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积岐创作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病

在冯积岐的笔下,还描写了一群异于正常人的有疾病的人群,在冯积岐的小说中表现为在外界政治压力下,正常人变得眼瞎、痴呆和疯癫,而这些眼瞎、痴呆和疯癫的人却是当时社会环境中最清醒的人。

冯积岐认为他最好的作品有“短篇小说《曾经失明过的唢呐王三》《刀子》《故乡来了一位陌生人》《逃》等,长篇小说《村子》《沉默的季节》……《逃离》等”。[1]在他的这些小说中,基本上都有异于一般人的病态的人存在,但这些人又是最正常的。

在冯积岐的长篇小说《大树底下》里,有一幅篇幅不小的诡异描述,罗大虎在看到社教工作组组长卫明哲和组员许芳莲在田地里行苟且之事后,卫明哲说:“你是个瞎子,从现在起,你眼睛瞎了。”从此以后,罗大虎变成了一个奇特的瞎子,他晚上什么都能看到,白天却什么都看不到。而最为荒诞的是,当卫明哲想让罗大虎看罗世俊被批斗的惨状时,说:“我说你不瞎,能看见,什么都能看见。”罗大虎眼睛就能看到了,多次看病吃药都无济于事的眼睛,在卫明哲一句命令之下就看见了。同样超逻辑的故事也在他的短篇小说《故乡来了一位陌生人》中再次呈现,天生是聋子的张三,也是在看到村里的官人和妇联主任的苟且之事后,官人说:“你是瞎子,你啥也没看见,听见了没有?”张三说:“我是瞎子,你说我是瞎子,我就是瞎子。”[2]于是张三真成了瞎子,他什么都看不到,只能看到村里的官人一个人。这些人的失明都是政治强权摧残的结果,但是这些人却可以在看不见的时候真正体会自然,做到和天地的沟通,看到更本真的世界。冯积岐在这里一方面诉说着强权导致身体器官生病、对人的摧残;另一方面又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将这种失明状态化为一种精神境界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个世界中,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交流;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己融为一体,这个精神境界成为小说主人公逃离世俗世界的入口。这一点在《曾经失明过的唢呐王三》中有很好的表达。该短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本能看见,却被门槛绊了一跤就失明的19岁青年,在失明后却能跟唢呐交谈,且嗅觉和味觉越来越敏感。当他沉浸在自身塑造的精神世界中时,他看这个世界更清明了,心灵得到了安稳;而他的眼睛突然好了以后,他很难适应,觉得一切都不是真的,又打瞎了自己的眼睛,但是却真的看不见了,连唢呐也看不见了,最终翻下沟死了。冯积岐塑造的王三是一个因为偶然因素失明,从而摆脱了感官欲望,达致更清明的、更真实的世界的人。虽然他异于常人,但是却知悉世界,他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获得了自身的圆满。在这里,一种形而上学的精神性层面在瞎子的世界中打开。这也是冯积岐作品的巧妙之处,人眼睛虽瞎,但却达致了人的最本真层面。

在冯积岐的小说中,除了描写眼瞎的人以外,还描写了一个个疯癫之人。他的长篇小说《敲门》《沉默的季节》、短篇小说《故乡来了一位陌生人》中都有有关疯子的描述。《敲门》中阶级身份被定为地主的马中朝被连续不断地审了七天后,终于招供了自己的罪行。紧接着全公社开批斗会,他被剃光头发、眉毛,在批斗台上,他脱下裤子“精屁股在舞台上乱跳,软塌塌的阳具毫不羞耻地裸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个民兵按住了他。他一动不动,连屙带尿,嘴里喊着姐夫姐夫”[3],马中朝从此以后在碾子上屙屎、烧麦垛,再被批斗时,嘴里乱喊着:“姐夫姐夫,我姐叫你白日了。”[4]丁解放也不得不承认“他有办法对付松陵村每一个神经健全的人,却无法对付一个疯子”[5]。《沉默的季节》中的周雨人因为是地主身份,政审不合格被美术学院拒之门外,他是一个有绘画天赋的青年,也具有某种哲人气质,接二连三的批斗使得他更为疯狂。在冯积岐的笔下,他是一个见到美好事物就会追寻的年轻人,他看到漂亮女性就会追着搂抱,对女性有着强烈的性冲动,以至于屡次被当作流氓毒打,最后村民用大剂量的泻药来医治他的精神病,“他的那个玩意儿再也无法勃起了。这种古老的医治精神病的办法将他撂倒在房间里,他神情呆滞木然,意识中的那块顽固的存在物并未随着药物排泄掉:‘我无依无靠,我无依无靠。’周雨人躺在土炕上看着布满蛛网的屋顶喃喃自语”[6]。而最后,他只能自己玩自己的“那个玩意”。同时,作者还在此篇小说中描写了一个因为父亲是历史反革命而未被大学录取的疯子,情形也如周雨人一样。《故乡来了一位陌生人》中的王五也是一个癫狂的形象。疯癫的王五年轻时是个土匪,后被游击队收编,攻打了自己拜把子兄弟的山寨,后面又被委以任务枪杀三个恶霸,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了两个拜把子兄弟和自己的老婆,最后在处理土匪的陪杀时疯了,“跪着的王五猛地蹿起来到一对青年夫妇跟前去夺那漂亮小巧的女人,他不停地说你把她还给我,你把她还给我……”[7]此后,他“一见村里的女人就傻笑,目光中不怀好意。邻村唱大戏或逢集,他总爱钻女人堆,搂住人家女人大呼小叫。……从此,王五疯得不可收拾了”[8]。

此外,冯积岐的小说中还描写了痴呆之人,《故乡来了一位陌生人》中的李四,从小聪慧过人,且可以判断出谁是坏人、找寻失物,但就因为警察要铐狗,他认为狗是“好人”,也咬了警察一口,被警察用手打了脑袋,从此后就只会说“手”,逐渐变得痴呆了。

冯积岐笔下的生病之人,都不是由身体的生理机能的变化而自然引起的病症,而是因为社会环境因素导致的,这些病症大都是由严酷的生活环境引起的,由权力导致的。因此,在这种权力之下,人被异化,这种异化通过身体的病症表现了出来,但作者通过生病之人和造成人生病的人的对比,将问题指向了荒诞的权力以及权力的虚假性,指出人的感官虽然在权力的规制下被损害了,但是人的心却更接近真实,因此,作者隐喻了一群身体有病,但却更接近人性的、更真实的人,这一点在作者描写疯子疯掉之后对性的追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注释

[1]《延河》杂志社:《恰当而完美的表达和揭示——冯积岐文学创作三十年》,载李继凯主编、苏敏选编《冯积岐评论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508页。

[2]冯积岐:《冯积岐短篇小说自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5页。

[3]冯积岐:《敲门》,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4]冯积岐:《敲门》,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5]冯积岐:《敲门》,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6]冯积岐:《沉默的年代》,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7]冯积岐:《冯积岐短篇小说自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7页。

[8]冯积岐:《冯积岐短篇小说自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