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师爷佐幕的价值取向
我国传统政体下县级政治运作情况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领域,至今没有一部专著。师爷手稿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原始实物资料。本书拟梳理师爷手稿中大量保存的县级政治和财政等方面原始档案资料,整理利用这些数据,分析晚清县级政府财政运作、经费来源、百姓税负和收支项目等,弥补以往研究不够的缺陷。
清初,统治者为巩固封建政权、安定社会,采取了利用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进行统治的措施,从而为汉族知识分子参与国家政事、进入各级衙门创造了条件。绍兴师爷正是凭此机会,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纷纷投入官府,并得到各级行政官吏器重而地位日隆。
1.操守可信 处世廉洁
《续佐治药言》记载汪辉祖初入幕道时,在长州县做刑名师爷。他入幕前曾对母亲发誓说,绝不负心造孽,非分之钱,无敢入私囊。他一生佐幕确也实践了对母亲的誓言,做到了廉洁自守。曾有同事以利诱引他徇私枉法,却被他严词拒绝,利诱者不得不叹道:“此君操守可信。”
2.胸怀韬略 办案公正
王汝成是清朝非常著名的一位绍兴师爷。他在山东佐陈庆偕巡抚幕,历次平反大狱,最著名者“哑巴作证伸妇冤”。一妇人回家探母,路过荒野被一只鹰撕裂了衣裤,身上的首饰被养鹰者洗劫而空。丈夫怀疑其通奸,将她告上衙门,最后王汝成找到了哑巴证人,为其洗刷冤屈。他在审理此案时,充分展示出师爷“才、识、品”的特色:一是仔细检查案情,细致入微体察疑迹。二是智请哑巴坐轿,巧获人证物据。三是为民立品,惩恶扬善。
3.廉明听正 行事谨慎
绍兴师爷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辅佐上司多方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处世谨慎,师爷李登瀛“推理破案”的事迹则是这方面的典范。浙江衢州一母亲与人通奸,奸夫当晚入室杀害亲夫,并和母亲商量嫁祸儿子;而那个孝顺的儿子不愿暴露母亲丑行,情愿顶罪受死。此案看似证据确凿,但在李的仔细推敲之下漏洞百出,夜半四更无月色,贫困人家不可能通宵点灯,这母亲是如何看到凶手的衣服颜色,在此漏洞下查出事情原委,捉拿了真凶。
4.精细谨严 尽心本职
官幕之间,除“利”之外,还注重“道义”,即所谓“立品”。这些主张,与当今秘书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勤勤恳恳,秉公办事,坦然从事,敢讲真话,敢揭问题,切忌计较得失、贪图名利,注重思想品德的素质修养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