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5章 花月正春风 一
第45章 花月正春风 一
佛典中记载天上有一种花,它白色而柔软,散发着清幽的香气,只要看到此花的人,心中的恶念自会去除。可是这种花在人间开的时间不对,它是春天开放的最后一种花,它的名字叫做“荼蘼”。
当它努力绽放芬芳的时候,表示春天已经过去了。开到荼蘼花事了,尘烟过,知多少?它的花语是——末路之美。
相传清顺治帝在老去后曾出家,在出家前他留下了一首诗:
“黄袍换得紫袈裟,
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
为何落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
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
不管千秋与万秋。”
这位皇帝在出家时究竟是怎样的心情,无人可知,但是那份为何落在帝王家的怨恨却已跃然纸上。古人总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而在经过了大彻大悟后,于这位皇帝而言,不管是什么,都可以抛之脑后。
顺治的出家与对落在帝王家的无奈,不禁让人想起了另一位帝王,那位本是风流多情种,却奈何错生帝王家的南唐后主——李煜。
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乞巧节黄昏时分,在古城金陵的一座富丽堂皇、高墙深院的王府里,突然传出一阵清脆激越的婴啼,划破了四周细雨滴翠、风停花落的静寂夜空。它宣布着一个幼小的生命又来到人世间。这个新生儿,就是王府主人、二十二岁的吴王李璟的第六子,后来的南唐亡国君主李煜。
当新生儿降生时,李璟正在书房挑灯夜读。突然,随着一阵清脆的敲门声,快步走进一个侍女,她躬身急语道:“恭喜王爷又得贵子!夫人请您为公子命名。”
侍女走后,李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起身离开书案,下意识地将双手背在身后,兴致勃勃地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烛光把他的身影投在墙壁上,隐隐绰绰。他喃喃自语道:“今宵乃七夕佳节,吾儿在此吉日良辰降生,为父祝愿他终生幸福,诸事如意,就为他命名‘从嘉’,让他一切从‘嘉’吧!”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天上的月缺了又圆,枝头的花谢了又开。没过几个寒暑,从嘉便走出襁褓,用天真无邪的眼睛审视着陌生而新鲜的世界,怀着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幻想的愿望,迎来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当他跨进人生的第七个年头,哺育他成长的家庭和宫廷发生了巨变。
这年二月,他的祖父李昪病逝。三月,他的父亲李璟继承皇位。李璟为了息兵止戈,保持太平,改元“保大”。
李璟称帝,儿子们的政治地位也水涨船高,王子变成了皇子。然而,这种身份上的变化,竟给从嘉带来了不幸,这个生长在锦衣玉食家族里的孩童,因为生就一副阔额、丰颊、骈齿、重瞳的非凡相貌,从而无端遭到长兄弘冀的冷漠和猜忌。
李弘冀为人沉厚寡言,却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当年后周军队攻占广陵,吴越也入侵常州,李弘冀驻守润州。他慨然决定与诸将同守润州,拼死一战,绝不独生,全军上下士气大振。
面对强敌,前军连续战败,李弘冀反而越战越勇,在稳固润州之后又解了常州之围,大破吴越军。李弘冀考虑到局势危急,不知道对方还有什么举动,就下令把一万多俘虏全部在辕门前杀死,全军为之振奋。
随着多次战争的胜利,李弘冀在军中的威望远远超过了外镇洪州的叔父李景遂。于是李璟立他为太子,调回金陵参决政事。可是,李璟又常说要将皇位传给晋王李景遂。弘冀暗起杀机,派人收买景遂身边的侍从袁从范,趁景遂打球口渴索浆之机,用毒药将其毒死。
为了免遭来自弘冀的杀身之祸,从嘉自少年时代起就自甘寂寞,将功名利禄视为身外之物,对于军国大事尤其退避三舍。为此,从嘉自号钟隐,别号钟山隐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
李煜曾在卫贤的《春江钓叟图》上题过两首《渔夫》词:
浪花有意千里雪,
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
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
一壶清酒,一根鱼竿,纵使一身尘灰,有花为伍,有酒作伴,也是快活似神仙,世上如此自由的能有几人?
两首《渔夫》将李煜渴望自由的心情烘托得淋漓尽致,弘翼渐渐打消了心中的担忧。
公元954年,从嘉跨进了人生的第十八个年头。就在这一年,从嘉与南唐开国老臣周宗的长女、十九岁的娥皇喜结秦晋之好,建立了伉俪情深的恩爱家庭。
说起这位娥皇,端的是国色天香,冰肌玉骨。不但是精通史书,能歌善舞会乐器, 而且是一代赌后兼服装设计师,正是这个美眉制定了中国纸牌的游戏规则,当时称为叶子格,后世广为传播。而由她设计的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之装,更是成为当年最流行的春装而风靡江南。
在封建时代,君臣为子女联姻,向来都是政治行为,从不考虑当事男女是否钟情。这种强制的结合,与其说是婚配,不如说是双方家长为扩大、巩固家族权益而缔结的同盟。这是没有爱情、悖于道德的痛苦姻缘!
然而,对从嘉和娥皇的婚姻来说,却是巧发奇中,求凰得凰。因为善诗词、精书画、知音律的从嘉和通书史、能歌舞、工琵琶的娥皇,婚后都惊奇地发现:对方在才艺上是自己最理想的伴侣和知音。二人结发,可谓珠联璧合,天从人愿。是相同的志趣和执著的追求,使他们心有灵犀,声应气求,引发成炽热、深沉的爱情。
娥皇盛于容貌,颇有传说中洛神的风姿。她凤眼星眸,朱唇皓齿,冰肌玉肤,骨清神秀,不管是浓施粉黛,还是淡扫蛾眉,都像出水芙蓉那般富有魅力,令人顾盼不暇。在从嘉的眼里,娥皇就是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西施转世。初次见面,娥皇就在从嘉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娥皇的容貌、装束和意态,像影子一样朝夕与他相伴,须臾也难以分离。娥皇每次回府省亲,从嘉便整日愁眉紧锁,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直到娥皇回到宫里,他才心安神定,笑逐颜开。有一年中秋佳节,娥皇探视双亲归来,彼此还没来得及嘘寒问暖,从嘉便兴冲冲将他在此期间写的一首《长相思》送到她的面前:
一重山,
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
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与娥皇的婚配,不仅为心情孤独、苦闷的从嘉增添了新的生活情趣,而且也为从嘉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转机。出生在富贵门第的娥皇,除了潜心经史百家之外,还留意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嫁给从嘉以后,夫妻二人在切磋深奥学问之余,还探研高雅的琴棋技艺,使双方的学识和才艺不断长进。
娥皇精通音律,曾与后主雪夜畅饮,娥皇举杯请后主起舞,李煜说:“若要我起舞,除非你能为我新谱一曲。”娥皇随口吟唱,挥笔而就,写成《邀醉舞破》,又创作有乐谱《恨来迟破》,在南唐颇为流行。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至五代时,因兵乱失传。李煜曾搜寻到残谱,命宫廷乐师修缮,但不尽如人意。周后考订旧谱谬误、增删调整,整理为新曲,并以琵琶弹奏,“清越可听”。内史舍人徐铉通晓乐律,就将新谱出示南唐乐师曹生,问:“法曲节奏柔缓,此曲旋律急促,是怎么回事?”曹生说:“旧谱确实较为缓慢,宫中有人改订过,新曲节奏急促,恐非吉兆。”
李煜出生南唐深宫,自幼受皇宫亲眷、宫人爱宠,因而尚奢侈、好声色。 李煜曾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以玳瑁为钉;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糊在窗上;屋外则广植梅花,于花间设置彩画小木亭,仅容二座,李煜就和爱姬周氏赏花对饮。 每逢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置于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为“锦洞天”。 每年七夕生日时,李煜必命人用红、白色丝罗百余匹,作月宫天河之状,整夜吟唱作乐,天明才撤去。
显德六年,据说太子李弘冀看到李景遂的鬼魂,于是惊吓而亡。
李弘冀死后,钟谟以李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为由,上疏请立纪国公李从善为太子。李璟大怒,流放钟谟至饶州,封李煜为吴王,以尚书令参与政事,入住东宫。