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论
一 问题的缘起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一。民族与国家的成长道路,往往是一部只可借鉴却不可复制的历史。建国200多年来,美国国家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国际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直至成为今天的超级大国。对于美国的社会发展历程,各时代的美国思想家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处境,进行了种种理论描述和历史经验总结。1893年,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Frederick Jackson Turner,1861—1932)公布了他的论文《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提出了著名的“边疆假说”(Frontier Thesis),对美国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做出了全新的解释。此后,特纳又根据美国社会在进步主义时代展现出来的新情景与新问题,与时俱进地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在重申“边疆假说”的同时又提出了“地域思想”与“西部史”理论,终在20世纪30年代建构起自己对于美国历史的完整解释体系。他的“重要性”在美国史学史上不断显现出来,被公认为美国职业史学的开创者之一。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美国史学界围绕特纳的学术思想展开了经久不衰的学术讨论与批判。尽管特纳对于美国历史的具体解释被不断证伪,其历史解释中的白人种族主义与扩张主义倾向遭遇了批判,但他的现时主义治史理念及其社会科学范式的史学编纂方法却被继承传扬。与此同时,特纳的学说还渗透和波及美国国家社会生活领域,由学术思想转变成了社会思潮,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现时影响力。总之,作为值得探究的社会历史现象和经典的学术问题,美国独特的发展历程及特纳所提出并引发的对这一历程的种种解说,都值得我们关注。
任何一项有意义的学术活动,都应该是以明确地提出一个问题为起点,以明确地回答这一问题为主旨。这种问题意识,应当贯穿于一项研究活动的始终。从理论意义上讲,以“特纳史学思想”作为选题并展开深入研究,目的就是明确回答这一核心问题:特纳史学思想的内涵与本质是什么,这些思想如何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与历史语境中产生,又对20世纪美国学术与社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具体而言——
“镀金时代”的美国社会与文化是如何影响“边疆假说”的提出的?为什么说“边疆假说”既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家的智慧结晶,又是特纳的个人学术创造?作为“边疆假说”的内容要点,“社会进化论”“美国例外论”和“地域思想”之间的逻辑关联体现在哪里?在“边疆假说”的思想语境中,“边疆”到底是什么意思?“边疆”与“地域”及“西部”在内涵上到底具有何种区别和联系?“边疆”“地域”与“西部”如何构成了特纳解释美国历史的思想谱系?作为一名现时主义史学家,特纳是如何根据20世纪初叶美国社会形势的变化而重申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特纳对“边疆消失”以后的美国社会发展前景是如何判断的?“后边疆”时代的美国地域与新西部呈现了怎样的面貌,这种新貌的历史根源何在?特纳为“后边疆”时代的美国社会难题提出了何种解决方案?为什么特纳的学说在美国社会能引发如此热烈而又经久不息的反响?在特纳之后的百年间,关于他史学思想的学术争鸣已渐渐平息,但特纳思想的现实回响是否真的销声匿迹了呢?若非如此,“边疆”“地域”和“西部”等进步主义时代的史学话语又如何参与了20世纪美国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回答这些问题,实际上也回答了“特纳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不仅离不开美国边疆史的实证描述,还需要史学思想层面上的探究,对特纳的美国边疆史、地域史和西部史等作品进行再回顾和再反思。应当承认,史学思想不能脱离历史实证研究而孤立存在,但是,史学思想的构建又不能局限于实证研究的水平和层次。20世纪西方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历史研究逐步从搜集整理史料发展到理解阐释史料,从单纯的实证性描述上升为综合性的理论分析,这是历史科学自身发展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1]
除了具有理论探究价值以外,研究特纳史学思想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广大移民在北美大陆上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边疆拓殖过程中所形成的“边疆精神”,正是美国人民开拓进取精神的重要体现;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拓荒者在西进运动中适应性地改造荒野,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美利坚文明,正是美国人在建设国家中所取得的骄人业绩。随着美国的快速发展和中美合作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把目光投向美国,关注美国的政治和文化,关注美国的历史和现实。了解是信任的基础,既然我们已经开始积极地从中华文明的历史流变和现实发展的角度来让美国人民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我们就同时需要主动从美国的历史流变和现实境遇的角度,去了解美国的发展战略和趋向,这有利于我们国家积极稳妥地推进同美国的合作,同时在合作中坚决主动地捍卫我们的正当国家利益,从而最终构建起中美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朝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极化国际格局。
了解美国,既需要了解其现实,也需要了解其历史,既需要了解其经济和政治,也需要了解其思想和文化。当今美国的社会现实,在很大程度上是长时段的历史发展演变的结果。美国的经济和政治,与其国家的思想和文化密切相关。诞生于19、20世纪之交的特纳史学思想体系,蕴含着有关美国社会现实面貌的丰富历史信息,并且,由于深刻地反映了美国社会发展的潮流,在根据时代发展而不断进行修正和调整之后,特纳的假说对美国20世纪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美国具有对外扩张倾向的外交理论形成与实践而言,特纳思想中所蕴含的“文明征服论”“美国例外论”和“天赋使命论”更是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与促进作用。由此,特纳的思想与学说成为解读美国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走向的一个绝好视角。借助研究特纳学术遗产和思想谱系所获得的对美国社会与历史的认识,同以其他视角的观察所获得的信息相互比照联系,或可有助于加深对于美国历史道路特殊性的认识。
任何历史认识都是认识主体基于自身的时代和社会背景而提出的。正如特纳所说:“每个时代都试图形成它自己对于过去的概念。每个时代都根据它那个时代最重要的问题而重新书写过去的历史。……历史,包括客观的和主观的历史,总是正在生成中的,而从不会终结。”[2]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特纳史学思想,本身就是特定时代和社会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时代和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新的环境催生出新的问题,有责任感的历史学家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家往往会敏锐地捕捉这些问题并作出科学的回答。美国学者基于美国的国情提出并不断发展了对于美国历史道路的认识,而立足于当代中国国情的中国学者自然会从新的视角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对特纳的史学思想进行探究,正是因为它对当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具有若干具体的现实借鉴意义。
其一,特纳的历史研究反映了长期以来美国边疆西进拓殖的复杂历程,总结了丰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其价值在于,当代中国应如何推进边疆地区的综合治理以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政治上进一步强化国家凝聚力,保持中国区域间的协调与均衡发展;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协调好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鼓励技术创新,促进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处理好边疆地区复杂的民族与宗教矛盾,实现边疆地区各阶层民众的和睦相处和社会稳定。
其二,特纳学说的现实影响力说明,“边疆”和“地域”问题绝不仅仅是纯学术领域的问题。“文明征伐论”是“边疆假说”的理论实质之一,它带有明显的帝国主义对外扩张倾向。当前西方国家提出“利益边疆”“民族国家过时论”“主权国家虚无化”和“全球治理”等新的主张,利用经济全球化来推行西方文化边疆的无国界拓展,谋求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同化,从而建立起听命于“新美利坚帝国”的全球霸权和维护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利益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剖析“文明征伐论”的现实表现形式,应有助于我们提高警惕,在全球化和后冷战时代自觉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文化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