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在夷夏之间:3—6世纪北方民族的政治神话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政治神话的理论问题

本章主要从神话与政治神话的区别与联系,政治神话的性质、生成过程与功能,政治神话在文明社会中的地位等几个方面,探讨政治神话的理论问题。关于神话的定义问题,可谓众说纷纭,国内外学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正如日本学者大林太良所感叹:“有多少学者研究这个问题就有多少个神话的定义。不仅各个学者有不同的神话定义。而且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中关于神话的概念也往往很不相同。”[1]因此,神话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到令所有人都满意的定义。那么,如何界定神话以及如何区分它和政治神话之间的关系呢?本书认为神话是古人在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下,依据现实的某些因素编造的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包括古人对世界的起源、对自身在世界之中的位置、人生的意义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非理性的思考。

政治神话是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并存在于文明时代,带有一定的阶级选择性,因有较强的政治化色彩,且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或制约,其载体通常为某些重要的政治人物或重大的政治事件。与一般意义上的神话不同,政治神话的产生往往基于特定的政治目的,并且在产生之后切实发挥着为某一阶层统治者服务的客观作用。因此,政治神话的性质实际上是史家借助语言描述的手段,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表达某种理想或者政治意图。就其生成过程而言,大概是依据历史上已有的文化观念,借助神学特有的魅力,结合时人的文化思潮,综合内化而成。政治神话的性质是为统治阶级的崛起或者统治提供历史的依据,披上合法性的外衣。由于政治神话自身所具有的“宠神其祖,以取威与人”的社会效果,因此在竞争激烈的文明社会中具有独特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