饭钱大洋一元一毛
十五日
出屯闸饭钱大洋一元六毛
十七日
出饭钱大洋九毛
十八日
收李树森大洋五元
收刘开泰大洋五元
收刘开泰大洋十元
收刘清臣大洋五元
出东头店大洋四元一毛
收刘清臣大洋四元一毛
出酒钱大洋四元
出大肉洋十二元
出下水洋一元五毛
出烧纸金香炉大洋三毛一分
出酱一毛九分
出海带大洋二毛
出粉皮大洋一毛二分
出大盐钱二毛
出藕钱大洋三毛
出韭菜钱五分
出盘川大洋六毛 三十四元二毛九分五
十九日
收刘清臣大洋一元
收刘清臣大洋五元
出豆腐大洋二元
出豆芽洋八毛
出油醋钱六毛
出鸡子洋一毛
出片柴大洋一元五毛
收刘开泰大洋五元
出商店饭钱洋四元六毛
出罚夫钱一元一毛
出烟卷洋二毛
收李树森大洋十元
出厨子钱大洋四毛
收李树森大洋三元九毛
出馍钱大洋十五元三毛
收刘清臣大洋一元五毛
出西头饭钱一元
二十七日
收刘清臣大洋三元
出罚系德甲夫大洋一元二毛
出上河饭洋一元九毛
二十八日
出饭钱大洋一元六毛
二十九日
出河会饭钱大洋六元五毛
出白酒大洋一元五毛
出烟卷大洋一毛三分
四月初二日
出饭钱九毛
初三日
出饭钱大洋一元一毛
十七日
出刘开泰大洋五元
出饭钱大洋三元九毛
出罚金中甲夫大洋一元二毛
二十四日
出罚希贤甲夫大洋六毛
出饭钱大洋九毛五分
五月二十六日
以上共河粮巨麦三石九斗五升
出二人看闸麦子一石
出挑麦子二石九斗五升
收挑麦子大洋二百二十六元八毛五分
出肉钱大洋三元
出粉条皮大洋三元
出香油钱大洋七毛五分
出醋钱四毛
出豆芽钱四毛
出青酱钱大洋一毛五分
出大盐钱大洋一毛
出黄瓜大洋二毛
出盘川大洋二毛八分
出片柴大洋一元
出糖蒿钱大洋一元五毛
出茶叶钱大洋一毛五分
出鸡子大洋八毛
又上共收河粮巨麦子大洋
收李逢臣利钱大洋二元零二分五
出还刘清臣借款大洋二十四元六毛
出刘开泰借款洋二十六元七毛九分
出老四馍钱七元
出李逢臣烟洋三元零二分五
出打巨饭洋三元一毛
出烟卷钱一毛五分
出冰糖钱二毛
出打巨饭洋一元二毛
出饭洋一元八毛五分
出耍小胡村巨粮饭洋一元二毛
出斗钱二毛五分
出河郭饭大洋四元五毛
出烟卷大洋一毛五分
六月初七日
出雨伞大洋九元
出河会要巨饭二元九毛
初九日
出烟卷洋一毛五分
出打巨饭大洋一元九毛
出打巨饭大洋一元八毛
十五日
出酒钱大洋二元五毛
出粉条皮大洋二元
出大盐洋二毛
出烧纸香鞭大洋七毛
出茶叶大洋一毛
出盘川大洋九毛
出烟卷大洋一毛
出南瓜钱大洋四毛
出大肉钱大洋三元
出豆角钱四毛
出香油钱三毛
出醋钱三毛
出片柴洋五毛
出馍馍大洋四元
出南店饭钱一元
出纸钱二毛二分
以上共收大洋三百零九元三毛五分
以上共支大洋二百四十九元五毛五分
除支下存五十六元八毛
收蔡牛的利钱二元四毛五分
收公村大洋十三元三毛
收旧存大洋五十六元八毛
十八日
出河会地大洋一元三毛
出河会饭钱一元四毛
出蔡得礼甲夫洋六毛
出烟钱三毛
七月二十四日
出上闸饭钱一元三毛
出补请饭钱二元二毛
九月十六日
出七闸开会饭钱二元四毛
二十八日
出双楼杂派洋十一元二毛
出双楼用饭洋一元二毛
十一月十九日
出三闸公大洋九元
二十九日
出粉条大洋一元五毛
出豆腐大洋一元
出烧饼大洋八元
出油半斤大洋七毛
出白菜大洋五毛
出秫稭大洋三毛
出酒洋一元
出大米洋一元
出四次稻草大洋二元七毛
出四次烟洋二元一毛
出下河饭洋二元五毛
出下河饭洋一元七毛
出秫稭大洋三元
出双楼杂派洋五元
以上共收大洋三百二十二元零八分
共支大洋三百十三元八毛五分
除支下存八元二毛三分
民国三十年二月初二日 立
收旧存大洋八元二毛三分
二十三日
出过镰用饭钱二元
出过镰用饭洋一元四毛
又出过镰用饭洋二元四毛
三十日
出上闸饭洋八毛五分
出南和请示饭洋四元九毛
出烟卷一毛五分
三月初一日
出褶子红帖洋八毛
十九日
出饭洋五毛
又出饭洋一元零五分
收李树森借款五元
出饭洋二元四毛
二十一日
出请示河口饭洋九毛
二十二日
出宗镰刀饭洋六毛
又出宗镰饭洋一元二毛
二十三日
出宗镰饭洋六毛五分
又饭洋一元五毛
出上闸饭洋九毛
二十四日
出上闸饭洋七毛
收李树森借款十元
出油钱三元五毛
出粉条洋三元
出大肉洋三元
出花椒姜二毛
出盐钱六毛
出上集盘川一元
二十五日
出宗镰饭洋九毛
出豆牙洋八毛
出片柴洋一元二毛
出醋钱二毛
二十六日
出上闸饭洋一元二毛
二十七日
出拉闸饭洋一元四毛
四月初二日
出拉闸饭洋一元二毛
初四日
出酒洋三元五毛
出粉条皮洋四元
出纸香烟洋六毛
出上集盘川一元二毛
出拉闸饭洋二元
初二日
收刘玉魁借款洋十元
收刘开太借款洋十元
出茶叶钱二毛
出上闸饭洋一元七毛
收刘玉魁借洋十元
收李树森借洋五元
出柳树价洋五元
初七日
出大肉洋十四元五毛
出海带洋三毛五分
出花椒姜洋三毛
出片柴洋一元六毛
出豆芽洋一元
出豆腐洋三元
出开河罚夫洋一元
出巨饭洋三元
收刘开泰借款洋二元
初十日
出上河饭洋三元九毛
出酒洋二元
出大肉洋七元
出东汪饭洋一元八毛
十四日
出上河饭洋一元四毛
十六日
收李树林借款洋五元
收刘玉魁借款洋五元
出双楼二人用饭洋一元二毛
十八日
出呈公事饭洋一元一毛
出杂花大洋五毛
二十日
出进城盘川九毛
五月初四日
收刘开太借洋十五元
出钱四馍洋十五元五毛
二十八日
出双楼用饭洋一元七毛
六月十四日
收刘玉魁借款六元
出粉皮洋四元
出酒洋三元
出纸香鞭洋六毛
出豆腐洋一元二毛
出大盐洋五毛
出菜洋二元
出南瓜洋七毛
出上集盘川一元二毛
出烟卷洋二毛
十五日
出片柴洋一元
出油洋一元八毛
出醋洋八毛
出双楼杂派十五元
出双楼用饭洋一元六毛
十六日
收李树森借款洋四元
收刘开太借款洋五元
初九日
出上闸饭洋一元一毛
二十五日
出南豆村村正饭洋一元
二十六日
出河会村正反洋二元二毛
二十七日
收巨麦子二石五斗
出挑麦子二石五斗
收挑麦子价八十元
出晒麦子饭洋一元五毛
收麦子洋二元
二十八日
出上河饭洋一元二毛
出景屯村正饭洋七毛
出豆小胡村正饭洋七毛
出小胡村送麦用洋三元
出饭洋三元
出挑麦子价二十一元六毛
收刘致勤洋四元八毛
出双楼杂派洋十元
出长庆伞洋三元
出河会稻草洋一元五毛
出还刘开太款洋三十二元五毛
出还刘玉魁款洋二十九元
出还李树森款洋二十九元
收麦价洋三十二元五毛
七月十四日
出双楼二人用饭洋一元二毛
十六日
出赴邢盘川二元
收本村派镰钱三十九元九毛
收派镰元豆四斗洋二十六元
收襍派款五元
收派红粮二斗五升洋十二元
收南豆村镰钱五元
收河会村镰钱九元四毛
十一月十九日
出双楼二人用饭洋一元五毛
初五日
出双楼杂派洋九元八毛
出双楼二人用饭洋一元五毛
十四日
出三闸公摊洋十七元
十二月十四日
出余力成酒饭洋七元二毛
出双楼杂派洋七元二毛
出双楼二人用饭洋一元六毛
二十九日
出河会地亩洋四元八毛
出黄纸洋二毛
收蔡牛的利钱二元四毛
收李凤辰旧利钱十二元五毛
出凤辰烟卷酒洋十一元九毛
出算账用饭洋五元
以上共收新旧借大洋三百五十二元五毛八分
以上共支大洋三百四十八元五毛
除支下剩大洋四元零八分
刘开太存洋二元七毛
刘清辰存洋九毛
刘生文存洋四毛八分
济民闸兴工簿( 民国三十一年(1944) 二月二十五日)

李庆寿
公直三名 刘麟书
河正 王赞绪
李逢辰
河正每年二月初一日公直开选
小甲
每年老人二月初一日交薄
五月初一日分水
刘家闸初三日、十二日、十八日、二十七日
邱家闸初四日、十三日、十九日、二十八日
关帝庙闸初五日、十四日、二十日、二十九日
林东闸初六日、十五日、初七日、初八日、二十一日、二十二日、二十三日、三十日
倶是前一日未时接水,该日午止
第一小甲 左孟祥
豆见 三厘
李兴云 三分二厘七毛
李刘喜 一张一分八厘三毛
豆登流收镰一厘六毛
李重鹿收镰九厘六毛九系九
郭没仓收镰七厘三毛四系三
豆家林收镰六厘
李张林 五分九厘三毛
李凤楼 四分零三毛八
李芳 二分九厘三毛
李重的 四厘三毛
李辛酉 四厘
李心玉 二厘二毛
宗祖堂 一分五厘二毛
刘合义 二分六厘
李家庙 一分零七毛
豆精堂 二分九厘
豆拉的 八厘五毛
豆景山 二分七厘五毛
李玉献 九厘一毛
灯楼社 三厘
李资 一分三厘六毛
李维网 一分八里八毛
移占元小甲
李小旦 一分二厘四毛
李皮地 一厘二毛
豆飞蛟 八里四毛
豆飞鹏 一分三厘七毛零三
豆濯 六厘五毛
李成美 四厘六毛六
土地庙 三厘
李孟熊 四分四厘一毛零八忽八
收刘致祥六厘二毛七
左孟祥 六分一厘零六系
李庆祥 五厘零四
李光辰 六厘
李春和 二分二厘八毛六
张开芳收镰六厘七毛二系七
左孟弼 一分九厘七毛
李进喜 二分五厘八毛
李得仁 三分
李得泰 一分五厘二毛
李树春 一分三厘四毛九系四
李国玉 一分四厘五毛
左怀玉 二厘五毛
左书善 二分五厘八毛
第二小甲 李金中
刘邻书 一张三分零一毛
收刘恒昌九厘三毛
李毛群 二分七厘九毛
李彦彪 三分二厘九毛
李明元 二分四厘
刘振德 一厘
李雨成 四分五厘一毛三
李西元 五厘四毛
李万兴 一分二厘二毛
李改元 二分五厘三毛
刘余庆 一张七分七厘七毛
积善堂 一张四分
李善的 一分九厘八毛
凤辰收镰五厘四毛
李金花 一分八里二毛
李小群 四毛
刘希珍 一分零一毛
李清泰 三厘一毛
李秀兰收镰七厘二毛一
李占元 一张六分六厘六毛
李午辰 八厘二毛二丝二
刘希泰 一分二厘八毛
郭叙堂 二分九厘三毛
谢凤祥 一分五厘三毛
胡大黑 三厘五毛
刘希全 三分三厘二毛六
李思义 二分零七毛
李进善 四厘
中和泰 三厘四毛
李团的 二分四厘三毛
李玉花 一分五厘五毛
李双喜 二厘二毛七
天地社 六分五厘四毛
李双全 五毛
李中门 五毛
李树森 五分七厘二毛四
左黑的 三分六厘二毛四
冀德顺 二分八厘七毛二
李小锯 一分二厘四毛
李多熬 一分三厘三毛八
第三小甲 刘致清
李山林 二分五厘二毛
李万清 二分九厘三毛九
双盛堂收四厘八毛四
刘致清 一张二分零五毛
李进注收一分四厘二毛
李永福 五厘四毛
李可有 一分二厘
刘天佑 六分零六毛
刘致祥 四分零二毛九
李梦熊收镰六厘二毛七
刘致文 五分零八毛三
收南豆村三厘三毛一
刘林的 六分三厘一毛六
景公堂收镰八厘二毛五系九
红白社
第四小甲 刘希德
刘春祥 一分七厘七毛
刘克勤 四厘四毛
敬宗堂 一张四分九厘九毛
全成收四厘四毛三 喜增收一分四厘四毛二
景向辰收一分六厘一毛七系一
三山庙一分零五毛
永业堂 一分六厘一毛
刘拉的 一分八里三毛二
收刘致清一分四厘二毛
刘如意 一分一厘四毛
刘全成 四厘
收敬宗堂四厘四毛三
刘希俊 五分二厘六毛
南李拉收镰五厘三毛零四
刘响名 二分三厘四毛
刘振江 四厘一毛
收敬宗堂一分四厘四毛二
刘振山 四分
刘希彦 二分六厘九毛
景茂林 九厘四毛
景献文 二分一厘九毛四
刘振基 一张四分七厘二毛
收刘恒昌九厘
景玉林 二分六厘一毛
刘银的 四厘二毛
李逢辰 一分九厘四毛
收金花镰五厘四毛
收刘恒昌七厘五毛
刘喜生 一张三分二厘五毛
李芝期收镰一分四厘零三
郭鸿义 二分四厘一毛
景体芳 一分零三毛
郭金花 二厘一毛
郭鸿保 一分零二毛
赵愧成 一分二厘二毛四
王盛思 六厘四毛七系一
邱振刚 六分三厘九毛
李富辰 六厘四毛
兴盛堂 一分七厘四毛六
景梅芳 四厘三毛
刘任的 一分一厘零七系
赵丁臣 六厘三毛
自邱九生名下
李树春 六厘六毛五系
第五小甲 王赞雨
刘福泰 一分二厘八毛
刘鸿泰 一分七厘七毛九
邱召堂收镰一分零四毛四
刘顺 一分八厘三毛
六合堂 八分八厘六毛二
王赞雨 三分四厘六毛
王赞贤 三分四厘五毛四系
王赞林 二分七厘二毛八
收蔡兴收镰一分零六毛五
郭万清 一分一厘七毛
收李刘熬镰七厘三毛四
刘生文 三分零二毛一
收刘致勤镰一分五厘四毛九
刘春起 一分零四毛
王宗武 一分四厘二毛
刘福元 一分二厘二毛
左际昌 五分一厘七毛
德义公 四厘八毛
三官庙 四厘一毛
刘兴泰 八分四厘三毛
刘延宣 八分九厘七毛六系六
康富贵 一分七厘七毛
王赞臣 四分八厘零一毛
刘狼咬 一分九厘三毛一系二
南九率 八厘
南九保 一厘六毛
南贵成 八厘
南景任 四厘
南官成 四厘
景明治 一分零三毛六
景保树 四分零二毛
景清杰 一分一厘五毛
胡明江 六厘五毛
程家庙 六厘
张树森 一分
李悟一 四厘七毛
李兴 一分
李玉梁 六厘
李弘仁 一分九厘四毛
南李拉 五厘三毛零四
刘阳泰 三分一厘九毛
刘长庆 三分九厘二毛
第六小甲 邱绍棠
邱绍棠 一分零零九四三
刘成林 二分二厘
刘会的 一分二厘七毛
付心成 一分一厘九毛
左富昌 三分四厘七毛五系
左树森 一分一厘二毛
邱善庆 一分
邱会林 二毛
邱汝瀛 二分九厘二毛
邱荫棠 四分七厘六毛
农务会 一分三厘五毛
景元勳 一分四厘九毛
南九霄 八厘
李忠孝 五厘
李湘公 四厘
李得英 一分二厘零五系
笃视堂 六厘六毛二
玉帝阁 二厘
以上十名三上止
李先辰 二分九厘八毛八系
左梦兰 九厘八毛
景毛遂 一分四厘八毛
景重报 二分二厘二毛
景好辰 六厘八毛
刘振宗 二张六分七厘二毛
刘希贤收镰一张三分三厘六毛
景好聚 六厘四毛
景修身 八厘四毛
李午辰 二分八里一毛二
收列开收镰七厘一毛七系六
收李占元八厘二毛二系二
李芳辰 一分二厘九毛
李德明 二分五厘零八
刘致勤 一张四分四厘四毛
刘生文收镰五厘四毛九
南木祥一分零五系九
王大点 二厘一毛
南金良 七厘七毛二系四
刘希贤 一张三分三厘六毛
刘任的 一分一厘零七
第七小甲 蔡廷宝
蔡景章 一张三分三厘二毛
蔡忙的 三分四厘二毛
蔡景瑶 三厘二毛
蔡正身 三厘五毛
蔡兴川 三分零一毛
王赞林公谦一分零六毛五
收刘书田七厘五毛
蔡景春 二分零七毛二
蔡春成 一分三厘九毛
蔡兴林 五分零九毛六
蔡有成 一分五厘七毛
刘恒昌 三分九厘四毛
刘共书收镰九厘三毛 刘希德收九毛
李逢臣七厘五毛 刘书田一分三厘六毛
邱保昌 三分一厘一毛四
刘振 四厘八毛
刘金钟 三分一厘六毛
刘天德 四厘四毛
刘朝桂 一分七厘九毛
刘天增 六厘二毛
百忍堂 一分
娘娘庙 一分
蔡分成 一分二厘
胡湘 二分
刘恒泰 三分九厘四毛
刘书田收一厘四毛 刘兴太收一分二厘
刘致仁收五厘一毛 蔡景瑶收二厘四毛
蔡聚泰 一分零三毛
蔡双全 九厘九毛
南木祥 一分零五毛
二合工
自致勤名下
第八小甲 刘招
郭自林 一分
郭器重 五厘
郭九富 二厘三毛
五余堂 六厘三毛
郭自存 二分
刘全忠 一张六分四厘五
赵宝 一分九厘
郭九恩 六分五厘
第九小甲 张书坤
郭泰 六分一厘
谢有恒 口分口厘
谢还生 三厘五毛
李修德收镰四厘
郭庆春收镰四厘
谢时中 七厘
谢怀仁 三厘
谢文明 三厘五毛
谢大文 一分四厘五毛
义和堂 一分五厘七毛
光裕堂 一张二分八厘
谢庆善 二分五厘
三余堂 四分三厘六毛
谢贵明 二厘八毛
张自省 一张五分四厘六毛
张全保 七厘五毛
张臭货 二分三厘五毛
张文明 二分五厘二毛七系
龙王庙 四分零四毛
李扬生 一分五厘
李 二分
豆均 一分七厘六毛
李春晏 三分九厘九毛
谢树森 三厘一毛
郭庆春 四厘
李修德 一分零三毛
义桥社 三厘
郭九章 三分五厘
郭九德 四分一厘八毛
郭德禄 四厘六毛
郭全礼 二分八厘二毛
郭来的 一分二厘六毛
三盛公 五厘
郭九令 一分二厘八毛
郭九茹 五厘一毛
豆补 五厘三毛
三和盛 三厘一毛
谢树芳 三厘二毛
谢贵荣 二分七厘三毛
观音堂 一分四厘六毛
谢来福 一分二厘四毛
谢树祀 一分一厘四毛
老母社 四厘三毛
豆玉 六厘二毛
五裕堂 一分五厘六毛一
谢居荣 二厘三毛
宋其富 二分零七毛
宋善德 一分二厘二毛
宋登妮 一分七厘五毛
张瑶 五厘
谢作贤 一分六厘一毛
高祖堂 九厘九毛
谢老春 七厘
第十小甲 刘新民
刘才熬 二厘三毛
刘三礼 二厘七毛
栗奉章 二分七厘九毛
邱生祥 九厘五分二毛五
邱生福 一分七厘七毛
邱恒昌 四厘
邱汝舟 一张四分五厘
收周豆见三分
李多熬公镰一分三厘三毛八
豆见 三分
此名付邱汝舟
邱绪正 七分五厘四毛
李没舟公镰一分三厘三毛八
收双盛堂一分二厘五毛
刘保太 八厘八毛
豆付的收二毛五系五忽
刘安礼 三分七厘三毛
刘书田 八分三厘八毛
收刘恒昌一分五厘
蔡兴川七厘五毛
刘廷俊 一分五厘九毛
刘彦文 一分八厘
刘廷玉 一分零二毛
蔡永清 四分七厘九毛
刘金贵 七分九厘二毛
王赞绪 三分三厘九毛
刘振岚 一厘五毛
第十一小甲 刘致誉
邱生瑞 四分一厘八毛
邱至冬 八厘七毛
邱头门 一分二厘五毛
双盛堂 一分二厘五毛
邱红登 一分九厘一毛
邱全有 七厘六毛
邱德昌 四分四厘八毛九
邱润生 四厘五毛
邱九生 四分八厘四毛
邱玉田 三分八厘九毛四
冀德功 二分四厘零四
冀呈祥 二分二厘九毛九
刘五献 二分六毛四
李连法 一分
积益堂 二分七厘六毛
豆伯合 二分零四毛
李陈策 三分三厘二毛
刘学良 一分九厘二毛六
段兆吉 一分六厘四毛
李树基 五分一厘
李明仁 八厘
李明勳 九厘八毛
刘致誉 八分四厘九毛
杨永禄 一分六厘二毛
豆登瀛 二分二厘
收李晚成五厘七毛 收刘昌基
豆夫的 二分二厘
收李晚成六厘
豆双祥 九厘三毛九
刘学礼 二分零七毛
豆朴 四厘八毛
李芝兰 一分五厘六毛
刘致仁 四厘六毛二
三山庙 四分一厘五毛二
收敬宗堂一分零五
张树梓 一分七厘一毛
刘开泰 一张五分三厘一毛
李午辰收镰七厘一毛七系六
豆树潘 七厘二毛
豆培荣 一分二厘五毛
豆熬来 一分二厘六毛
豆树绪 二分零六毛
五聚公 四厘一毛
豆正 二分六厘五毛
豆恭 四厘八毛
李陈畴 三分六厘四毛
豆成祥 二分零一毛
程明 三分
王起家 一分
樊民望 一分
温宪章 一分六厘五毛
李陈情 四厘
胡吉庆 六厘二毛
刘良生 三分一厘五毛二
两姓公 五厘八毛一
李扬辰 八厘一毛零六忽三
李从舟 八毛
收邱振绪一分三厘三毛八
刘致昌 一分一厘九毛七
杜秀梅 七厘三毛六
李清云 二分六厘二毛
李庆云 二分三厘二毛
李庆辰 二分三厘二毛
李来春 一分零一毛八
豆明聊 一分二厘零八
李从中 一分六厘一毛
井李公 八厘三毛四
景公南 九厘七毛
收刘林的八厘二毛五
景向辰 八厘二毛七
收敬宗堂一分六厘一毛一
豆镰 三厘九毛二四忽
李秀兰 八厘二毛二二忽
张开景 五厘九毛三五忽
张开芳 六厘七毛二忽
自春和名下
李芝旗 一分四厘零三系八
广润闸河簿(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 三月重修)

(这是邢台县河会村及南和县南豆村的灌溉用沟渠广润闸的用水权者的姓名册。根据文章开头所说,该水门是在明朝的万历年间建立的,在清朝初期的康熙八年对于破损的地方进行了修复工程。最后工程被分为头工乃至三工的三期(或称为区域),与之有关系的镰户要服役于各甲别的负责区域。此外,还列举了民国三十一年支出经费的用途)
广润闸在龙兴闸南数步、创于万历年间、因康熙七年山水冲毁、重建于康熙八年、共镰五十余张、灌两村地亩、自河会起至南和县南豆村止、渠宽一丈、长三里小甲 窦漙 一分一厘八毛
一分三厘七毛五
窦乐堂 二厘五毛
窦瑶堂 二分二厘
窦润 三分一厘二毛一系
窦桂 六分八厘
窦□堂 一分
窦桂馨 三分五厘
窦树廷 一分九厘
窦慎学 四分八厘
义学社 五厘
窦慎修 七厘六毛
窦德润 一分三厘
窦晋 一分
民国二十九年退张开琼名下一分
张开琼 收一分
窦朴 六厘五毛
窦慎铭 六厘五毛
窦方 二分零二毛
三官庙 一分二厘
窦光祖 二分
追远堂 一分六厘七毛
张祖 一分二厘一毛
李之广 三分三厘三毛五系
李伸 三分三厘三毛五系
窦树江 二分
张树樟 二分
宗祖堂 六分
衍庆堂 二分三厘零四系
窦鸣凤 二分二厘九毛六系
窦秩 二分一厘
窦献南 六厘四毛九系
窦素履 二分四厘二毛五系
民国二十九年退到窦漙名下一分三厘七系五
窦献文 五厘四毛
窦经魁 二分零四毛六系
窦镜 一分二厘三毛九系
李恩庆 三分五厘
李怀 一分六厘一毛
共镰七张二分零三毛
小甲 张继惠
李陈畴 三分四厘
窦桂馨 六分一厘
窦桂祯 三分四厘
窦芝堂 一分五毛
窦多堂 一分零五毛
宗祖堂 一分九厘二毛
张玉德 五分
张树人 九分三厘八毛
张九德 五厘
李如恒 一分五厘
惠济桥 一分五厘
三官庙 二分
张祖 八厘
李长寿 三分三厘五毛
张翰卿 一分
张耀卿 一分
龙兴寺 两张二分
义学社 四分
共镰七张零六厘五毛
小甲 李承平 七分九厘八毛
窦坦 九厘
晏如堂 一分
光裕堂 两张九分一厘八毛
谢老户 八厘
李廷译 三厘三毛
窦成林 一分九厘八毛
宗祖堂 七分八里六毛
李式之 一分九厘三毛
李恩庆 八厘
窦素履 一分二厘七毛
李慈 三厘
李铭仁 一分一厘三毛
继志堂 八厘四毛
谢来福 一分
王金贞 二分
龙兴寺 二分三厘五毛
窦蓝田 一分三厘五毛
窦树槑 一分四厘
李占祥 三分四厘
李光斗 一分
共镰六张八分八厘
小甲 赵景光
李伸 一分一厘八毛
衍庆堂 一分
宗祖堂 五分七毛
窦经魁 三张三分三厘九毛四系
窦文魁 二分五厘三毛
窦连魁 二分六厘三毛
窦经魁 六分六毛二系
李德英 二分
窦占魁 二分六厘六毛二系
窦桂馨 二分一毛
玄帝庙 一分
窦占德 一分九厘
李贵民 一分八厘七毛五系
李贵成 六厘二毛五系
李伸 四厘六毛
李之广 四厘六毛
窦坦 九厘
张祖 一分
李振网 五厘
龙兴寺 二分四厘五毛
共镰六张六分三厘四毛
小甲 李树荣
李凤琴 一分四厘二毛
民国三十年退到窦溥名下八厘
李廷谔 一张六分三厘一毛
衍庆堂 一张二分三厘
窦坦 一分
李贵贤 四分
李凤阿 一分三厘五毛
张树樟 二分五厘
惠济桥 七厘
李振鹭 一分
窦彦 一分七厘五毛
李恩庆 一分
李陈畴 一分二厘
李富义 一分七厘
李长富 二分三厘
窦素履 六厘
张树槑 九厘
李端 一分
李伸 四分
李光宝 二分五厘
光裕堂 二分
义学社 二分
窦成林 四厘
李廷窦 一分二毛
民国三十年十月初八日收到李凤琴镰
昱溥 八厘
共镰六张二分九厘五毛
小甲 郭九兴 一分五厘九毛七系五
高祖堂 四厘
郭全兴 四厘
郭全信 三分九厘五毛
民国三十年收郭保太名下五厘
郭全义 一分九厘七毛五
郭保太 一分九厘七毛五
民国三十年退到五余堂名下九厘七毛
民国三十年退到郭全信名下五厘
郭九林 二分六厘二毛五
郭九仁 一分三厘二毛五
郭九重 三分九厘一毛
郭鸿窦 四分九厘
郭鸿恩 四分二厘九毛七
郭鸿儒 二分六厘三毛九
郭全礼 一分二厘六毛七
天地社 一分二厘六毛七
谢成美 四厘四毛八
三余轩 三厘
郭鸿修 五分八厘六毛四
民国三十年退到郭九章名下一分五厘
郭鸿义 一分五厘零七系五
郭鸿信 八厘
郭发财 一分七厘
郭九章 五分九厘八毛一
民国三十年收郭鸿修一分五厘
郭九山 一分五厘
观音堂 二分七厘
李二黑 八厘三毛二
郭九令 一分零五毛
郭九儒 一分四厘五毛
郭云中 二分四厘一毛五
郭云和 一分九厘一毛五
郭九德 一分九厘六毛
五余堂 三分八厘
民国三十年收郭保太九厘七毛
郭九皋 六厘三毛三系五
谢 牛 三厘三毛
共收六张七分五厘一毛三系五
小甲 郭九令
郭九官 一分一厘九毛二系五
三盛公 六厘三毛
五余堂 一分
李铭仁 三分
观音堂 一分九厘
赵全福 一分
李芳兰 一分
李绳玉 一厘
窦恭 一分四厘五毛
窦朴 一分四厘五毛
六合堂 一分五厘
窦诲 四厘
郭鸿义 一分一厘八毛一
郭鸿保 一分一厘八毛一
郭鸿信 七厘八毛一
高祖堂 一分一厘七毛五
追远堂 四分四厘二
高鸣扬 三厘
李扬生 二分五厘三毛七
郭九章 二分六厘五毛九
老母社 一分二厘七毛五
谢学恭 六分一厘六毛三系一
民国二十九年退到惠济桥名下一分五厘
谢文魁 二分三厘三毛九
谢来福 九厘六毛零五
谢富生 八厘
吕林森 七厘七毛三系四
宗祖堂 八厘
谢怀仁 六厘三毛六
郭全礼 二分八厘三毛二系五
郭俊 一分四厘
郭九锡 二分八里八毛五
郭文绳 一分
窦庆雲 五厘
谢树森 九厘四毛九
郭鸿儒 三分一厘八毛
惠济桥 一分五厘
共镰五张六分二厘六毛三系五
小 甲 刘钊 四分九厘七毛九
郭九章 三分一厘
窦素位 四分五厘
窦献堂 四分五厘
六合堂 一分三厘
张文举 二分
张树申 一分三厘
赵麟成 二分三厘
郭全兴 三分二厘四毛五
李二黑 一分八里七毛
郭鸿信 三厘七毛
老母社 二分
高祖堂 四分四厘
郭鸿恩 一分六厘七毛
李陈畴 三分二厘三毛
龙神庙 一分
窦才 一分四厘
窦慎田 一分一厘八毛
五余堂 三分
崔振山 七厘五毛
共镰五张零九毛四系
分
大第一小甲
工
头工 十二丈四尺七寸
二 工 十六丈三尺八寸
三 工 三十三丈五尺四寸
第二小甲
头工 八丈八尺三寸
二 工 十三丈四尺二寸
三 工 二十八丈
第三小甲
头工 十二丈零二寸
二 工 十八丈二尺七寸
三 工 四十丈
第四小甲
头工 十二丈三尺
二 工 十八丈六尺九寸
三 工 三十九丈八尺四寸
第五小甲
头工 十丈二尺二寸
二 工 十五丈五尺五寸
三 工 三十四丈零七寸
第六小甲
头工 十二丈四尺三寸
二 工 十八丈五尺五寸
三 工 南 沟
第七小甲
头工 十丈三尺
二 工 十五丈四尺
三 工 中 沟
第八小甲
头工 八丈九尺四寸
二 工 十三丈三尺五寸
三 工 北 沟
广润闸民国三十一年开支列后
本村地亩款 支洋二元
沿河树苗 支洋十元
栽树饭洋 支洋八元
兴署亩捐 支洋四元八毛
刷树红土水胶 支洋二元
开河分土饭洋 支洋十二元
修桥石头价 支洋十五元
本村公款 支洋一元九毛
兑田赋 支洋一元二毛
兴署开会 四次 支洋四元八毛
本村秋款 支洋五元九毛
修桥费 支洋十二元
摊三闸公饭 支洋十五元
结账花费 支洋十八元
买闸板 支洋八元
斋镰钱饭洋 支洋二十一元
放水饭钱 支洋二十五元
上开雇工资 支洋三十五元
以上共支大洋二百零三元六毛
(五)邢台、南和两县绅民公立挑河使水恳情钤记薄

(这是邢台县所属景家屯和邻接的南和县所属樊家屯外五村之间发生争水纠纷后,根据当地官宪的指示做出裁断为背景的光绪元年三月水利权者账薄。最初根据顺德府的调查命令,共同审理的三位知县裁定有关的用水规约,列举了沟渠管理人的姓名,还有按照村落、甲别排列的用水权者姓名以及镰数等。后半部分记载着作为沟渠(含水门)用地而购买的土地面积,地价等原所有者的资料。簿册内最引人注目要数对于无偿提供土地的王登科等4人赋予用水权的事情(337页[21])。另外,有把堂、号、庙等作为镰户名的。还记录着被认为是寡妇的人,如果想处理掉土地必须经过自己儿子同意的说法)
府正堂薛谕邢台南和两邑绅民人等知悉、案查邢台景家屯等村与南和接界、各村绅民因河规紊乱兴讼、当经伤委候补县高令、会同各该县亲诣履勘、并令查照旧章悉心筹办、宜如何立定章程、禀请立案、以杜讼端、兹据邢南两县及高令面禀、会勘讯明、酌量筹议、各立界石、派夫出镰、分段挑挖、计镰使水及修理桥梁等项、一律照章派办各事宜、尚属妥协、合行谕知遵辨、并伤各该县、会禀本府立案、以垂永久、尔两邑绅民等毋再紊乱规模、致启讼端、特谕
光绪元年三月二十六日 谕
南和县正堂史

邢台县正堂松谕景长寿等及南和县民人樊仁义等知悉
候补县正堂高
卷查该绅民人等前以河规紊乱互相正讼一案、现经本县会讯、问确立查阅河薄旧章、本极公允、乃因南和下五村各小甲参差不齐、不惟挑河人夫不到、及应摊钱文亦不按时摊给、以致景长寿等垫款无着、因而兴讼有伤和气、兹本县会讯、断令所有景长寿等代垫钱文、已仿樊仁义等五村、按陆成归还清楚、其余应办河工、日后均按旧章遵办、并伤南和下五村、公保老人一名、以备遇事与景家屯老人会商、大河自分水、龙王庙永济闸口起、至杨家沟嘴止、共一千零五十丈、分别段挑挖、易挑者陆百八十丈、难挑者三百七十丈、诚恐段落太长、公挑期齐楚、与其日后废弛、莫如早为分定、现以全河丈尺、中间易挑者、分作二段、首尾难挑者分作六段、邢台景家屯合段分四段、南和下五村合段分四段、两处绅民各分一半、各立界石、各具认管丈尺甘结、永远各挑各界、每年闭闸四次、均由两县老人监视、商同开闭、不准私行开、于争执似觉公允、倘有用夫之处、邢台景家屯一村、出夫一半、南和县五村出夫一半、查叫夫头向系一名、今公议邢南两县各议一名、分头催夫、至向来进项麦粮、二人均分、至于河源地基、坐落邢邑、应完地粮、届期由樊家屯老人、随同景家屯老人、先行完纳、此外倘有应摊桥梁橙槽修垫大道兑粮祭神行坝等花项、照章一律派办、倘人夫不到、每名按旧章罚大钱三百文充公、所有各村耳河小沟、各按地界自行修筑、并各村使水、遵照公会团样水薄镰分数目用水浇、不准籍词紊乱、自谕伤之后、该绅民人等务即查照堂断、永远遵守、并批伤薄内令原被两造公立合同二纸、交于两处老人分执、底稿存卷、由本县会卫禀请府宪铃印、以凭遵循而作后据、庶几河工有益、而乡邻亦可和好、倘日后两县民人、有不遵旧章及事不公允者、准两老人分赴邢南两县据是禀诉、据情转禀府宪、谕伤遵办、即可永息讼端矣、
此将两邑新保老人小甲花名、开列于后、
计 开
邢台县属景家屯
老人 景增力 住景家屯
叫人 杨永春 住景家屯
小甲 景得名 住景家屯
南景孔 住景家屯
景鸿业 住景家屯
景兆凤 住景家屯
景大爱 住景家屯
师长生 住景家屯
景振芳 住景家屯
杨有良 住杨家庄
南和县属樊家屯五村
老人 李学经 住北里庄
小甲 杨可喜 住北里庄
樊保成 住樊家屯
吴学易 住吴家屯
候宗仁 住西贾郭
康文诰 住康家屯
光绪元年三月二十六日
景家屯一甲镰六张八分九厘四毛
景如廷 镰一分七厘四毛
魏德堂 镰五分八厘七毛
景桂令 镰三分六毛
景凤楼 镰一张九分五厘二毛
景清盛 镰三分四厘三毛
景清玉 镰一分三毛
景清芳 镰二分九厘九毛
景清连 镰一分六厘五毛
景荣兰 镰四分九厘五毛
景天保 镰五分二厘六毛
景清晏 镰三分九厘四毛
景长寿 镰五分二厘三毛
景文彰 镰六厘五毛
景清风 镰一分八厘三毛
景长令 镰三分一厘六毛
景万令 镰一分五厘一毛
景凤德 镰三分一厘二毛
二甲镰六张四分五厘三毛
南贡琚 镰一张六厘
南九德 镰二分八厘四毛
南贵成 镰二分四厘九毛
南通美 镰九分六毛
南官成 镰二厘四毛
南春成 镰八厘二毛
刘离小 镰七毛
李凌云 镰四厘五毛
李平 镰三厘
景继圣 镰一厘四毛
景官良 镰二分一厘四毛
坟地 镰二厘七毛
樊化运 镰五厘
樊居正 镰一厘三毛
景新知 镰四厘三毛
景沛 镰二分五毛
景可成 镰二厘七毛
景彪 镰七毛
景如章 镰六厘四毛
段毓德 镰五厘
景斌 镰九分八厘八毛
景颜 镰六分八厘四毛
景天佑 镰二分三厘二毛
景士元 镰一分九厘九毛
景东莹 镰二厘二毛
景有临 镰五毛
景登魁 镰五毛
南景孔 镰五厘一毛
南九成 镰一分一厘
南九官 镰九厘
南九阜 镰一分七厘
南九章 镰一分七厘
南起成 镰八厘二毛
广育堂 镰九厘八分
南九经 镰三分八厘一毛
三甲镰五张四分二厘二毛
杨志学 镰五厘六毛
景鼎玉 镰一张一分三厘一毛
景栋林 镰二分七毛
景鸿泰 镰三分七厘九毛
景存仁 镰七厘四毛
景登盐 镰一厘
景蒸雲 镰三分二厘
景兴 镰四厘
景玉书 镰七厘六毛
景爱成 镰六厘五毛
景新和 镰一分一厘
景鸿儒 镰七分二厘八毛
景太和 镰四分七厘二毛
景贵章 镰八厘七毛
双和号 镰三厘二毛
景士凤 镰一分九厘二毛
景贵良 镰一分
景呈雲 镰一分八厘五毛
景秋生 镰一分一厘
景法坤 镰三分六厘六毛
景法唐 镰二分二厘九毛
程玉衡 镰一分一厘
景中秋 镰二厘
景更新 镰二厘七毛
景士清 镰五毛
景美章 镰五毛
景法乾 镰二分七毛
四甲镰五张一厘八毛
景有成 镰一分五厘八毛
景有奇 镰一分八厘
景有文 镰一分三厘
景钊 镰七分六厘五毛
景行恕 镰二分六厘一毛
景公田 镰九厘九毛
景登高 镰一分五厘七毛
景加锡 镰一分一厘八毛
景存礼 镰一分六厘六毛
景天桂 镰一分八厘
景喜林 镰七厘二毛
景恩林 镰六厘九毛
景双林 镰一分九厘六毛
景殿元 镰四厘五毛
景昌令 镰五厘二毛
景连芳 镰五厘
景存信 镰五厘二毛
景存忠 镰三厘一毛
景天德 镰一分八厘九毛
景天章 镰一分四厘
景祥云 镰一张一厘八毛
景凌云 镰九分三厘四毛
景西成 镰一分二厘二毛
景九成 镰九厘五毛
五甲镰八张六分三厘三毛
景琮光 镰三分一厘七毛
景梅林 镰五厘二毛
景杏林 镰八厘四毛
景棠林 镰七厘六毛
王得玉 镰八厘八毛
景炳文 镰三分三毛
景行公 镰一厘
景敢年 镰八厘
张起 镰四厘八毛
郭进孝 镰六厘
任合 镰一分四厘八毛
景大爱 镰九厘八毛
景大恩 镰一分八毛
景国栋 镰三厘
景国治 镰一分九毛
杨可成 镰三分七毛
杨可金 镰二分六厘
杨复成 镰二分八厘八毛
杨崇德 镰二分八厘九毛
杨文德 镰一分五厘五毛
杨继贤 镰一张二厘
杨玉 镰三厘一毛
韩 法 镰二分八厘五毛
谭廷道 镰二厘五毛
谭孝尼 镰五厘七毛
谭廷彦 镰二厘
谭更新 镰九厘六毛
景允执 镰一张二分二厘一毛
杨永年 镰一分一厘一毛
景大铨 镰五分三厘七毛
王宝 镰七厘九毛
景大复 镰一分七厘四毛
景大信 镰二分九毛
杨明德 镰二厘八毛
谭层中 镰一分一厘
景西莹 镰四厘五毛
杨成 镰一厘五毛
杨东堂 镰四分六厘四毛
韩道生 镰五厘
来春公 镰二分九厘五毛
谭兴泰 镰一分三厘五毛
双盛和 镰六厘一毛
张会成 镰八厘四毛
谭长玉 镰二厘三毛
谭庆云 镰五厘三毛
谭宗堂 镰二厘八毛
谭高中 镰二厘
谭得中 镰四厘五毛
谭祥云 镰三厘五毛
王春 镰一分一厘六毛
王青云 镰一分九厘四毛
谭复兴 镰三厘七毛
景魁文 镰一分四厘九毛
景思文 镰一分五厘
六甲镰一张二分四厘二毛
杨秀德 镰一分四厘八毛
杨宗堯 镰二厘
杨清仁 镰一分五厘七毛
程敏 镰八厘
杨忠 镰一分二厘
杨呈祥 镰三厘
杨长生 镰三厘
杨可利 镰一分五厘九毛
杨公堂 镰一分五厘三毛
杨起新 镰九厘九毛
杨致明 镰三厘九毛
杨进忠 镰二厘
胡仁 镰二厘三毛
杨志和 镰六厘九毛
杨纯 镰三厘九毛
杨明法 镰六厘
七甲镰三张五分八厘一毛
师学文 镰八厘八毛
师学孔 镰八分九毛
师学颂 镰九厘七毛
师万成 镰五厘八毛
景鸣球 镰八厘
景伯祥 镰一张二分一厘一毛
景鸣祥 镰一分三厘五毛
景太生 镰三分三厘
景鸣鹿 镰一分四厘六毛
景仪祥 镰六厘四毛
景雪成 镰四分三厘三毛
景学成 镰一分三厘
八甲镰二张八厘
和尚 镰二分三厘
景莹田 镰二分三厘
杨珍 镰七厘一毛六系
杨景和 镰二分五厘二系
杨文成 镰五厘三毛
杨景贵 镰四厘九毛
杨景魁 镰四厘九毛
杨景梅 镰五厘三毛
杨成来 镰五厘一毛
杨天爵 镰四厘
杨天申 镰三厘六毛
樊喜保 镰一厘三毛
杨连成 镰四厘四毛
杨福成 镰二厘
杨智 镰一厘
南景公 镰二厘三毛
樊道妮 镰一分九毛一系
康家庙 镰三厘八毛
杨纯 镰一分一厘六毛五系
杨君 镰五厘
杨祥 镰四厘
杨士尊 镰一厘三毛
杨立公 镰四厘
杨守田 镰五厘四毛
杨文成 镰三厘
双合号 镰六厘九毛
沈全心 镰七厘六毛
杨廷珍 镰五厘四毛
杨景兰 镰六厘七毛
南和北里庄镰二张四分七厘
李文兴 镰一厘四毛
王四宗 镰一厘
樊玉贵 镰三毛
李学道 镰二厘一毛
李学书 镰二厘五毛
李学易 镰七厘二毛
李有 镰二厘
李法 镰三厘五毛
吴魁忠 镰六厘七毛
吴进德 镰一厘五毛
谭有道 镰五厘九毛
景相公 镰九毛
李学径 镰一厘三毛
黄米成 镰二厘三毛
李福禄 镰七毛
杨全德 镰八毛
康振方 镰一分三厘七毛
康振先 镰一厘七毛
康有功 镰五厘
康奇文 镰五毛
康希荣 镰一厘四毛
康希哲 镰一厘四毛
李功 镰二厘
康庆林 镰一厘五毛
康 英 镰九厘
康振西 镰一厘
康魁元 镰五毛
康三元 镰五毛
康家庙 镰二厘五毛
康建德 镰三厘一毛
康普亮 镰三毛
康普付 镰一厘二毛
康文魁 镰一厘
康计礼 镰一厘三毛
吴贵清 镰七毛
吴贵香 镰二厘三毛
吴清选 镰二厘九毛
吴贵义 镰一厘三毛
姚志学 镰一厘
陈全祥 镰一厘二毛
樊双成 镰三厘四毛
樊秋 镰二厘一毛
樊英 镰六毛
樊全福 镰二毛
樊居正 镰三毛
樊明德 镰三毛
樊有 镰三厘一毛
樊骏德 镰三毛
杨景梅 镰一分二厘八毛
福全周 镰三毛
杨士杰 镰四毛
关帝庙 镰六毛
杨天锡 镰一厘一毛
杨秋贵 镰三毛
杨普 镰二厘
杨士太 镰三厘二毛
杨清 镰三厘二毛
杨纯 镰一厘七毛
杨麻妮 镰三厘一毛
杨士善 镰二厘五毛
杨文通 镰七毛
杨成学 镰六毛
杨玉 镰四厘三毛
杨宽 镰五毛
杨志山 镰二毛
杨全成 镰一分三厘二毛
杨箴 镰七毛
杨景兰 镰四厘八毛
张自荣 镰一厘七毛
杨勤 镰二厘三毛
杨家庙 镰二厘
杨立身 镰一厘三毛
杨景槐 镰二厘七毛
杨景桂 镰二厘七毛
杨景魁 镰四厘六毛
杨成德 镰二厘八毛
康继舜 镰九厘八毛
康继曾 镰五厘七毛
康继业 镰五厘九毛
康修文 镰三厘一毛
程维道 镰四毛
程家庙 镰二厘二毛
程继世 镰八厘五毛
程凌云 镰一厘四毛
程圯珍 镰五厘一毛
程兴龙 镰二厘
程树林 镰一厘八毛
程士秀 镰五毛
祥元公 镰二厘四毛
程玉衡 镰八厘五毛
程玉和 镰七厘
樊家屯镰四分
杨清 镰八毛
杨纯 镰五毛
杨士太 镰四毛
杨印 镰四毛
杨景槐 镰七毛五系
杨景桂 镰七毛五系
和尚 镰三厘
三官庙 镰三毛
杨景魁 镰二厘四毛五系
三合号 镰一毛
杨天申 镰四毛七系
杨均 镰三毛
杨文会 镰五毛
杨家庙 镰三毛
陶志学 镰一厘五毛
任海 镰一毛五系
程景 镰五毛
李福志 镰七毛
程振先 镰三毛
三官会 镰一厘五毛
杨福成 镰三毛
三官庙 镰七毛
陈王文 镰一厘
杨景玉 镰一厘四毛
樊福元 镰五毛
樊秋 镰五毛
杨景兰 镰一厘四毛六系
杨景荷 镰三厘九毛四系
杨廷知 镰六毛五系
景有才 镰一厘七毛一系
康居堯 镰六毛
康振方 镰六毛
康振锡 镰六毛
杨廷宝 镰一毛五系
双合号 镰四毛
杨麻妮 镰一厘四毛
杨普 镰一厘一毛
杨士尊 镰六毛九系
樊逢云 镰八毛七系
樊庆云 镰二毛五系
樊双喜 镰二毛五系
樊同云 镰六毛
樊拉妮 镰四毛
康继文 镰一厘八毛五系
李敢年 镰一厘五毛
李良贵 镰三毛
杨景增 镰二毛九系
杨进德 镰三毛
吴家屯镰五分
吴保泰 镰一厘二毛
吴心泰 镰八毛
吴心广 镰二厘五毛
吴兆态 镰一厘五毛
吴志科 镰一厘三毛
吴开泰 镰三毛
吴振泰 镰一厘三毛
吴春泰 镰一厘一毛
吴起全 镰一厘一毛
吴具光 镰一厘
吴其凤 镰一厘二毛
吴其盛 镰二毛
吴大卷 镰二厘五毛
吴观海 镰三毛
吴观堂 镰一厘一毛
吴三变 镰一厘二毛
吴混张 镰一厘四毛
陶全喜 镰一厘五毛
陶全子 镰二厘五毛
陶喜欢 镰一厘一毛
李佩兰 镰一厘六毛
李鸣凤 镰一厘七毛
李鸣皋 镰一厘六毛
吴廷奎 镰三厘二毛
吴学义 镰二厘三毛
吴学礼 镰二厘二毛
吴万成 镰二厘三毛
吴怀志 镰一厘二毛
吴怀禄 镰二厘三毛
吴怀善 镰一厘一毛
吴怀秀 镰二厘五毛
吴起秀 镰一厘一毛
吴金保 镰二毛
吴三盛 镰一厘六毛
西贾郭镰七分八厘五毛
侯宗仁 镰五厘二毛
侯景元 镰三厘四毛
侯宗唐 镰二厘六毛
窦自安 镰三厘二毛
侯宗盛 镰三厘六毛
窦相 镰一厘六毛
窦魁泰 镰八毛
窦为清 镰二厘六毛
侯忠林 镰二厘
朱文谨 镰四厘二毛
豆自泰 镰一厘
孟上才 镰一厘二毛
豆长明 镰一厘
侯士珍 镰四厘
豆开和 镰一厘六毛
朱凤泰 镰一厘
豆成善 镰三厘
豆成章 镰三厘四毛
豆逢春 镰六厘四毛
豆自新 镰四厘
豆成海 镰三厘
侯宗汉 镰二厘四毛
侯宗文 镰二厘四毛
侯宗舜 镰二厘
侯宗禹 镰二厘
康振卿 镰四厘五毛
康 丰 镰三毛三系
康丰太 镰一厘零五系
康全祥 镰一厘一毛二系
康显功 镰三厘七毛二系
康三合 镰一厘二毛
康文玉 镰三毛五系
康学丰 镰五毛七系
康起功 镰一毛
康登科 镰五毛
康普亮 镰一系
康禹功 镰一毛四系
陈随相 镰二毛
陈如桂 镰五毛
陈明堂 镰四毛
陈明文 镰三毛
康振精 镰七毛一系
康振礼 镰一厘五毛一系
康振重 镰一厘四毛四系
康振先 镰一厘五毛八系
吴金研 镰五毛八系
吴邦牛 镰四毛三系
吴好学 镰一厘零三系
赵好问 镰五毛
康顺信 镰一毛
杨家庙 镰一厘
赵景法 镰四厘二毛
杨文璋 镰一厘一毛
赵典元 镰八毛
范道妮 镰五毛
杨进法 镰五毛
杨景魁 镰八毛
杨富贵 镰六毛
康家屯镰八分
康振基 镰二厘五毛三系
康继泰 镰一厘五毛三系
康继业 镰一厘三毛
康继曾 镰二厘
康修文 镰四厘
康心广 镰八厘二毛
康丰本 镰三厘五毛九系
康候锡 镰三厘八毛三系
康文诰 镰四毛七系
康继礼 镰三厘四毛
吴好善 镰一厘二毛三系
康文魁 镰五毛三系
康贵子 镰五毛七系
康振酉 镰二厘六毛三系
康秋元 镰七毛七系
康三元 镰五毛八系
康 门 镰一厘零三系
康振东 镰三毛九系
郑有含地一段计地一亩、受价银四两、小麦一石
长活(活是阔的简略字)三十六步 西活六步四小尺五寸 东活五步三小尺
郑有印地一段计地二分七厘五毛、受价银一两一钱、小麦三斗
长活三十六步 西活四步二小尺五寸 东活三步二小尺五寸
郑有库地一段计地二分七厘五毛、受价银一两一钱、小麦三斗、树价钱三百文
长活三十六步 西活四步二小尺 东活三步二小尺五寸
郑有才地一段计地三分四厘、受价银两三钱六分、小麦三斗四升
长活二十步二小尺 横活四步
郑有地一段计地一亩五分、受价银六两、小麦一石五斗、树价钱一千三百文
长活四十步 横活九步
郑有地一段九分七厘、受价银三两六钱三分、小麦九斗
长活二十四步一小尺 横活九尺
郑有印地一段计地八分二厘六毛、受价银三两三钱四厘、小麦八斗二升
长活十六步 横活十二步四小尺
袁守心地一段计地二分四厘、受价银一两二分
长活七步 横活七步
吴贵富 镰三毛五系
康振宇 镰六毛
康继成 镰二毛
康 根 镰九毛九系
康根来 镰二毛
康振生 镰一厘六毛一系
康灵元 镰一厘六毛一系
康启文 镰三毛六系
康占祥 镰五毛
康振民 镰四厘三毛八系
陈王父 镰一厘五毛
程祥云 镰五毛
程继士 镰七毛
程树林 镰七毛
李大用 镰二毛四系
李义 镰三毛四系
李凤 镰六毛六系
康振方 镰二厘九毛一系
建闸置买地段姓名
郑有才地一段计地一亩五分七厘八毫、受价银六两三钱一分二厘、小麦一石六斗、树价钱二千文
长活四十六步 横活九步
郑子利闸头地一段计地一亩、受价银四两、小麦一石外、银一两
长活三十六步 西活六步四小尺五寸
东活五步三小尺
高北任地一段五分、受价银一两五钱、小麦七斗
长活二十五步 横活四步四小尺
高任杰地一段四分五厘八毛、受价银一两 钱七分四厘、小麦七斗
长活二十二步 横活五步
高北英地一段三分七厘、受价银一两一钱一分、小麦五斗
长活二十二步 横活四步
李氏同男丁尔程地一亩二分、受价银三两六钱、小麦一石二斗
长活十九步三小尺 横活十四步三小尺五寸
张明选地一段一亩一分四厘五毛、受价银三两四钱二分、小麦一石二斗
长活二十五步 横活十一步
左来间地一段三分、受价银一两五钱、小麦五斗
长活十三步 横活五步二小尺五寸
左来朝地一段三分、受价银一两五钱、小麦五斗、树价钱一千二百文
长活十三步 横活五步二小尺五寸
立崇高退水沟地一段五厘、受价钱一百文
长活六步 横活二步
张应斗沟北有路地一步
杨复初地一段二分五厘二毛、受价银一两二钱六分、小麦二斗五升
长活六步 横活十步五寸
张应斗沟北有路地一步
杨复述地一段二分一厘九毛、受价银一两一钱、小麦二斗一升、
长活十三步 横活四步
张应斗沟北有路地一步
李印堂地一段五分一厘八毛、受价银二两五钱九分、小麦五斗一升
长活十二步 横活十步一小尺
张应斗沟北有路地一步
杨师颜地一段一亩二分五厘三毛、受价银六两二钱六分五厘、小麦一石二斗
长活十四步 横活二十一步二小尺五寸
张应斗沟北有路地一步
杨地一段一亩四厘六毛、受价银五两二钱三分、小麦一石四升
长活十六步 横活十步三小尺五寸
张应斗沟北有路地一步
丁尔线地一段七分、受价银二两一钱
长活二十六步 横活六步二小尺
高北相地一段七分五厘、受价银二两二钱五分、小麦七斗五升、树价钱八百文
长活二十二步 横活八步
李氏同男丘迎春地一段一分二厘三毛、受价银三钱二分九厘、树价银一千文
长活八步 横活三步三小尺五寸
张泉敬地一段七分一厘、受价银二两一钱三分、谷子钱二千文
长活十二步 横活十四步一小尺五寸
管大维地一段二分、受价银六钱、小麦二斗、树价钱四千文
长活十二步 横活四步
程德明地一段二分五厘三毛、受价银七钱五分九厘
长活十二步 横活五步五寸
程大宽地一段三分、受价银九钱、小麦三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五步五寸
黄相公地一段五分、受价银五两
长活(以下的字脱落)
张尔敬地一段一分五厘、受价银四钱五分、小麦三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三步
李氏地一段一分五厘七毛五系、受价银七钱八分七厘五毛、小麦二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三步七寸五分
张明选地一段一分五厘七毛五系、受价银四钱七分二厘五毛、小麦一斗五升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三步七寸五分
张尔敬庙前地一段一分三厘九毛、受价银四钱一分七厘
长活九步 横活三步三小尺五寸
张尔行庙前地一段一分三厘九毛、售价钱四百文
长活九步 横活三步三小尺九寸
张明选地一段九分三厘七毛五系、小麦一石、价银二两八钱一分二厘五毛
长活十五步 横活十五步
丘陵高地一段一分三厘、售价银三钱九分、小麦一斗三升、树价银六百文
长活十二步 横活二步三小尺
丘尚奇地一段二分一厘九毛、售价银六钱五分七厘、小麦三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四步一小尺九寸
丘陵高地一段一分九毛五系、售价银三钱二分八厘五毛、小麦一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二步九寸五分
丘崇高地一段一分九毛五系、售价银 钱二分八厘五毛、小麦一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二步九寸五分
丘尚忠地一段一分二厘三毛、售价银三钱六分九厘、树价钱四千文
长活八步 横活三步三小尺五寸
张明武、张明义坟前地一段二分九厘、受价银一两三钱、小麦二斗六升
长活十二步 横活五步
张好善坟前地一段二分、受价银一两、小麦二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三步四小尺
王氏坟前地一段二分七厘一毛、受价银一两三钱七分五厘、小麦六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六步二小尺五寸
张尔敬地一段四分一厘、受价银一两二钱三分
长活十二步 横活八步一小尺
刘邦秀、刘邦山地一段一分九厘、受价银五钱七分、小麦二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三步四小寸
刘天福坟前地一段二分四厘六毛五系、受价银一两二钱三分二厘五毛、小麦二斗四升
长活八步 横活三步四小寸
刘邦秀、刘邦山坟前地一段七分六厘、受价银三两八钱、小麦七斗六升
长活十二步 横活十一步
张尔敬南北沟地二分、受价银六钱、树价钱二百文
长活十二步(以下的字脱落)
刘应试地一段二分、受价银六钱、小麦二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三步四小尺
张自行坟地一段二分八厘五毛、受价银一两四钱二分五厘、小麦三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五步三小尺五寸
刘天福地一段九厘五毛、受价银三钱、小麦一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一步四小尺五寸
刘邦山地一段二分三厘、受价银六钱九分、小麦二斗三升
长活十二步 横活四步三小尺
张南行地一段二分、受价银六钱、小麦二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三步
张尔德、张尔行坟前地一段二分一厘八毛、受价银一钱九分、又钱二百文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三步二小尺五寸
张明凤、张明选地一段二分、受价银六钱、小麦二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三步二小尺六寸
王氏地一段一分八厘五毛、受价银九钱二分五厘、小麦二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三步三小尺五寸
张明扬坟前地一段二分六厘、受价银一两三钱、小麦二斗六升
长活十二步 横活四步四小尺五寸
凤
张明 坟前地一段一分三厘五毛、受价银六钱七分五厘、小麦一斗四升
选
长活十二步 横活二步三小尺五寸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七步
丘尚忠地一段七分六厘、受价银三两八钱、小麦七斗、树价钱一千二百文
长活十二步 横活十五步一小尺
李氏同男丘迎春地一段七分、受价银二两一钱、小麦七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十四步
丘尚奇地一段三分八厘五毛、受价银一两五分五厘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七步二小尺五寸
丘尚贤地一段五分、受价银一两五钱、小麦五斗
长活二步 横活十步
又地一段三亩、受价银九两、小麦三石
长活六十步 横活二十步
又地一段一分五厘、受价银七钱五分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三步
丘尚奇坟后地一段二分五厘五毛、受价银一两二钱六分五厘
长活十二步 横活二步二小尺五寸
丘陵高坟后地一段二分二厘五毛、受价银六钱二分五厘
长活十二步 横活二步二小尺五寸
丘尚忠坟后地一段一分二厘二毛、受价银六钱二分五厘
张南行地一段八分五毛、受价银四两二分五厘、小麦八斗、树价钱二千文
长活十二步 横活十六步
丘崇高地一段五分五厘、受价银一两六钱五分、小麦三斗五升、受价钱六百文
长活十二步 横活十步一小尺
高应聘地一段一分五厘、受价银四钱五分
高良弼地一段一分五厘、受价银四钱五分、小麦一斗五升
长活十二步 横活二步三小尺五寸
胡地一段五分、受价银四两五钱
长活 横活[22]
郑氏父高应坤地一段三分、受价银九钱、小麦五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五步四小尺
王钦高、王钦玉地一段三分六厘、受价银一两零八分、小麦六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七步二小尺
刘可学地一段三分五厘、受价银一两零五分、小麦三斗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三步二小尺五寸
李氏同男丘迎春坟后地一段一分二厘五毛、受价银六钱二分二厘
长活十二步 横活二步二小尺五寸
黄相公地一段一亩、受价银一两
长活十步 横活二十四步
武尚印地一段二分五厘、受价银七钱五分、高粮二石、钱二百文
长活二十五步 横活三步
武尚贤沟地一段一分、受价银三钱
长活十二步 横活三步
高梁洪地一段九分、受价银三两六钱、小麦钱一千文
长活二十一步 横活十步
又地一段、受价银二两四钱
长活一百三十七步 横活一步
高良又地一段四亩二分、受价银十二两六钱、小麦四石二斗
长活一百五十八步 横活、南活六步一小尺五寸、中活六步二小尺七寸 北
横六 步一小尺
管立平地一段一分、受价银三钱、小麦一斗
长活九步 横活二步四小尺
丁善友地一段二分、受价银六钱、树钱三百文
长活七步 横活七步一小尺五寸
张尔德地一段三亩一分五厘、受价银九两四钱五分、小麦四斗五升
长活二百一十步 横活三步二小尺五寸
李氏同男丘迎春地一段三亩一分五厘、受价银九两四钱五分、小麦四斗五升
长活二百十步 横活三步二小尺五寸
高景义地一段二分五厘、受价银七钱五分、小麦二斗五分
长活九步 横活六步三小尺
刘邦山地一段二分一厘、受价银六钱三分、小麦二斗一升
长活八步 活横六步一小尺二寸五分
刘邦秀地一段二分一厘、受价银六钱三分、小麦二斗一升
长活八步 横活六步一小尺二寸五分
韩守己地一段一分六厘七毛、受价银四钱一厘、小麦一斗六升
长活八步 横活五步
齐宗礼地一段五厘五毛六系、受价银一钱六分九厘八毛
长活八步 横活一步三小尺五寸
齐心正地一段一分、受价银三钱、树钱三钱
长活八步 横活五步
武尚印地一段一分、受价银三钱
长活八步 横活二步二小尺五寸
齐宗礼地一段一分七厘三毛、受价银五钱一分九厘、小麦七升
长活八步 横活五步一小尺
武尚才、武尚年地一段一分七厘三毛、受价银五钱一分九厘、小麦七升
长活八步 横活五步一小尺
武尚勇地一段二分一厘、受价银六钱三分
长活十步 横活六步一小尺五寸
胡地一段三分五厘、受价银三两五钱、小麦三斗
长活十步 横活八步二小尺
武尚才、武尚年地一段一分四厘七毛、受价银四钱四分一厘
长活八步 横活四步二小尺
高良洪地一段二分、受价银八钱、小麦二斗
长活八步 横活五步二尺二寸
高鸣凤地一段一分、受价银三钱
长活八尺 横活二步三小尺七寸
高应元地一段一分五厘二毛、受价银四钱七分、小麦?
长活八步 横活七步四小尺三寸
管大为地一段一分三厘七毛、受价银四钱一分二厘
长活八步 横活四步六寸
武尚勇地一段二分八厘、受价银五钱四分、小麦三斗
长活八步 横活三步三小尺
高应斗地一段三分九厘、受价银一两一钱七分
长活八步 横活十一步三小尺
武尚才、武尚平地一段一分八厘三毛、受价银五钱四分五厘
胡地一段一分二厘五毛、受价银一两一钱五分、小麦一斗二升
长活十步 横活三步
武尚秋地一段九厘、受价银二钱七分、小麦一斗
长活八步 横活二步三小尺五寸
程德明地一段二分、受价银六钱、小麦二斗
长活八步 横活四步三小尺
武应任地一段二分、受价银六钱、小麦二斗
长活八步 横活四步三小尺
武尚勇地一段二分一厘六毛、受价银六钱四分九厘六毛、小麦二斗
长活十步 横活六步二小尺五寸
胡地一段一分三厘一毛、受价银一两三钱五分、小麦五斗
长活十步 横活三步七分
刘邦山地七厘、受价银二钱一分、小麦一斗
长活八步 横活二步五寸
袁亨地一段一分、受价银五钱、小麦五升
长活十步 横活二步小一尺
高尚才地一段一分二厘八毛、受价银三钱八分四厘、小麦二斗
长活八步 横活三步四小尺二寸
长活一百五十一步 西横活五步二小尺五寸
东横活五步一小尺
袁氏同男小左存地一段二分、受价银六钱、小麦二斗
长活七步 横活七步
管自成、管自德地一段二分、受价银二钱、小麦二斗
长活七步 横活七步
豆希孟地一段三分四厘
长活七步 横活十一步四小尺五寸
王时新地一段一亩二分、受价银四两八钱、小麦一石二斗
长活 横活九步四小尺五寸
豆希孟地一段五分六厘
长活七步 横活十七步一小尺七寸
王登科地、头一段不受价银、许本地使水
王自宽地、头一段不受价银、许本地使水
王进义地、头一段不受价银、许本地使水
任希晚地、头一段不受价银、许本地使水
任希桐地一段一分五厘、受价银四钱五分
长活□步 横活?
景方开地一段一分五厘四毛五系、受价银四钱六分三厘五毛
长活七步 横活五步一小尺五寸
许地一段一分五厘
李以栢地一段二分、受价钱六钱、
长活八步 横活三步四小尺
石景明地一段一分四厘、受价银四钱二分
长活八步 横活三步四小尺
胡地一段一分二厘、受价银一两二钱
长活十步 横活三步四小尺
丘尚忠地一段二分五厘、受价银七钱五分
长活八步 横活七步二小尺五寸
石中子地一段四分、受价银一两三分八厘、小麦三斗
长活八步 横活十一步五寸
丘尚忠地一段三分四厘六毛、受价银一两三分八厘、小麦三斗
长活八步 横活十步一小尺九寸
管大维地一段九厘、受价银二钱七分、小麦一斗
长活八步 横活二步三小尺
丘陵高地一段二分、受价银六钱、小麦二斗
长活八步 横活五步三小尺
张尔德地一段三分一厘三毛三系、受价银九钱三分九厘、小麦四升
长活八步 横活九步二小尺
张敏功地一段一分、受价银三钱、小麦一升
长活八步 横活三步
董友善地一段三亩、受价银六两六钱、小麦三石
长活七步 横活七步三小尺
景方开地一段四分六厘五毛五系、受价银一两三钱九分六厘五毛
长活七步 横活十六步
景色新地一段三分六厘七毛五系
长活七步 横活十二步三小尺
景色新地一段一分八厘三毛三系、受价银五钱五分
长活七步 横活六步一小尺
师群地一段一分六厘、受价银四钱八分
长活七分 横活五步二小尺五寸
景文芳、景绍芳地一段一分四厘一毛五系、受价银四钱二分四厘
长活七步 横活四步四小尺二升
景文臣、景文德地一段一分四厘一毛五系、受价银四钱二分四厘
长活七步 横活四步四小尺二寸五分
景世新地一段一分二厘八毛三系、受价银三钱八分六厘
长活七步 横活四步二小尺
景维新地一段一分二厘八毛三系、受价银三钱八分六厘
长活七步 横活四步二小尺
景鸣楼地一段二分六厘二毛五系、受价银六钱七分五厘
长活七步 横活九步
张地一段一分五厘
长活七步 横活四步四小尺
景世新地一段一分四厘六毛
长活七步 横活五步
景新色地一段二分二厘一毛六系、受价银六钱六分五厘
长活七步 横宽七步三小尺
(六)七里桥、大贤村、张家屯石井、水簿部分
七里桥水薄
(没有封皮,封皮的外面应该有脱页)
(因为这个账薄的封皮及首页缺失,所以不能推定内容的性质,但是可以确定是与上四村(七里桥、西静安村、双楼村、祝村)及下四村(东、西康庄、吴城(这里的城是名称)村、张村)等邢台县所属8村有关的用水薄。按照村落详细地规定了与康熙五十一年的调制有关的以作为管理人的老人、小甲、看闸人等为首的各村的用水权者、用水日期、镰数等。不必说之前关于用水权让渡的事情,就连之后乾隆年间镰的得失都有详细记载。卖、退、过、换、更名、过割等用语都是近年才开始使用的,还可以看到说合人、官中、中人等权利的得丧当中,有中介人到场的惯例。(342页[23])以下的记述中有许多与之前不同的内容,还有很多从其他薄册中混入的东西,用水权分为董理镰与兴工镰两种。前者可以解释为与老人、小甲等管理人有关的职务上报偿性质的用水权,及所谓的公镰是同一性质的。)
至二十三日戌时上四刻止
西康庄小甲二名马德良、共镰二十四张、上半月初九日辰时初一日午时尽止、下半月二十三日戌时下四刻起、至二十五日卯时下六刻止
东康庄小甲二名吕九舞、共镰四十四张、上半月初十日未时起、至十二日戌时上四刻止、下半月二十五日卯时七刻起、至二十七日酉时上四刻止
吴称村小甲一名赵名祖、共镰十六张、上半月十二日戌时下四刻起、至十三日未时?尽止、下半月二十七日酉时下四刻起、至二十八日未时上四刻止
王(有脱落的字)勉惟礼、共镰二十张、上半月十三日申时起、至十四日申□□
□□□下半月二十八日未时下四刻起、至二十九日申时尽止
□□□□小甲七名、共镰一百零五张、上半月初九日辰时起、至□□□□□
□□□□□□□、下半月二十三日戌时下四刻起、至二十九日申时尽止
□□□□□老人二名、共小甲十七名、共镰二百六十八张、凡有三十日□□□□□□一书一夜□□九日酉时起、至三十日卯时尽止、下四村老人卯时起、至□□□□尽止、如无三也管看闸人王志魁、薄内并无揠补涂抹笔迹、老人小甲内轮流应管、周而复始、交薄之时细验

西静安村小甲二名李君平、张宗堯、管镰七十二张
乾隆二年十二月二十□□立卖契主李君平同子恒发说合生常敬一将小甲镰三分五厘、卖与王聪、永远为业、换薄更名
王 蓁 四张 子王绍先随地卖与尹本顺名下半张有□
刘 恕 一张 刘果子雍正五年四月六日、随地卖单吴宗衍名下、受
价银一两
李景贺? 十张 随地卖王国镰二张
随地卖郝旌一张
乾隆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李君平父子、同中见生常敬薄更名、退与景贺名下□□□
孟仲曾 三张 二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子孟泗体同中人李□□□王继武名下一张
贾登花 一张
刘玉秀 半张 换焦德纯换子焦名珍名下
姚从道 一张
贾景翠 一张
贾英邦 半张 二十二年十月十八日、同中人贾天福、卖与王继武□□
贾金邦 一张 换子贾天德名下
刘延基 二张 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初一日、刘大成将租与公镰 张、同小甲王者师、老人王玉、随地卖与□季慎使水
穆逢春 十四张 随地卖与王国镇镰四张
随地卖与马万祥四张、随地转卖王国镇四张、随地卖与梁继绪、梁姓随地又卖与王聪、穆逢春名下与工二张、同穆元龙过割、穆逢春子穆光前、随地卖与刘祖庇镰一张、刘祖庇又随地卖王公辅名下
张景星 二张 雍正八年三月二十一日、穆元龙因祖穆春兴工使费不便、将镰四张、同老人张振英卖
刘玉泰 二张 兴王公辅名下、兴工使费并不兴穆姓相干□
丁泉慎 四张 随原丁家屯卖与候日附一张、同丁遇盛过割、雍正五年候日升转卖□□□
王近春 半张 镰一张
张宗堯 三张 张宗堯四十四年四月十三日、卖与任大任随地镰一张、任大任、五十八年三月初七日、又将原地镰卖与胡李凹名下文约为证
杨登祀 三张 卖王聪随地一张、又卖张宗堯镰二张、系任宗昌一张、穆逢春镰一张、其过镰三张于杨登祖名下
袁为宪 半张 康熙五十九年五月初二日、袁士祥□□宪半张、同小甲张宗堯、老人□□□一张、胡季慎随地使水
雍正十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立卖约人杨门鹭氏同子杨培林、无艮(银的简略字)使用、园卖王聪镰一张、卖张宗堯镰一张、共镰三张、共价艮(银)□□□两、价艮(银)三两交足、卖与王聪随地使水、□□更名
张道 一张
路兴隆 一张
任俊 半张
逮兴永 一张半
任起道 一张
吴道隆 一张
勒安邦 半张
牛魁斗 半张
王世忠 二张 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初一日、王者辅、将自己祖兴工水镰一张、同老人王玉、卖与胡季慎使用
傅 相 一张 随地卖与王公辅父王国镇、分与公辅
李才 半张
牛应斗 四张半 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初一日、牛大勇将自己祖兴工水镰一张、同老人王玉、小甲王者师、过与胡季慎名下使用
姚名卜 一张
姚子凤 半张
袁烟 半张 康熙五十九年五月初二日、袁士珍将祖长烟镰半张、随地卖与胡季慎、同小甲张宗堯、老人王公辅过割
吴应科 一张 随地卖与王睿
换王用资 换吕九富
西康庄小甲马兆魁、吕调芳、管镰二十二张熊
马兆魁 六张龙
马黑子 一张
田一证 一张
李文绍 一张
王冲斗 一张
贺三好 一张
王贺宝 一张
张进才 一张
王文善 一张
王太斯 一张七分五厘
张从焕 二分五厘
张进忠 一张
惠奇龄 半张
惠奇忠 半张
张士秀 半张
李从学 半张
张士杰 半张
张士兴 半张
张希文 半张
孟抱朴 二张半
吕调律 一张
张可仁 二分五厘
张士寰 半张
张珮玉 二分五厘
张大率 半张
张大成 半张
张希颜 二分五厘
史学礼 半张
田守学 半张
杜进交 半张
杜万奉 半张
张白绍 一张半
九思
东康庄小甲吕九舞、 管镰四十四张
吕九魁
隋元功 一张
吕栋 二张
吕标 半张
杜邦彦 半张
田从龙 半张
惠奇忠 二分五厘
杜翠 半张
梁居谦 一张五分
田从祈 一张
王昌明 一张
郭金成 二张
刘蒙亨 一张
刘选亨 一张
张蕴美 五分
朱昌祚 五分
刘仲 半张
高文斗 一张
何学孟 一张

冯思德 二分五厘
冯茂 二分五厘
吕调鼎 一张
吕调阳 一张
吕九成 一张
吕梓 一张
张守礼 二张五分
张希云 二张五分
吕调律 一张
王九思 半张
杜文学 半张
吕诉 一张
王金斗 一张
杜计孟 一张
吕达 一张
张自然 半张
董国政 一张
武油 一张
李秀 二分五厘
吕九舞 三张
于绍 八分
张宗尧 一张
梁化明 半张
王口好 二分五厘
吕水 半张
张焦渶 半张
王元生 一张半
王元运 一张半
宋可长 一张
梁子重 半张
梁兴 半张
杜邦好 二分五厘
冯升 半张
胡自明 二分五厘
王太明 半张
于施颐 二张
于施蒙 二张
于施鼎 二张
吕调芳 一张
张村小甲王勉、崔维礼、管镰二十张
崔甲 一张
王凤俄 一张
崔时俊 一张半
崔时彦 半张
田对奇 半张
崔明荣 七分五厘
崔时交 半张
池邦山 半张
崔时进 半张
崔尚忠 一张
崔时佐 一张
崔时宝 四分五厘
崔一鹤 六分
崔时运 一张
田野助 一张五分
田荣藜 半张
刘登盈 一分五厘
田大寄 一分五厘
田自安 二分
田工奇 半张
王好贤 八分
王守明 半张
田文彩 二分五厘
王道先 一张
崔一龙 一张
崔一登 一张
王好民 一张
崔士显 半张
田加太 半张
张峰臣

〔1〕 译者注:原文如此。
袁大儒 半张 换袁照斗
侯国栋 二张
尹维 半张
崔九成 半张
贴纸(地方不明)乾隆三十六年正月初六日、同老人王玉、将兴工镰一张、卖与尹士俊名下、兴工使水
李和 一分三厘
杨冲高 三分七厘
郭光前 半张
郭彦芳 半张
郭孔阳 半张 雍正二年十月十四日、于耀祖、同老人张士英、小甲侯玉福、将镰半张过与迟玖名下
侯士登 半张
尹伯珠 一张
吕善 半张
尹柏林 半张
刘加才 半张
双楼村小甲一名王国镇、管镰一张
王宗尧 二张 康熙二十七年一月
王宗禹 二张
袁思科 一张
王培祚 半张 康熙二十七年三月廿二日、王显祚价艮(银)五钱、同尹福有卖与王国镇
王允祚 半张
董一忠 半张 胡尚村原董一忠镰半张、康熙廿七年四月初七日同尹二尹福有将镰半张、卖与王国镇名下
陈恋 半张 陈恋卖与段色祈康熙二十七年五月十二日段色祈、同陈所知、镇福有受艮(银)五钱、卖与王国尹
陈大库 一张
赵尚保 一张 康熙廿七年赵珆/瑶受价艮(银)一两、同尹福有卖与王国镇
赵周 一张 康熙二十七年赵平、赵秉哲等受价一两、卖与王国镇
段伯通 一张 康熙二十七年五月初四日、子小霍住、同尹福有卖与王国镇半张
樊大喜爱 半张 二十七年六月十二日、段作服矿?、段作免镰半张、同尹福(有卖与?)[24]王国镇
王天考 半张
唐官 三分七厘
祝村小甲二名王国镇、胡廷官、管镰三十一张
雍正七年正月廿八日、立卖约人胡启才、同官中谢君贵、张正宗、将胡廷官小甲一名、卖与王听为业、换簿更名
王腾雷 一张 乾隆八年七月二十九日、立卖约人王日钦、官、同老(人)?朱文学、小甲御王福祖等、将曾祖国镇名下小(甲)?[25]一名、限同过与赵大兴名下经管拨夫挑沟、换簿更名
王大亮 一张 乾隆十年五月初八日、立卖约人王日翼、同老人赵大兴、小甲侯玉区等、将父镰卖与胡廷官
王登科 一张 小甲一名、眼同过(過的简体)与王介名下为业、更名换簿
王希增 一张
王宗仓 一张 康熙二十七年三月廿七日、王洪才同小甲王云客□□王国镇镰一张、价银一两
王宝 一张 康熙三十一年二月廿三日、王昌友/临将父王宾镰四分、同小甲王云客、中人尹福有、卖与魏兴旺名下、有原约可凭
王自安 一张 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廿六日、魏兴旺同老人张宗尧、小甲王公辅、中人史抱珠、卖与闫(阎)进修名下
王友仓 一张
马进 一张 康熙廿七年八月、同杨显荣、将买马姓镰、同尹福有、转卖与王国镇
杨洪 一张
杨天成 一张 康熙廿七年八月初二日、杨新富同赵寒尹福有、卖与王国镇镰一张、价艮(银)一两
王进忠 一张
王鳌 一张
王高 一张
王天义 一张 康熙廿八年十二月廿二日、王连同王培源卖与王国镇
王守忠 一张
王开仁 一张
王润铉 一张
王进周 一张
王登枝 一张
淮鹙 一张
王宗仁 一张
王孟乾 一张 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廿二日、王言周、王培源(卖与)王国镇
王孟顺 一张
王进成 一张
王进善 一张
王孟春 二张
吴城村 小甲一名赵臣名祀、管镰十六张
赵辉斗 七分五厘
赵宝天 七分五厘
赵体心 一张
赵佪心 一张
段景冬 半张
段成业 半张

第十一小甲杨兆鳌董理镰一张五分实在兴工镰□
梁似虎 七分五厘
上半月该八十九刻十二分、自一日酉时六刻十二分起、十二日酉时六分止、下半月该八十三刻十二分、贰拾□日丑时一刻四分起、至本日亥时五刻止

上半月该一百一十七刻十一分二厘、十二日酉时七分起、至十三日亥时二刻二分止、下半月该一百六刻二分二厘、二十六日亥时五刻一分起、至二十八日子时七刻二分止

实兴工镰十张、上半月该七十七刻十二分四厘、十三日亥时二刻三分起、至十四日申时七刻十四分止、下半月该七十二刻九分四厘、二十八日子时七刻三□□□□□日酉时七刻一分止
计开兴工镰
梁似虎 一张四分三毫五丝 陈 刚 三分
梁直 一张四分三厘二毫五丝 马洵美 五分
□□□ 一张六分六厘二毫 李光富 三张
□□名 一张二分 五分二赵乘龙
七里桥老人的河簿(乾隆年间)

在关于隶属邢台县的,与七里桥外上下各4村共8个村相关的狗头泉闸的用水权明细账中,明确记载着基于该县知事的纠纷裁断而定下的各村落用水日期。
除去在乾隆四十年间发生的二三件事的记载,几乎看不到关于权利得失的记载,唯一值得关注的是“随地代(带的音借字)镰”这个字句。这是包括镰即用水权在内的耕地转让,换言之就是将用水权和土地一起转让的意思,应该与其他资料上由于将两者分开转移而产生纠纷的事例(参考363页[26])对照而记载。
东静安小甲四名、张钟零、阎天隶、迟洪源、阎剑、候之富、共镰三十五张、上半月初五日辰时起、至初七日丑时尽止、下半月十九日末时起、至二十一日午时上四刻止
双楼村小甲一名、王国镇、共镰十一张、上半月初七日寅时起、至申时尽止、下半月二十一日午时上四刻起、至二十二日丑时上四刻止
祝村小甲二名、王者德赵灵、共镰三十一张、上半月初七日酉时起、至初九日卯时尽止、下半月二十二日寅时起、至二十三日戌时上四刻止
上四村共小甲十名、共镰一百六十三张、每逢初一日、有三十日、酉时起、无三十日、二十九日酉时起、至初九日卯时尽止、每逢十五日、十四日酉时起、至二十三日戌时上四刻止
西康庄小甲二名、马德良、吕九富、共镰二十四张、上半月初九?日辰时起、至初十日午时尽止、下半月二十三日戌时下四刻起、至二十五(日?)[27]卯时下六刻止
东康庄小甲二名、吕九畴、吕岳、共镰四十四张、上半月初十日未时起、至十二日戌时上四刻止、下半月二十五日卯时七刻起、至二十七日酉时上四刻止
吴城村小甲一名、赵三义、共镰十六张、上半月十二日戌时下四刻起、至十三日未时尽止、下半月二十七日酉时下四刻起、至二十八日未时上四刻止
张村小甲二名、王又魁、崔首峰、共镰二十张、上半月十三日申时起、至十四日申时尽止、下半月二十八日未时下四刻起、至二十九日申时尽止
下四村公小甲七名、共镰一百零五张、上半月初九日辰时起、至十四日申时尽止、下半月二十三日戌时下四刻起、至二十九日申时尽止
以上八村、老人二名、小甲十七名、共镰二百六十八张、凡有三十日、老人水一昼一夜、二十九日酉时起、至三十日卯时尽止、上四村老人酉时起、至寅时尽止、下四村老人卯时起、至申时尽止、如无三十日、老人无水、小甲俱不许朋名、恐小甲多其人也管看闸人王志魁、簿内并无揠補涂抹笔迹、老人小甲内轮流应管、周而复始、交簿之时细验
七里桥小甲一名王国镇、管镰十五张
王国镇 十四张
杨榜 一张 后?[28]随地代(带)镰卖与王玉名下使水王国镇、胡宗先
西静安小甲二名 管镰七十二张
王者德、梁 恩
王国镇 二张
郝 旌 一张
梁大福 一张
王者德 二张
焦衣勇 半张
冯治山 半张
傅锡纯 半张
贾英 半张
贾文德 半张
贾随 二分五厘
贾秀 二分五厘
赵玺 二分五厘
郑文德 三分
牛大士 三分
梁恩 三张 八分五厘后?[29]
王明 二张
郑和扬 二张 三分后?[30]
郑名扬 半张
郑文德 一张
牛大士 一张半
姚之亮 一张
刘坤 六分五厘
牛佐 一分
贾思礼 半张
焦广勇 半张
王爱 半张
梁大福 半张
贾随 半张
贾英 半张
刘文德 一张
王者德 八张
王者钦 一张
王五行 半张
赵玺 六张
付锡纯 六张
任锡府 二张
贺朝机 一张
贺朝扬 一张
梁明 半张
牛大勇 半张
张进禄 半数[31]
胡宗先 七张
袁绍孔 一张半
袁分 半张
胡宗仁 一张半
王明 半张
张万库 一张
禹超群 一张
尹士俊 一张七分五厘
尹士英 七分五厘
于法祖 半张
尹田氏 二分五厘
郭法才 二分五厘
阎天霖 闫钊
东静安小甲四名迟洪源 王守业 管镰三十五张
张钟零 武长城
张钟零 二张
阎钊 二张
傅锡纯 一张
赵玺 一张
郭琳 半张
郭进才 半张
阎士文 半张
迟同天 七分五厘
迟之俊 七分五厘
郭士贵 二分五厘
郭爱仁 二分五厘
阎天霖 四张 乾隆四十三年三月、同老人王玉、将东浄(静的借字)安村刘小甲王国镇、小甲镰(脱字?)[32]张、
迟洪源 同小甲王守业过与东浄安村阎天霖、迟洪源充应
杨 ×
于大张 一张
王者德 一张半 乾隆四十一年三月廿日、老人王玉、将镰夫王者德名下镰(脱字?)[33]
杨琳 张、过与杨 琳名下兴工使水
尹士俊 一张半
尹明 半张
袁绍孔 半张
缪城 半张
王守业 二张七分五厘
武长城 一张
王守业 半张
迟忠正 半张
尹进广 一张半
半张
孙起法 二分五厘
于兆吉 半张
刘福全 半张
尹聚 半张
阎剑 一张半
阎士经 二张 随地代(带)镰卖与付锡纯
武长城 半张
迟忠正 半张
于兆吉 半张
尹士全 半张
尹赶孝 半张
李白方 二分五厘
杨廷枢 二分五厘
袁绍孔 一张
郝成贵 一张
赵玺 半张
双楼村小甲一名、王国镇、管镰十一张
王国镇 十一张
祝村小甲二名、王者德、赵玺、管镰三十一张
任锡府 二张
刘坤 一张
王爱 半张
焦广勇 半张
郑和扬 半张
梁恩 一张
贾龙 半张
王者德 十一张
赵玺 六张
王守业 半张
王国镇 八张
西康庄小甲二名、马德良、吕岳、管镰二十四张五分
张文甫 二分五厘
张可蓝 二分五厘
史端 五分
冯大智 一张
王智 二分五厘
王甫 一张
张大用 二分五厘
张文应 五分
张文交 五分
惠奇领 五分
惠奇忠 五分
张玉 二分五厘
李可进 二分五厘
张善玉 二分五厘
张秋 二分五厘
沈澄 一张
张可法 二分五厘
吕师富 二分五厘
吕九富 二分五厘
张修身 二分五厘
冯大文 七分五厘
张自得 二分五厘
张连 二分五厘
张文喜 二分五厘
张沛玉 二分五厘
张玉铉 二分五厘
史成名 二分五厘
田文星 二分五厘
张希颜 二分五厘
杜进有 二分五厘
杜万奉 二分五厘
刘来 一张五分
吕九贵 五分
马德良 三张
马调良 二张
马兆龙 二张
马用智 一张
张进道 三分
王佐 四分
吕典 三分
王好贤 五分
贺名旺 五分
王贵魁 一张
吕文德
东康庄小甲二名 管镰四十五张
吕九畴
吕文禄 一张
吕从 一张
吕耀 二张五分
坟头社 二张三分七厘五毛
吕 行 二分五厘
吕扶 二分五厘
吕池 二分五厘
吕九钦 二分五厘
吕九明 一张三分七厘五毛
吕九征 五分
吕维 五分
吕九阜 五分
吕文贤 一分
吕招 五分
吕文山 一张五分
吕九畴 四张
吕文明 一张
杜从容 五分
杜从兴 五分
王者贵 五分
赵玺 一张
张玉铉 七分五厘
董其身 二张五分
董淑身 二张五分
田白美 二张五分
史秉信 二张五分
武油 一分
张大用 五分
得汗 五分
梁九乾 五分
吕九思 五分
吕珍 二分五厘
吕文德 七分五厘
吕奉 七分五厘
胡玉廷 五分
胡守才 五分
刘成信 二分五厘
张进道 二分五厘
冯显 二分五厘
杜之明 二分五厘
张自合 二分五厘
王九思 五分
杜文亮 二分五厘
杜守才 二分五厘
冯翼 二张
冯起明 一张五分
王辅 五分
刘善政 一张二分五厘
于施蒙 七分五厘
崔首峰 二分五厘
杜文铎 二分五厘
杜承印 五分
胡仁廷 五分
刘征 五分
刘端 一分四厘
刘成己 三分六厘
刘听 三分
刘瑞 二分
杨从贵 五分
何漠 五分
何思 五分
何吾 五分
何金奉 五分
何金全 二分五厘
惠 用 二分五厘
张计武 五分
何富 五分
杜进忠 二分五厘
冯大智 七分五厘
冯兑 三分七厘五毛
冯煥保 三分七厘五毛
刘兴汗 一张
刘张氏 一张
刘成业 五分
高见才 一张
白奉 五分
吴城村小甲一名、赵三义、管镰十六张
赵泉明 五分
赵元珠 五分
赵明祖 五分
赵三让 五分
董大富 五分
董大贵 五分
高起先 五分
高邦有 五分
高美宗 五分
高名宗 五分
张起富 五分
张起贵 五分
郭名魁 一分二厘五毛
樊进禄 七分五厘
魏大任 一张七分五厘
魏大生 七分五厘
魏大斗 五分

赵元正 五分
赵元和 五分
赵元方 五分

赵三真 五分
赵三思 五分
赵之祥 五分
赵恂 五分
赵大志 五分
赵大伦 五分
赵见 五分
赵德昌 五分
赵旺祖 二分五厘
曹进才 二分五厘
殷进才 七分五厘
张村小甲二名、王又魁、崔首峰、管镰二十张
王又魁 一分
王弘功 五分
史瑞 一张
王姚氏 五分
王本立 三分
张秋 二分五厘
王廷柱 二分五厘
王奉 五分
王本道 五分
王本知 四分
王守成 三分
崔源 五分
田 豪 二分五厘
田 积 三分五厘
马用义 三分五厘
田 云 二分五厘
田大望 六分
胡俊 一分
田九围 五分
田九旧重 二分五厘
田 朴 二分五厘
田 生 二分五厘
×考子 一张二分五厘
× 钦 三张
崔首峰 一张二分五厘
王本成 五张
崔轩 二分五厘
崔家庙 一张
崔安 二张五分
崔好信 五张
崔玺 三张
崔杰 二分五厘
崔旺 一张二分五厘
崔登 二张五分
崔秀 二张五分
崔宝 四分五厘
崔山 四分五厘
崔和 一张六分
大贤村的人带来的东西

这是邢台县的小汪、东汪、大贤、河会、东静安、王麻、任麻以及双楼等8村村民拥有镰541张多的村落,管理人(小甲16名)有用水权的人(镰户或镰夫)的名寄帐。这些村落修建了在同县城东武家庄狗头泉的水闸东沟、北沟二闸的东闸,其用水量相当于总水量的六成。北沟有小甲16名,镰夫213名,用水量仅限于四成。帐内只记录了在同治十年发生的以两件开端的数十件镰户变更的事。其中已经记下的解说以外,也能看到“更”“收”等用语,其他账簿表示用水权的单位“张”被记为“名”,张即名,据推测二者为同义词。
直隶顺德府邢台县城东武家庄狗头泉古闸一道、管闸老人一名、小甲三十二名、共镰夫七百五十八名下、有遵断重修分水双闸、四六分为二股、东沟六分、闸宽六尺、北沟四分、闸宽四尺、照例闭闸使水、该东沟浇灌日期、闭北沟六(脱?)日、该北沟浇灌日期、闭东沟四日、东沟管水老人高进良
呈、今将小汪村起至双楼村等八村小甲、镰夫姓名、数目、理都开报
计 开
东沟老人高进良等、小甲十六名、共镰夫五百四十一名六分三厘
小汪村小甲梁满含
共镰四十一名八分
付乡宦 十八名八分
高文致 一名
王文玉 三名五分
胡宗仁 三名五分
王邦治 一名
王进才 一名
王从甫 一名
王威远 五分
杨应旂 五分
杨懋 一名
梁治郎 三名五分
高勤 五分
李廷稔 二名
高文景 五分
高文致 五分
高登现 五分
高登惠 五分
李邦实 一名
胡文学 一名
梁守费 一名三分
东汪村小甲袁玲、杨逢源、袁家店小甲寗达共镰二百二十名三分三厘
杨振村 一名五分
杨重廷 一名五分


〔1〕 译者注:原文印刷模糊。
惠尚义 二名
杨现 五分

惠光生 二名
袁士会 一名
张学圣 一名
张学礼 一名
张学成 一名
白珩 一名
李自才 一名
王启运 一名
王启生 二名
管喜春 四名一分二厘五毫
张孝 四名一分二厘五毫
胡继慎 三名一分三厘五毫
杨克振 三名一分三厘五毫
杨应旂 二名
杨立道 二名一分三厘五毫
胡恕 二名
杨会道 四名一分三厘五毫
杨应旂 四名一分三厘五毫
杨会道 四名一分三厘五毫
杨文旂 五名五分七厘
张孝 二名七分
刘阶阳 二名
郭启宗 一名
袁仁 一名
杨喜梅 一名八分三厘五毫
吕兴 一名八分三厘五毫
杨得文 二名
袁守谦 二名
王从顺 二名五分


〔1〕 译者注:原文如此。






河会村小甲李成家
共镰四十八名
左克峻 二名
左克明 一名
丘凌高 五分
丘宗周 五分
王道纯 二名
左克让 二名五分
李常 五分
李一柏 五分
李调阳 一名
李上宾 七分五厘
李来阳 四分
赵文举 一名
李化明 一名
杨发仁 四名
左金全 一名
豆希孟 二分
李人清 一名
豆诉药 一名
杨法仁 二名
程雷 五分
豆希春 六分
豆可久 五分
张登 二分
袁映斗 一名
胡宗仁 一名
袁恺 一名
袁炯 一名
袁守约 一名
杨秉正 二名五分
杨克振 一名
杨汝松 一名
杨胜任 一名
杨永德 八分
张启 一名
李道明 七分五厘
管喜春 四分
黄斌 三分
杨弘贵 二名
杨廷生 二名
东静安村小甲尹德新
共镰二十名
尹懋勋 一名五分
尹柏 三名
尹懋学 一名
尹懋修 一名
尹佐 一名
吴子良 一名
侯目栋 二名
郭荣会 一名
禹克凝 一名五分
郭加俊 二名
禹三魁 一名五分
禹贯味 一名
尹懋功 二名五分
王时昇 一名
王麻村小甲王烈炳、王榜
共镰四十名
王时清 一名二分五厘
王九重 一名二分五厘
王希尧 二名
王时交 二名
王三仕 一名二分五厘
王时所 一名三分四厘
王时明 一分二分五厘
郑士彦 一名五分
郑子观 一名
郑世明 一名
郑世云 一名
郑世雨 一名
王希楼 三分三厘三毫
王时美 三名
王正傅 五名
王修儒 一名二分
王开印 一分五厘
王正希 八分三厘四毫
王时维 一名
王开府 一名一厘五毫
王好贤 一名
侯春 一名
华文藻 三分五厘
王希狗 五分
王时茂 一名五分
王时通 二名六分六厘
王时昇 二名六分六厘
尹自同 八分三厘三毫
王家邦 一名五分
任麻村小甲任学知
共镰三十八名
小启维 一名
任三仪 五分
任三正 七分
景洪昌 三分
任应勉 一名
任三栋 一名
任希晓 一名
任希尹 一名
任启尹 一名
任维正 一名
任三宝 一名
任三白 五分
任希龙 一名
任三台 二名
任希台 五分
任希哲 五分
任希蛟 一名
张洪奇 一名
任希纯 一名
任希纯 七名
任养蒙 一名
任养浩 二名
任三戒 五分
任可晓 一名
王文现 五分
王自宽 五分
任崇礼 二名
任修儒 二名
王时所 三分三厘四毫
任养梧 五分
王好贤 二名
候进安 五分
王时通 六分六厘六毫
王时升 六分六厘六毫
双楼村小甲刘万振
共镰十八名
赵达光 五分
赵安常 五分
陈加信 一名
陈加佥 一名
赵安常 一名
赵大道 一名
候进孝 一名
候孟友 一名
侯孟选 一名
刘子奇

张家屯石井镰簿

张文通 六分四厘六毛零七呼(忽的借字,以下均改为忽)
张文炳 一钱八分五厘零五忽
张廷芬 一钱二分二厘五毛二丝(丝的简体字,以下以此为准)
张九仪 七分六厘六毛三丝
退与张起荣名下镰二分三厘三毛三丝五忽
赵祥云 一分五厘
赵显清 五分四厘三毛八丝
张起泰 四分七厘五毛五丝五忽
张如翼 二分
张文焕 一钱零六厘五毛零七忽
张丕绩 四分六厘四毛七丝四忽
张泽深 六分五厘六毛四丝四忽
韩兴和 一钱二分二厘五毛四丝九忽
张九为 三分四厘五毛
清和号 六分七厘七毛四丝
韩攀贵 二分七厘三毛四丝六忽
张家屯西小甲 二
韩天桂 二分七厘三毛四丝六忽
张振清 七钱六分七厘八毛一丝
张奇 三厘一毛三丝
张登成 四分七厘五毛五丝五忽
张文彪 四分零一毛三丝
退与韩兴邦名下镰四分零一毛三丝
张九奇 六分八厘一毛七丝五忽
换名重花
张九可 二分五厘二毛
张九芝 二分七厘八毛零五忽
张复名 一钱二分九厘二毛五丝
张起荣 一钱三分八厘八毛九丝
收张九仪镰二分三厘三毛三丝五忽
韩祀堂 四分二厘六毛六厘
韩兴能 五分二厘七毛六丝
张仲祥 一分七厘零四丝
张正贤 三分七厘零四丝
赵天甲 四分一厘八毛八丝
赵天祥 六分八厘三毛七丝
赵天元 三分九厘一毛三丝
赵显亲 三分六厘一毛七丝七忽
苗玉林 四分
史行业 二分
赵长春 二分九厘四毛七丝
杨式绍 三分四厘九毛八丝
杨万年 一分七厘七毛
杨盛祖 五厘三毛六丝
张祀堂 三钱九分六厘一毛
赵天泰 三钱三分四厘八毛九丝二忽
唐九登 二分
赵显名 五分三厘
张金缘 一钱九分五厘五毛一丝四忽
史起祥 五分九厘一毛零三忽
高法 四分三厘六毛三丝
张重光 二钱一分六厘二毛五丝三忽
张受乡 一钱一分四厘四毛一丝
张文斗 六分四厘六毛零七忽
张如泰 八分七厘二毛八丝五忽
张进德 七分九厘六毛四丝
张文皋 六分四厘二毛九丝
张文令 二分一厘九毛三丝
张泽元 一钱八分五厘五毛八丝四忽
杨春 三厘一毛
换名荣佳
韩兴邦 三分五厘二毛五丝七忽
收张文彪镰四分零一毛三丝
张九德 二分一厘零八丝
赵希鲁 一钱四分九厘三毛四丝
赵起云 五分九厘三毛
段得名 六分九厘五毛四丝
赵显功 一钱零九厘六毛
赵志功 二分
赵尊名 二分九厘
赵平生 九厘七毛三系
赵玉湖 五分七厘二毛
张重民 四分
张重光 二分六厘二毛四丝
高廷机 一钱一分零六毛三丝
张复明 七分七厘七毛二丝五忽
张文起 六分一厘五毛八丝五忽
赵显名 九分一厘四毛八丝七忽
韩兴诗 一钱六分一厘三毛五丝七忽
张如金 五分
赵彦 二分二厘四毛二丝
张如海 一钱二分八厘三毛九丝
张玉祥 九分六厘七毛八丝四忽
张如银 四分七厘二毛八丝
杨万年 三分五厘六毛
杨亮 一钱五分七厘四毛六丝
张如为 二分
田大有 二分零六丝
张家屯东小甲 二
高法 六分零三毛九丝
清和号 一钱六分七厘三毛四丝
张恩文 四分零四毛三丝
赵显功 一钱三分七厘九毛
王国法 二分
张振清 二钱五分七厘四毛五丝七忽
张文纯 二分五厘三毛二丝
张文魁 三分二厘八毛三丝
赵平田 一分零二毛八丝
张泽厚 五分零三毛八丝
韩兴能 五分五厘零三丝三忽
韩兴贤 三分五厘零三丝三忽
张廷会 一钱四分七厘七毛八丝
张家屯东小甲 一
苗玉林 二分
张致诚 三分一厘五毛九丝四忽
张致和 三分一厘五毛九丝五忽
收张如才镰一分三厘
张九春 三分八厘二毛五丝
张兴祥 二分
张佰祥 六分五厘三毛五丝二忽
张仲祥 二分四厘九毛六丝一忽
换名荣贵
韩兴邦 一钱七分七厘一毛八丝四忽
韩兴考 二钱四分零四毛九丝五忽
韩兴让 一钱三分八厘八毛八丝
韩兰桂 一分六厘四毛五丝
韩祀堂 九分四厘九毛五丝
张文通 二分二厘七毛一丝
收韩方桂镰一分七厘六毛四丝
张文焕 二分二厘七毛一丝
张文斗 二分二厘七毛一丝
张受卿 五分零三毛八丝
赵祥云 二分六厘五毛四丝
高景和 三分三厘三毛三丝
王爱贤 二分
赵居易 七分六厘
高重 四分三厘九毛六丝
张金镯 一钱二分八厘八毛九丝五忽
张致祥 一分八厘八毛四丝
沈禄 七厘
张如才 三分五厘
退与张致和镰一分三厘
张芳桂 一分七厘六毛四丝
退张文通镰一分七厘六毛四丝
张泽元 一钱零一厘六毛四丝
张文炳 二分二厘
退张起荣镰二分三厘三毛三丝五忽
张文彪 二钱八分八厘三毛八丝
退张如和二分三厘
王明 一分一厘三毛一丝
张家屯东小甲 三
赵天泰 七钱二分三厘一毛八丝七忽
张恩义 二分零一毛二丝
韩天桂 八分一厘九毛四丝四忽
赵天甲 八分二厘五毛三丝
赵天祥 一钱三分六厘七毛九丝
赵天元 七分四厘零三丝
赵显亲 一钱一分六厘零一丝八忽
史起秀 一分二厘
张均 一分四厘
张庭芬 七分九厘四毛二丝五忽
玄帝庙 一分三厘九毛
韩兴和 二钱一分零一毛九丝三忽
韩兴祥 四分五厘一毛零四忽
张九奇 五厘七毛三丝
杨春 七厘六毛六丝
杨成秀 二分六厘三毛四丝
张如和 一钱六分三厘一毛零五忽
收张文彪二分三厘
赵尊位 一分五厘
萧进奉 八分七厘三毛二分
赵希鲁 一钱二分三厘六毛六丝
张如泰 九分零三毛一丝九忽
张如为 一钱五分二厘四毛零七忽
史桐元 一分六厘
朱显 一分二厘
张祀堂 二钱四分零三毛四丝
张九清 一分一厘五毛五丝
赵显清 一钱二分五厘零九丝八忽
赵起云 二分
张廷会 八分二厘七毛二丝一忽
张起荣 二分三厘三毛三丝五忽
收张文彪
石井西小甲 一
史至俭 一分二厘五毛五丝五忽
史至勤 一分二厘五毛五丝五忽
史观兰 一分二厘四毛零二忽
史怀瑛 一分三厘九毛七丝
史德广 五厘五毛
史元会 一分一厘六毛九丝
史可省 一分一厘一毛八丝
史怀一 一分一厘
史帝吕 三分四厘
史国富 一分四厘六毛七丝三忽
史国成 七厘九毛
史国荣 四厘四毛
退史怀义名下四厘四毛
史立身 六厘四毛
史立富 一厘五毛
史可富 一厘
史定有 一厘二毛四丝
退史怀义一厘二毛四丝
史均 二分三厘六毛
史云庆 六分一厘零八丝九忽
陈天祥 二厘
史蓬云 八厘二毛五丝一忽
史风云 八厘三毛五丝一忽
史恩温 一分二厘三毛五丝四忽
史恩忠 六厘八毛
史起祥 一分四厘八毛五丝
史起秀 一分七厘七毛五丝
史起俊 二分三厘三毛零九忽
史化鹏 二分五厘六毛
史全德 一分二厘八毛三丝二忽
史桐元 二分六厘九毛五丝二忽
石井西小甲 二
史三门 一厘
退史廷芳三毛五丝二忽 退史贵祥四毛一丝二忽
退史永祥一毛一丝九忽 退广余堂一毛一丝九忽
史公地 三分零五毛六丝
史三纲 五厘
史四门 二厘五毛
史应太 七厘八毛六丝六忽
史应云 六厘一毛
史应生 六厘二毛
史应魁 一分五厘六毛二丝五忽
史如意 一分一厘四毛二丝五忽
史天喜 四厘一毛
史廷芬 五分五厘六毛三丝
收史三门镰三毛五丝二忽
元化寺 八厘
董吉昌 一厘五毛零六忽
史林生 六厘三毛七丝
史玉兰 五厘四毛
史贵祥 二分四厘七毛
收史三门四毛一丝二忽
史金兰 五分二厘五毛五丝二忽
史永祥 二厘五毛
收史三门镰一毛一丝九忽
史呈祥 八厘
史敬祥 五厘
收史定有一厘二毛四丝
史怀义 二分七厘五毛八丝
收史国荣四厘四毛
史近义 一分八厘五毛
史龙文 五厘八毛
史学礼 九厘一毛
史风文 二分三厘五毛
史学易 二厘五毛
史怀连 一分二厘九毛二丝二忽
史怀元 一分六厘五毛五丝
史积盛 一分七厘
史积太 五厘八毛六丝
石井西小甲 三
史春芳 九毛六丝三忽
史长令 四分八厘二毛五丝
史积英 一厘三毛二丝
史积贵 二厘九毛一丝五忽
史积富 七厘二毛三丝五忽
史积荣 二分二厘六毛三丝二忽
史景来 三厘一毛二丝
史行的 七厘二毛五丝
史行明 九厘八毛二丝五忽
史怀有 一分零七毛二丝
史行道 八毛九丝
史行惠 一厘一毛
史庆礼 七厘三毛五丝
史旗会 六分零七毛七丝八忽
史可仁 一分零二毛
史元泰 六分零四毛六丝六忽
史之价 一分零一毛六丝六忽
史元喜 一分五厘一毛六丝六忽
史元登 一分零一毛六丝六厘
史桂芳 一分二厘四毛一丝六忽
史兰芳 一分零三毛六丝九忽
史长芳 一分四厘八毛八丝五忽
史玉芳 八厘八毛八丝五忽
张致秀 九厘九毛五丝
张金祥 九厘九毛五丝
张明礼 三厘一毛
张明善 七厘三毛
张心魁 一分六厘五毛
石有德 三分八厘九毛五丝四忽
石惠文 六厘五毛
石井西小甲 四
石金声 二分零二毛四丝
石文秀 四厘一毛五丝
史中有 一分九厘五毛三丝五忽
史林 一分零三丝五忽
史中和 一分零九毛
史守义 三厘九毛
史起芳 五厘三毛零七忽
史玉明 一分四厘
史春明 九厘三毛九丝四忽
史敬义 一分一厘六毛零六忽
史长清 七厘五毛五丝
史中义 五厘四毛五丝
史武 三厘
史郝才 一分五厘
史王义 一分一厘四毛
史亮俭 二厘九毛三丝
史苍妮 一分
史彦珍 七厘五毛
史安民 七厘五毛
史让 五厘
史进才 二厘
史太云 一分四厘九毛
史中富 一分一厘零六丝六忽
郝廷西 八厘
郝廷玉 三厘二毛七丝
郝进信 四厘九毛二丝
史清云 三厘六毛四丝
郝起秀 六厘
郝起法 二厘五毛
梁国祯 一分五厘
石井西小甲 五
史辉 七厘
史元良 一分五厘二毛四丝一忽
崔如冈 二厘九毛九丝四忽
姚庆 二厘三毛
姚廷俊 四厘五毛
姚廷价 六厘
姚廷兰 四厘
姚良 一分
姚从荣 二厘九毛
姚重阳 六厘
姚廷魁 一厘四毛九丝
王宗荣 八毛
王有年 六厘七毛
王文魁 二分二厘二毛八丝
阎复盛 五厘五毛
阎清兰 九厘八毛
阎复志 一分三厘八毛五丝
董贵祥 二厘五毛
相步云 五厘
相春良 五厘
相清云 九厘
相金声 六厘
高俊德 五厘五毛
高成祥 四厘五毛
薛忠显 一厘
赵显清 五厘五毛
赵显亲 五厘五毛
韩兴让 三厘七毛九丝二忽
韩兴贤 七厘
张廷会 八厘六毛
石井西小甲 六
唐士长 一分
唐芳 五厘七毛四丝八忽
唐芬 三厘二毛
唐有进 一分二厘一毛
唐上魁 一分二厘一毛
唐永清 二分二厘零八丝
唐含章 一分一厘八毛
唐士昌 四厘
唐振清 四厘
唐士林 一分
杨长春 一分五厘五毛四丝七忽
杨贵祥 七厘三毛
广余堂 一毛一丝九忽 收史三川镰
石井东小甲 一
史希良 一张二分六厘二毛
史的和 二分一厘
史重姚 一分二厘
史元堂 一分一厘三毛七丝
史月明 一分二厘三毛六丝六忽
史孟春 一张一分五厘二毛三丝七忽
苗斌 一分七厘三毛四丝二忽
史佳成 一分八厘
苗信 九厘九毛
苗贵德 三厘三毛
苗贵良 九厘九毛
苗行 一分一厘五毛
史秀生 二分四厘一毛八丝
史祥春 一分七厘一毛三丝五忽
史季春 一分七厘一毛三丝五忽
史金荣 八厘六毛
史金铎 八厘六毛
史观兰 一分
史坟地 四厘
史得成 三厘七毛
苗玉书 一分二厘二毛二丝一忽
史上功 六厘
史希功 一分二厘九毛
史廷芝 四厘五毛
史维公 一分二厘五毛
史缵公 三分一厘七丝
史中富 三厘二毛
史的林 二厘
石有德 三分零五丝五忽
石井东小甲 二
史东花 一分六厘五毛
史廷令 九厘
姚清顺 七厘二毛零四忽
王文焕 一分零三毛
王文选 七厘五毛
史缵绪 三厘
王金铎 六厘一毛一丝九忽
史立 七厘六毛
史好仁 二分二厘五毛六丝六忽
史功第 一分三厘一毛七丝二忽
姚廷兰 四厘九毛七丝
史柯 四厘七毛五丝
史春良 一分一厘一毛八丝二忽
史元良 六分八厘六毛九丝七忽
史绅 二分四厘二毛五丝九忽
史仁 四分三厘二毛
史文焕 一分零二毛三丝
史成祥 三厘三毛五丝
史金山 四厘
史自立 一厘
史守礼 八厘五毛三丝
史玉振 一分三厘三毛三丝
史金堂 一分三厘八毛五丝
史玘德 三毛一丝
张如海 五厘六毛九丝二忽
史之璋 一厘四毛二丝
史永春 五厘七毛
史应太 六厘四毛
王好贤 五厘
史起俊 七厘四毛六丝
石井东小甲 三
姚复荣 一分六厘八毛二丝
退王金铭镰六厘
史林 二厘六毛二丝七忽
张如和 二厘八毛零八忽
史复元 二厘
史有禄 一厘八毛
史秋保 九厘零五丝五忽
张文明 一分零六毛
史怀义 九厘四毛五丝
史旗令 一分二厘
王道通 二厘零四丝六忽
赵显业 八厘六毛四丝六忽
史元太 一分五厘七毛三丝四忽
史兰芳 五厘三毛三丝一忽
明远号 一分六厘
史天成 五厘七毛三丝三忽
李有德 一厘五毛
史观礼 二分六厘五毛八丝
史观光 二分二厘零八丝
史近义 一厘四毛
阎复志 二分一厘二毛
姚亮 一分四厘二毛四丝五忽
史风书 六厘
史倩 一分四厘三毛二丝
史彦 一分四厘三毛二丝
阎清兰 六厘
史修良 二分四厘四毛八丝
韩兴和 六分三厘三毛六丝七忽
韩兴祥 一分五厘四毛五丝六忽
韩天桂 一分五厘四毛五丝六忽
崔如岗 一厘八毛二丝一忽
石井东小甲 四
唐芬 五厘一毛六丝四忽
唐芳 九厘六毛
唐含章 七分二厘四毛
史春芳 一分六厘五毛
萧进奉 一分
唐禧 一分三厘
韩兴邦 一分五厘四毛五丝五忽
姚廷俊 四厘二毛四丝
姚章 四厘
姚廷桂 六厘五毛
姚志 六厘四毛
姚庆 一分九厘九毛
史来风 一分
王和生 五厘五毛二丝
郝天祥 八厘
李天祥 七厘三毛二丝
阎逢云 一厘七毛八丝六忽
阎复元 三厘六毛一丝三忽
张文魁 六厘六毛六丝七忽
张文纯 六厘六毛六丝七忽
张九思 六厘六毛六丝七忽
张九如 一分
张纯如 一分
陈法 四分
王金铭 九厘九毛一丝九忽
张九礼 六厘八毛六丝七忽
史金兰 一厘五毛
史春龄 二厘
史贵德 四厘
史禾贵 七厘零九忽
石井东小甲 五
史俊堂 二分五厘六毛
史茂林 二分四厘四毛五丝
史芳林 二分三厘四毛
史邦志 二毛
史四门 七厘
史积荣 一厘七毛八丝七忽
张致和 三厘
张起荣 三厘
开花屯小甲 一
李万春 一分二厘零一丝七忽
李金喜 七厘一毛八丝七忽
李如梅 三分二厘九毛九丝
史荣光 一分五厘七毛一丝
王士起 一分三厘二毛五丝五忽
王廷梧 一分八厘五毛
史起文 四厘
曹玉显 三厘五毛七丝
史其魁 一分一厘零七丝四忽
王存心 一分四厘八毛六丝七忽
史成金 四厘四毛
王万兴 一厘
王士通 一分二厘零六忽
王存福 八厘六毛五丝六忽
王存禄 五厘八毛五丝七忽
崔法旺 五厘八毛
崔如冈 一分
寗庆成 七厘五毛
寗庆隆 七厘五毛
史守财 二分四厘一毛八丝
史合珠 五厘二毛
史守德 一厘
史秉恒 一厘一毛
史玉撰 一分三厘
史制清 四厘
苗复荣 四厘七毛
史仲春 七厘
史风书 六厘
史辉 三厘二毛二丝
开花屯小甲 二
史元会 七厘八毛
史中立 四厘
张心魁 三厘
郝起秀 三厘
阎清兰 七厘八毛四丝
李有才 二厘八毛
姚重阳 六厘五毛
姚清云 四厘六毛六丝
姚良 五厘五毛
王文魁 二分一厘八毛
张振清 六厘
张如和 二厘
张廷学 八厘
张致中 四厘
张恩敬 五厘
退张如海一厘
张如海 一分二厘
收张恩敬一厘
张重光 一厘八毛
赵显业 八厘一毛七丝
张士玉 二分零八毛
赵天泰 一分二厘二毛九丝二忽
史金堂 八厘二毛九丝八忽
史锡龄 一分零四毛五丝
史正本 一分三厘九毛一丝五忽
史缵绪 六分五厘八毛九丝四忽
史恩明 二厘
史的成 八厘一毛二丝
史万春 五厘
史缵功 一张一分四厘七毛四丝七忽
史元志 八厘七毛八丝七忽
史复信 六毛
开花屯小甲 三
史尊志 三厘零七丝三忽
史起德 一分零一丝二忽
史起公 五厘五毛二丝
史起高 三厘五毛一丝
史春令 四厘九毛三丝
史民化 四厘
史蓬云 五厘
阎复志 五厘四毛八丝
王廷惠 九厘
王礼堂 一厘五毛
王永年 二厘五毛
李祯祥 一分零七毛一丝二忽
李祖会 五厘
陈一秋 八厘
陈起的 三厘
赵九合 一分三厘五毛四丝
唐士逊 一分一厘
唐芬 一厘五毛
唐上魁 八厘
唐云 二分
唐元吕 三厘
唐守泽 三厘
唐尊法 三厘
唐祥云 一分
阎本献 三厘
唐自成 一分
史玉塚 三厘
后石井小甲 一
姚宪 三厘五毛五丝一忽
姚亮 八厘六毛
姚章 九厘三毛
姚廷兰 一分八厘
姚志 三厘一毛
姚清顺 一分三厘三毛一丝五忽
姚庆 一分二厘七毛四丝
姚廷桂 四厘
姚复荣 二厘五毛
姚清云 四厘三毛
王韶年 一分二厘八毛
王学庭 一分一厘
王文焕 一分一厘四毛
王永年 九厘四毛
王文选 三分三厘四毛五丝
王根 二厘
王金治 一厘九毛
王祀堂 一分三厘六毛
王文素 八厘九毛
王道清 三厘七毛
王文锡 一分零三毛
王金兰 八厘五毛
王西堂 二厘五毛
王金铭 七厘
王进英 二厘
王继贤 四厘五毛
王兴 五厘
王过善 九厘五毛
王好贤 三厘五毛
后石井小甲 二
王桂 四厘
王增年 三厘三毛
王好学 八厘二毛五丝
李增盛 五厘
余庆堂 一分一厘五毛
阎明义 六厘三毛三丝四忽
阎名起 六厘三毛三丝四忽
阎复盛 七厘
阎蓬云 七厘三毛三丝四忽
阎九寿 九毛二丝四忽
阎振元 一分六厘五毛一丝九忽
阎复元 八厘一毛二丝
阎进元 四厘一毛
阎三男 九厘七毛
阎九河 二分一厘
阎复始 九厘五毛
阎复志 二分零三毛
阎九的 三厘
阎云清 五厘一毛九丝七忽
阎云白 八厘八毛九丝六忽
阎云庆 七厘三毛九丝六忽
阎云其 六厘三毛九丝五忽
阎其祥 四厘二毛
阎清源 一分八厘四毛五丝
阎的泰 六厘二毛五丝
阎复心 一厘六毛
阎名昇 三厘五毛
阎光珠 八厘八毛
阎三锡 六厘一毛
阎守信 五厘
后石井小甲 三
阎光生 二厘
阎景魁 一分
阎九立 六厘七毛
阎九义 六厘五毛
阎九直 七厘
阎景江 九厘四毛六丝
阎祀堂 七厘五毛
姬云和 四厘
姚平 二厘
许九成 一厘五毛
路福财 七厘
路福贵 五厘六毛五丝
牛王会 五厘五毛五丝
姚廷价 一分二厘
姚重阳 一分八厘六毛
史进义 七厘
史桂成 五厘二毛三丝
史贵元 四厘
史金兰 六厘三毛
史观兰 三厘
石有德 一分三厘二毛七丝
石金声 四厘五毛
史缵功 八厘六毛四丝九忽
史进才 八厘五毛
史义惠 二厘
义学堂 四厘
相家庙 八厘四毛
相竹德 四厘一毛
相廷高 四厘九毛五丝
相可仕 五厘
后石井小甲 四
相景福 五厘
相蓬云 三厘八毛五丝
相景和 二分四厘一毛七丝八忽
相春芳 一分三厘
相春连 二分五厘七毛二丝
相振堂 一分一厘
相步云 八厘九毛二丝二忽
相清云 七厘四毛二丝五忽
相春良 一分二厘三毛五丝
相行玉 四厘九毛六丝一忽
相廷学 四厘九毛五丝
相行兰 四厘一毛
薛士可 一分五厘零二丝
薛见可 四厘五毛八丝五忽
薛玉兰 九厘六毛三丝八忽
薛立德 二厘六毛
薛玉明 二分零八毛五丝五忽
薛金来 六厘五毛二丝八忽
薛成可 一分三厘
张干祥 二厘五毛五丝
董起珍 四厘二毛
董志宽 四厘
董春祥 一分四厘一毛七丝二忽
董秋祥 七厘六毛七丝三忽
董吉祥 三厘五毛
董恩考 四厘
董起复 三厘
董珍祥 八厘
董起元 三厘五毛
董起贵 三厘
高玉 五厘
高历年 一分五厘五毛
高福泰 一分七厘零二丝二忽
高峻德 七厘五毛五丝三忽
柴文秀 一厘
史风兰 五毛
丰盛号 五毛
张廷锡 一分三厘
张心魁 四厘九毛
李文富 八厘
王金铎 三厘
李文成 二厘
阎清兰 五分零五毛
李富德 三厘
(七)瓦河、葫芦套、重兴等三闸及百泉闸部分
(这是在光绪四年正月里调制的关于邢台县管辖内的瓦河、葫芦套、重兴等三闸一沟的账簿。从沿革来说,明朝弘治三年的瓦河最古老,葫芦套闸是万历十四年,重兴闸是万历四十五年续建的沟渠,后二闸的水会分别回流到瓦河的旧渠。此后在崇祯十年以重兴闸堰堤损坏其沟水流入七里河为动机,以至于以前拥有用水权的邢台县孔桥等的村民与邻接的南和、任两县村民间再三发生水争。账簿首先以重兴闸的缘起开始叙述,列举了关于纷争的真相、官员的裁断的“看语”“批”“票批”等以及碑刻的渠闸规制等应当成为日后证据的资料,最后记载了为了沟渠开凿而买来的用地段落以及将各闸的用水日区分为一昼夜5名或10名(即镰五张或十张)而记载。用水日期是瓦河闸为一期18天的轮流循环,叫作旧水;葫芦套、重兴两闸同为25日一循环,叫作新水)
瓦河葫芦套重兴闸之闸水谱(光绪四年(1877))

直隶顺德府邢台县城东南八里许、有瓦河葫芦套重兴闸、老人姚起元禀为乞恩讨印红册、以便遵行水利事、瓦河水在郝家庄村前、开自弘治三年、浇灌孔桥、王快、东市三村地亩、十八日一轮、约六里许入七里河、万历十四年老人孔自才告准开葫芦套闸、自西楼下村东引水、投入瓦河旧渠、二十五日一轮、至万历四十五年大旱、老人张喜亮投告
本府王大老爷案下、详情
上台捐奉买地、复立重兴闸引水、复入瓦河旧渠、以助水势、三闸一沟行水、流至孔桥村东、立分水闸、分为南北两河、北河仍浇灌孔桥、王快、东市三村地亩、南河浇灌孔桥、王快、南市、南市屯、两徐汪六村地亩、俱系买地挑沟、阔一丈、长九里、议定该上村使水、闭下村正沟、该下村使水、闭上村耳沟、按日分时不容紊乱、民获大惠、崇祯十年、重兴闸堤堰溃坏、水归七里河、王快等村方众议重修、有南和县、任县人等陡起争端、控告本府于老大爷案下、准送
清军听范老爷查审、幸蒙亲临闸口、步行踏看、不与七里河下闸相干、乃拘重兴闸老人小甲东立、下闸人等西立、使各吐其欲、而理在重兴闸、面谕老人张一元等、今旱荒如是、旧闸旧渠又如是、而宜即时修补、众皆叩谢、即时按镰起夫、自六月至八月告成水行、民大悦、感戴
范老爷恩德无穷、立碑河洲之阳、永以为记、今据三闸并水一沟、每年春期公力老人小甲遵照水簿、沿渠挑滤、分日定时、议定三月初一日上闸、轮水灌田、各有限例、瓦河水碑刻详载、数百年来莫之或易也、至康熙二十三年旱魃为虐、孔桥村势居上流、当三闸之要冲、为六乡之咽喉、刁民吴九显等贿买楚应昌等作证、假捏借沟行水一语、竟将百泉葫芦套等河耳沟、不许封闭揽河、肆行截坝、致令王快等村涓滴不沾、幸蒙署府
汪大老爷、复蒙
本府鲁大老爷、本县吴老爷断明、耳沟一概按时启开、不得混捏借沟一语、偏图水利、批给印照二纸、永为定例、至康熙五十七年、孔桥刁民滑奉山、粘有富、粘弘如、许怀玉、李恃强等、欲翻毁前案、复捏借沟之说、将老人姚起元逼立文约、耳沟不许封闭、正沟不许挑滤、姚起元、吴致中等具呈
提督学院吴大老爷案下、批
督河分府张大老爷确查报、滑奉山咆哮公堂、不容审讯、蒙
大名道康大老爷访闻提审、将滑奉山重责二十、复蒙亲行踏看、批令孔桥村耳沟、原应照例启闭、不得常开、以防下流、归结在案、不意墨迹未乾、滑奉山讼心不息、贿买楼下村楚应昌等、于六十一年四月内、捏控
守道李大老爷案下、蒙批、邢台县戴老爷确实查报、随即亲旨河堤、遍历水源、查葫芦套重兴之水、流入瓦河旧渠、向为孔桥、王快等村浇灌地亩、与楼下村毫无干涉、孔桥耳沟、理应按时启闭、楼下耳沟理应永远封闭、流珠小堤、既在百泉河南、瓦河葫芦套等闸、在百泉河北、相隔二里、不得肆行混赖、申详守宪、蒙批、既经勘明、仍照旧历、按时启用、永息争端、勒石社讼在案、但恐日久年远、争端复起、仍将本县看语、各上宪批详定例、并用过价银买到立闸开沟、立碑地段亩数、各闸使水镰夫姓名、开列于后、因此叩
天讨印红册、永为定例、遵照
计开
署顺德府汪大老爷、因孔桥吞塌百泉葫芦套两河耳沟一案看语
看得兴利除害、原不过因民而利、无使偏而不公也、乃无知小民立心不恕、遂起争端、郡之有百泉等闸、引水灌溉、自孔桥而下流沙邑、利至普也、然启开有时、行之既久、法亦最善、无如时当旱干、启闭放流、尚难周及、况又分散其势而不闭傍洫乎、则孔桥之耳沟、原应照例启闭、使上下远近均得其利、永著同井之好、毋相竟讼、至于启闭、仍照旧规、非创举也、两造原因水利致讼、俱从宽免究可也
鲁大老爷因孔桥村混捏借沟一语、吞霸百泉葫芦套两欢?耳沟一案、批、查府志云、百泉闸前府刘开创、隆庆四年耿知县重修、自楼下村起至沙河徐汪村止、灌田八村、渠阔一丈、长九里等语、旧制昭然、岂容混捏借沟一语、偏图水利、仰邢台县秉公严查、万勿轻率、速速
邢台县吴老爷看语
看得邢邑东南百泉葫芦套等闸之水、上自楼下村、下达孔桥、王快等村、仰资灌溉、其利甚普、设闸分日、耳沟按时启闭、勒石垂之已久、不容紊越者也、每至分水、有老人派日有红簿、前人立法最善、后人遵守宜坚、今孔桥吴九显等、与王快村张捖邦等、并相诘告者、在九显等称、耳沟係向来不闭、在捖邦等称、耳沟(脱)按时启闭、如耳沟不闭、一遇天旱、水小流细、下莫能遍、是耳沟应随时启闭为词、第查碑文、并未载耳沟不闭之说、况大河之水灌溉数村、挨次轮流、每村俱有耳沟者、是孔桥耳沟不闭、则下村之耳沟亦都不闭、各分水势、末后村庄焉能使半点之水、今将耳沟、仍令按时封闭、况业经
署府汪宪台审明在案、相应仍照前断、以杜葛藤、仰请宪台钧批定案、永为成例、庶日后官英能变、民不敢摇、勒石杜讼、功垂奕世矣
鲁大老爷批、如详照旧使水、缴
大名道陈大老爷批、详
百泉小堤离套河二里许、则与瓦河混而为一、小堤之碑文、似未足为准、即借地穿渠、使水二三日、亦足以酬之矣、况耳沟之启闭、久有定规、载之水簿、勒之真珉、岂因其地高沟少、日期短促、遽而纷更、况去夏勒写认约、尤为并不常开之明验耶、仰再细查耳沟旧制、斟酌尽善妥详报夺、缴
大名道陈老爷票批
叩天陈情等事、据邢台县详覆、王快等村与孔桥村开闭耳沟一案、仍照前议、详到道、据此除详批外、查承审案件、固宜察情势之有无、尤当查案卷之先后、故凡定爰?书而议庶务者、必遵照后例、以为准绳、此一定之章程也、查沟渠规制、上村使水则闭下村去流、下村使水则闭上村耳沟、合以放流直注、尚虑难以遍及、若从旁略有渗透、则势杀力公、不能一往、莫御畅达沟渠、据理县断、则孔桥之耳沟、原应照例启闭、不得常开、以防下流者也、况孔桥之小堤碑记、立于崇祯十四年、王快等村之朱批印照、定于康熙二十三年、当经前任鲁守亲勘、吴令审查、盘盘可据、尤宜照前守令之案、鸟知后田?不又翻本道与该县之案耶、如果孔桥之地势颇高、自应照旧开滤、何以该县仅议三尺为度、乃不从此推敲、率而定案、恐将来之刁风日炽、讼无己时也、事关利弊、不厌精详、合函节审、为此票、仰该县官吏照票事理、文到即会同任县遵照指验情节、细加详勘妥议报夺、务使两造允服、永久无争、毋远、速速、须票
学院吴大老爷批
据督河分府呈详、生员姚起元、吴致中控告滑奉山、粘有富等缘由、本院以事关水利、批漳河同知查审、讵滑奉山召集棍徒张益明、孔玉庭等百余人、咆哮公堂、大干法纪、仰顺德府严提详内人犯、肃法严究报
大名道陈大老爷为滑奉山等豪恶霸水一案、票批
据姚起元呈控滑奉山等一案、仰该县查勘据详来查核情理不符、屡经驳斥、未得实情、己据详批、亲临渠所查勘在案、旋本道转饷塞外、县案未结、今驻郡城、合行查勘、仰该县官吏照票事理、文到即将姚起元所呈一干人犯证佐、传齐至孔桥村渠所区处、限次日、以凭本道亲勘定案、勿违、速速
邢台戴老爷
看得楚应昌与姚起元争水一案、孔桥村与王快等村、向用瓦河之水、后因天旱、各村水不足用、于万历年间复开葫芦套、重兴两闸之水、俱投入瓦河、流至孔桥村东、立分水闸、北流灌孔桥、王快、东市三村地亩、南流灌孔桥、王快、南市、南市屯、两徐汪六村地亩、孔桥村居水上流、王快等村居水下流、议定该上村使水、闭下流总沟、该下村使水、闭上村耳沟、姚起元等具控大名道宪、经前任审查、未克允协、后批发理河分府、亲行踏看、断令照旧按时启闭、取具甘结遵依详结在案、而与楼下村无与也、不意墨迹未干、滑奉山讼心不息、又唆使楼下村楚应昌等、二村同出名、混以耳沟不得常闭为词、控准宪辕、蒙批查审、遵即亲旨河堤、遍历水源、楚应昌供称、流珠小堤、从百泉流入瓦河、向为楼下村独用、今王快等村控准、耳沟按时启闭、势将楼下村耳沟启闭在内等语、第查葫芦套重兴闸之水、流入瓦河、为孔桥、王快等村浇灌地亩、若非将耳沟按时启闭、则水势分散、下村如何足用、况流珠小堤之水、不特不能流入瓦河、并不能流入百泉河、即或流入百泉河、亦在冬节无用之时、何得假此为由、便起争端、况历查旧案碑文、与王快等村所执印照、盘盘可据、孔桥村之耳沟、既不可使之常开、则楼下村之耳沟、又岂不可使之按时启闭忽、楚应昌听人率众、庭讯之下亦觉辞穷、不知水泽之利有关地方民生、利此则害彼、不容偏侚应昌、而欲例情博胜、岂理也哉、应请照旧例按时启闭、永息争端、是否允协、伏为宪裁、为备由开册、伏乞照详施行、蒙陛任守道李大老爷批、既经勘明、仍照旧历按时启闭、永患争端、缴、元因同六村之民、禀明本县戴老爷批准、于雍正元年四月内勒石、不意孔桥村陈应科、耿文远等、目无王法、倡率乡众、将碑打碎、蒙
本县戴老爷将陈应科、耿文远等各责二十五板、面谕照旧立碑、如违重究、滑奉山不遵断令、元等于元年九月内具呈
巡抚部院李大老爷案下、蒙批、仰守道即查案报、蒙
守道桑大老爷申请
总院李大老爷案下、蒙批、按时启闭、既有旧例、滑奉山等何得复起争端、殊属刁健、仰饬仍循旧例、轮流浇灌、毋得再起争端、致干重究、缴、元等遵批勒石渠所、以垂不朽
仍将渠闸规制、列于后
一 设立制石、惟分水闸无有、其余俱无
二 沟渠规制、阔一丈、至孔桥村东立分水闸、分为南北两沟、北沟闸阔六尺、南沟闸阔四尺
三 修补桥梁定制、原以论水利之有无、有水利者与无水利者修补、至若楼下村与郝家庄、全无水利、其桥梁则系孔桥、王快、南市等村代修、孔桥等村桥梁、俱系各村自为修补
四 修橙槽定制、原以论沟渠之先后、孔桥村西橙槽在后、理应孔桥村自为修补、议定眼同王快等村老人看视、不许狭隘、有妨下流
五 挑沟定制、每年春期、管河老人率领各村小甲、镰夫、荷锸持器、高者下之、狭者广之、不许淤塞
六 使水定制、该上村使水、闭下村正沟、该下村使水、闭上村耳沟、各村俱有耳沟、俱宜按时封闭、如有恃强吞霸、许老人具禀、以偷水治罪
重兴闸用价银买到立闸开沟立碑地段亩数、开列于后
一段 买郭全地一分五厘、南北长七步、东西阔五步五寸
二段 买王懋昌地二分四厘、长九步三小尺、阔六步
三段 买梁本宁地六分、南北长二十二步、东西阔六步二小尺七寸、天启元年增买梁本宁地二分
四段 买尹秉恒地一亩六分一厘、南北长四十二步、东西阔九步一小尺
五段 买董一性地一亩五分七厘五毛、南北长四十五步、东西阔八步二小尺
六段 买梁图兴地二亩四分一厘五毛、南北长四十一步、东西阔十四步
七段 买挑官亩地六厘、长二步二小尺、阔六步
八段 买梁本宁地二分二厘、长八步四小尺、阔六步
九段 买董一性地一分八厘五毛、长七步一小尺、阔六步
十段 买梁本宁地一分七厘五毛、长七步、阔六步
十一段 买董一性地亩一分六厘五毛、长四十六步三小尺、阔六步
十二段 买范希祥地八分、长三十二步、阔六步
十三段 买尹秉衡地八分八厘五毛、长三十五步二小尺、阔六步
十四段 买尹秉衡地八分、长三十二步阔六步
十五段 买官道地一分、长四步、阔六步
十六段 买杨可成地一分五厘、长六步、阔六步
十七段 买填地二分一厘五毛、长八步三小尺、阔六步
十八段 买杨可成地二分一厘五毛、长八步三尺、阔六步
十九段 买尹秉衡地四分二厘五毛、长十四步、阔六步
二十段 买袁师平地四分五厘、长十八步、阔六步郝文通
二十一段 买刘用良地七分七厘、长三十步四小尺、阔六步
以上买立闸开沟地二十一段、共计地十三亩一分、已经过割讫、碑亦载之
崇祯十二年六月、重兴闸老人张一元、刘芳、李廷植等用价银一钱五分、同人梁本宁、
买到梁守定地一分、立碑、约定每年包谷子一斗、守定仍前耕种、永远不过割
康熙二十九年四月老人张捖邦等、用价银四两、买到葫芦套闸东任自有地一段、计地一
亩、长四十步、阔六步、光绪十五年七月初一重立合同瓦河、葫芦套、重兴闸三闸、一
沟、行水灌田村庄名、列于后孔桥村分瓦河水三日、每昼夜五名使、三昼夜为旧水
第一日
粘计道 一名 粘大金 一名
姚魁 一名 许子敬 半名
许世太 半名 许子荐 半名
许加计 半名
第二日
滑济民 一名 滑自圮 一名
陈子威 一名 刘 其 一名
耿逢银 半名 耿子招 半名
第三日
许子荐 半名 许子良 一名半
粘大金 一名 王之顶 二名
王快村分瓦河水,十一日,每昼夜五名使,十一昼夜为旧水第一日
周尚德 一名 周尚友 一名
周大禄 半名 张希言 一名二分五厘
张天臣 七分五厘 姚时兴 半名
张天贵 七分五厘
第二日
张一礼 一名二分五厘 张一奎 一名二分五厘
张一选 一名二分五厘 张一元 一名二分五厘
张体仁 二名半
第三日
孔祥 一分 孔汝勤 四分
孔应节 五分八厘 孔尚登 三分五厘
孔尚奎 三分四厘 孔宗言 六分一厘
孔尚科 三分四厘 孔登选 六分一厘
孔宗武 六分一厘 张天臣 二名
孔登云 六分一厘 张天贵 二名
孔宗汤 六分一厘
第四日
袁大经 半名 张天臣 半名
袁思文 半名 袁光祚 四分三厘
袁思礼 半名
袁貌 一名 袁 苍 一名
袁通 一名 袁 苗 一名
第五日
明初 一名 姚起元 一名
袁周 二名半 张 训 一名
袁满 二名半
第六日
姚自东 一名 姚民顺 一名
吴 一名 吴 稿 一名
一名[34]
第七日
吴守先 一名 吴天祐 一名
吴高 一名 袁思明 一名
吴思文 一名 袁思贤 一名
吴思礼 一名
第八日
姚时兴 半名 袁思明 半名
袁光祚 半名 郝希舜 半名
孔尚登 一名 孔尚科 半名
孔登山 半名 郝希颜 半名
第九日
袁思明 一名一分 李贞春 六分二厘五毛
袁思贤 二厘五毛 王建先 一名
袁国佐 二名五厘 王建治 一名
袁国先 二名五厘 王建度 一名
王建极 一名
耿登臣 一名 张 隆 一名
第十日
董安武 一名 袁思文 七分五厘
董安卿 一名 袁思礼 七分五厘
袁思荣 七分五厘 董安仁 三分三厘
董安义 半名 董通然 六分七厘
董天然 六分七厘
第十一日
吴邦勋 一名 吴纷 一名
吴守先 一名 吴梅 一名
吴守先 一名
东市村分瓦河水二十名、每昼夜五名使、四昼夜为旧水第一日
袁登科 一名 袁 敏 一名
袁宗尧 一名 张林选 一名
半名[35] 张计花 半名
第二日
张岩 一名 刘天才 一名
刘尚贤 一名 刘 芳 半名
单莺 半名
第三日
张希盂 一名 张希孔 一名
雷希商 一名 刘光先 一名
王宗尧 一名 张守田 一名
第四日
荣其 一名 荣邦蜀 七分
荣奎先 三分 荣文光 一名
荣应祯 一名 荣文光 半名
瓦河水十八日一轮、终为旧水、葫芦套、重兴闸二十五日一轮、为新水、三闸一沟行水、先旧后新、周而复始
葫芦套、重兴闸、王快村老人张一元管五小甲、共分新水一百二十九名、每昼夜十名、使十三昼夜、少一名
孔桥村小甲滑敬节,分新水二十名,使二昼夜
第一日
李景芳 一名 李景先 一名
李景翠 一名 粘有富 一名
粘弘儒 一名 准提奄 三毛
耿子爱 一名 陈应元 一名
第二日
滑光斗 一名 滑敬节 一名
粘东来 一名 粘士彦 一名
许起风 一名 许大才 一名
许怀玉 一名 粘弘儒 一名
许学诗 一名
许学易 一名 陈应选 一名
许起蛟 一名
王快村小甲孔登俊、耿立名、郝壮、姚思本、分新水一百零九名、使十一昼夜、少一名
第一日
耿炳 一名 姚守志 半名
姚开天 七分五厘 田守 七分五厘
姚家茂 一名 姚思官 一名
姚弘基 一名 袁景信 一名
耿金龙 一名 袁光祚 一名
袁光祚 一名
第二日
姚起元 一名 耿 炳 一名
耿辉圣 一名 性 天 一名
性 皋 一名 宗 禅 一名
赵子贤 半名 周得禄 半名
王协第 三名
第三日
王金玉 半名 张茂桂 半名
吴中正 半名 姚起元 半名
张良栋 一名 袁光荣 一名半
张良栋 半名 王时全 一名
王时全 半名 张弘亮 半名
张茂林 二名 杨喜生 半名
耿辉圣 半名
第四日
孔兴邦 半名 孔文运 半名
孔士奇 一名 孔印美 一名
耿德弘 一名 孔金 一名
左呈瑞 一名 孔学士 半名
孔心保 半名 孔学士 一名
姚堪任 一名 姚建基 一名
第五日
葛天锡 七分五厘 袁子厚 七分五厘
袁家臣 七分五厘 袁嘉乐 七分五厘
袁四端 半名 董应名 半名
袁时友 半名 董明良 半名
董应钣 一名 董天锡 一名
吴尔治 一名 董王良 一名
姚重任 一名
第六日
赵之贵 一名 赵之贵 一名
郭继先 一名 袁应举 一名半
袁光宣 半名 袁应举 一名
袁光荣 一名 袁光祚 三名
第七日
袁光祚 一名 袁光荣 一名
耿辉圣 半名 耿金龙 半名
袁光祚 半名 袁景考 半名
袁光生 半名 袁怀兴 半名
袁景官 半名 董王良 一名
周得禄 一名 周一正 一名
周得禄 一名
第八日
吴凤 一名 吴致中 二名
吴尔治 二名
吴明儒 二名 姚 金 一名
吴中正 二名
姚邦新 一名 张 环 一名
常问能 一名 姚安宁 一名
第九日
姚时兰 一名 姚继任 一名
姚泽身 一名 姚士富 一名
姚后全 六分六厘 姚法仁 六分六厘
姚法仁 六分八厘 姚名山 一名
姚贵德 一名 赵子贤 一名
左邦生 一名
第十日
张廷秀 半名 孔士奇 半名
董玉春 一名 孔 金 半名
孔印孟 半名 孔印龙 一名
杨仁 二名 姚堪任 二名
郝明德 一名 张大成 一名
第十一日
张养性 一名 张大业 一名
张士明 一名 张士美 一名
张士奇 一名 张士俊 一名
耿建 一名 耿尽忠 一名
张金宝 一名
王快村葫芦套重兴闸新水十一日终
东市村老人刘芳、小甲高文斗、张化民、袁自显、雷九贵共分葫芦套重兴闸新水一百二十一名、每尽夜十名使、十二昼夜、多一名
第一日
任从兴 半名 荣起云 半名
豆彪 二名 杨仁 一名半
孔印龙 一名 和 尚 二名
黄国鑑 一名半 李中义 半名
第二日
高文斗 一名 雷富/安民 一名
雷天禄 一名 雷士民 一名
高沖云 一名 姚一宗 一名
张自龙 一名 豆文慎 一名
高沖云 二名
第三日
雷安民 一名 黄国鑑 一名
袁光荣 一名 豆克让 一名
高文斗 二名 袁思成 二名
张三库 一名 高沖云 一名
第四日
高玉极 一名 张奎文 三名七分五厘
张士达 一名二分五厘 张化民 二名
袁维 一名 张天禄 半名
高沖云 半名
第五日
高沖云 一名 袁思贵 一名
荣自来 一名 高文斗 三名
黄国鑑 一名 黄元会 一名
袁文炳 二名
第六日
袁玉生 一名 袁学生 一名
袁思贵 一名 袁弘道 一名
袁光金 一名 荣自来 一名
高文斗 一名 高会极 一名
高玉极 一名 张自孔 一名
第七日
耿士达 二名 雷生云 一名
孔云凤 一名 荣万钟
荣我隆 三名
耿德弘
荣我振 半名
荣万禄 一名
荣万芳 一名 雷士民 一名
荣万淳 一名
第八日
苏宗道 二名 荣 芳 一名
张秀 二名 荣万祉 一名
陈纲 一名 王九思 三名
第九日
王九思 三名半 荣万禄 半名
荣万禄 一名 荣自来 一名
张德 二名 张亮 一名
张广 一名
第十日
赵子贤 四分 齐 生 六分
袁贵 半名 雷文动 半名
耿德弘 一名 袁文炳 一名
袁光祚 一名 袁瑞麟 二名
郝邦显 半名 荣起云 半名
袁文炳 半名 高沖云 半名
李中义 一名
第十一日
赵振 半名 黄国鑑 二名半
性 天 一名 能 兴 一名
能安 一名 赵耿芳 一名
荣起云 二名 杨师芳 一名
第十二日
董呈祥 一名 李长枝 一名
李悟一 一名 张廷秀 半名
孔尔勤 半名 袁 富 一名
孔德弘 一名 陈开新 一名
袁文炳 一名 郭 贞 半名
豆钦 半名 任凤盈 半名
雷富 半名 张志学 半名
李中义 半名
葫芦套用水簿
(下面是在前页资料中记载的关于在万历十四年间建设的邢台县葫芦套(重兴闸)的水簿。根据例子,在首页记载了该水门建设的沿革和之后审理发生在南和、沙河两县民间的用水争讼的官员确认孔桥村等正当用水权的原委。后半部分是用水镰夫(用水权者)的村落,用水日期的名寄账。另外,后文刘承谟名义下的割书是将土地所有权和用水权分开处理来买(卖)水、买地、水价等的,是在其他的资料上看不到的罕见特例。
这个账簿缺少封面,册内只有康熙年间的注记,其制作日期不明,或者可以从前面记载的资料附页中推测,但从记载的内容来看,完全像另一个账簿。)
直隶顺德府邢台县为新开闸口作兴水利事、万历十四年因久旱、王快村老人孔自才等、见得城东南百泉闸下流有葫芦套、地涌源水、水势甚胜、具告本县郝老爷并本府张大老爷准、开、修葫芦套水利、买地挑沟、阔一丈长八里、自孔桥村起至沙河徐汪村止、沟成修地价各项费银千两有余、水行至孔桥村东、老人郭子先又用价银三十余两、买地挑沟引水南汪、水利已行、被南和县民具告、赴抚/按两院并兵道告争水利、老人孔自方并诉、蒙批、三县审理未定、又蒙本府清军听刘老爷、粮听陈老爷、亲旨踏看、得水势原系邢台地方涌出、源泉难以分轮、上闸数月、以定成规、永远遵守、恐有无知小民告扰、因造写印信清册修照、共水五百名、分为两沟、北沟二百五十名、南沟二百五十名、每昼夜十名、周而复始、议定该上村使水则闭下村正沟、该下村使水则闭上村耳沟、各村俱有耳沟、俱各按时启闭、均沾水利、民获大惠、至万历十八年又被沙河县民告争、本县朱老爷断令、双庙以前、邢台正东、沙河正南、不许侵我瓦河旧例、亦不许别行挑沟、至万历十九年、又被沙河民告扰、蒙本县朱老爷召沙河民、谕之曰、尔胡贪而健讼若是、夫以邢民所买邢泉、不尽为邢之用、而以借汝、汝又不图报德、而狡焉以侵我旧例、是无厌也、因蔽其罪、乃始顿首服请、勿复敢争也、妥勒贞珉以垂永远、至康熙五十七年、孔桥村刁民滑奉山、粘有富等、捏借沟之说、将老人姚起元逼立文约、耳沟不许封闭、正沟不许挑滤、姚起元、吴致中等俱呈
学宪吴大老爷伊等咆哮公堂、不容审讯、蒙
大名道陈大老爷访问、提审将滑奉山重责二十、复蒙亲行踏看、批令孔桥村耳沟、原应照例启闭、不得常开、以妨下流、归结在案、不意墨迹未干、滑奉山讼心不息、贿买楼下村楚应昌等、于六十一年四月内捏控
守道李大老爷案下、蒙批
邢台县戴老爷确查报、随即亲旨河堤、遍水源查、葫芦套重兴之水流入瓦河旧渠、向为孔桥、王快等村灌溉地亩、与楼下村毫无干涉、孔桥耳沟理应按时启闭、楼下村耳沟、理宜永远封闭、流珠小堤、既在百泉河南、瓦河葫芦套闸在百泉河北、相隔二里、不得肆行混赖、申祥守宪蒙批、既经勘明、仍照旧例、按时启闭、永息争端、勒石杜讼在案、恐日久年远、争端复起、因叩
天讨印红册、永为定例遵照、仍将本县看语(脱)及各上宪批详定例、并用过价银买到立闸地段亩数、各村小甲使水镰夫姓名、开列于后
南河葫芦套重兴闸、孔桥村分水八名、灌地八十亩
第一日
许子荐/平 七名半 张一诗 半名
王快村分葫芦套重兴闸水四十二名、使四昼夜零二名刘承谟买水文约朱批、刘承谟水二名自子时使水、至日出为止、不许多使时候、断语、彼时高氏卖地与陈纲、不会卖水与陈纲、刘承谟 二名 因陈纲将地并水转卖与刘承谟、得水价银一两二钱、所以起争端也、今将水价断明追陈纲所受之银、以与高氏使用、高刘两家轮流使水、以绝葛藤、与陈纲全无干涉文约、康熙二十六年二月十八日
第二日
姚起元 四名 吴承典 一名
吴贞吉 二名 吴贞吉 二名
姚相臣 半名 吴贞吉 半名
第三日
吴贞吉 一名 吴起 二名
董安友 二名 吴思隆 一名
吴在前 二名 吴奋/化鹏 二名
第四日
吴计学 一名 吴化鹏 一名
吴奋/化鹏 一名 吴奋鹏 一名
吴性檏 一名半 吴明儒 一名半
吴养心 一名 吴承业 一名
吴承典 一名
第五日
吴绍宗 一名 吴邦勋 一名
吴缟 一名 吴景翠 一名
吴大献 二名 吴舜卿 一名
周春 一名 吴性檏/明儒 一名
姚光宝 一名
南市村共水一百名
第六日
葛九叙 四名 姚一宗 二名
葛九叙 四名
第七日
吴祭诚 二名 葛九德 四名 卖于吴钧
黄国鉴 四名 卖于姚等忠
第八日
陈见可 四名 葛奎/锡光 三名
葛本固 二名 葛九增 一名
第九日
葛九战 一名 葛九合 一名
葛大良 一名 葛希舜 一名
葛之全 一名 葛如杭 二名
吴大献 三名
第十日
葛 英 三名 田化云 一名
刘宗汉 四名 郭卫民 一名
郭尚会 一名
第十一日
郭子先 一名 郭弘尽 一名
郭尚彬 一名 郭尚檏 一名
郭平 一名 郭卫民 一名
郭巩固 二名 李毓粹 二名
第十二日
郭进财 二名 郭完固 二名
郭巩固 三名 郭廷起 二名
高自卑 一名
第十三日
范登科 三名 魏邦学 一名
张宗儒 一名 姚安仁 一名
姚守法 二名半
姚泽大 二名半 李廷植 半名
赵可振 二名半
第十四日
姚一明 二名 李之秀 一名
姚思颜 二名 葛延昌 一名
葛延安 一名 姚起元 一名
冀从周 一名 冀孟春 一名
第十五日
葛万钟 二名 苏宗道 二名
郝大山 六名
南市屯共水五十名
第十六日
伙 水 一名 李恒 一名
李一明 一名 周君位 一名
杨随 一名 田守金 一名
李治邦 一名 秦承业 一名
赵连增 一名 刘进 一名
赵继宠 一名
第十七日
董文举 一名 范知礼 一名
胡喜山 一名 李应名 一名
刘进 二名 田万仓 一名
赵煜 一名 田万粮 一名
王文秀 一名
第十八日
赵文广 一名 张棋昌 一名
刘进 二名 赵文广 一名
梁国栋 五名
第十九日
梁国栋 二名 张守先 一名
胡运成 一名 张守业 一名
李士俊 一名 晋来贵 二分五厘晋姿元 七分五厘 苏宗道 一名
晋来贵 一名 晋自美 一名
晋来贵 一名
第二十日
赵方叶 一名 秦绍光 一名
马时春 一名 赵弘量 二名
赵连鲁 二名
刘进 一名 刘登科 四毛
徐汪村共水六十名
第二十一日
刘中举 三毛 刘登选 三名
杨富 三名 杨登云 一名
杨贵 三名
第二十二日
杨登举 一名 杨进朝 一名
杨大贤 一名 胡士威 一名
胡贵 一名 王守库 三名
王尚友 二名
第二十三日
宋天保 一名 何孟秋 一名
何天福 三毛 王 甫 二名
王江 二名 王大有 一名
第二十四日
王加会 一名 杨复元 一名
王何 二名 王强 一名
张有才 三名 张有库 二名
第二十五日
张景堂 二名 张存仁 一名
吴大献 三名 张相公 一名
王尚花 二名 王朱才 一名
第二十六日
王有才 一名 王满坐 一名
张朝德 一名 陈进忠 一名
李中仁 一名 岳廷高 一名
袁大让 半名 张福田 半名
吴大献 一名 王建度 二名
百泉闸水簿(道光十九年(1885) 四月十三日)

注:本簿和后面的百泉闸水簿不同的地方如下
百泉闸水簿
※的地方有如下追加
“嘉靖十一年十月十五日、买王戒百泉村堤前地临河地二十八亩七分、顺河南岸、曲曲弯弯、至顶头泉、四至活科宽窄不等、同人吴?[36]卖与百泉社吴西等七寸使水人户护堤使用、价即五十五两”相同的百泉闸水簿的※A印的地方如下
※A
“道光三年、百泉闸楼孔二村老人李金性、东市八村老人荣景祥、于三月十三日上闸、见堤堰将坏、意欲修补、颇缺挖土地、共相踌躇、赖弓楼下村李金性口称、自乾隆二十八年九村老人辛复元等新欠邓姓租科、未能交完、遂将闸北苇地一段、许伊收割、以当租科、迄今数十余年矣、因东市村老人荣景祥、查看水簿、查出新租外姓地亩、自乾隆四十八年地尽囘、租科不要、理应此地仍归百泉闸、挖土筑堤、但而时老人不究郑姓不交、年深日久、谁复记忆、今幸者老人李金性、荣景祥皆成事之人、不忍以前人新置之地、弃之如遗、同心协力兴郑姓理论、将北地讨回、地之苇草、轮流老人收割、以编纳粮、此系旧例、永为遵守”
1、租科轻重,开列于后
又有护堤地、众人租种者
蔡家地秋租八斗
以下同文
同样在※B印
有“自乾隆四十八年新租外姓地亩尽收回、租科不要”,以下同文

(这是关于从邢台县楼下村流至沙河县徐汪村、作为9个村的耕地灌溉用水而建造的百泉闸(后来被称作盆永或永利的闸名)的镰户的用水簿。在前半部分有刻了同闸的堤、石闸、蓄水(储蓄水)原地等的创设由来的碑文、以及记录了堤防、河身、退水(排水)沟的等水门、沟渠用地的买收契约证、在后半部分是其用地征收的税额和镰户的分摊方法、还将分属于南河和中河的用水权者以用水日以昼夜而分特别列记(前者是每27日、后者是每25日轮流一循环)据此,略知同水门是明朝弘治年间创设的,并在雨后数次反复修复。在买卖契约上百泉闸社、百泉社等买主除了使用一种法人名义?[37]以外,中介者即说合人几乎无一例外参与了买卖,这一点是应该重视的吧。)
洪治年间社建百泉堤
嘉庆年间顺德府知府刘应节、邢台县知县何岑重修
隆庆年间邢台县知县耿鸣世创建石闸
万历年间邢台县知县吴光龙、王大受
顺治年间邢台县知县米里、相继重修、引百泉水、自楼下村起、至沙河县徐汪村止、灌田九村计二十五顷、渠阔一丈、长八里、八村共分水五百二十名、每月周而复始、按印册、该上村使水、闭下村正沟、该下村使水、闭上村耳沟、定有成规、再楼下孔桥二村、轮流、议老人督工、至北屋王快南市东市四村、亦轮流、议老人督工、勿容紊乱
万历四十年重修百泉闸碑序 吴道明撰
邢之南十里有地曰百泉者、澧水之所自出也、旧有堤蓄之、而东灌楼下等九村、然秋辄决、春复筑之、颇烦民之财力、隆庆四年、山东新城耿候、始议创建石闸、以时起闭、而堤用是不溃、诸堤三有闸自此始、于是九村之民得永享其利、而不敢忘侯之功也、相与尸祝之、而名其堤曰耿公堤、沿于今四十余年、车马之所摧轹、风雨之所摧剥、湍激之所齿蚀、堤渐坏而树渐秃、即闸水亦磷磷就圮、昔耿侯虑始深、惟今昔之故、印簿分水、井水界限、毫丝不可揽、人们守为令申者、今亦申损不可读、万历壬子春、九村民检举吴缟为三老、缟乃建白于县、欲筑堤修闸造册请印、以为后世永赖之计、时南海吴侯晋知水利、而保民如子、因慨然主其事、篕不数月而功竣、长堤蜿蜒如龙蛇、桃柳遥望寥然、而照前册印造、且批照如山岳之不可动、比前更严、事事为之一新、于是九村之民感侯之德、如耿侯也、呜呼莫为之后、虽盛弗传耿侯、虽兴利得吴侯、而名益永、自此以后、又食吴侯之德、于无穷矣
郡人能绍先百泉闸顶头堤序
夫为政之道多端、大要在与民兴利而已、利莫重于民食、所望于父母斯民甚殷也、己卯之夏、公来治邢、为民生计者、咸登怀抱阅、明年庚辰旱魃为虐、公方尽力于沟洫、补天地之憾、遍历邢封、旨百泉头、泉有旧堤见溃、因立石闸名永利、未几而沙民无端起讼、且蚁聚蜂屯、欲决百泉之堤、以缟邢东九村之禾、公即立为砥柱、申请上台、蒙批已成铁案、公又虑之远矣、命生员孟伸曾、用时值价银三十五两、买王道陆地三十二亩、为蓄水之源地、堤外众家地胥共二十九亩九分五厘七毫、卖与东九村管闸老人葛汉卿管以为关锁、念百泉与九村皆为邢人、务期境内相安、仿古者让半之风斯已矣、功成而利兴、岁荒不能为之灾、俾室家归妇子、幸有秋而歌、宁止伊谁之功、昔赴大观宰永昌筑堤灌田、以绝水讼、比召杜君、又为民镯荒地之税、怜俵马之苦害、唯恐其独累事、惟举于重轻、绅衿跻堂称贺、小民途歌巷舞、种种善政、姑述其一二大端、余未易更朴敷衍、将秉公衡道、济天下、则永利闸之流膏其肇端耳邢台县知县韩按祖、号湛中、百泉闸南顶头堤、新立永利闸碑记
崇祯十四年庚辰月 日立
洪治十三年九月十五日、立文约人张岩、因为不便、将堤后东西地一段、计地四亩七分、南至阎秀、东北至卖主、西至河、说合人阎志通、卖与张雷名下为业、价银四两七钱、立契存照
正德二年五月二十八日、立文约人张雷、将原买张岩地一段、四亩七分、南至郭廷相、东北二至张四听、西官亭、说合人张志达卖与百泉社吴越等七村使水人户护堤使用、今丈量昌阔五十一步二小尺、东西二阔俱十四步、其地三亩、其外地一亩七分、俱保闸口以下河身
百泉闸社旧地亩四至条段、开列于后
弘治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立文约人阎福海、因为不便、将堤堰前后地十一亩五分、东南二至河、北至堤、西至兰、说合人孔明、卖与百泉社兰深名下、价银十一两五钱
正德九年五月二十三日、立文约人兰深、将原买阎福海堤堰前后十一亩五分、南至张四教、西至阎思让、北至官亭、东至河堤、说合人孔自起、卖与百泉社吴越等七村使水人户挖土筑堤使用、价银十一两五钱、今丈量长活六十五步、东活十六步、西活二十一步、算地五亩、其外地六亩五分、俱係闸口下河身
正德九年五月二十日、立文约人阎秀、将堤前退滩地二亩七分、东至李升、南至阎福海、西至河、北至堤、说合人王赞卖与百泉社郭永年等七村人户挖土筑堤使用、每亩价银一两、共价银二两七钱、两家情愿、永远存证
正德十五年五月初二日、立文约人阎福海、将堤前退滩地三亩二分、东至李昇、西至河、南至卖主、北至买主、说合人张臣、卖与百泉社郭永年等七村使水人户挖土筑堤使用、每亩价银一两、共价银三两二钱、当日交足不欠、永远存照
正德十一年五月十五日、立文约人阎友仁、将堤前退滩地六亩、东至李昇、西南二至河、北至买主、说合人张臣、卖与百泉社郭永年等七村使水人户挖土筑堤使用、每亩价银一两、共价银六两、当日交足不欠、永远存照
以上前后三段、郭永年共买地十一亩九分、今退粮十三亩二分、丈量明白、东至李孟春、北至吴越、西南二至河、共计苇地正九亩以下河身空地四亩五分
嘉靖五年四月二十七日、立文约人王河、将河东地三亩三分、东至赵王、西南北三至俱係河身、说合人张进、孙会、卖与孔政德等七村使水人户挖土筑堤使用、每亩价银一两五钱、共价银四两九钱五分、其银当日交足不欠、永远存照
嘉靖八年二月初三日、立文约人阎福海、将堤后地一段、计地一亩八分、南至买主、东西北三至卖主、说合人、张学、卖与百泉社任吉等使水人户作退水沟使用、价银三两四钱、今丈量长活四十步、横活七步一尺、算地一亩二分、又长活三十六步、横活四步、算地六分、两段共地一亩八分
※别记参照(道光十九年树德堂、百泉闸水记)
嘉靖二十四年三月初八日、立文约人郝清、将小堤河北地一亩二分、东西二至郝洪、北至买主、南至河、说合人张渠、卖与百泉社孔明德等七村使水人户挖土筑堤使用、每亩价银三两、价银共三两六钱、其银交足不欠、永远存照
嘉靖十一年十月十五日、立文约人王戒、将百泉村堤前地二十八亩七分、顺河南岸曲曲弯弯至顶泉、四至活科宽窄条段不等、说合人吴河、卖与百泉社吴锡等七村人户护堤使用、共价银五十五两
嘉靖三十四年四月十七日、立文约人董敖、将大堤后地二亩六分、东西二至吴友仁、南北二至流水河、说合人张周明、卖与百泉社葛大臣七村使水人户、以作退水沟使用、每亩价银二两、共价银五两二钱交足、永远存照
隆庆四年、王戒堤后约三百余步、有地二亩五分、欲出卖与闸上吴锡等、因离堤遥远不买、王戒具状告县、差役踏验、回到县审的、王戒粮尽地尽、今吴锡买下价银五两、又令老人当堂拘镰夫修官亭三间、今日久年远、将官亭倒塌、一切砖瓦木料、被人盗去无存、东乡镰夫、人多姓杂、心力不齐、无人查考、扥地基侵去、本县正堂耿、因修闸口救民荒旱、镰夫吴邦礼告查在河水泉地契、旧官亭地二亩五分、在生员徐体仁名下承种、彼时老人郭有得、耿自亮检举、蒙提徐体仁到县审出、在域社韩连盗卖情由、将各犯拘获到县、审的韩连一亩三分、近邻王竣盗卖地八分、王德侵种地四分、三人取种认罪、退官亭地二亩五分、断令老人郭有德、耿自亮、尽官亭坐根基使用、仍结照一章、日后闸口地亩不许侵占盗卖
隆庆五年五月十六日、百泉社立卖约人徐体仁、当堂同说合人胡以良、将旧官地四亩、卖与吴锡等七村修篕官亭使用、每亩价银一两五钱、共价银六两、立契存照、本县正堂耿因此地遥远、往来不便、令老人郭有德、耿自亮、将此地换与高村社王三锡承管王三锡堤后地四亩、王三锡、郭有德两家情愿兑换、印信红契各一张收执存照、其后地内篕官亭三间、门房一间、茅厕一间、内立府碑一桶、县碑一桶、共十二契、共买地七十三亩五分、内有河身空地四十亩一分一厘一毛
皇恩照例除豁、有帖存照、现在官亭地四亩、堤堰苇地二十九亩三分九厘、共地三十三木三分九厘、楼下等七村镰夫三百九十一名均摊、每镰摊认地九厘、在该年小甲名下承管、以备纳粮、其外苇地树木、日后苇贷卖银钱、修补闸口官亭公用
崇祯十四年邢台县知县韩按祖、因沙邑之民无端妄控、欲決堤争水、以稿邢邑楼下等九村之禾、邑侯即力为砥柱、命老人葛汉卿、又用价银三十二两、买到百泉村顶头堤外众家地二十九亩九分五厘三毛、人一丁共征银二两五钱九分六厘、两河共出耔科水分三百九十一名、每名摊银九厘、在十三小甲名下承管、以便纳粮
康熙五十六年七月十三日、立约人赵卜世、将百泉村东地二段、计中地二亩、北段东至柴、南至官地、西北二至胡、南段东至胡、西至官地、北至徐、南至田、外代(带的借字)空地五分、同官中游大衢、扬永利说、卖与百泉闸老人等挖土筑堤使用、共价银六两、永远存照 ※A
一租课轻重
蔡家地秋租八斗钱银在内、今已卖与百泉村
又有护堤地泉人租种者
梁艾宇谷子四斗



译者注:原文如此。





〔1〕 译者注:原文如此。

(8)水利方面碑文等部分
1.东汪村内碑文(1)
孔公功德暨新建西方碑志 功垂贞珉
公讳广泗、字滨海、前清邑庠生、亭耆寿有王、为人古老淳朴、敦厚劲直、好善恶恶、出于性成、一生不露圭角、不尚圆通、壮年任村事务、以整齐风俗、兴利除害为宗旨、许多公务、经公办理、皆蒸蒸日上、大有起色、我村苇席树木诸经纪、向自县衙揭帖、于村诸多不便、自公缴帖公署、归之本村、村人纳资少许、尽可充作、买者卖者双方便利、乡人柔弱、每被棍徒欺侮、公则据理判正、少无偏祖、此公之能力正气大有造于村也、他如办团练、浚沟渠、修桥路、建房屋、凡百义学、锐气坚行及今、晚年任东南区保卫团总之职、几于无日无事、而公则处之裕如不惮烦、亦无疑难、夫公固拙于辞、疏与才、未若人之簧流其口、敏捷其心者也、而遇事之能容、能忍、能担任之力、彼调唇弄牙、矜才使气者、则绝不三及、语云、有德使是才不误也、公之过人处、皆由至公无私之一心、即间有不当人意者、人多谅之、故不惟我村倚公如长城泰山之固、邻里亦蒙庇阴焉、壬戌春公病、人忧之、及殁人哀之、佥呼奈何天而已、今大众协力同心、不敢发前烈、推举公胞弟丰公任村事、复任团总职、癸亥春新建申义堂西瓦房三间、修公之业、承公之志、如公之存也、是岁冬合乡愿颂公功德、属文于余、余腹无墨渗久矣、奚以文、乃再辞不得、因顿首而为之记、
前清郡庠附贯世晚吴文之撰文
前清邑庠生员门生王 琛书丹
前清邑庠生员门生姚达德篆额
王振鹅 王树基
耿清魁 姚清明
姚凤岐 吴章明
吴国士 吴文运
董事人 郭承礼 袁复祥 敬立
吴任清 吴献廷
王琛 姚新
孔广沛 耿树梅
吴文元 刘廷唐
吴文杰 孔宪时
民国二十年十月中旬谷旦立
2.东汪村内碑文(2)
(关于禁止投标竞卖在东汪村的共有地生长的苇草的村民规约中,没有直接和用水权相关的交涉)
本村苇草买卖、道光以前系由乡村保长、并无经纪、自咸丰初年、始有人入县揭帖、充当经纪、后又续有揭帖之人、至再至三、则赔累不堪矣、后因赔累不堪、缴帖两张、仅剩吴任顺一帖、仁顺思念、村中向来本无经纪、愿复旧规、与村中董事等商议、将帖归入申义堂、申义堂为之出大钱一十四千文、又花费钱文、将帖交清、每年苇草买卖典(?)[38]人办理、自今以后、永远不许揭帖、如有私行揭帖者、男盗女娼、从揭帖人手买者亦如之

3.东汪村内碑文(3)
永保堤埝碑记
村北里许有堤埝一道、不知创自何年、凡以防百泉河水患而保护村庄者、去年七月朔河涨发、堤溃数处、村中之水、深者至四五尺、房屋有全泡塌者、有未泡塌而被伤者、至初四日黄昏时、未见水势、先闻水声、沿河村庄、人人心惊胆破、惟有馨香祷祝祈神保佑而已、治水声已过而水方至、比初一稍微、人心始安、郊外秋禾、大半淹没、岁大饥、河水之可畏如斯、若非堤埝、村庄受害将不止、于是今春起夫修筑、众惩去年之灾、莫不踊跃赴事、特既已告成、须防其坏、公议、凡埝树株、无论何人出树与拾柴、均不许刨查剜根、违此、树罚价一半入公、拾柴者按身家议罚、公议既定、犹恐历久而忘、因刻石以为之记

4.东汪村内碑文(4)
(这是关于邢台县东汪村民专用的古南沟的水利碑文。主旨与最初开凿的古南沟和后续开凿的四六闸无关,记载了光绪二十八年时由于小汪村民新建的无名小渠而发生的纠纷事件。这个小渠本来是用于清洗蔬菜、衣服的,但后来由于渐渐地将其用于小汪村公有苇草地的灌溉,最终导致东汪村民后来用水不足。诉讼的结果是,允许小渠以现状使用,但是制定了有关除苇草地灌溉以外的古南沟的用水保障等规约,随着约定好遵守其规约,问题得到了解决。在篇末可得知其原委。)
东汪村古南沟水利碑文
载稽邑乘、我东汪村西有古南沟一道、发源武家庄、自小汪村中直达东汪、灌田若干顷、系一村专水、邻村不得分润、后邑侯耿大老爷留心民谟、见该沟源渊水畅、与其有余置之无用、不如公之近村以分其泽、因自小汪西添修四六闸、以利七里桥等村、自小汪村西又建牙石桥、以利小汪等村、均有志书碑文、历历可考、俾多村均分其利、定有章程、垂旨久远、无不感、贤邑侯之功大德远也、不意趋利避害、人之常情、法有经久遇坏之理、前数年小汪村又自胡家街私挖小渠一道、谓作洗菜浣衣之举、村居上游、置未苛求、乃久假不归、骤然灌伊苇地数亩、更自北地头闸口、将古南沟有用之水、引至北河、亢旱情水如金之时、不无争竞之虑、由于光绪二十八年七月日、我村绅民将小汪村梁光斗等控至 戚大老爷案下、蒙堂讯、断令胡家街渠有便日用、不忍遽毁、既又借灌苇地数亩、以后北地头高筑土埝、不准将南沟水引作别用、复断令两村灌地时、均不许挡坝截水、东汪不许挡牙石/小汪不许挡南河、利己损人、立有罚款、各遵旧章、谕令建石、永垂不朽、所有违章罚款、开镌于左
计开条款罚项

5.河会村内碑文
(这是关于邢台县河会村民重修广润闸的资料。这个闸原是因万历年间引用百泉水建设的,但由于闸的位置高于河底,在蓄水方面有必要筑堤来拦截河水。其结果就是与下游的南和县民之间发生了争水事件。记载了在与负责管闸两县没有利害关系的广宗县三知县的共同审理下,直到坝的重修得到公认的事情梗概。)
广润闸循旧筑坝碑记
水之为利薄矣。生于天、成于地、利于人。利之所在。无人已皆不欲之。但天地之间。物各有生。攘人之利以利己、非理也。舍己之利而利人、非情也。准情度理。变而通之以尽利、势也。邢邑广润闸。建自前明万历间。引百泉之水。以资灌溉。尽源出于邢。而利于邢也。于玆二百有余年矣。惟闸座高于河底。非拦河筑坝。不能博跃以上。其势则然。岂违禁曲妨哉。丁未夏旱正。水注维难。筑坝蓄水。南邑之人。窃取不得。而明争之又不得。遂召刘寅、高宝树、王飞熊、王俊、挺身与讼。以百泉河指称沣河名色。捏控 道宪。批委顺德分府亲往勘讯。经 分宪稽、以事关水利。躬率邢·南各印官。亲往履勘、后复令邢台县成公。南和县梅公会审。又恐各子其民。未能平允。再委广宗县陈公。三县会审。讯明刘寅等所禀。悉属虚捏。将刘寅等依不应重律。杖则完结。著河会村民人。循旧筑坝。详蒙分宪、转详道宪龙大人批准。如详发落结案。尽源出于邢。以邢之利、利邢之人理也。邢台余利始行波及于南邑。以为邻好、情也。坝不筑而水不入闸。而邢无以利其利、势也。理之当然、情之自然。兼以势之不均、不然。所以邢志水利内载。顺治二年、蔡公断案凿凿。今刘寅等架空造无。一经勘讯。俯首无词。然人心叵测。将来或遇雨泽愆期。安知刘寅之后。必无复蹈前辙者。故将勘断梗概。勒之碑记。碑后人间所考云。
己酉科拔贡赵好礼 撰文
6.普济闸相关碑文
(下面是光绪十二年二月改订普济闸闸规,即水门的规约。内容主要是大闸以及沿河桥梁以外设施的修理义务,所需经费的分摊方法、违反罚则等款项。有8份合同,正文以外,另有副本7份,老人、小甲各保存1份。)
普济闸公议合同、为协力公修重整闸规事、缘大闸向系五小甲、沿河桥梁橙槽、五小甲各有修补、日久淆乱不均、致起争端、老人无人充膺、于是五小甲暨各帮办公议、闸已塌坏、丞宜修补、不能互保老人、谁理闸务、因定议、上自七里河、下至牛尾河、凡顺大河桥梁橙槽、兴大闸一例公修、至于出夫摊钱、所有闸桥橙槽一切人工花费、五小甲仍照旧规、均按二十张镰公摊、务要均停坝、不得少有参差、应摊钱项、由老人定期务要交齐、如不交齐、公罚该小甲银百两(両的略字)为修闸公用、公议允协、公同禀案、爰立合同八张、一张存案、老人暨各小甲各执一张、以垂永远、立合同存照

7.龙王庙内碑文(1)
(记录了永利闸重修的由来,在邢台县大贤村龙王庙内的碑文。此闸是从这个碑修建的光绪九年起在五百年前的明代建造的水门处,尔后数次重修而来的,但同年春天又遭遇了水灾而破损,几乎不能起到灌溉作用。歌颂了其管理人(老人)作为守业者率先为了募集资金修复而奔走,直到最后很好的、像原来一样能够沐浴水利恩泽的事迹)
重修永利闸碑记
粤自江河疏而水置以消、沟渠开而水利以兴、明永乐元年诏天下、建立石闸、其年久坍塌、不能蓄泄者、令修复故迹、一时翁然称便、襄左大贤村南、龙神庙前、旧有永利闸一座、创自前明、至今已有五百年余、不知几为修补矣、今春水冲坍塌尤甚、所以河流拥塞、水势渗衍、道路冲坏、既无灌田之资、亦非行人之便、而议者多以一经重修、必需兴众工、筹巨款、甚非易事、遂为扼腕、老人于守业目睹心恻、因集众甲、议筹资斧、购物料、以兴大修之工、工成告竣、赐予为文序之、予观永利闸之水、其源发自邑南百泉、其流导入于陆泽、其旁介乎普济、永济两闸、其上为由邢达南、往来通衢、闸石一修、水势顺流、河无淤塞之患、道亦成广平之区矣、鸠工频兴、修费更巨、今则乃其旧址、俾有基而勿坏、更添新石、期届久而弥坚、或蓄或泄、以时启闭
旱则不致叹于涸辙、涝则不致伤夫泽国、洵乎万年之利也、是为序

8.龙王庙内碑文(2)
咸丰三年二月重修龙神庙宇门楼院墙碑记、董事人等
叫人头 高
张凤连
杂支 邱振共、韩、张、左
买办 高庆、左
管账 郡庠生、高牲
大会长 张三省
副会长 郡庠生、高伟
存钱 韩鹿元、石均
监工 郡庠生、张树均、高、庄、左
拨夫 张三纲、高祥
叫人头 韩秉哲
四乡善人布施开列于后
河合村 施大钱五千文
和邑 北河郭 施大钱四千文
和邑 马庄 施大钱一千文
和邑 冈头 施大钱二千文
和邑 北关 施大钱二千文
和邑 西侯家庄 施大钱二千文
双楼公村 施大钱三千文
任家麻村 施大钱二千文
王家麻村 施大钱二千文
和邑 康家庄 施大钱一千五百文
王快张清魁 施大钱一千五百文
永邑 祁村徐万众 施大钱一千五百文
和邑 刘义屯 施大钱一千五百文
和邑 南河郭 施大钱一千五百文
和邑 南豆村 施大洋一千五百文
沙邑 东徐记 施大钱一千三百文
和邑 张相西三牌 施大钱一千文
和邑 东贾郭陈士英 施大钱一千文
沙邑 杨徐记 施大钱五百文
袁家店 施大钱一千文
和邑 三官店任景亮 施大钱一千文
和邑 大东汉 施大钱一千文
和邑 西东汉 施大钱一千文
和邑 裴家庄裴有会 施大钱一千文
裴玉佩
和邑 小胡桥 施大钱一千文
和邑 贾宋翼洛正 施大钱五百文
和邑 西郑家庄 施大钱七百五十文
南高村左建平 施大钱一千文
和邑 贾宋李家牌 施大钱五百文
和邑 东贾 郭李增盛 施大钱五百文
祝 王元恺
村 刘观福 共施大钱六百文
王正义 施大钱二百文
孔桥霍进德 施大钱二百文
9.龙王庙内碑文(3)
(与前页的记载资料同为龙王庙内的碑文,对于关湾闸与其下游的东汪、普济、永济、永利、龙兴、济民、广润等7闸的争水事件,民国二十一年五月雕刻了邢台县政府下达的暂时解决法和永久解决法两个调停案,各闸的河正、河副、董事、小甲、帮办等各管理人一同联名约定。)

(下面是A出列举的以闸分的小甲等的连名)
东汪闸小甲帮办
任金良 任鸿田 左保元 李振鹭 李廷珍
窦文魁 李芝兰 高紜 高穆 韩德顺
高长生 高逢吉 任清杰 任景凤 卢经田
普济闸小甲帮办
史成村 史云青 张如梅 张清连 史增寿
史连魁 史文成 李兰芳 史朋龄 寗占朝
王用元 阎德寿 阎文德 史更令 张云潮
张兰馨 赵建中 张如兴 史百庆 史尊荣
永济闸小甲帮办
吴凤祥 吴玉芳 豆景太 景管章 杨凤岐
景人偔 景鹤亭 景孚晋 景作舟 景廷庆
景人俨 景万箱 景际太 谭杏村 杨梦云
景玉麟 南体祥 景之绳 景玉身 景宝璋
景振铎 杨登荣 杨清文 杨凤岐 樊银山
李栋 李祥庆 康国壁 康清连 吴孝成
永利闸小甲帮办
景廷寿 郝人杰 郝清泉 郝寿昌 郝景泰
孟泽起 孟士才 郝振海 孟居毫 赵 发
孟贞 孟嵬 郝重义 郝人信 景连凤
杨成德 田和公 田 忠 沈学林 杨凤昇
景裕仁
杨凤祥 孟泽钧 郝鸣珂 沈治新 靳令魁
杨元泰 杨士林 赵福鹭 赵 理 赵金茂
赵锡泽 赵仁和 高成林 杨喜奇
龙兴闸小甲
窦瑞 窦精室 张树槐 窦 运 李得寿
李芝兰 窦 宽 陈永锡 张金鼎 井振江
王仲元 程鸿庆 程庆长 王黑妮 吴秋成
石天成 程进财 程连科 程俊杰 张喜泰
王秉会 赵修
济民闸小甲帮办
左梦祥 林鸣治 刘致杰 刘振基 王盛德
刘振宗 蔡景璋 刘安民 刘致举 张书绅
刘招 刘振生 刘余庆 刘廷玉 邱汝舟
广润闸小甲
窦甲林 张廉卿 张承兴 李福林 李风琴
郭九兴 郭九龄 刘招
10.大贤村内碑文
(下面是作为水门管理的职务奖励,给予新设乡村乡官一昼夜的用水权,以及作为其想出的对策,采用了将旧用水权者的用水时间缩减1个半小时乃至4个半小时左右的方法的情况,即小汪村以外的7个村的用水时间减少的规约。)
邢台县为均拨水利事、武家庄闸管河老人石中节禀称、新乡添乡官胡嘉(?[39])献、无凭(?[40])水一日一夜添设、在于原日期内郡(?[41])减、今将各村原水并减日时、后开明白、各自遵守、呈县重治不恕、
计开 共河地二十顷九十一亩、各村分定粮散议百亩地所
小汪村小甲共镰二百二十名三分三厘、原水六日六夜一个时、今去四个时半、今该时分水五日五夜八个时、自初二日子时起、至初七日酉时中止、十六日午时起、至二十一日子时止
大贤村小甲共镰一百一十七名七分、原水六日六夜、今将去四个时、该时分水五日五夜七个半时、自初七日酉时中起、至十三日卯尽止
初十日亥时去六个半、起——小字
二十二日丑时起、至十七日酉时止、至十一日寅时中止、二十五日丑时中起、至巳时止——小字
共镰四十八名二日二夜五个时、今去二时、亥时分水、二日二夜三个时、自十三日辰时起、至十五日午时止、二十七日戌时起、至二十九日亥时止
东静安村小甲共镰二十名、原水一日一夜六个时、今去一个时、亥时分水、一日一夜五个时、自初七日酉时起、至初九日丑时止、二十三日丑时起、至二十三日午时止
大麻村小甲共镰四名、原水二日二夜十个时、今去二个时、亥时分水、二日二夜八个时、自初九日寅时起、至十一日酉时止、二十二日未时起、至二十六日寅时止
任麻村小甲共镰三十八名、原水二日二夜九个时、今去二个时、亥时分水、二日二夜七个时、自十一日戌时中起、至十四日辰时止
二十六日卯时起、至二十八日申时止
双楼村小甲共镰十八名、原水一日一夜三个时、今去一个时半、亥时分水、一日一夜一个半时、自十四日巳时起、至十五日午时止、二十八日酉时起、至二十九日亥时止
11.邢台县公署民国三十一年惠民土木事业补助申请书
(1)工程计划书
①水源

②水量

③开发面积
第五区 50000亩
北小汪 4500亩
羊范渠 20000亩
(2)设计概要书 可为补助之对象取入施设及用排水干线工事之设计概要
①查本县第五区向有三大干流(七里河、百泉、黑龙潭)横连全区原有稻田一万余亩兹经本署调查在可能范围改良水利扩充稻田能增加至五万亩附计划书
②查北小汪等十三村向有达活泉野狐泉大汪泉水环绕地势洼湿播种不易收获自三十年经本署测量指导挑挖三大干渠支渠四条播种稻田三千亩第因工事上设备不完全善及受水力不足兴虫害等损支约收水稻六百余石本年拟修筑闸桥等公式并增开支渠四道及排水干沟八道支沟十八道同时开垦荒地一千五百亩以便完成四千五百亩之计划
③查本县第四区羊范镇一带土壤良好惟以水脉太深不宜凿井非天雨不能播种在事变前有镇正绅曲蔚文者实地调查发现引用大沙河水利开阀羊范渠之计划呈请前河北省水利委员会派员勘察核准补助准予开阀在案继因事变中止二十九年该绅复以地方公营事业申请补助继修经王前县知事商得前驻军石井司令官允可由模范地区农事工作补助费项下贷给五千元又春耕贷款二千五百元三十年度已将干渠大致挖竣业已通水灌田六千亩其余工程尚待补助兴修
(3)开发计划
①事业主体
第五区 开启泉槽疏澽葫芦套挑挖支渠建筑分水闸
北小汪 挖泉建筑桥闸疏澽沟渠开发荒地购买农具
羊范渠 建筑进水闸分水闸滴水石橙槽
②经 费
第五区 开启泉槽二料费五千元 疏澽葫芦套挑套支渠工料费二千元建筑分水闸工料费五千八百元共计一万二千八百元
北小汪 建筑大闸五个工料费六千五百元小闸十一个工料费六千六百元干渠石桥八个工料费六千四百元支渠木桥十个工料费一千五百元补修大闸三个工料费二千一百元界石椿一百个工料费六百元脱稻机十五个价洋三千元树栽三千二百株价洋六百四十元疏澽沟渠工费一万元开垦荒地九百亩工价洋二万七千元修筑道路费一千元购买农具费二千元其他杂支费五千元共计七万八千一百元请配给挖泉(河)机一架
羊范渠 建筑费四万零三百零一元 附清单
以上三处共需工料费洋十三万一千二百零一元
挖泉(河)机一架
③方 法
[1] 工事由本县紧急食粮增产实行委员会全体职员负责监督指导
[2] 款项请建设总署补助
[3] 第五区水田由县公署及合作社联合会共同办理北小汪水田由县公署办理羊范渠由曲蔚文办理
(4)工程效果

附记:查本县开发北小汪水田羊范渠蒙建设总署水利科派遣三浦耕田葛荫萱等技术人员前后来邢三次勘察多有指导玆拟请派遣水利技术员四名来邢指导以便早日完成
12.邢台县第五区开发水田计划书
邢台县全境共分六区城西位于山脉之地毫无水利灌溉之可能惟县署东南五区一带向有三大干流(图为第一、二、三、干流)横进全区以致乡民运用水利堪称便利昔年已有二十余村开辟稻田一万余亩相继耕种历数百年矣但际此期间除县属北小汪于本年新开河道耕种稻田四千余亩外而五区内虽有此天然河流之横运而稻田数目较诸往昔有减无增考其缘由盖有一大原因其一提倡乏人其二为水量缺乏玆仅据此因以职所调查者为实事而在水利之运用上加以讨论以供有力提倡者讨论之资料俾便参考进行也
(1)五区境内河流概况
①七里河 查邢台五区界内灌田最主要之干流为邢南七里河(第一干流)即邢南百泉之上流也以在城南七里故名曰七里河考其最上源流出自城西北九十里黑龙关东口之马跪泉由此东南流经十余里旮?[42]旭河及金头河山西河之水合流而入之直至石桥岭河水忽然伏而不出(?[43])由此暗流五十里至南北陈村之间水始复现去城正七厘东流弥盛又五里纳百泉之水通为百泉河其干流(第一支流)由百泉西楼下村北起经东汪镇村南至龙王庙由此再分为二其一东北而下入任县大陆谭该河灌田最多其二东南而下经河会村入南和县界此七里河之概况也
②百泉 百泉位于城南八里七里河迤南里许之地泉出平地无数汇为池泽因泉池中间有百泉村至西楼下村之便道数条故将该村分为南北正副两泉正泉升水量较大故其水势除注入第三干流之外余者注入副泉迤东之葫芦套由此再分为二一入孔桥王快等村(第二干流)一入七里河干流(第一干流)此为百泉之水势之概况也
③黑龙潭 黑龙潭位于城东南十里许于七里河迤北由此引渠经由东小汪村西入心口河往北直流入县属第三区界内该河又称(应该有脱字)河盖为心口闸与黑龙潭归入同一沟渠之意也
(2)各干流引水地之比较及水势之分配
据百泉河簿文载正泉之水注入第三干流其利用该干流之水利者共为北屋等八村灌地共二千四百余亩余者不准使用该河之水然非稻田近查该八村等每届春夏用水之期则群起而将百泉正副两泉中间之过水闸完全挡塞使正泉之水不得北流完全注入第三干流由该八村等任意使用复查该正泉之水量较副泉高有二倍而该八村之引水地连同其他地亩合计占一二干流百分之三十且该八村等地占高势如开稻田实为匪易倘仅灌溉此旱田则用正泉十分之二之水量即为足矣故其剩余之水则尽量下流注入沙南二县之地而治沙南二县之地殊为可惜也又查一二干流所经地区之引水地除麦田之外开有稻田一万余亩且多为下湿之地倘然水量够用则稻田区域可加增原有数目五倍以上玆根据该项原则仅将应予改善者陈述如下
①启封闸门 前述第三干流一带较高之地区既有正泉十分之二之水量即可够用则其每逢春夏挡闸门一事可以制止如此则流入沙南两县之废水仍可流入副泉注于一二干流之内而供邢民之用如此水量既加则下湿地带之稻田开发当属易举此为增加稻田设治水利方法之一也
②开发泉源 查正泉西岸现有泉槽一处面积约十平方公尺然百泉村民为防止水患现将该泉槽以木草堵塞使水不能上升此诚属可惜也倘若依照前条将闸门启开使水下泄从将该泉挖开亦不致再生泛滥之患于此凿泉尤为大众所望轻而易举增益免患是为开发水源增加稻田方法之二也
③疏浚葫芦套 查葫芦套为百泉水源分水之处其东支每年疏浚且引水地亦多高岗之地亦无开辟稻田之可能惟北流之渠为七里河支流现今淤塞水流不畅倘将此支流疏浚一里余则该泉之水即可尽量下流水量剧增虽如此而第二干流之流量并无减低之虑其原因有二一纵而往北浚深一尺余而较东支仍然为高二倘疏浚成功泉水下泄则泉源上面之下压力减小泉借之生水远力及生水量当然随而增加如此则泄水量生水量成正比第一支流之下湿地多可改为稻田王快等村亦无何影响此为增加稻田方法之三也
(3)增加稻田亩数
据查五区全境现有稻田约一万一千八百余亩其所占地区皆在第一支流即七里河下游景家屯张家屯石井镇一带因地势低洼下湿地倘然水量充足极易改为稻田即以景家屯赵麻村两村言之在十年前越有五千余亩稻田至近数年间以水量不足而改为旱田者达三千亩于玆提倡开发稻田之期若改良水利使灌溉充足似较他处为易兴公私皆有裨益又查东汪镇东静庵双楼村一带至河会景屯赵麻村石井镇止约有下湿地而可改为稻田者不下数万余亩现仅种一万余亩第以不知改良水利致使不能普遍播种稻田若将百泉正副两泉间之过水闸每届春夏用水之际将闸启开更将由葫芦套至七里河入口处之分水渠加深加宽使水下泄则七里河下游之水量增加当较原有水量增强五倍有奇由此观之最少亦可增加稻田五万亩虽此以正泉之水引灌第一干流之地而第三干流并不受若何影响倘若启开沟渠使泉水畅流而下则泉源上水面之厚度减少泉眼上水水量之下压力亦减少换言之泉眼升水量之上压力自然增大较比以前之生水率增加如此除二三干流下受损害之外其百泉村历年之水患亦可免除诚一举两得之计也
以上数点系于一月十日在第五分所招集全区乡长会议讨论一致赞成通过理合缮具经过情形呈请
鉴核参考施行
邢台县31年北小汪水田事业进行计划工料费清单

邢台县31年北小汪水田事业进行计划工料费清单续表

邢台县羊范渠工程工料用费预算单

附记:①支渠内灌溉渠口平石分水闸共201处第1支渠12处第2支渠30处第3支渠12处第4支渠25处第5支渠50处第6支渠30处第7支渠30处第8支渠12处合计201处
②支渠滴水处共40处计第1支渠3处第2支渠6处第3支渠2处第4支渠5处第5支渠10处第6支渠6处第7支渠6处第8支渠2处合计40处
③支渠橙槽7架 第2支渠1架第3、4支渠各一架第5、6支渠各两架第7、8支渠各一架[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