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克拉夫全球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前言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和超越,已经成为非西方国家学术界普遍面临的问题。在一些西方国家,学者们对这个问题也予以高度的重视。众多的研究者都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欧洲中心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20世纪中叶,由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最早明确提出的全球史观就是其中一种较有影响的观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发展,全球史观与全球史研究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观自20世纪中期提出以来,距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国内外学术界虽然对全球史问题多有关注,但是至今还很少见到关于巴勒克拉夫全球史研究的系统专著,较有影响的成果尚不多见。

对巴勒克拉夫全球史研究实践进行考察,从史学理论层面来看,能够为我国世界史研究整体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支持;从现实层面来看,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我们对全球史、对经济全球化进程本身及其引发问题的深刻思考,开拓研究视野和开发新的学术增长点。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书对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研究进行了系统考察,指出其学术价值与局限,对其进行合理的历史定位。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尽可能地充分占有外文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归纳、比较与理论分析。

基本写作框架简要介绍如下。

导论系统梳理了西方全球史学者对“什么是全球史”这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角度,将全球史界定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史,指出其发展的内在阶段性,认为中国的全球史与西方全球史都是广义全球史的组成部分,这有利于理顺全球史与世界史的学科关系,将全球史纳入到我们自身的世界史框架之内;同时,这也为巴勒克拉夫全球史研究在西方全球史发展中的历史定位提供了学术背景。

第一章主要内容为巴勒克拉夫全球史研究问题的学术史回顾,不仅介绍了相关著作的版本资料情况和国外学者对巴勒克拉夫全球史研究的评析,还介绍了巴勒克拉夫全球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对全球史观产生的社会历史时代背景即全球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全球史观不仅是历史学本身不断演变的产物,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本书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历史学领域的变革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巴勒克拉夫全球史观在20世纪中期的提出,指出对世界形势和欧洲形势变化的敏锐把握与深刻理解成为巴勒克拉夫批判“欧洲中心论”和探索全球史观的研究切入点和独特视角。

第三章分析了巴勒克拉夫从全球史的宏观视野出发对一系列传统欧洲历史观念进行的反思和重新解读。他对欧洲历史的解读主要从五个方面的内容入手:欧洲与欧洲的“统一”、欧洲文明、欧洲历史的“终结”、欧洲的遗产、欧洲的困境。通过对欧洲历史的深入解读,巴勒克拉夫从理论前提上完成了对“欧洲中心论”的反思和批判,同时为全球史观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四章归纳和总结了巴勒克拉夫对全球史理论与方法的探索,概括指出巴勒克拉夫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特征。在历史认识论方面,他批判了传统的历史主义,并对传统的线性进步史观持怀疑态度,认为应当采取文明循环理论。他强调对历史的中立判断,在历史研究中要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在方法论方面,他认为,全球史观应当通过对一切时代和地区的人类制度、习俗、思想等进行比较研究来实现,借此开辟通往“真正的世界史”的道路。他认为全球史是科学的历史学题中应有之义。

第五章归纳了巴勒克拉夫从全球视野出发对当代史和世界历史所做的宏观阐释。通过《当代史导论》和《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这两部作品,巴勒克拉夫在全球范围内描绘了人类历史演变的宏观图景。他一方面希望能够揭示世界历史演变的整体框架,另一方面希望能够揭示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或者说转折点,进而建立起全球史的宏观阐述体系。

第六章在以欧盟为例分析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本质的现实基础上,在探讨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出发研究全球史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巴勒克拉夫对西方全球史研究的学术贡献,指出其对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同时分析指出他在阶级、时代和学术方面的局限。作为一个变动剧烈的历史时代中的代表人物,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研究实践不仅对西方传统世界史编撰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而且为西方史学界的世界史研究和编撰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出发点,大大扩展了人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不过,他并没能构建出一个系统的世界史理论框架,其全球史研究无法从根本上摆脱“欧洲中心论”的束缚。

结语提出:新时代呼唤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历史学。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史研究中,只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彰显中国世界史研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才能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进程,进一步深化中国史学优秀传统与当代世界史研究实践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中国世界史研究和国际史坛的交流与合作,广泛汲取营养,从而将当代中国的世界历史学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世界历史学的发展,意味着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使世界对中国人的历史和现实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同,进而更好地塑造和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

由于笔者才疏学浅,本书在对巴勒克拉夫全球史研究的总体把握和对西方全球史的材料取舍等方面可能还存在疏漏。学无止境,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将不断对相关问题进行充实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