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小说的传播和接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从传播和接受视角走近路遥

路遥小说传播和接受的广度和深度大大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影响了中国的大多数读者,在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以至于形成了数量庞大的“路遥族群”和言说不尽的“路遥现象”。作品的生命力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退,反而有逐步提升的态势。但是,路遥的作品数量非常有限(短篇和中篇22部,长篇1部),文学创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创作完全来自自身经验,题材相同甚至雷同,人物性格和叙事方法模式化。路遥作品有限、受众面广构成了难以圆说的矛盾关系。因此,考察路遥小说的传播和接受便成为本书创作的缘由。

本书意在探寻这一看似矛盾现象背后所折射的时代特点、阅读心理、审美趣味、生命感悟,侧重于从读者层面思考路遥小说的传播和接受。笔者以生平研究和史料辨析为基础,主张全面、理性、客观地评价作家的功过是非,让路遥走下圣坛,还原作家饱满而真实的形象。通过考察大众传媒对路遥小说的传播、编辑工作与路遥文学创作的双向互动、读者对路遥小说接受的数据和实例,再结合路遥小说的文本细读,力求对上述矛盾关系作出解释,也是作者对这一问题多年的思考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